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政治思想史(套装共2册)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政治思想史(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公权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86066
版次:1
商品编码:10944270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第三辑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83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政治思想史(套装共2册)》共分五编二十五章,七十余万字,所取政治文献的研究资料上自晚周,下迄辛亥革命,全文所论及古今学者六十余人,文献资料相当丰富。作者萧公权以政治学观点就所选资料分类征引,以夹叙夹议方式叙之,来龙去脉交代相当清楚,治学考证颇为严谨,对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作极有系统的叙述和分析。整体而言,该书基于历史演进框架的基础上,自创造而因袭,由因袭而转变,再由转变而成熟,即从各个时期去描述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其中新论频出,足见作者观察力之敏锐,思维之缜密,视野之宽阔,考证之严谨。

内页插图

目录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
增订版弁言
凡例
绪论
第一编 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创造时期
第一章 先秦政治思想之流派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地理分布
第三节 交互影响
第四节 时代先后
第二章 孔子
第一节 孔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从周与正名
第三节 仁
第四节 德礼政刑
第五节 君子
第六节 大同小康与三世
第三章 孟子与苟子
第一节 孟荀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民为贵
第三节 定于一
第四节 一治一乱
第五节 礼
第六节 治法与治人
第七节 天人之分
第四章 墨子
第一节 墨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兼爱交利
第三节 尚同
第四节 天志明鬼
第五节 尚贤
第六节 节用
第七节 非攻
第五章 老子与庄子
第一节 老庄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
第三节 无为而无不为
第四节 齐物外生
第五节在宥
第六章 管子
第一节 管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尊君与顺民
第三节 以法治国
第四节 经俗
……
第二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因袭时期
第三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上)
第四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下)
第五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成熟时期(本编缺文)
附录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政治思想史(下册)》

精彩书摘

方氏承檄文之意而引申之,①而附其说于其历史正统之讨论。方氏以为中国历史中朝代之相承有“正统”、“附统”、“变统”之分。②三代之君取位以正,人皆华族,而其守天下也克尽君职,毫无怠废。故二千余年之中足称正统者惟此而已。汉唐宋之君,取位尚非篡夺,为人亦非夷狄,“虽不敢几乎三代,然其主皆有恤民之心,则亦圣人之徒也”。称为附统,则去正尚非辽远,而与正统同足尊贵。至如晋宋齐梁之君取之不以正,“使全有天下,亦不可为正矣”。秦隋之君守之不以仁义,“使传数百年,亦不可为正矣”。“夷狄而僭中国,女后而据天位,治如苻坚,才如武氏,亦不可继统矣。”③凡此皆为变统,论史者所当贱视,不可与正附二统齐观者也。方氏释之日:“正统之君,非吾贵之也。变统之君,非吾贱之也。贤者得民心,民斯尊之矣。民尊之则天与之矣。安能不贵之乎?非其类,无其德,民必恶之。当时恶之,后以其位而尊之,则违乎天矣。故不得不贱之也。贵不特于其身,而又延及于子孙。虽甚愚不肖,苟末至于亡国,犹尊之以正统之礼。贱不特于其身,而其子孙虽有贤知之才,亦不能掩其恶。夫如是而后褒贬明,夫如是而后劝戒著,夫如是而后正统尊,奸邪息,夷狄惧。”④
……

用户评价

评分

一说起思想的发展史就是当下的现在、过去、未来。

评分

质量还不错质量还不错,够深

评分

非常好,我很满意,这次是真的让我很喜欢。下次还买。就进来了

评分

书非常好,质量内容完美

评分

贯穿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精良好书。赞。

评分

买了一堆,各种各样的,真的很值得学习,购买购买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

北宋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关涉北宗文坛诸多大家。历来之研究,多着眼于个别古文家的“点”研究,对整个运动的性质以及发展,乃至与当时北宋的政治、学术之关系,则研讨程度不深。本书对这一运动的内蕴和过程,深入探讨,董理清晰,从四个方面入手:一、运动的时代背景。从时代特色入手,掌握运动的原始性质;二、运动的理论基础。从理论的转变,可以观察到运动的性质随之在发展过程中发生转变。三、运动的发展历史。北宋古文运动的兴衰变化,各个运动的从事者所应得到的评价和地位,可从此明晰。四、其与唐代古文运动的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可进一步确定北宋古文运动的性质,印证前几方面的结论。此外,附论两章:北宋古文家与佛门弟子的交涉,探讨了古文运动重要的目的-排佛是否达成;古文家与理学家的交涉,则展现了古文运动发展之气运,并牵涉到道统之争等有关运动的曲折问题。而在依据资料上,以宋人文集、宋代史籍为据了解运动的理论、时代与社会,兼采宋人说部来考察对运动举足轻重的个别古文家。至此,对含义深广的古文运动的内蕴及真相,其与经学、史学、儒学、政治等的关系,庶几可见概貌。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