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品赏析到文化生活德国畅销的“大家小书”!专业译者精撰译注,打造适合中国人的古希腊艺术著作!
讲解古风、古典和希腊化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结合神话传说,节庆,祭祀,市民生活和运动会!揭示图像作品在古希腊文化社会中的地位!85幅插图,直观展现古希腊艺术的高贵与伟大!
欣赏西方艺术的能力从古希腊艺术开始!
《古希腊艺术(插图版)》首先概述了古希腊时期的图像作品和生活世界的关系,接着以时间为框架,分古风,古典和希腊化三个时期讲解了古希腊的图像艺术,古希腊人在这些图像艺术中使神、英雄、古今的伟大人物、公共和私人的场景化作可见的形象。作者以简明生动的语言带领读者穿过雕塑、浮雕、绘画和画瓶等图像世界,展示它们在希腊社会的政治、私人和宗教生活中留下的深刻烙印。
托尼奥·赫尔舍,德国海德堡大学古典考古学教授。2002年至2004年间,任德国考古研究所罗马分部的研究教授。他的研究重点包括希腊和罗马的国家大型纪念物、希腊的神话图像以及古典时期的城市建造。
陈亮,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在读博士,导师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教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师从朱青生教授。2006年赴德留学,后成为海德堡大学跨学科研究小组“仪式动力”(SFB 619 Ritualdynamik)的一员。
致中国读者
第一章 图像作品和生活世界
1.1 充满图像的生活
1.2 图像的生活
1.3 身体图像
1.4 图像世界
1.5 佚失与复得
第二章 古风时期
2.1 荣誉、财产和城邦文化
2.2 圣域:还愿雕像、祭拜雕像、神庙装饰
2.3 大型墓葬纪念物
2.4 节庆文化和亡灵祭祀:彩绘陶器
2.5 城邦与个人的图像符号:钱币与印章
2.6 形式语言、人的图像和艺术家
第三章 古典时期
3.1 希腊人、市民与个人
3.2 中央广场与圣域:政治性的大型纪念物
3.3 神庙:介于伦理和政治之间的神话
3.4 神像:神性的维度
3.5 人的图像Ⅰ: 运动员和英雄
3.6 人的图像Ⅱ: 肖像的早期形式
3.7 墓地浮雕:死亡视角中的社会
3.8 节庆文化和亡灵祭祀:彩绘陶器
3.9 形式语言、人的图像和艺术家
第四章 希腊化时期
4.1 君权与个人生活
4.2 君主:超凡魅力、激情、独一无二
4.3 神像:威严与生活享乐
4.4 神话图像:命运与激情
4.5 人的图像:分化的角色
4.6 氛围作为图像
4.7 住宅:私人领域的发现
4.8 形式语言、人的图像和艺术家
延伸阅读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出版
后记
第一章 图像作品和生活世界
1.1 充满图像的生活
希腊人的世界充满了图像(Bild)①。当来访者走近城市时,长长的街道两旁,时常密集排满了坟墓,墓前有死者的大型肖像雕塑(Bildnisstatue)和浮雕。在城市附近的区域和城墙之内,会不时碰到大大小小的圣域(Heiligtum),其中有着诸神和半神英雄们(Heroe)②的祭祀雕像(Kultbild);神庙也常以浮雕的形式饰满了雕塑。许多圣域中都保存着无数图像作品,作为还愿品(Weihgeschenk)③:包括大型的立像(其中部分是表现多个人物的群雕),画在木板上或以湿壁画技法画在建筑物墙面上的绘画,但尤其常见的是青铜或赤陶质地的小型还愿雕像,它们的数量时常成百上千。在中央广场(Agora)④上,立着往昔和当今政治家们的肖像雕塑,但也立着具有政治意义的诸神和半神英雄们的雕像。市政厅和其他的公共性建筑、剧场和运动场所都布置着图像作品。在讲究的住房里,许多在节庆场合使用的器皿和用具上,极尽华丽地装饰着各种各样的图像主题;后来住房中又出现了小雕塑,偶尔也有大型雕像,还有壁画。在大城市中,有时公共广场上和圣域中的图像作品是如此繁多而密集,以致连走动和交通都受到了阻碍,对此官方不时设立规章并加以清理。
图像作品如此密集地存在于希腊人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中,这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不易理解。尽管我们当下正在经历一个全球性图像媒体的高歌猛进,但这与古代世界的情形差异巨大。今天,图像所针对的是封闭屏幕空间中的个体感知,而图像作品在古典时代(Antike)①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为了公共空间中的集体感知;再者现代媒体的图像大多倏忽即逝,而古典时期的图像作品则意在长存。
一直到近代,公共空间中的图像作品都是图像艺术的一个核心任务。但十九世纪以来,公共艺术越来越远离普遍关注的焦点。个性、创造性和艺术的批判态度看来难以与政治和公众的要求协调一致。“大型纪念物是空洞的”,斯坦尼斯拉夫·泽西·勒克(Stanislaw Jerzy Lec)②写道。古典时代的公共艺术对于这一观点其实是陌生的。
