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丛书:羽毛球》通过技术图片向读者直观的展示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一些实用战术,介绍与健身相关的原理和简练有趣的健身方法,学习欣赏羽毛球的精彩比赛。
陈莉琳,女,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从事羽毛球教学训练与理论研究,羽毛球国家级裁判,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羽毛球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关注和研究羽毛球理论与实践,研究内容涉及羽毛球市场化、后备力量的培养、羽毛球训练与竞赛规则、群众性羽毛球运动、高校羽毛球运动等。
一、羽毛球基础知识
(一)羽毛球运动场地、器材
1.球场
2.球网与网柱
3.球
4.球拍
5.拍弦
6.握把胶
(二)服装鞋袜的选择
1.服装
2.护腕
3.球鞋
3.球袜
(三)羽毛球运动常用术语
1.击球区域
2.站位与击球
3.击球的基本路线
4.拍形角度与拍面方向
5.持拍手与非持拍手
6.击球点
(四)羽毛球运动损伤的预防
1.羽毛球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特点
2.羽毛球运动损伤种类
3.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4.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二、羽毛球基本技术
(一)握拍法
1.正手握拍法
2.反手握拍法
3.握拍的关键
4.握拍常见的错误
(二)击球动作分解
1.准备
2.引拍
3.挥拍击球
4.收拍
(三)发球法
1.正手发球
2.反手发球
(四)击球法
1.后场击球技术
2.中场击球技术
3.前场击球技术及诊断
(五)步法及诊断
1.羽毛球基本步法
2.场上移动步法
3.步法诊断
三、羽毛球的基本战术
(一)提高击球质量的五大要素
1.如何制造合理的弧线
2.如何加快击球的速度
3.如何加大击球的力量
4.如何加强击球的旋转
5.如何打出较好的落点
(二)单打战术的运用与变化
1.单打战术运用原则
2.单打进攻战术的应变
3.单打防守战术的应变
(三)双打战术的运用与变化
1.双打战术运用原则
2.双打进攻战术的应变
3.双打防守战术的应变
(四)混合双打战术的运用与变化
1.混合双打战术运用原则
2.混合双打进攻战术的应变
3.混合双打防守战术的应变
四、羽毛球比赛规则与观赏
(一)羽毛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1.计分方法
2.发球违例
3.发球权的转换
4.换球的处理
5.几种常见的违例
6.延误发球与延误比赛的区别
7.间歇
8.场外指导
9.比赛时伤病的处理
10.行为不端及处罚
(二)羽毛球比赛的观赏
1.如何看发球质量的好坏
2.如何看回球质量的好坏
3.如何判定一个回合的胜负
4.如何判定一种打法
5.如何判定界内、界外球
6.如何判定“重发球”
7.如何欣赏双打的攻防转换
8.如何欣赏假动作的运用
9.羽毛球运动的竞赛方法
10.初学者容易混淆的几类问题
五、羽毛球健身和娱乐
(一)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二)羽毛球娱乐
1.双人娱乐
2.三人娱乐
3.四人娱乐
(三)羽毛球运动的注意事项
主要参考文献
我国羽毛球运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羽毛球运动场地器材、服装鞋袜、常用术语、运动损伤等基本知识,根据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重点介绍了握拍法、发球法、击球法、步法等基本技术,单打、双打、混合双打基本战术的运用与变化,并适量介绍了发球等常见的违例、发球权的转换、换球的处理、比赛时伤病的处理、行为不端及处罚、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行为规范等基本规则,以及羽毛球比赛的观赏与竞赛方法、羽毛球健身和娱乐等内容;特别剖析了初学者在掌握羽毛球技术中的动作要领以及常见错误,并列举了初学者必备的入门技术以及容易混淆的几类问题。
本书编写过程中,融入了编者长期的教学、科研、训练与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羽毛球界的新思想和新成果。文字解说通俗易懂,并配以大量专业运动员演示的技术动作,力求规范、准确地展现羽毛球基本技术。全书突出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与创新性,对羽毛球爱好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大学体育羽毛球选项课、体育院校羽毛球普修课教材。
这本书的实战应用性,可以说是我读过的运动书籍里最顶尖的之一。它完全摒弃了那种“大而空”的训练口号,而是聚焦于高频出现的实战场景和心理博弈。比如,关于“双打中的轮转与协作”这一章节,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四种主要的轮转模式,并针对每种模式下的站位优先级和快速反应策略给出了清晰的SOP(标准操作程序)。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网前小球处理”的论述,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搓网、扑网,更重要的是,它分析了对手在不同站位时,我们应该选择“斗网前”还是“拉开后场”的决策树。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指导了,而是高级的“战术思维训练”。我上周和朋友打球时,特地应用了书中提到的一种“佯装平推,实则轻放”的网前技巧,成功地让对手措手不及,直接拿下了关键分。这种能够立刻在实战中看到效果的指导,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干货”。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私教进行一对一交流。