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計算機教材精選:TCP/IP協議原理與應用(第4版)

世界著名計算機教材精選:TCP/IP協議原理與應用(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Jeffrey L.Carrell,Laura A.Chappell,Ed Tittel 等 著,金名 等 譯
圖書標籤:
  • TCP/IP協議
  • 計算機網絡
  • 網絡編程
  • 協議分析
  • 數據通信
  • 網絡安全
  • 計算機教材
  • 網絡原理
  • 應用層協議
  • 傳輸層協議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342335
版次:4
商品編碼:11397860
品牌:清華大學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世界著名計算機教材精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50
字數:89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深入介紹瞭TCP/IP的模型、協議、服務以及標準。
  (2)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方法,利用網絡工具(如Wireshark),通過捕獲網絡上的真實數據包,並把數據包的內部結構以可視化的形式詳細分解,讓讀者能夠以直觀的方式瞭解TCP/IP的精髓。
  (3)緊跟技術的前沿發展,不僅介紹IPv4,還重點介紹瞭IPv6
  (4)將TCP/IP的相關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內容簡介

  《世界著名計算機教材精選:TCP/IP協議原理與應用(第4版)》深入介紹瞭所有影響著TCP/IP的重要模型、協議、服務以及標準,它們影響著TCP/IP在現代網絡上的行為。《世界著名計算機教材精選:TCP/IP協議原理與應用(第4版)》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方法,利用各種網絡工具(如Wireshark),通過捕獲網絡上的真實數據包,把數據包的內部結構以可視化的形式詳細分解,讓讀者能夠以直觀的方式探索TCP/IP的精髓。此外,通過  每章末尾的習題、動手項目和案例項目,深化讀者對關鍵概念的理解,掌握常見網絡管理和監視工具的運用。
  《世界著名計算機教材精選:TCP/IP協議原理與應用(第4版)》的翻譯工作遠遠超齣瞭我們的預期。除第1章外,其餘各章都進行瞭大幅度的修訂,以跟上網絡協議的發展,從第3版的重心IPv4,轉嚮瞭IPv6的介紹,尤其第11章和第12章的內容是全新的。第11章介紹瞭部署IPv6應考慮的各種需求和各種因素,以及從IPv4轉移到IPv6的各種技術選擇,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第12章則介紹瞭構建安全IP網絡環境需要瞭解的內容,以及各種安全工具的使用。因此,《世界著名計算機教材精選:TCP/IP協議原理與應用(第4版)》不僅兼顧瞭網絡協議的基礎知識,而且還緊跟技術的前沿發展。總之,這是一本讓讀者盡快掌握TCP/IP的相關知識、並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教科書,同時它也為讀者深入探索TCP/IP提供瞭空間和途徑。

目錄

第1章TCP/IP引論

1.1什麼是TCP/IP

1.2TCP/IP的起源和曆史

1.3TCP/IP標準和RFC

1.4OSI網絡參考模型概覽

1.5TCP/IP網絡模型

1.6TCP/IP協議、服務、套接字與端口

1.7TCP/IP中的數據封裝

1.8關於協議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1-1:安裝Wireshark

動手項目1-2:啓動Wireshark

動手項目1-3:捕獲基本數據包

動手項目1-4:探尋基本數據包和統計信息

動手項目1-5:選擇一個過濾器並捕獲數據包

動手項目1-6:創建一個顯示過濾器

動手項目1-7:查看一個完整的數據包解碼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1-1:解決小型網絡中的網絡連接問題

案例項目1-2:討論升級到IPv6的理由

案例項目1-3:確定正在使用的是哪種IP協議

案例項目1-4:解釋協議錯誤或廣播數據流的後果

第2章IP尋址及其他

2.1IP尋址基礎

2.2IPv4尋址

2.3獲得公用IP地址

2.4IPv4尋址模式

2.5正在耗盡的IPv4地址空間

2.6IPv6概述

2.7IPv6尋址

2.8IPv6尋址與子網劃分的因素

2.9從IPv4轉換到IPv6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2-1:安裝IP子網計算器程序

動手項目2-2:熟悉IP子網計算器軟件

動手項目2-3:為所需IPv4子網數計算子網掩碼

動手項目2-4:使用在綫教程學習子網劃分

動手項目2-5:查看與IPv6尋址有關的RFC文檔

動手項目2-6:找齣計算機的IPv6地址

動手項目2-7:訪問和使用計算機的ARP錶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2-1:設計一個公司網絡

案例項目2-2:為一個站點實現一個網絡

案例項目2-3:設計一個IPv6地址空間

第3章基本的IP數據包結構:首部與有效載荷

3.1IP數據包與數據包結構

3.2IPv4首部字段及其功能

3.3IPv6首部字段及其功能

3.4IPv6擴展首部

3.5IPv6MTU與數據包處理

3.6IPv6的上層協議校驗和

3.7IPv6首部結構與IPv4首部結構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3-1:使用Wireshark軟件查看IPv4數據包首部

動手項目3-2:使用Wireshark軟件查看IPv6數據包首部

動手項目3-3:在Wireshark軟件中查看IPv6上層協議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3-1:Wireshark與NetMon軟件

案例項目3-2:解釋校驗和錯誤

案例項目3-3:查看IPv6的下一個首部字段

第4章數據鏈路層與網絡層TCP/IP協議

4.1數據鏈路協議

4.2點到點協議

4.3幀的類型與大小

4.4IP環境中的硬件地址

4.5理解IP協議

4.6IP數據包的壽命

4.7分段與重組

4.8服務交付選項

4.9優先級

4.10服務類型

4.11理解IP路由

4.12路由特性

4.13IPv6路由考慮

4.14路由協議

4.15管理內部網的路由

4.16廣域網上的路由

4.17往返於Internet的路由

4.18保護路由器和路由行為的安全

4.19IP路由故障診斷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4-1:管理本地ARP緩衝區

動手項目4-2:讀取本地IPv4路由錶

動手項目4-3:讀取本地IPv6路由錶和鄰居緩衝區

動手項目4-4:用Wireshark軟件查看IPv4和IPv6路由協議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4-1:查看跟蹤文件

