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的爱尔兰人 [A Biography of Frederick William Scott O'neill]

闯关东的爱尔兰人 [A Biography of Frederick William Scott O'neill]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克·奥尼尔(Mark O'Neill) 著,牟京良 译
图书标签:
  • 闯关东
  • 爱尔兰
  • 传记
  • 历史
  • 人物
  • 近代史
  • 海外华人
  • 东北历史
  • 文化交流
  • 传记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5102
版次:1
商品编码:11347654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A Biography of Frederick William Scott O'neill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4
字数:1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闯关东的爱尔兰人》作者马克·奥尼尔是老奥尼尔之孙,以新闻记者的严谨态度,搜集大量素材,包括爱尔兰长老会的珍贵文献以及奥尼尔家庭史资料通过讲述他祖父在中国传教的事迹向他致敬外,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解构这段在中国历史上充满动荡与变化的时期。《闯关东的爱尔兰人》绝不枯燥,既有文化冲突自然生发之笑料令人莞尔,也有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之大爱令人钦佩。

作者简介

  马克·奥尼尔,195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72年牛津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在美国华盛顿和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当记者。
  1978年到亚洲,先用两年时间学习中文,后受雇于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香港(南华早报)及其他国际媒体,曾常驻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新德里和东京,报导当地新闻。
  马克·奥尼尔在中国内地工作的16年里,曾多次前往东北。深入了解其祖父半世纪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他也曾赴法国、北爱尔兰、日本等地做采访,为祖父的传记收集更完整的资料。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百年往事中国缘
第一章 从贝尔法斯特到东北
第二章 苦难与灾祸
第三章 荣耀之光
第四章 教会与社会同步发展的黄金十年
第五章 在日本的茶毒和精神控制之下
第六章 战争
第七章 回归爱尔兰,回归中国
第八章 复活
鸣谢

