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添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丛书: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技术

工业添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丛书: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长日,吴伟雄,宋小平 编
图书标签:
  • 饲料添加剂
  • 生产技术
  • 应用技术
  • 工业添加剂
  • 畜牧养殖
  • 饲料工业
  • 添加剂生产
  • 农业科技
  • 兽医
  • 养殖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ISBN:9787511424297
版次:1
商品编码:1135947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工业添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
字数:5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工业添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丛书: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技术》介绍了饲料用氨基酸和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食欲增进剂、抗菌剂、驱虫剂、饲料贮存添加剂和复配型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对每个品种的名称、性能、生产原理、工艺流程、主要原料、主要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用途、贮运与安全都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一本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操作工具书。
  《工业添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丛书: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对从事精细化工品特别是饲料添加剂研制开发的科技人员、生产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等专业的师生都具有参考价值。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氨基酸和维生素添加剂
1.1 L-赖氨酸
1.2 甘氨酸
1.3 L-胱氨酸
1.4 DL -蛋氨酸
1.5 DL -色氨酸
1.6 DL -苏氨酸
1.7 维生素A
1.8 维生素B1
1.9 维生素B2
1.10维生素B6
1.11 维生素C
1.12维生素E
1.13维生素C磷酸酯镁
1.14 维生素Bl2
1.15 维生素D3
1.16 维生素K3
1.17 生物素
1.18 烟酸
1.19 叶酸
1.20 肌醇
1.21 烟酰胺
1.22 L-肉碱
1.23 氯化胆碱
1.24 泛酸钙

第2章 矿物质添加剂
2.1 磷酸氢二钠
2.2 磷酸二氢钠
2.3 氧化锌
2.4 硫酸锰
2.5 氯化钴
2.6 碳酸钙
2.7 葡萄糖酸锌
2.8 硫酸锌
2.9 葡萄糖酸亚铁
2.10 富马酸亚铁
2.11 碘化钾
2.12 磷酸二氢钾
2.13 硫酸镁
2.14 硫酸铜
2.15 葡萄糖酸铜
2.16 亚硒酸钠
2.17 硫酸亚铁
2.18 硫酸钴
2.19 碘酸钙

第3章 食欲增进剂
3.1 乙酸乙酯
3.2 丁酸乙酯
3.3 香兰素
3.4 日落黄
3.5 胭脂红
3.6 食用柠檬黄
3.7 苋菜红
3.8 β-胡萝卜素
3.9 姜黄色素
3.10 苹果酸
3.11 乳酸
3.12 L-谷氨酸
3.13 糖精

第4章 抗菌剂
4.1 饲用土霉素
4.2 饲用金霉素
4.3 喹乙醇
4.4 磺胺喹喔啉
4.5 磺胺二甲嘧啶
4.6 二甲氧苄氨嘧啶
4.7 胂酸苯胺
4.8 洛克沙生
4.9 磺胺甲基异噁唑
4.10 磺胺嘧啶
4.11 泰乐霉素
4.12 杆菌肽
4.13 林肯霉素
4.14 黄霉素
4.15 北里霉素
4.16 黏杆菌素
4.17 三甲氧苄氨嘧啶

第5章 驱虫剂
5.1 磺胺喹嗯啉
5.2 增产灵
5.3 甲苯咪唑
5.4 甲硝咪唑
5.5 盐霉素盐
5.6 海南霉素
5.7 马杜霉素铵盐
5.8 盐酸氨吡啉
5.9 尼卡巴嗪
5.10 呋喃唑酮
5.11 氯羟吡啶
5.12 盐酸氯苯胍
5.13 氢溴酸常山酮
5.14 氯硝柳胺
5.15 酒石酸锑钾
5.16 吩噻嗪
5.17 丙硫苯咪唑
5.18 吡喹酮
5.19 球痢灵

第6章 饲料贮存添加剂
6.1 丁基羟基茴香醚
6.2 D -异抗坏血酸钠
6.3 苯甲酸
6.4 山梨酸
6.5 山梨酸钾
6.6 没食子酸丙酯
6.7 丙酸
6.8 脱氢乙酸
6.9 丙酸钙
6.10 乙氧喹
6.11 双乙酸钠
6.12 富马酸二甲酯