今天,我们首先是在博物馆或书本中感知“艺术品”,将它们作为历史上风格或文化的见证。但这只是现代的观念构建:一个古典时期的图像作品被创造出来,从不是为了成为风格史中的一环或文化史中的一个元素。
在古典时代,图像作品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在那里,它们不是孤立的“博物馆式”观察的对象,而是与许多其他元素共同构成文化世界的图像性元素,各个古代社会在这个文化世界中展开它们的生活。在此意义上,对于古代的图像作品而言,与其问在什么意义上,艺术家创造了它们和观察者理解了它们,不如问社会群体是如何与它们朝夕共处的。
……
希腊人的世界充满了图像(Bild)①。当来访者走近城市时,长长的街道两旁,时常密集排满了坟墓,墓前有死者的大型肖像雕塑(Bildnisstatue)和浮雕。在城市附近的区域和城墙之内,会不时碰到大大小小的圣域(Heiligtum),其中有着诸神和半神英雄们(Heroe)②的祭祀雕像(Kultbild);神庙也常以浮雕的形式饰满了雕塑。许多圣域中都保存着无数图像作品,作为还愿品(Weihgeschenk)③:包括大型的立像(其中部分是表现多个人物的群雕),画在木板上或以湿壁画技法画在建筑物墙面上的绘画,但尤其常见的是青铜或赤陶质地的小型还愿雕像,它们的数量时常成百上千。在中央广场(Agora)④上,立着往昔和当今政治家们的肖像雕塑,但也立着具有政治意义的诸神和半神英雄们的雕像。
这本书简直是艺术史爱好者的福音!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在寻找一本深入探讨古希腊雕塑和建筑的权威著作,而这本《古典文明的辉煌:探寻失落的理想之美》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录,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深度对话。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将那些冰冷的石头和残垣断壁重新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从雅典卫城的宏伟叙事到米洛的维纳斯那无与伦比的优雅姿态,书中对细节的捕捉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关于帕特农神庙的描述,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建筑结构介绍,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数学比例和哲学思想,让我对“黄金分割”有了全新的理解。书中大量的精美插图,每一张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排版,色彩还原度极高,即便是对古代艺术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古典气息。读完之后,我仿佛亲身站在了奥林匹亚山脚下,感受着菲狄亚斯时代艺术的巅峰魅力。对于想要系统学习西方艺术源头,同时又追求视觉享受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珍藏。
评分这本书《雕塑之魂:理想人体与人文精神的塑造》给我的阅读体验是震撼且极具启发性的。它聚焦于古希腊雕塑这一核心领域,但其切入点极其新颖。作者没有采用传统的编年史叙述方式,而是围绕“理想人体”这一主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哲学和美学探讨。书中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张力的挖掘非常深刻,比如,是如何通过对肌肉、动态和面部表情的控制,来传达内在的精神状态和伦理价值的。我被书中对黄金比例在人体雕塑中应用的解析所深深吸引,那不仅仅是数学的运用,更是一种对宇宙秩序的模仿与追求。此外,书中对不同流派雕塑家作品的细致比较,比如对波留克列特斯《持矛者》与稍晚期作品风格差异的对比分析,清晰地展示了艺术语言的成熟和深化过程。这本书的文字简洁有力,逻辑清晰,配图精准,是一本能真正提升读者审美层次和人文素养的艺术理论佳作。
