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套装书籍,全套2册,总定价83.00元,分别如下:
《西方哲学史(上卷)》45.00
《西方哲学史(下卷)》38.00
商品参数
书 名:西方哲学史上下册
作 者:罗素
I S B N :TZH12033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3年1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2年4月第28次印刷
字 数:
页 数:全2册
开 本:大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1100克
定 价:83.00元
内容简介
要了解一点哲学,简易的入门方法莫过于先读一部好的哲学史,概念、脉络、优劣历历在目。而罗素《西方哲学史》可以说佳选择之一。由于罗素不是科班出身的哲学家,而是由一个科学家“半路出家”的,他的哲学不是从前辈哲学家那里学来的,而是他自己在搞科学时悟出来的,因此他对哲学的看法就没有科班出身的哲学家那样的学究气。因此这本书没有标准哲学史的晦涩,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辞优美,生动有趣。罗素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方哲学史》是他获奖的代表作。因此它是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学才情的哲学史。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今年着手分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现在刊行五十种,今后打算逐年陆续汇印,经过若干年后当能显出系统性来。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1日,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当今时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言论自由的见证人。作为哲学家,罗素的主要贡献在于数理逻辑方面,是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此为基础的现代分析哲学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西方哲学史》、《神秘主义与逻辑》、《怀疑论》、《婚姻与道德》等。
这套书的译文质量,真的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我特地对比了几个章节,商务印书馆的译者们显然是下了苦功的,他们没有陷入那种生硬的、逐字对应的“翻译腔”,而是努力在中文语境中重建罗素那股子犀利与智慧。哲学概念的翻译尤其考验功力,比如“现象”、“本质”、“先验”这些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需要精确的拿捏,而这里的译本处理得非常得体,流畅自然,几乎让人忘记了自己正在阅读的是舶来品。这使得我们这些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相对顺畅地把握住那些复杂的概念链条。好的翻译,是让原著的精髓“活”在另一种语言里,而这套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却丝毫不牺牲学术的深度。
评分初读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罗素那股子毫不留情的批判精神。他写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泰山北斗”来,那种剖析得入木三分、甚至略带嘲讽的笔调,读起来真是酣畅淋漓。这不是那种亦步亦趋的学院派叙述,更像是哲学史上的一个超级智者在和后生晚辈进行一场高屋建瓴的对话,告诉你:“是的,他们很伟大,但他们的逻辑漏洞在哪里,他们的时代局限性又是什么。”特别是他处理近现代哲学那段,那种对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推崇与早期形而上学的疏离,读起来让人忍不住跟着他的思路走,仿佛自己也拥有了穿越时空的判断力。这种叙事力量,远超一般教科书的平铺直叙,它带有强烈的个人立场和时代烙印,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我是否也被当时的思潮裹挟了呢?
评分不同于许多侧重于纯粹的理论梳理的哲学史著作,罗素的叙事中总是巧妙地融入了宏大的历史背景。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去描绘当时社会的政治气候、科学的最新发现,乃至教会与世俗政权的角力,以此来解释某一特定哲学流派为何会应运而生,又为何会走向衰亡。举例来说,当他谈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时,那种对僵化教条的无情解剖,能让你清晰地看到,哲学是如何一度被禁锢在神学的框架之下的。这种“哲学-社会”的联动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明白,哲学家不是活在真空里的,他们的思想本身就是对特定时代困境的回应。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对欧洲近代史的理解都加深了不少,因为那些抽象的思辨背后,都有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支撑。
评分阅读完这本巨著后,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种对“求真”态度的重建。罗素的叙事线索其实非常清晰——即西方理性主义对真理不懈的追求与反思。他展示了从泰勒斯开始,哲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清理思维的泥沙,试图构建一个可靠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每一种体系的局限性。这套书带来的不是一套固定的答案,而是一套严谨的提问方法。它让我学会了质疑那些被奉为圭臬的“常识”,去追溯这些“常识”背后的逻辑起点。这种训练,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清晰思考的人来说,都是无价的。它让人明白了,哲学不是用来背诵的,而是用来不断审视自身认知边界的工具,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充满智慧的探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大师级的,拿在手里分量十足,那种厚重的纸张触感和精良的印刷质量,让人立刻感受到它所承载的知识分量。我特别欣赏商务印书馆在“汉译世界名著”这个系列上的坚持,统一的字体和排版风格,即使是上下两卷的《西方哲学史》,也显得那么协调而庄重。翻开书页,墨香扑鼻,油墨的色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要知道,哲学著作本身就容易枯燥,但好的装帧设计就像是为思想穿上了一件得体的外衣,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和仪式感。罗素的文字风格本身就带有英国哲学的严谨和清晰,再加上这套书的用心制作,简直是收藏级别的。我甚至会花时间去研究一下扉页和译者的介绍,能看出出版方在学术传承上的敬畏之心,这比单纯的文字堆砌要深刻得多,它让我觉得,我手里拿的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段思想史的实物见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