第7章 其他饲料添加剂
7.1 胰酶
7.2 胃蛋白酶
7.3 淀粉酶
7.4 果胶酶
7.5 葡萄糖氧化酶
7.6 植酸酶
7.7 水解蛋白粉
7.8 磷酸脲
7.9 缩二脲
7.10 饲料酵母
7.11 饲料酵母粉
7.12 硝呋烯腙

第8章 复配型饲料添加剂
8.1 鱼用饲料添加剂
8.2 非洲鲫鱼饲料
8.3 非洲鲫鱼配合饲料
8.4 多孔性鱼饲料
8.5 鱼饲料添加剂
8.6 高蛋白鱼饲料
8.7 淡水鱼用饲料
8.8 草鱼出血病防治饲料
8.9 草鱼混配饲料
8.10 青鱼混合配饲料
8.11 鲤科鱼类饲料
8.12 幼仔鱼虾饲料
8.13 鳊鱼复配饲料
8.14 团头鲂复配饲料
8.15 金鱼复配饲料
8.16 鱼饲料矿物质添加剂
8.17 鱼饲料用维生素添加剂
8.18 鳗用饲料
8.19 对虾喂养饲料
8.20 甲鱼人工饲料
8.21 蟹用复配饲料
8.22 水产养殖增长剂
……

