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 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你爱她的美丽、温柔、贤惠、聪明,当然都对,但这些品质在别的女人身上也 能找到。惟独她的生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她,却是在普天下 的女人身上也无法重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 失去了。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 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惟独生命不能。人与人的相遇,是人生的基本境遇。爱情,一对男女原本素不 相识,忽然生死相依,成了_家人,这是相遇。亲情,一个生命投 胎到一个人家,把一对男女认作父母,这是相遇。友情,两个独立 灵魂之间的共鸣和相知,这是相遇。相遇是一种缘。爱情,亲情,友情,人生中最重要的相遇,多 么偶然,又多么珍贵。当我们的亲人远行或故世之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百般追念他 们的好处,悔恨自己的疏忽和过错。然而,事实上,即使尚未生离 死别,我们所爱的人何尝不是在时时刻刻离我们而去呢?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经习惯了和你所爱的人的相处,仿 佛日子会这样无限延续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头一惊,想起时光 在飞快流逝,正无可挽回地把你、你所爱的人以及你们共同拥有的 一切带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股柔情,想要保护你的爱人免遭时 光劫掠。你还深切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也是多么宝 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美……我们活在世上,人人都有对爱和善意的需要。今天你出门,不 必有奇遇,只要一路遇到的是友好的微笑,你就会觉得这一天十分 美好。如果你知道世上有许多人喜欢你,肯定你,善待你,你就会 觉得人生十分美好,这个世界十分美好。即使你是一个内心很独立 的人,情形仍是如此,没有人独立到了不需要来自同类的爱和善意 的地步。那么,我们就应该经常想到,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同 事,他们都有这同样的需要。这赋予了我们一种责任:对于我们 周围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是否美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 爱他们、善待他们,并且把爱和善意表达出来。当亲友中某个人去世时,我们往往会后悔,有些一直想对他说 的话再也没有机会说了。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死 亡,我们随时面临着太迟的可能性。因此,你心中不但要有爱和善意,而且要及时地表达,让那个 与之相关的人和你共享。当我们说到爱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多想到的是被爱。我们自 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幸福系于被他人所爱的程度,一旦在这方面 受挫,就觉得自己非常不幸。当然,对于我们的幸福来说,被爱 是重要的。如果我们得到的爱太少,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冷 酷,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孤单。然而,与是否被爱相比,有无爱 心却是更重要的。一个缺少被爱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 爱心的人则是一个冷漠的人。孤独的人只要具有爱心,他仍会有 孤独中的幸福,如雪莱所说,当他的爱心在不理解他的人群中无 可寄托时,便会投向花朵、小草、河流和天空,并因此而感受到 心灵的愉悦。可是,倘若一个人没有爱心,则无论他表面上的生 活多么热闹,幸福的源泉已经枯竭,他那颗冷漠的心是决不可能 真正快乐的。一个只想被人爱而没有爱人之心的人,其实根本不懂得什么是 爱。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爱,而是占有。爱心是与占有欲正相反 对的东西。爱本质上是一种给予,而爱的幸福就在这给予之中。许 多贤哲都指出,给予比得到更幸福。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亲子之爱,有爱心的父母在照料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便感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爱情中,也是当你体会到你给你所爱的人带来了幸福之时,你自 己才最感到幸福。人在爱时都太容易在乎被爱,视为权利,在被爱时又都太容易 看轻被爱,受之当然。如果反过来,有爱心而不求回报,对被爱知 珍惜却不计较,人就爱得有尊严、活得有气度了。对于个人来说,最可悲的事情不是在被爱方面受挫,例如失 恋、朋友反目等等,而是爱心的丧失,从而失去了感受和创造幸福 的能力。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爱心的普遍丧失则是可怕的,它的确 会使世界变得冷如冰窟,荒如沙漠。在这样的环境中,善良的人们 不免寒心,但我希望他们不要因此也趋于冷漠,而是要在学会保护 自己的同时,仍葆有一颗爱心。应该相信,世上善良的人总是多 数,爱心必能唤起爱心。不论个人还是社会,只要爱心犹存,就有 希望。凡正常人,都兼有疼人和被人疼两种需要。在相爱者之间,如 果这两种需要不能同时在对方身上获得满足,便潜伏着危机。那惯 常被疼的一方最好不要以为,你遇到了一个只想疼人不想被人疼的 纯粹父亲型的男人或纯粹母亲型的女人。在这茫茫宇宙间,有谁不 县想要人疼的孤儿?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个人色彩,简直像是作者在深夜里写给自己的长信,坦诚得让人心惊。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在描述那些极度私密化的感受时所使用的比喻,它们总是出乎意料却又恰如其分。比如,他形容“等待一个迟迟不来的消息”时的心情,不是用“焦虑”或“焦躁”来概括,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具体的画面——“就像把一颗未成熟的果实,放在了阳光永远无法抵达的角落,既不忍摘下,又深知它永远无法完全熟透”。