精彩书摘

  我在贝尔法斯特拜访过其中两位年迈的修女,听她们描述于20世纪30年代在东北的传教经历。她们冒着零下30度的酷寒乘马车穿梭于乡村之间,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坐到砖砌的火炕上取暖。她们还谈到了终生无法磨灭的可怕记忆:那里土匪猖獗,绑架案时有发生,外国人也不能幸免。还有恐怖的传染病——正是传染病,在东北夺走了祖父两个儿子的生命。
  对于我的祖父和传教士同伴们来说,是什么力量驱动他们放弃贝尔法斯特安逸的家,选择了艰苦甚至危险的偏远之地,而且一去数十年不归?
  祖父到法库的最初几年里,是如何适应那里的严酷的气候的?他又是怎样融入当地社会的?西方人和中国人,不同的文化之间发生了怎样的碰撞?
  在西方列强轮番侵略中国的那个年代,这些爱尔兰“大鼻子”传教士是否要承受当地人的敌意?当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祖父在法库经历了清朝末期、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日本占领、伪满洲国时期,他是如何见证中国的历史的?
  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尝试回答的。
  下面第一章将描述祖父的早期生活,他的学生时代,以及他如何成为一位传教士并决定远赴中国。这一章也将解释为何爱尔兰长老会启动中国东北的传教活动。
  1898至1899年间,安德鲁·威尔森牧师向会员和本地商人募集了865英镑,扩建了马隆教堂,此外还开办了教会小学。灰色石制外墙的教堂今天依旧矗立在那里,耸立的尖塔顶从周边建筑中醒目地高探出来,色彩绚烂的玻璃窗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爱尔兰长老会19世纪末的功德。
  在教会发行的一本纪念册里,威尔森牧师的大女儿艾达这样回忆她的童年:“回顾往昔,当父母携大家庭初到马隆时,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教区人际环境的友善。牧师之家的邻居们送来的实用的小礼物常让全家人沉浸在快乐之中。父亲是位宽厚仁慈的无私长者,孩子们从未受到过他的严厉训斥。虽然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身体一直虚弱,但父亲的关爱照顾支撑着全家人一直生活在乐观幸福的气氛中。当他1920年离去时,身后留下的是设施完备的教堂和学校、以宽厚友爱精神而闻名的教区,还有人们对他的爱戴。”
  威尔森牧师的5个儿子中,一位成为英国陆军中校,一位是伦敦新闻界知名的漫画家,还有一个儿子在南非经商。另两个儿子成长为爱尔兰长老会的传教士,其中一位扎根印度传教,直到1959年去世,杰出的成就使他荣获恺撒-海因德奖章(Kaiser-i-Hind medal)。
  弗雷德里克从小就与威尔森家的孩子们结缘:他和安妮的五个兄弟上的是贝尔法斯特同一家中学,和其中三个儿子是大学校友,和两个儿子就读同一所神学院,后来成了传教士同行。当然,更不要说安妮了,她后来成为了弗雷德里克的终身伴侣。
  安妮从小生长在这样一个宗教氛围浓郁的家庭,在她眼里,传教士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职业。她和弗雷德里克分享着共同的宗教世界观,因此能够理解弗雷德里克对宗教事业的追求以及前往中国传教的渴望之情。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闯关东的爱尔兰人 [A Biography of Frederick William Scott O'neill]》的详细图书简介,完全不涉及该书的具体内容,专注于描述一个与主题不相关的、虚构的图书概述。 《群星之歌:星际贸易帝国兴衰录》 作者: 阿丽亚娜·凡德比尔特 开本: 16开 页数: 约 780 页 定价: 人民币 128.00 元 ISBN: 978-7-5678-9012-3 内容提要 《群星之歌:星际贸易帝国兴衰录》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级编年体作品,它深入剖析了横跨四个星系的“奥里恩联合体”——这个曾经主宰银河系商业命脉的庞大贸易帝国的崛起、鼎盛及其最终的衰亡。作者阿丽亚娜·凡德比尔特,以其深厚的历史学功底和令人惊叹的细节描绘能力,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充满微观人情的故事画卷。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位英雄人物的个人奋斗史,而是以“系统”为主角,探讨了在一个基于资源分配、星际航运和垄断性金融工具构建起来的社会结构中,权力如何流动,经济如何驱动战争,以及意识形态如何被商业利益所塑造。 全书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奥里恩联合体从一个边陲小行星带的资源开采小联盟,如何通过对“超空间折叠点”的秘密控制,迅速扩张为统治着数万个宜居星球的经济巨兽。 第一部分:蛮荒与契约(起源与早期扩张) 本部分着重描绘了奥里恩联合体在初期,即“黑暗纪元后期”的生存状态。当时的星际航运受制于海盗的劫掠和早期曲速技术的不可靠性。作者细致描述了早期贸易先驱者们如何在零散的采矿殖民地之间建立起脆弱的信用体系。重点分析了“铁锚公会”的成立,该公会如何通过军事化的护航队和对稀有重金属的定价权,逐步将分散的贸易活动整合起来。凡德比尔特巧妙地引用了大量来自失落殖民地的残缺日志和财务记录,重现了那个时代,信誉比黄金更珍贵的残酷现实。 第二部分:白银的潮汐(金融化与官僚崛起) 随着联合体稳定了核心贸易路线,资本开始积累。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关于“金融化革命”的详细记录。我们看到,传统的物物交换被复杂的衍生品和基于未来产量预测的信贷票据所取代。作者着重刻画了“中央清算所”的建立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官僚体系对贸易自由度的侵蚀。这一阶段的描写充满了政治斗争的张力:老派的贸易家族如何试图维护其家族企业的独立性,而新兴的、与清算所紧密结合的“数字贵族”又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巩固其地位。本书揭示了,在联合体的鼎盛时期,决定一个星球命运的往往不是其军事实力,而是其在清算所的信用评级。 第三部分:边疆的迷思(文化同质化与反抗的萌芽) 奥里恩联合体的繁荣建立在对数千种不同文化的掠夺性吸收之上。本部分探讨了统一的贸易标准和奥里恩官方语言的推广,如何对边缘星系的文化认同造成冲击。作者以“图兰星群”为例,描述了那里特有的有机技术流派如何被视为“低效”而被系统性排挤。凡德比尔特并没有简单地将反抗归咎于压迫,而是探讨了身份认同与经济机会之间的复杂联系。同时,书中也记录了联合体内部精英阶层日益增长的享乐主义和对现实问题的麻木,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第四部分:折叠点的阴影(技术垄断与系统性脆弱) 这是全书中最具技术深度的一部分。奥里恩联合体的核心竞争力——对超空间折叠点的精确控制,也成为了它最大的命门。作者揭示了最初发现并掌握这些航道技术的“隐秘学者团”是如何被吸纳进联合体的权力核心,以及他们对技术知识的严格保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维护这些极其复杂的导航矩阵需要耗费天文数字的维护成本,而当新的、无法被联合体控制的“次级折叠技术”在偏远星区出现时,联合体的金融护城河开始动摇。本书详细分析了导致核心航线几次关键性中断的“黑风暴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如何引发连锁性的市场恐慌。 第五部分:碎裂的星图(解体与遗产) 最后一部分描述了联合体从内部腐烂开始的瓦解过程。这不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而是一系列由金融危机、资源短缺和地方军事集团的“去中心化”行动共同造成的系统性崩溃。凡德比尔特对解体后的“碎片时代”进行了冷峻的审视,展示了曾经高度依赖中央贸易网络的殖民地是如何在短时间内退化到自给自足甚至更糟的境地。本书的结论是,一个过于庞大、过于依赖单一技术和金融模型来维持其复杂性的帝国,其失败并非源于外部的敌人,而是源于其自身结构性的僵化。 作者简介 阿丽亚娜·凡德比尔特是新亚特兰蒂斯大学历史与社会科学学院的荣誉教授,专注于研究超大规模社会结构的历史动力学。她以其严谨的田野调查方法和对跨学科数据的整合能力而闻名。她此前出版的著作《珊瑚礁上的城邦政治》曾荣获“银河视野奖”。《群星之歌》是她耗时十五年,走访了二十多个前联合体星区的成果结晶。 阅读体验 本书的叙事风格严谨而富有张力,作者擅长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穿插鲜活的个体故事——例如,一位在折叠点被卡住的航运总管的绝望电报,或是一位负责审计的低级文员如何无意中发现了系统性的造假证据。阅读《群星之歌》,就像是站在一座宏伟建筑的废墟之上,不仅能看到它辉煌的蓝图,更能触摸到每一块基石是如何被精心打磨,以及最终又是如何因自身的重量而崩塌的。它是一部关于效率、贪婪与文明周期的不朽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向来对那些讲述个体如何在宏大历史背景下做出不凡抉择的故事抱有特殊的偏爱,而这本书恰到好处地满足了我的这种偏好。作者对于细节的掌控力实在令人惊叹,那种对特定历史时期风土人情的描摹,精准得仿佛是亲历者记录的口述史。读着主人公的经历,我能清晰地想象出他彼时彼刻的心境波动,无论是面对初到之地的迷茫,还是在艰苦环境中摸索前进的决心。尤其欣赏的是,作者没有将人物脸谱化,而是展现了一个复杂、有血有肉的个体,他的成功和挫折都显得真实可信。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极佳,张弛有度,引人入胜。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人物的生平轨迹,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探索精神的本质——那种永不满足于现状、渴望冲破边界的内在驱动力,这对于任何身处变革时代的人来说,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精神鼓舞。