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他经常会在讲解到一个技术点时,插入自己早年训练时犯过的错误,或者在某场重要比赛中的得失体会。这种分享,让冰冷的技术指导充满了人情味和真实感。比如,在讨论正手杀球的发力时,他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力学模型,而是说:“想象你的手臂是一根被拉满的弓弦,最后是手腕像鞭子一样抽出去的那个瞬间的爆发力。”这种描述,一下子就让我抓住了那种“一闪而过”的关键感觉。而且,书中对不同水平球友的建议是分层设计的,如果你是新手,可以先关注基础握拍和击球点;如果你已经是中级水平,则可以跳到后半部分关于“旋转控制”和“节奏变化”的深度解析。这种分级导读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针对性,确保了无论我的水平如何,都能从中找到立即可用的提升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封面采用了一种很有质感的哑光纸张,手感温润,色彩搭配也十分到位,那种充满活力的橙色和沉稳的深蓝色撞在一起,立刻就让人联想到竞技场上的激情与专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正文采用的是一种清晰易读的字体,字间距和行距都经过了精心的调整,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而且,书中的插图部分,那些关于技术动作的分解图,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张图都精确地捕捉到了运动员发力瞬间的肌肉群动态和球拍与羽毛球接触的最佳点,线条流畅,透视精准,简直比我以前看过的任何视频教学都要直观得多。翻开第一页,就能感觉到一股专业气息扑面而来,而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运动科普,它更像是一本为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人准备的“武功秘籍”,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你,要如何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起来。作者在引言部分对羽毛球运动历史和精神的阐述,也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让我对这项运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远超出了单纯的“锻炼身体”的范畴。我甚至觉得,光是把这本书放在书架上,都能为我的房间增添一份运动的氛围。
评分我刚拿到手的时候,最先关注的是理论体系的构建,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深度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急于抛出那些花里胡哨的“速成秘籍”,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构羽毛球运动中的物理学原理。比如,它详细阐述了正手高远球击球瞬间,如何通过鞭打动作将力量最大化地传递到球身上,涉及到了角速度、离心力和空气动力学的复杂关系。作者用了很多精妙的比喻和图示,把这些原本枯燥的物理概念,变得异常生动和易于理解。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步伐的解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只是告诉你“要并步”或者“要垫步”,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区域(后场、网前、中场)的重心转移路径,并给出了不同移动方式下,身体力量损耗的对比分析。我根据书中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后退步伐,感觉启动速度明显加快了,对场地的覆盖率也有了显著提升。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足以让一个有经验的球友在阅读后对自己的技术动作进行一次彻底的“底层代码”优化,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修修补补。
评分作者在介绍体能训练和伤病预防这部分的处理上,展现出了极高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他并没有一味地鼓吹高强度训练,而是非常强调“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核心力量的训练,他提供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渐进式计划,从基础的平板支撑变式到更复杂的药球旋转,都标注了建议的组数和次数,并且特别提醒了不同阶段的呼吸配合要点。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专门辟出了一章讨论羽毛球运动中最常见的几种损伤,比如肩袖肌群劳损和膝盖髌骨压力过大。他提供的拉伸和自我康复动作,配有详细的图示和注意事项,明确指出了哪些动作是“绝对禁止”的,这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太重要了,避免了因为盲目模仿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而导致的过度训练和受伤。这种对读者健康负责任的态度,让这本书的价值倍增。
评分买了没看,就被同事拿走了
评分学习好帮手
评分尚可吧,可以看看学习吧。
评分质量很好,做工精致。
评分纸张不错,内容言简意赅,容易学习
评分不过,包装再严实可以不? 就一张纸袋套上了,外面是塑料袋一个...
评分不错不错,下次还来买东西
评分不错不错,下次还来买东西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