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发展心理学:发展主题的视角/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从毕生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发展主题为线索,对各个发展阶段平衡兼顾,既反映经典研究,也反映最新进展。共包括身体的发展、运动技能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智力与学习的发展、言语能力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情绪与依恋的发展、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心理性别与性的发展、道德与行为的发展、同伴与友谊的发展、爱情与婚姻、工作与休闲等13个发展主题,对多种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博采众长,利用各自的优势来对相应的发展问题进行阐述。注重理论观、实证研究及运用的交互融合,对人们可能很关心的一些实践问题予以解答;注重文化和环境背景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对基于中国文化或环境背景的研究成果予以呈现。
雷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理事,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编委,《心理科学进展》杂志编委,《华人心理学报》(香港)杂志副主编。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专注于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是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册。
第一章 引论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发展心理学研究起源
发展心理学创立
发展的领域
发展的阶段
发展的生理基础
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不同研究结果的整合
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二章 发展理论观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毕生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节 精神分析观
第三节 学习观
第四节 认知发展观
第五节 进化观
第六节 背景观
第七节 毕生发展观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三章 身体发展的适应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新生儿诞生
第二节 新生儿的身体发展
第三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育
第四节 婴儿期的神经系统
第五节 幼儿期的身体发育
第六节 幼儿期的大脑发育
第七节 学龄儿童期的身体发育
第八节 青春期的身体发育
青少年的身体映像
第十一节 青年期的身体发展
第十一节 中老年期的身体变化
第十二节 衰老与寿命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四章 运动技能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婴儿期的运动技能
第二节 幼儿期的运动技能
第三节 学龄儿童期的运动技能
第四节 青少年期的运动能力
第五节 青年期的运动能力
第六节 中老年期的运动能力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五章 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感知觉的发展
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第三节 儿童的朴素理论
第四节 信息加工理论观
第五节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观
第六节 成人期的认知发展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六章 智力与学习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关于智力的理论观
第二节 智力的测评及意义
第三节 情绪智力
第四节 中年期的智力发展
第五节 专业技能的发展
第六节 老年人的智力
第七节 老年人与智慧
第八节 小学阶段的学习
中学阶段的学习
第十一节 大学的学习生活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七章 言语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语言发展的理论观
第二节 婴儿期的语言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语言发展
第四节 学龄儿童的言语能力
第五节 青少年的言语能力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八章 人格与社会性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气质类型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人格的个别差异
第三节 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
第四节 成人期的生活季节
第五节 成人期的社会时钟
第六节 年老化的过程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九章 情绪与依恋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婴儿期的情绪发展
第二节 幼儿期的情绪发展
第三节 学龄儿童期的情绪发展
第四节 青少年期的情绪发展
第五节 成人期的情绪体验
第六节 中年期的压力与健康
第七节 依恋的发展阶段与类型
第八节 依恋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章 自我与社会认知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婴儿期的自我萌生
第二节 幼儿期的自我发展
第三节 学龄儿童期的自我发展
第四节 青少年期的自我发展
第五节 成年期自我认同的发展
第六节 心理理论的发展
第七节 对他人的理解
第八节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思维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一章 心理性别与性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性别认同的发展
第二节 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
第三节 性别类型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 青少年期的心理性别
第五节 心理性别的影响因素
第六节 青少年期性的发展
第七节 早熟与晚熟的心理影响
第八节 中老年期性的变化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二章 道德与行为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皮亚杰的他律自律道德观
第二节 柯尔伯格的习俗道德观
第三节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观
第四节 道德发展的世界观理论
第五节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第六节 儿童的攻击行为