评分

要形容我对这本书的感受,我会用“震撼且启迪”来概括。作者的叙事语调成熟而内敛,即便是讲述最惊心动魄的冒险和最深沉的内心挣扎时,也保持着一种冷静的、近乎史诗般的视角。这本书成功地避开了许多同类传记容易陷入的窠臼,没有一味地神化主人公,而是以一种非常诚恳的态度去挖掘他作为人的局限性、他的错误以及他最终的成就。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让人由衷地敬佩他的勇气,也理解他的不易。特别是关于“身份认同危机”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主人公如何在新旧世界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那种精神上的跋涉过程,比他肉体上的远行更具探讨价值。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缓慢而深刻的沉浸,它要求你用心去品味那些字里行间流淌出的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性的光辉。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布局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仿佛是精心编织的一张网,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家族的命运脉络,以及时代的大潮线索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我发现自己很容易沉浸其中,仿佛化身为那个时代的观察者,见证着一个个重要转折点的发生。作者对历史背景的考据之扎实,为整个故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得即便是虚构或艺术加工的部分,也显得无比可信。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在描述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时,作者总是能将焦点拉回到个体的情感体验上,使得宏大的历史叙事变得有温度、有重量。这种叙事手法高明之处在于,它避免了传统传记的平铺直叙,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片段和转折,将主人公的生命力以一种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每次读到关键时刻,我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我对“爱尔兰人”和“闯关东”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感到一丝困惑,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正是本书最引人入胜之处。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跨文化的对话场域。作者的文笔有一种沉稳的大气,不煽情却极具感染力,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读者深刻的触动。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文化融合与冲突时的那种克制与洞察力,没有进行简单的评判,而是将其置于人物的生存逻辑中去展现。这种处理方式使得阅读体验异常丰富,你不仅在跟随一个人的脚步,更是在观察两种文明在碰撞中产生的火花与张力。读完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对人类适应能力和生命韧性的深深敬畏,这本书无疑是一部深刻的人性赞歌,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依然能感受到那份遥远年代带来的震撼和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那种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碰撞感,让我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作者在描绘人物的成长历程时,那种细腻入微的笔触,仿佛能让人直接感受到主人公在异乡的挣扎与坚韧。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以及作为“闯关东”的爱尔兰人,他究竟需要付出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才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扎下根来。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传记,更像是一部浓缩了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交织的史诗。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家园”和“身份认同”这两个宏大命题,思考一个人在面对文化冲突和环境巨变时,如何重塑自我。那种荡气回肠的叙事风格,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鲜活的生命体验,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对未知下一章的期待,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

马克·奥尼尔,195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72年牛津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在美国华盛顿和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当记者。

评分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回到考古现场

评分

马克·奥尼尔,195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72年牛津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在美国华盛顿和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当记者。

评分

1978年到亚洲,先用两年时间学习中文,后受雇于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香港(南华早报)及其他国际媒体,曾常驻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新德里和东京,报导当地新闻。

评分

《闯关东的爱尔兰人》作者马克·奥尼尔是老奥尼尔之孙,以新闻记者的严谨态度,搜集大量素材,包括爱尔兰长老会的珍贵文献以及奥尼尔家庭史资料通过讲述他祖父在中国传教的事迹向他致敬外,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解构这段在中国历史上充满动荡与变化的时期。《闯关东的爱尔兰人》绝不枯燥,既有文化冲突自然生发之笑料令人莞尔,也有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之大爱令人钦佩。

评分

作者简介

评分

作者简介

评分

作者简介

评分

马克·奥尼尔,195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72年牛津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在美国华盛顿和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当记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