前言/序言


《工业添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丛书: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技术》 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在追求高效、健康、可持续的动物生产过程中,饲料添加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长,改善肉、蛋、奶品质,还能有效预防疾病,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本书旨在为从事饲料添加剂研发、生产、应用、质量控制及相关管理工作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学生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权威的技术参考。 本书的编写力求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系统阐述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功能、作用机理、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应用原则以及市场前景。我们关注最新的科技进展和行业发展趋势,并将其融入到内容的讲解之中,以期为读者提供最具前瞻性和指导性的信息。 内容详述 第一部分:饲料添加剂的基础理论与发展 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详细阐述饲料添加剂在现代饲料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与饲料原料、配合饲料的区别。 系统介绍饲料添加剂的多种分类方法,包括按功能(营养性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按化学结构、按来源(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植物提取等)等,并对各类添加剂的主要功能进行概述。 深入解析饲料添加剂在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免疫力、改善胴体品质、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抗应激、驱虫、防霉等方面的作用机理。 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回顾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简单营养补充到如今功能多元化、精细化、定制化的转变。 分析当前饲料添加剂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食品安全法规日益严格、消费者对健康安全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环保压力增大、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与应用等。 展望饲料添加剂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生物添加剂的崛起、精准营养添加剂的开发、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深化、智能化生产与应用等。 第二部分:主要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技术 本部分将对各类重要的饲料添加剂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其基本性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应用领域、推荐用量以及注意事项。 维生素类添加剂: 概述: 介绍维生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对生长发育、繁殖、健康的重要性。 主要维生素: 详细介绍维生素A、D、E、K、B族维生素(B1、B2、B6、B12、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维生素C等。 生产技术: 阐述各维生素的化学合成方法、发酵法生产工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关键的工艺控制参数和设备要求。 质量控制: 介绍检测维生素含量的常用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以及对产品稳定性和纯度的要求。 应用技术: 分析不同种类维生素在不同动物(家禽、猪、反刍动物、水产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求,以及科学配制饲料时维生素添加量的计算与注意事项。 矿物质类添加剂: 概述: 介绍矿物质作为必需营养素在动物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 常量矿物质: 详细介绍钙、磷、钠、氯、钾、镁等。 微量矿物质(微量元素): 详细介绍铁、铜、锌、锰、碘、硒、钴等。 生产技术: 阐述无机盐类和有机络合态矿物质的生产工艺,重点介绍有机络合技术如何提高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质量控制: 介绍检测矿物质含量的常用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等,以及对产品纯度和重金属含量的要求。 应用技术: 分析不同矿物质对动物生长、繁殖、免疫、抗氧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在饲料配制中应考虑的动物种类、日粮水平、矿物质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氨基酸类添加剂: 概述: 介绍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动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重点介绍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 生产技术: 详细阐述氨基酸的发酵法生产工艺,重点介绍菌种选育、发酵条件控制(温度、pH、溶解氧、碳氮源配比)、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 质量控制: 介绍检测氨基酸含量的常用方法,如氨基酸分析仪。 应用技术: 分析不同氨基酸在不同动物日粮中的作用,如何通过氨基酸平衡来优化蛋白质水平,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氮排泄。 酶制剂类添加剂: 概述: 介绍酶在饲料消化吸收中的作用,以及外源酶制剂的必要性。 主要酶类: 详细介绍植酸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生产技术: 阐述酶制剂的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包括菌种选育、发酵优化、酶的提取与纯化、制剂加工(如包被技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 质量控制: 介绍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以及对酶制剂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无病原微生物)的要求。 应用技术: 分析不同酶制剂在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减少环境污染(如磷、氮的排放)方面的作用,以及在不同饲料类型和动物种类中的应用策略。 益生菌与益生元类添加剂: 概述: 介绍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益生元作为益生菌食物的作用。 主要益生菌: 介绍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 主要益生元: 介绍低聚糖(如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等。 生产技术: 阐述益生菌的筛选、培养、纯化、冻干或干燥保藏技术;益生元的化学合成或生物发酵制备技术。 质量控制: 介绍益生菌的活菌计数、菌种鉴定、安全性评价;益生元的纯度、结构鉴定。 应用技术: 分析益生菌和益生元在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促进生长、预防腹泻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复配使用策略。 抗氧化剂类添加剂: 概述: 介绍饲料中氧化作用的危害,以及抗氧化剂的作用。 主要抗氧化剂: 介绍合成抗氧化剂(如BHT、BHA、乙氧基喹啉)和天然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植物提取物)。 生产技术: 简述合成抗氧化剂的生产过程;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分离技术。 质量控制: 关注其有效成分含量和残留。 应用技术: 分析其在防止饲料脂肪氧化、维持饲料品质、保护动物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等方面的作用。 防霉剂与酸化剂类添加剂: 概述: 介绍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饲料酸败问题,以及防霉剂和酸化剂的作用。 主要防霉剂: 介绍有机酸及其盐类(如丙酸、甲酸、乙酸、丁酸及其盐)、吸附剂等。 主要酸化剂: 介绍有机酸(如柠檬酸、乳酸)和无机酸。 生产技术: 介绍有机酸的工业发酵或化学合成;吸附剂的制备。 质量控制: 关注其有效成分含量、pH值、水分等。 应用技术: 分析其在抑制霉菌生长、降低霉菌毒素产生、调节肠道pH、抑制有害菌生长等方面的作用。 其他功能性添加剂: 中草药提取物: 介绍其在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病毒、促生长等方面的应用。 天然色素: 介绍其在改善产品外观(如蛋黄、禽皮颜色)方面的应用。 诱食剂: 介绍其在提高饲料适口性、促进采食量方面的作用。 粘度调节剂(抗营养因子): 介绍其在改善消化吸收、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 第三部分: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介绍国家及行业相关质量标准,如GB标准、NY标准等。 详细介绍各种饲料添加剂的鉴别、定性、定量检测技术,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免疫学方法等。 强调质量控制在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出厂等环节的重要性。 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与风险管理: 介绍饲料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估方法,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畸性、生殖毒性等。 分析饲料添加剂潜在的风险,如残留、耐药性、环境污染等。 阐述如何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饲料添加剂的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 介绍国内外饲料添加剂相关的法律法规、许可制度、注册审批流程。 阐述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进出口等环节的监管要求。 第四部分: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策略与未来展望 饲料添加剂在不同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针对家禽、猪、反刍动物、水产动物等不同养殖对象,结合其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探讨最优化的饲料添加剂选择与配比方案。 重点分析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如应激、疾病恢复期)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饲料添加剂与绿色可持续养殖: 探讨饲料添加剂如何助力减少抗生素使用,缓解环境污染(如减少粪污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分析功能性添加剂在提升动物福利、促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创新与市场分析: 介绍当前饲料添加剂研发的热点领域,如天然源添加剂、精准营养调控技术、肠道健康管理等。 分析全球及中国饲料添加剂的市场规模、增长驱动因素、主要参与者以及未来市场趋势。 结语 本书是饲料添加剂领域一本集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著作。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饲料添加剂的科学内涵,掌握先进的生产与应用技术,从而推动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于从事饲料生产、研发、教学、科研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们诚挚地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也期待与广大读者共同探索饲料添加剂领域更加广阔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章节划分显得有些混乱,似乎是将几份不同的、独立的研究报告生硬地拼凑在了一起。比如,前半部分对矿物质络合机理的阐述,其理论深度和语言风格与后面关于植物提取物应用前景的论述,简直像是出自两位风格迥异的作者之手。矿物质部分过于偏向无机化学的视角,用大量篇幅解释了配位键的形成,但这些在实际饲料加工中的应用体现,比如在预混料中如何避免与植酸的拮抗作用,处理起来却轻描淡写。而到了植物提取物那块,又过于依赖定性的描述,缺乏有效的量化指标来评估不同提取批次间功效的稳定性。更令人困惑的是,书中对添加剂的“合规性”和“毒理学评估”部分的处理也显得非常草率,这对于任何一家正规的生产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前提。缺乏严谨的、流程化的安全评估指导,使得这本书的指导性价值大大降低,更像是一本侧重于化学合成的工具书,而非全面的产业应用指南。