评分这本书《理性与美的交响:西方文明的逻辑起点》无疑是近年来我所阅读的关于古代艺术类书籍中的一股清流。它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与其他侧重于“如何欣赏”的读物不同,这本书将古希腊艺术置于其社会、政治和哲学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入剖析。作者对苏格拉底、柏拉图思想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艺术形式的转变,尤其是对“理想人”的刻画这一点,论述得尤其精辟。书中对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艺术风格演变的对比分析,清晰地揭示了从追求绝对的和谐与秩序,到拥抱复杂情感表达的转变过程。这种分析的层次感极强,不再是简单的风格划分,而是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书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和对比图例都非常严谨,注释详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那些希望探究艺术背后“为什么”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和深刻的洞察力,它帮助我理解了何为“西方艺术的基石”。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万神殿的低语:爱琴海文明的艺术遗产》彻底颠覆了我对“艺术史书籍”的刻板印象。我过去读过不少厚重的艺术史著作,往往充斥着晦涩的术语和枯燥的年代考证,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极其流畅且富有感染力,仿佛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在壁炉旁为你娓娓道来那些波澜壮阔的往事。它巧妙地将考古发现、神话传说与艺术创作过程编织在一起,使得每一个篇章都充满了悬念和探索欲。例如,书中对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遗址的解读,就将纳索斯的迷宫传说与复杂的宫殿布局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具象的古代世界。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对于不同艺术媒介的包容性,不仅涵盖了雕塑和建筑,还花了相当的篇幅探讨了陶器、壁画乃至珠宝工艺,让我们得以从更全面的角度审视那个时代的工匠精神。阅读体验是极其愉悦且引人入胜的,即便是深夜,也难以放下,只想沉浸在那辉煌的爱琴海光芒之中。
评分初翻开《永恒的肖像:从黑津到红绘的技艺演变》,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比较侧重于技术层面的书籍,但阅读体验却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具有画面感和代入感,它成功地将那些看似静态的文物描述得生动活泼。特别是它对陶器彩绘工艺的讲解,简直像是在现场观看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如何用天然的矿物颜料在陶土上作画。书中对于不同时期(如几何时期、古风时期)陶器纹饰的演变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每一件著名的陶罐——无论是描绘赫拉克勒斯战胜怪兽,还是表现凡人生活的场景——都被赋予了清晰的文化背景解读。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叙事性”的强调,古希腊的陶器不仅是器皿,更是当时的“视觉新闻”和“神话教科书”。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让冰冷的文物重新开口说话,向我们讲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点滴和信仰核心。
评分很值得看的一本书,看后有收获。
评分价格偏贵,但后浪值得信任
评分但是,由于《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篇幅已经很长,所以并没有来得及详细探讨有关粟特聚落的内部形态,但在该文的结论里,已经把对于粟特聚落的内部情形和变迁情况的考虑做了概述:“粟特人沿着他们经商的路线由西向东进入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中原北方、蒙古高原等地区。他们东来贩易,往往结伙而行,少者数十人,多者数百人,并且拥有武装以自保。他们沿传统的丝绸之路东行,有的在一些居民点留居下来,形成自己的聚落,或在可以生存的地点建立殖民地;有的继续东行,去寻找新的立脚点。这些粟特聚落,由少到多,由弱变强,在农耕地区,称为聚落;在游牧地区,则为部落。”“粟特人的东迁,主要是商业上的原因。以后粟特本土所在的中亚政治形势多变,更促使大批粟特人东来中国。粟特人随处而居,形成聚落,一部分人再继续东行,形成新的聚落。这些聚落由胡人集团首领萨宝(又作萨保、萨甫,原意为队商首领)主持,由于大多数粟特人信奉粟特传统的祆教,所以聚落中往往立有祆祠。萨宝即成为粟特聚落中的政教大首领。
评分欣赏西方艺术的能力从古希腊艺术开始!
