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当前果树栽培和果品生产的发展,根据果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实践,汲取前人编写经验和研究成果,我们组织编写了《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一书,供果农和培训人员参考。该书介绍了果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几种主要果树栽培的技术、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注重内容的充实和详尽,技术的适用和先进,同时,力求语言上的文字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应用。
魏东晨,1973年8月出生,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毕业。正高级工程师,现工作于廊坊市林业局,主要从事林果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先后获得一项国家级三等奖、二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作为副主编编写《廊坊市林业有害生物及其防治》、《美国白蛾防治技术》两本著作,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本书的实用性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它真的做到了“工具书”的极致。我特意留意了它的检索部分和附录,发现这些地方的处理同样体现了高水准的专业素养。索引做得异常详细,我只需要输入一个具体的症状名称,比如“叶片黄化伴有脉络翠绿”,就能迅速定位到可能的原因和对应的处理方案,查找效率极高。更令人惊喜的是,书中还附带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农事日历”模板。这个日历不是笼统地写“三月施肥”,而是根据我国南北不同的气候区划,给出了A区、B区、C区大致的作业时间窗口,并明确指出在每个窗口期内,应该重点关注的病虫害和需要完成的关键农事操作。这种区域化的细分,极大地增强了指导性。我个人对其中关于“果实着色管理”的部分非常感兴趣,书中不仅仅教你怎么用药剂促进上色,还详细分析了光照强度、昼夜温差和钾肥施用对花青素积累的具体影响机制,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技术提升,离不开对背后科学原理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工具书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详尽的田园百科全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不同果树品种特性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深入骨髓的理解。比如,在介绍苹果树的砧木选择时,书中不仅提到了抗病性和矮化效果,还细致地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甚至给出了不同砧木组合在未来几十年间的产量预估趋势,这种前瞻性的分析,对于想要进行长期规划的果农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而且,书中对“有机管理”这一块的论述,也体现了作者紧跟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它没有盲目推崇化肥农药,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介绍如何利用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手段来维持果园的健康。我翻阅了好几页关于如何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螨的章节,插图清晰地标明了益虫和害虫的外形特征,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辨识能力,避免了误伤有益生物的尴尬。这种尊重自然的科学态度,让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高产”,更是关于“如何科学、可持续地种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墨绿色调,搭配着清晰有力的字体,一看就知道是本专业的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扎实。我本来对园艺方面的书有些望而却步,总觉得那些技术名词太晦涩难懂,但翻开这本书后,发现它的排版非常人性化。章节的划分清晰合理,图文并茂的插图质量很高,而且很多关键步骤都有详细的步骤图解,这对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特别是那些关于土壤改良和施肥策略的部分,表格和示意图做得非常直观,让我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我花了点时间对比了其他几本同类书籍,这本书在知识的深度和易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不是那种只罗列理论的枯燥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艺师在手把手地指导你。作者在描述每一个栽培环节时,那种严谨又不失亲切的笔调,让人感觉非常可靠。光是目录的编排,就能看出作者对整个果树生长周期的把握是多么精细入微,从春季的修剪到秋季的采收,每一步的注意事项都考虑得十分周到,让人对接下来要进行的实践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设计,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并非指物质上的昂贵,而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令人叹服。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果树生命周期管理矩阵”。我发现作者在描述病虫害时,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结构,那就是“病虫害识别图谱——发生规律分析——综合防治策略”。这种逻辑链条非常完整,让你在识别问题后,能够立刻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进而采取最恰当的措施,避免了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低效管理。例如,在讲解炭疽病时,书中不仅展示了病斑的形态,还用微距照片展示了病菌的孢子结构,这种细节的呈现,对于专业学习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教材。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次从宏观布局到微观细节的全方位学习过程,它既能让你看到一棵果树如何健康成长、硕果累累的“大图景”,又能让你精确掌握处理每一片受损叶片时所需的具体技术细节。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翻阅、值得长期珍藏的专业著作。
评分我不得不称赞一下作者在文字叙述上的功力,文字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尤其是在描述那些突发性的技术难题时,作者的语气立刻变得非常沉着冷静,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把式在传授经验。举个例子,书中有一节专门讨论了“冬季冻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那一段文字读起来让人感到心头一紧,仿佛自己正在经历一场寒潮。作者没有简单地提供“盖草防寒”这种老套的建议,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树龄和不同修剪强度对树体抗寒力的影响,并提供了一套非常细致的“三步急救法”来挽救已经受损的枝条。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人感到作者是在真正地为果农着想。此外,书中对一些常见误区的纠正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关于“过度修剪”的危害,作者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为何看似“整齐划一”的修剪方法反而会削弱果树的生命力,这种基于实践的批判性思维,让人受益匪浅,立刻打消了我过去的一些固有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