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激励中国 新中国体育宣传画图典(1952-2012)
定价:198.00元
售价:144.5元,便宜53.5元,折扣72
作者:郭磊著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15401348
字数:72000
页码:34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2.10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激励中国:新中国体育宣传画图典(1952-2012)》即以“龙之画卷”开题,借用《易经》中“潜龙在渊”、“亢龙有悔”、“见龙在田”、“飞龙在天”并在“潜龙在渊”之后增加了“蛟龙出水”将新中国体育史划分为五个阶段,这个划分虽不具备严格的学术意义,但可以反映出新中国体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情况。
目录
章 潜龙在渊(1952年-1957年)
节 锻炼身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1-1 锻炼身体,建设祖国
1-2 锻炼身体,保卫祖国
第二节 来!咱们一起把身体锻炼好
第三节 体育运动的推广
第四节 从体育锻炼标准到劳卫制
第五节 竞技体育迈开步伐
第二章 蛟龙出水(1958年-1966年)
节 全民体育大跃进
第二节 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
第三节 国防体育和军队体育
第四节 竞技体育的新发展
4-1 乒乓球开创中国时代
4-2 征服世界高峰
第五节 全民同庆:届全国运动会
第六节 革命赞歌:第二届全国运动会
第七节 体育故事片走向银幕
第三章 亢龙有悔(1966年-1978年)
节 紧跟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第二节 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2-1 为革命锻炼身体
2-2 积极开展职工体育运动
2-3 锻炼身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4 从小锻炼身体好
2-5 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
2-6 锻炼身体预防疾病
第三节 乒坛盛开友谊花
第四节 红旗颂:第三届全国运动会
第五节 开展军事体育运动保卫社会主义祖国
第六节 为革命攀登世界体育高峰
6-1 一九七二年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
6-2 其他全国及区域性赛事
6-3 国际体育交流
第七节 亢龙有悔拨乱反正
第四章 见龙在田(1979年-2000年)
节 新的长征:第四届全国运动会
第二节 学习女排振兴中华
2-1 女排“五连冠”
2-2 为国争光振兴中华
第三节 走向世界
3-1 在中国举办的国际赛事
3-2 零的突破
3-3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第四节 蓬勃发展的国内赛事
4-1 “奥运模式”之后的全国运动会
4-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届体育运动大会
4-3 全国其他运动会的恢复和创办
4-4 五彩缤纷的区域性运动会
第五节 美的旋律
第六节 功夫片带来武术热
第七节 失重的群众体育
7-1 教育中的体育
7-2 年画中的体育
第五章 飞龙在天(2001年-2011年)
节 北京奥运会
1-1 新北京,新奥运
1-2 好运北京
1-3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1-4 福娃、中国印、体育图标
1-5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好的名片
1-6 平安奥运
1-7 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1-8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9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第二节 世界大赛青睐中国
2-1 世界智力运动会
2-2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3 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2-4 世界性单项体育赛事
第三节 日益完备的国内赛事
3-1 全国性综合运动会
3-2 全国性单项体育赛事
3-3 区域性体育赛事
第四节 其他体育宣传画选登
后记
本书选登宣传画目录
作者介绍
郭磊,男,山东高密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硕士,1997年起一直在国家体育总局(时称国家体委)系统工作,业余时间专注于体育收藏品的收集和研究,以体育宣传画、中国体育代表团、全国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等专题为收藏重点,其中体育宣传画已达2000余种,收藏品曾获全国体育收藏展金奖。作者以体育收藏品为元素,通过撰文、展览、访谈等方式积极进行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首先提出体育收藏品的价值属性应实现从体育文化到体育文明的变迁,已发表过关于体育收藏方面的文章40余篇,为《中国体育》杂志“郭磊典藏”专栏作家。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最初我可能更多是抱着一种猎奇或怀旧的心态来接触这本图典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从一个更纯粹的艺术欣赏角度去看待这些作品。很多宣传画的创作者,在当时资源有限、技术受限的情况下,依然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高超的造型能力。那些对光影的把握,对动态的捕捉,尤其是对手绘线条的精准控制,即便放在今天,也足以让许多专业插画师汗颜。最让我惊喜的是,一些作品的构图和色彩搭配,竟然可以被视为具有极高前瞻性的现代艺术实践,它们并非我们想象中刻板、僵硬的“宣传工具”,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充满激情与美感的艺术创作。这打破了我过去对“宣传画”这一概念的一些刻板印象,拓宽了我对那个年代美术成就的认知边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复古的哑光处理,那种微微泛黄的质感,仿佛能让人一下子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色彩的运用大胆而鲜明,那种经典的红、黄、蓝的搭配,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丝毫没有过时感,反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张力。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厚实且不易反光,使得那些珍贵的宣传画细节得以完美呈现。尤其是那些大幅的插图,排版上留白得恰到好处,既突出了主体内容,又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装帧工艺上的用心,可以看出出版方对这套图典的敬意,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一页的翻阅都伴随着一种仪式感,仿佛轻轻掀开尘封的记忆,那份对那个时代的热爱与执着,都凝聚在了这些精美的印刷品之中,让人爱不释手,只想静静地品味每一个细节的打磨。
评分深入阅读后,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些画作所承载的时代精神和集体记忆的厚度。这些宣传画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像记录,它们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思潮、主流价值观最直观的视觉载体。我被画面中人物那种昂扬向上、充满力量感的姿态深深感染,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劳动场景,还是赛场上挥洒汗水的健儿,他们的眼神里都闪烁着一种坚定的信念——为国家争光、为集体奉献的纯粹理想。这种精神力量是跨越时空的,即便我们身处和平富足的今日,回望过去,依然能从中汲取到一股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图典的编排逻辑也非常巧妙,将不同时期的作品并置对比,能清晰地看出宣传主题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所发生的细微而深刻的演变,这种宏大叙事下的个体情感表达,确实是研究当代中国精神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评分作为一名对视觉文化略有涉猎的普通读者,我必须赞叹这套图典在图像学分析上的深度与广度。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汇编”,更像是一部视觉语言的“解读词典”。图中的构图、象征手法、乃至人物面部表情的夸张程度,都蕴含着特定的政治语境和审美倾向。例如,早期作品中那种强烈的几何线条和高饱和度的色彩运用,明显受到了当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的影响,旨在用最直接、最富冲击力的方式进行动员。而后期作品中,虽然主旋律依旧,但细节处开始透露出对个体英雄主义的关注,这反映了社会心态的微妙转变。这种对图像背后“话语权”的梳理和呈现,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怀旧范畴,它是一部生动的中国近现代视觉修辞学教材。
评分这本书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的独特窗口。通过体育这一特定载体,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国民形象、如何凝聚民族自信心。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集体号召,到后来对赛场上突破极限的赞美,这些图像清晰地标记了时代的主题从强调“集体功能”向逐步关注“个人成就”的过渡。对于年轻一代的读者来说,这套图典无疑是一剂强效的“历史注射剂”,让他们能够直观、立体地感受到父辈乃至祖辈是如何在物质匮乏中,依靠精神力量支撑起一个国家的体育梦想和民族自豪感。它让“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有色彩、有温度的视觉记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