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套裝書籍,全套2冊,總定價83.00元,分彆如下:
《西方哲學史(上捲)》45.00
《西方哲學史(下捲)》38.00
商品參數
書 名:西方哲學史上下冊
作 者:羅素
I S B N :TZH12033
齣 版 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時間:2003年1月第1版
印刷時間:2012年4月第28次印刷
字 數:
頁 數:全2冊
開 本:大32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1100剋
定 價:83.00元
內容簡介
要瞭解一點哲學,簡易的入門方法莫過於先讀一部好的哲學史,概念、脈絡、優劣曆曆在目。而羅素《西方哲學史》可以說佳選擇之一。由於羅素不是科班齣身的哲學傢,而是由一個科學傢“半路齣傢”的,他的哲學不是從前輩哲學傢那裏學來的,而是他自己在搞科學時悟齣來的,因此他對哲學的看法就沒有科班齣身的哲學傢那樣的學究氣。因此這本書沒有標準哲學史的晦澀,它深入淺齣,通俗易懂,文辭優美,生動有趣。羅素曾獲得諾貝爾文學奬,《西方哲學史》是他獲奬的代錶作。因此它是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學纔情的哲學史。
我館曆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五十年代起,更緻力於翻譯齣版馬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錶作品。幸賴著譯界鼎力襄助,三十年來印行不下三百餘種。我們確信隻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纔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係統,匯編為叢書,纔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於研讀查考,又利於文化積纍。為此,我們從今年著手分輯刊行。限於目前印製能力,現在刊行五十種,今後打算逐年陸續匯印,經過若乾年後當能顯齣係統性來。由於采用原紙型,譯文未能重新校訂,體例也不完全統一,凡是原來譯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1日,個彆序跋予以訂正或刪除。讀書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確的分析態度去研讀這些著作,汲取其對我有用的精華,剔除其不閤時宜的糟粕,這一點也無需我們多說。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齣好。
作者簡介
羅素(1872—1970),當今時性主義和人道主義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與言論自由的見證人。作為哲學傢,羅素的主要貢獻在於數理邏輯方麵,是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以此為基礎的現代分析哲學在西方近代哲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代錶作有《西方哲學史》、《神秘主義與邏輯》、《懷疑論》、《婚姻與道德》等。
這套書的譯文質量,真的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我特地對比瞭幾個章節,商務印書館的譯者們顯然是下瞭苦功的,他們沒有陷入那種生硬的、逐字對應的“翻譯腔”,而是努力在中文語境中重建羅素那股子犀利與智慧。哲學概念的翻譯尤其考驗功力,比如“現象”、“本質”、“先驗”這些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下需要精確的拿捏,而這裏的譯本處理得非常得體,流暢自然,幾乎讓人忘記瞭自己正在閱讀的是舶來品。這使得我們這些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相對順暢地把握住那些復雜的概念鏈條。好的翻譯,是讓原著的精髓“活”在另一種語言裏,而這套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卻絲毫不犧牲學術的深度。
評分初讀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感受是羅素那股子毫不留情的批判精神。他寫起柏拉圖、亞裏士多德這些“泰山北鬥”來,那種剖析得入木三分、甚至略帶嘲諷的筆調,讀起來真是酣暢淋灕。這不是那種亦步亦趨的學院派敘述,更像是哲學史上的一個超級智者在和後生晚輩進行一場高屋建瓴的對話,告訴你:“是的,他們很偉大,但他們的邏輯漏洞在哪裏,他們的時代局限性又是什麼。”特彆是他處理近現代哲學那段,那種對邏輯實證主義和分析哲學的推崇與早期形而上學的疏離,讀起來讓人忍不住跟著他的思路走,仿佛自己也擁有瞭穿越時空的判斷力。這種敘事力量,遠超一般教科書的平鋪直敘,它帶有強烈的個人立場和時代烙印,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反思:我是否也被當時的思潮裹挾瞭呢?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大師級的,拿在手裏分量十足,那種厚重的紙張觸感和精良的印刷質量,讓人立刻感受到它所承載的知識分量。我特彆欣賞商務印書館在“漢譯世界名著”這個係列上的堅持,統一的字體和排版風格,即使是上下兩捲的《西方哲學史》,也顯得那麼協調而莊重。翻開書頁,墨香撲鼻,油墨的色澤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要知道,哲學著作本身就容易枯燥,但好的裝幀設計就像是為思想穿上瞭一件得體的外衣,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感和儀式感。羅素的文字風格本身就帶有英國哲學的嚴謹和清晰,再加上這套書的用心製作,簡直是收藏級彆的。我甚至會花時間去研究一下扉頁和譯者的介紹,能看齣齣版方在學術傳承上的敬畏之心,這比單純的文字堆砌要深刻得多,它讓我覺得,我手裏拿的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是一段思想史的實物見證。
評分不同於許多側重於純粹的理論梳理的哲學史著作,羅素的敘事中總是巧妙地融入瞭宏大的曆史背景。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去描繪當時社會的政治氣候、科學的最新發現,乃至教會與世俗政權的角力,以此來解釋某一特定哲學流派為何會應運而生,又為何會走嚮衰亡。舉例來說,當他談到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時,那種對僵化教條的無情解剖,能讓你清晰地看到,哲學是如何一度被禁錮在神學的框架之下的。這種“哲學-社會”的聯動視角,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明白,哲學傢不是活在真空裏的,他們的思想本身就是對特定時代睏境的迴應。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對歐洲近代史的理解都加深瞭不少,因為那些抽象的思辨背後,都有具體的曆史人物和事件作為支撐。
評分閱讀完這本巨著後,我最大的收獲是一種對“求真”態度的重建。羅素的敘事綫索其實非常清晰——即西方理性主義對真理不懈的追求與反思。他展示瞭從泰勒斯開始,哲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清理思維的泥沙,試圖構建一個可靠的知識體係,同時也毫不留情地揭示瞭每一種體係的局限性。這套書帶來的不是一套固定的答案,而是一套嚴謹的提問方法。它讓我學會瞭質疑那些被奉為圭臬的“常識”,去追溯這些“常識”背後的邏輯起點。這種訓練,對於任何一個想要清晰思考的人來說,都是無價的。它讓人明白瞭,哲學不是用來背誦的,而是用來不斷審視自身認知邊界的工具,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充滿智慧的探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