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刻石(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第四輯)

泰山刻石(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第四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孫寶文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辭書齣版社
ISBN:9787532638451
版次:1
商品編碼:1123419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
開本:8開
齣版時間:2013-02-01
用紙:膠版紙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肇始於2009年,開碑帖齣版"彩色放大"之風,以"觀傳世翰墨之大雅,賞曆代經典之精妙"的特色創立瞭書法藝術齣版的新品牌。精編精印,再現國寶。近十年來,其深受書法愛好者之推崇和喜愛,屢居"開捲"書法類榜單之前列。至2018年,共齣版10集200種,為國內書法齣版之僅見。

所涉曆代書傢有王羲之、王獻之、智永、歐陽詢、陸柬之、褚遂良、李懷琳、孫過庭、賀知章、唐玄宗、張旭、顔真卿、懷素、柳公權、杜牧、高閑、楊凝式、李建中、蔡襄、黃庭堅、米芾、宋徽宗、宋高宗、吳琚、陸遊、文天祥、趙秉文、張疇齋、馮子振、趙孟頫、溥光、康裏子山、陸居仁、宋剋、解縉、祝允明、文徵明、王陽明、陳道復、董其昌、張瑞圖、傅山、王鐸、鄧石如、伊秉綬、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等;名碑如石鼓文、石門頌、乙瑛碑、禮器碑、華山廟碑、鮮於璜碑、史晨碑、夏承碑、西狹頌、熹平石經、曹全碑、張遷碑、爨寶子碑、龍門四品、石門銘、鄭文公下碑、瘞鶴銘、張猛龍碑、張黑女墓誌、孔子廟堂碑、孟法師碑、善纔寺碑、興福寺碑、李思訓碑、多寶塔碑、顔勤禮碑、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名碑名帖齊聚,蔚為大觀,堪稱"紙上書法博物館"。

內容簡介

公元前二百一十九年,秦始皇東巡泰山,刻辭於石上。秦二世鬍亥即位一年,又刻詔書於同一石上。據傳秦始皇辭和二世詔書均由李斯書。宋代大觀二年(一一○八年)春,劉跂隨鄉人登臨泰山,探訪秦代刻石。時隔五年,劉跂再次登上泰山,宿於絕頂,查看並傳拓泰山刻石。據其記述,這塊刻石埋置土中,高不過四、五尺,形製似方而非方,四麵廣狹不等,皆有刻字。其中,有十二行字是始皇辭,有十行是秦二世詔。
在流傳於世的泰山刻石拓本中,明代安國收藏的一百六十五字本珍貴。此本亦為潁上李介人和無锡華夏等人收藏過,後流入日本國。現藏於東京颱東區立書道博物館。“泰山刻石”是存世秦代篆書之代錶作,編者將其彩色放大印齣,供讀者臨習、鑒賞。

作者簡介

孫寶文,原吉林文史齣版社副社長,長期緻力於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的搜集、整理、研究,已齣版的書法碑帖類圖書包括《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係列、《館藏國寶墨跡》係列、《曆代拓本精華》係列等。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書還是很好的。。。。要是有一張縮圖看看全貌就更好瞭

評分

書比較大,寄送時摺到瞭

評分

給傢裏老人買的,還行

評分

 讓人感動的,是他和提奧之前的兄弟之情。沒有提奧的資助和理解,也就不可能有他的成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兄弟兩人就是一體的。沒有提奧在背景裏默默做著根係,就不可能有他盛放的藝術之花。提奧無條件的支持他,幾乎從來沒有拒絕過他的請求,總在關鍵時刻趕到他的身邊,為他償還負債,把他從貧病之中拯救迴來。他們之間頻繁的通信,已經讓這兩個靈魂緊緊的結閤在瞭一起。提奧雖然在巴黎過著體麵的畫商的生活,卻無時不刻的關注著他的進展和動態。他在心靈上所有的跌宕起伏,都通過書信讓提奧感同身受。是提奧早早看齣他身上埋藏的巨大潛力,是提奧細心珍藏瞭那700多封通信,是提奧把他的習作和畫作按時間小心的編排好。所以後人得以完整的追溯梵高的心路曆程,能夠離這個偉大的靈魂更近一些。生前,隻賣齣瞭一副畫,價值四百法郎。但我不能說他是不幸的。比起世上的大多數人來說,他做瞭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做到瞭極緻。即使他後來長壽,能看到自己的畫作價錢越來越高,我想,他也會是漠不關心的。他從未因為市場的口味而作畫,他也從未為那些腦滿腸肥的人作畫。雖然,賣畫這件事一直在睏擾著他,但他的祈求也不過是賣齣的畫,能夠讓他自立,不必依賴提奧的資助而生活。對他來說,創造是最重要的。如果什麼都不能說,那麼他寜肯沉默。如果不能夠再創作,那麼他寜肯死亡。

評分

學篆書必備的呀,底本更好呢。

評分

非常非常非常喜歡這本書

評分

給傢裏老人買的,還行

評分

沒想到是這麼精彩的一本書。我花瞭兩天來讀,真讓人手不釋捲。看到梵高自盡,酸楚的淚水也汨汨而齣。盡管我非常愛他,但是我依然不知道,他是那麼的純潔,偉大。世人對他的誤解至深,傷害至深。而且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居然齣身於那樣的階層,可以說他是另一個“月亮與六便士”的主角。如果沿著他既有的人生軌跡走下去,他未嘗不可以像他的弟弟一樣,做一個體麵的畫商。

評分

據考證,原刻石立於泰山玉皇頂南沿以下約七米碑亭處,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以後,此石流落在碧霞元君祠西牆外的玉女池旁。時僅存二世詔書四行29字,北平許氏搜得斷石置於碧霞元君祠,並刻許氏隸書跋文兩行於其左下方。至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由丁皂保將此石移置碧霞元君祠之東廡。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六月,碧霞祠遭火災,石佚。至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春,由蔣因培等人在玉女池中覓得殘石兩塊,尚存“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十殘字。後幾經磨難,現殘石存泰安岱廟內。 《泰山刻石》傳世拓本最早者,見有明代安國所藏兩冊,一冊存165字;一冊存53字。兩冊皆宋拓本,現存日本。再有拓本就是29字本瞭。高邕之得一本,號稱泰山殘石樓;羅叔言得一本,輯入《秦金石刻辭》;孫星衍得一本即摹刻於魏高貞碑陰。可見29字本也極難得。秦泰山刻石曆代多有摹刻拓本,現存清聶劍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乾摹刻的舊拓本29字兩塊刻石,均陳列於岱廟碑廊。1987年泰安市博物館復製秦刻石全文立於岱廟後寢宮。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