第七节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第八节 青少年的抑郁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三章 同伴与友谊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儿童游戏的类型及作用
第二节 游戏中的相关因素
第三节 玩伴与同伴地位
第四节 儿童期的友谊
第五节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
第六节 青年期的友谊
第七节 中老年期的友谊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四章 爱情与婚姻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爱情包含的成分
第二节 爱情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爱情的维系
第四节 婚姻配偶的选择
第五节 婚姻的发展变化
第六节 为人父母
第七节 家庭生活循环
第八节 老年期的婚姻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五章 家庭关系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管教行为
学龄儿童期的家庭关系
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
中年期的家庭关系
成为祖父母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六章 工作与休闲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工作的意义
生涯发展阶段模型
职业抱负发展理论
职业主题模型
工作满意度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退休的准备
退休生活的适应
休闲活动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七章 面对死亡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批判性思考
对死亡的界定
对死亡的理解
面对自己的死亡
面对亲人的死亡
丧亲之痛
基本概念术语
本章要点
复习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一绝,逻辑层次清晰得令人赞叹。它并没有采取那种平铺直叙的编年史写法,而是巧妙地围绕几个核心的“发展主题”展开论述,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思辨性。每探讨一个主题,作者都能迅速地将不同年龄阶段的现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个体发展中那些跨越时空的普适性规律与个体独特性之间的微妙张力。我尤其欣赏它在理论回顾与前沿研究之间的平衡把握,既没有忽略经典理论的奠基作用,又积极引入了最新的神经科学和认知发展领域的成果,保证了内容的厚重感与时效性。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在脑海中将各个知识点重新排列组合,进行一次小型的知识重构,这对于巩固学习效果非常有帮助。这绝对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它更像是一个长期陪伴你的智力伙伴。
评分坦白说,我对心理学教材一直抱有某种戒心,总担心会遇到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过度简化的模型。然而,这本教材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文字功底极其扎实,他能用一种既保持科学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美感的语言,描绘出人类心智成长的复杂画卷。尤其是在探讨文化与发展交叉影响的章节,那种跨文化的视野和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令人印象深刻。书中很多关于“自然与教养”辩论的探讨,没有给出简单的二元对立答案,而是展示了两者之间动态、复杂的交互作用,这体现了作者极高的学术成熟度。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能动性,提供了非常深刻的见解。我感觉我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学习如何以一种更具同理心和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正在经历“变化”的生命体。
评分这本书真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的入门读物!它不像有些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对人类心智探索的深厚热情。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穿越一片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心理学森林。书中的案例分析贴近生活,让人很容易就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这对于我们理解人是如何从摇篮走向坟墓这一漫长而精妙的过程,提供了绝佳的思考框架。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他人的成长轨迹。那些关于早期依恋、青春期身份认同,乃至老年期整合的讨论,都显得如此细腻而富有洞察力。我感觉自己仿佛被赋予了一把钥匙,能够更好地开启理解生命不同阶段变化的大门。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人类行为本质感到好奇的朋友们!
评分作为一名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我最欣赏的是它在“应用性”上的强大驱动力。它不仅仅停留在描述“是什么”和“为什么”,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读者思考“怎么办”。比如,在处理特定发展阶段可能遇到的挑战时,书中提供的视角和潜在的干预方向,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操作手册,但其提供的理论基础足以让人茅塞顿开。这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传统教材的范畴,更像是一本面向所有关注生命质量的人士的实用指南。我发现自己开始更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亲友,尝试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他们的选择和困境,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际关系体验。它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偶有的小插曲或历史回顾,都恰到好处地缓解了学术探讨的密度,让人在紧张学习中得到喘息与反思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将“个体”的微观历程与“时代”的宏观背景紧密地编织在一起。它没有将“发展”视为一个孤立的、脱离社会环境的纯生物学过程,而是强调了历史时期、技术变迁乃至社会思潮对个体心理结构塑造的不可磨灭的影响。特别是关于成年后期和衰老的研究部分,它摒弃了许多陈旧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持续学习和重新定义的晚年阶段,这对于正在步入或关心长辈的人来说,是极大的心灵慰藉和认知重塑。阅读过程中,我反复被提醒:发展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充满适应与重塑的过程。这本书的整体基调是积极和赋能的,它鼓励我们拥抱变化,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个“正在进行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