评分

这本书在成本核算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视野完全被局限住了。在当前全球供应链波动的背景下,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必须精打细算,不仅要关注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还要考虑能源消耗、副产物处理以及废水的零排放目标。然而,这本书的“生产技术”章节,几乎完全忽略了这些经济和环保的制约因素。它描述的生产流程,似乎是在一个理想化的、能源无限供应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例如,对于溶剂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经济性分析,书中完全缺失;对于高盐废水处理的膜污染控制策略,也只是点到为止。我本期望能看到一些将生产效率、环保成本与最终产品售价挂钩的综合性模型或分析工具,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在技术升级的同时,保持市场竞争力。这本书更像是一份纯粹的工艺手册,对于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它提供的洞察力实在是不够。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深入了解如何优化新型功能性添加剂的载体技术和缓释机制。毕竟,添加剂的生物学活性再强,如果不能稳定地到达作用部位并有效释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书中确实提到了包膜技术,但讲解得非常笼统,只是简单描述了微胶囊的基本概念,并没有深入探讨不同聚合物基质的选择标准、包埋效率的影响因素(如剪切力、温度敏感性)以及规模化生产中常见的包埋形态缺陷(如破壁率、泄漏率)的控制策略。例如,对于目前很热门的肠道靶向释放技术,这本书里完全没有触及,仿佛不存在一样。这使得我在尝试设计一个能抵抗瘤胃降解的特定维生素前体时,完全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参考。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应用技术”这四个字上,特别是涉及到如何解决“递送”这个核心工程问题时,表现得相当乏力,更像是停留在对“是什么”的解释层面,而没有深入到“怎么做”的细节层面。

评分

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对它的期待值其实挺高的,毕竟名字听起来就很专业,聚焦在“工业添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这个大框架下,尤其细分到了“饲料添加剂”。然而,真正翻开后,我发现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的衔接上,似乎有些脱节。它花了不少篇幅去介绍一些非常基础的化学原理和宏观的市场背景,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已经有些行业经验的人来说,显得有些冗余和泛泛而谈。比如,关于几种常见酶制剂的作用机制,书中描述得过于教科书化,缺乏对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复杂情况(比如不同原料批次导致的活性变化、螯合过程中的稳定化挑战等)的深入剖析。我原本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新一代绿色、环保型添加剂的合成工艺优化,或者是在特定动物营养需求下,如何通过精确配比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案例研究。遗憾的是,这些“干货”的篇幅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对现有技术的概述,感觉像是一本等待更新的行业速查手册,而不是一本能指导我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宝典。尤其在质量控制和安全标准方面,提到的都是国家层面的通用要求,对于企业内部更严格的品控流程和前沿检测技术则鲜有提及,这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打了折扣。

评分

这套“工业添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丛书”的整体装帧和排版确实很精良,纸张质量也对得起这个价位,看起来很有分量感。不过,当我试图从中寻找关于高效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最新进展时,我感到非常失望。书中对发酵罐的设计优化、菌种选育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后处理过程中的膜分离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介绍得极其保守和传统。这让我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可能停滞在了十年前的水平。现在饲料行业对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对发酵产物的纯化成本控制也越来越严苛,但这本书里提到的分离纯化步骤,基本上还是围绕着传统的沉淀、结晶和蒸发展开,对于色谱分离、超滤浓缩等现代分离技术,几乎没有涉及,更别提数字化和智能化在发酵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与反馈控制了。对于我这种希望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快速产业化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技术路线图显得过于老旧,更像是一份历史回顾,而不是面向未来的技术指南。它似乎没有跟上全球生物制造领域飞速发展的步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