这种将抽象情感具象化的能力,是很多作家梦寐以求的技巧。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这些句子,不是因为它们晦涩难懂,而是因为它们太美、太精准,以至于我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份被精准命中的感觉。它提供给我的,不是某种标准答案,而是一种更高阶的表达工具,让我未来在面对类似情绪时,也能找到更恰当的词汇去安放它们。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简直是大师级的编排。它不像一本纯粹的哲学论著那样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也不像日记那样松散随意。它更像是一部精心设计的交响乐,不同主题和情绪像不同的乐章,在全书中不断地出现、交织、变奏。你会发现,看似在第一部分探讨的“失落的重量”,到了后半部,又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比如在“自我和解”的主题下——重新被提及和深化。这种反复的回溯和参照,使得整本书的内在线索异常清晰和紧密。我甚至在想,作者在构建这个文本的时候,一定有一个非常宏大且精密的思维地图。这种结构上的精妙,极大地增强了阅读体验的连贯性和回味无穷的价值,让你在合上书本后,还能清晰地勾勒出作者构建的那个思想迷宫的路径。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观点有些尖锐,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一点点反主流的色彩。它没有试图提供廉价的安慰剂,而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人性中那些复杂、矛盾甚至有些丑陋的侧面。比如,其中有一章讨论“完美假象的陷阱”,作者用一种近乎解剖学的冷静,剖析了我们在社交媒体时代为自己塑造的那个光鲜亮丽的“第二自我”,以及这种自我构建对真实情感连接的腐蚀作用。我读到这部分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这触及了我非常不愿承认的某些行为模式。这种毫不留情的直面,虽然过程有些刺痛,但读完之后反而有一种被净化、被释放的感觉,就像是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内心大扫除,把那些积压已久的虚伪和不安都清理掉了。它不是那种鼓励你“勇敢做自己”的口号书,而是教你如何诚实地面对那个并不完美的、真实的自己。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意思,封面那种低饱和度的蓝绿色调,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初看是沉静内敛的,但仔细端详,又能感受到那种深藏不露的厚重感。拿到手里的时候,纸张的质地也让人感到惊喜,不是那种光滑得有些廉价的覆膜纸,而是略带纹理的哑光纸张,读起来有一种踏实的触感。我特别喜欢扉页上那段引用的古文,虽然我记不清原文了,但那种古朴的韵味一下子就把我拉入了一种沉思的状态,仿佛在告诉我,接下来的内容不是轻松的消遣,而是一场需要慢下来的精神漫步。装订上也看得出是用心了,完全可以平摊开来阅读,即便是长时间抱着读也不会觉得累手。从外在的包装就能感受到作者或出版方对“哲思”二字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件可以被珍藏和反复摩挲的物品。这不仅仅是关于内容的选择,更是一种对阅读仪式感的尊重,让人在翻开第一页之前,就已经对即将展开的文本抱有了深深的期待。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够真正触动我内心深处,引发我重新审视自身处境的书籍,很多市面上的“心灵鸡汤”读起来都像是流水账,缺乏新意和深度。然而,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散文那样线性推进,而是充满了跳跃和回响。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情绪波动,然后用非常精准、近乎诗意的语言将其固定下来。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疏离感”的探讨,那种描述一个人明明置身于人群之中,却仿佛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观察世界的孤独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反思自己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透明瞬间”。这种写作手法非常考验读者的专注力,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地扫过,很容易错过那些隐藏在词语背后更深层次的意蕴,它要求你必须放慢呼吸,进入作者搭建的那个独特的感官场域。
评分是我一位朋友推荐给我的 我看后 感触很深 所以推荐给 我未婚妻和我表妹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 让我们这些年轻人 在迷茫彷徨的时候有了一缕曙光!对自己的目标和前进的道路更加坚定了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
评分世界阅读日支持一下,充实自己。送货及时,京东给力!
评分周国平的通俗哲学书籍。值得一看
评分没有塑封,封面上有手指印,像一本旧书,影响心情
评分不知死,焉知生?只有在死亡面前,生命才能凸显其分量;也只有在死亡面前,人生中最弥足珍贵的东西才会浮现。
评分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系列,值得一读!
评分《重读经典·影响孩子一生的童话绘本(精装版)(全彩)》共收集了17个童话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世界著名的经典童话,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插图精美。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对儿童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能够伴随且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故事里所宣扬的奖善惩恶,昭示着人性积极的一面,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评分很好,西方哲学的精华,非常满意,
评分孩子爱读书,爱读高质量的书。很好!大力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