评分这本小书读起来很轻松,尤其专为国内读者所作的注释相当专业到位且通俗易懂。
评分比其它网站便宜一点 不错的书,内容很丰富,排版很合理,一拿到就爱不释手!绝对是正版的,给图片上的一样,而且崭新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京东订的价格真的很低,服务态度也很好。快递公司服务很到位,把书拿到4楼上来了(比什么破“汇通快运”好多了!)。表演卖家和快递公司!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全5分!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当我教训调皮捣蛋的女儿外孙子们时,时常被他们反问:“你老深更半夜了,还在写作看书,可工资却不到两千!”常常被他们噎得无话可说。当教师的我这一生注定与清贫相伴,惟一好处是有双休息日,在属于我的假期里悠哉游哉于书香之中,这也许是许多书外之人难以领略的惬意。好了,废话不多说。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坐得冷板凳,耐得清寂夜,是为学之根本;独处不寂寞,游走自在乐,是为人之良质。潜心学问,风姿初显。喜爱独处,以窥视内心,反观自我;砥砺思想,磨砺意志。学与诗,文与思;青春之神思飞扬与学问之静寂孤独本是一种应该的、美好的平衡。在中国传统文人那里,诗人性情,学者本分,一脉相承久矣。现在讲究“术业有专攻”,分界逐渐明确,诗与学渐离渐远。此脉悬若一线,惜乎。我青年游历治学,晚年回首成书,记忆清新如初,景物历历如昨。挥发诗人情怀,摹写学者本分,意足矣,足已矣。现在,京东域名正式更换为JDCOM。其中的“JD”是京东汉语拼音(JING DON|G)首字母组合。从此,您不用再特意记忆京东的域名,也无需先搜索再点击,只要在浏览器输入JD.COM,即可方便快捷地访问京东,实现轻松购物。名为“Joy”的京东吉祥物我很喜欢,TA承载着京东对我们的承诺和努力。狗以对主人忠诚而著称,同时也拥有正直的品行,和快捷的奔跑速度。太喜爱京东了。|给大家介绍本好书《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自序: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我曾经想过,如果能时光穿梭,遇见从前的自己,是否可以和她做朋友。但我审慎地不敢发表意见。因为从前的自己是多么无知,这件事是很清楚的。就算怀着再复杂的爱去回望,没准儿也能气个半死,看着她在那条傻乎乎的路上跌跌撞撞前行,忍不住开口相劝,搞不好还会被她厌弃。你看天下的事情往往都是一厢情愿。当然我也忍住了各种吐槽,人总是要给自己留余地的,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是,未来的自己回望现在,看见的还是一个人。好在现在不敢轻易放狠话了,所以总算显得比年轻的时候还有一分从容。但不管什么时候的你,都是你。这时间轴上反复上演的就是打怪兽的过程。过去困扰你的事情,现在已可轻易解决,但往往还有更大的boss在前面等你。“人怎么可能没有烦恼呢”——无论是你初中毕业的那个午后,或者多年后功成名就那一天,总有不同忧伤涌上心头:有些烦恼是钱可以解决的,而更伤悲的是有些烦恼是钱解决不了的。我们曾经在年少时想象的“等到什么什么的时候就一切都好起来了”根本就是个谬论。所以,只能咬着牙继续朝前走吧。
评分乔治·卢卡奇与他的魔鬼契约
评分小册子,还不错。通俗易懂。
评分科学无所不在,带来了新的谦逊和新的野心。科学对冲动保持着怀疑,需要严密和证据,并把这种要求神化。为了防止怀疑的反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