案例項目4-2:基於跳限製值來確定IPv6數據報傳輸的距離

案例項目4-3:TCP/IP網絡的QoS

第5章Internet控製消息協議

5.1ICMP基礎

5.2ICMPv4

5.3ICMPv6

5.4ICMPv6錯誤消息

5.5ICMPv6信息消息

5.6路徑MTU發現

5.7ICMP測試和故障診斷順序

5.8解碼ICMP數據包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5-1:在網絡上使用ICMPv4Echo請求消息ping另一個設備

動手項目5-2:為你的數據流構建一個過濾器

動手項目5-3:捕獲ICMPv6Echo請求與Echo應答數據包

動手項目5-4:捕獲ICMPv6鄰居請求與鄰居公告消息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5-1:確定默認網關設置

案例項目5-2:ICMPv6安全性問題

案例項目5-3:測試路徑MTU發現

案例項目5-4:研究一下JonPostel

第6章IPv6的鄰居發現

6.1理解鄰居發現

6.2IPv6鄰居發現協議與IPv4協議的比較

6.3鄰居發現消息的格式

6.4鄰居發現選項的格式

6.5概念主機模型

6.6鄰居發現過程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6-1:查看ICMPv6鄰居發現消息

動手項目6-2:創建一個過濾器,查看特定主機的鄰居公告消息

動手項目6-3:創建一個過濾器,查看鄰居公告消息,該消息是對

鄰居請求重復地址檢測消息的應答消息

動手項目6-4:創建一個過濾器,查看設置瞭M和O標誌的路由

器公告消息

動手項目6-5:創建一個過濾器,查看具有前綴信息的路由器公告消息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6-1:理解鄰居請求和鄰居公告消息

案例項目6-2:排除網絡問題

案例項目6-3:描述起始的IPv6主機通信

第7章IP地址自動配置

7.1理解自動尋址

7.2動態主機配置協議介紹

7.3IPv4自動配置

7.4IPv6自動配置

7.5MicrosoftWindows操作係統中的自動配置

7.6MicrosoftWindows2008的DHCP範圍

7.7創建一個簡單的DHCP服務器

7.8DHCP故障診斷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7-1:查看DHCP啓動序列

動手項目7-2:查看DHCP更新、重新綁定和重新初始化序列

動手項目7-3:查看DHCPv6啓動序列

動手項目7-4:查看和管理DHCP與DHCPv6租藉信息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7-1:DHCP設計與實現

案例項目7-2:靜態與動態IPv4地址問題

案例項目7-3:解決DHCP地址問題

案例項目7-4:DHCPv6設計與實現

第8章IP網絡中的名稱解析

8.1理解名稱解析的基礎

8.2網絡名稱解析協議

8.3IPv4網絡中的名稱解析

8.4域名服務器的工作原理

8.5DNS緩存的重要性

8.6DNS配置文件和資源記錄格式

8.7IPv6網絡中的名稱解析

8.8Windows操作係統對名稱解析的支持

8.9解決名稱解析問題與失敗的故障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8-1:作用於DNS解析器緩存

動手項目8-2:使用DNS動態更新來設置Windows7

動手項目8-3:把IPv6地址轉換為一個ipv6-literal.net名稱

動手項目8-4:捕獲並查看你的DNS數據流

動手項目8-5:安裝DNS服務器軟件並配置查找區域

動手項目8-6:創建其他區域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8-1:收集IPv6地址數據以配置名稱服務器

案例項目8-2:請解釋一下隻用於緩存的服務器的使用

案例項目8-3:理解在網絡基礎設施中所需要的最少DNS服務器數量

第9章TCP/IP傳輸層協議

9.1理解UDP與TCP

9.2UDP

9.3TCP

9.4UDP、TCP與IPv6擴展首部

9.5在TCP和UDP之間做齣選擇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9-1:查看UDP首部結構

動手項目9-2:查看IPv4與IPv6的TCP首部

動手項目9-3:查看TCP握手進程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9-1:使用Wireshark軟件清查網絡

案例項目9-2:發現動態端口號

案例項目9-3:TCP窗口大小問題

案例項目9-4:理解重復ACK

第10章從IPv4轉換到IPv6

10.1IPv4與IPv6如何相互作用

10.2IPv4/IPv6混閤網絡與網絡結點

10.3IPv6轉換地址

10.4IPv4/IPv6轉換機製

10.5IPv4與IPv6混閤的隧道配置

10.6ISATAP隧道技術

10.76to4隧道技術

10.8Teredo隧道技術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10-1:查看ISATAP網絡中的數據流

動手項目10-2:查看6to4捕獲文件

動手項目10-3:查看一個Teredo捕獲文件和路由器請求數據包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10-1:準備一個網絡,進行IPv4-to-IPv6轉換技術部署

案例項目10-2:配置要使用Teredo的Windows7客戶端

案例項目10-3:繪製ISATAP封裝首部

第11章部署IPv6

11.1理解IPv6部署

11.2規劃IPv6部署

11.3部署和使用IPv6

11.4探討一些網絡管理任務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11-1:探索路由服務器

動手項目11-2:探索IPv6配置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11-1:創建一個測試實驗網絡

案例項目11-2:創建一個遷移規劃

第12章構建安全的TCP/IP環境

12.1理解網絡安全性基礎

12.2IP安全的原則

12.3常見的TCP/IP攻擊、探測與入侵

12.4與IP有關的常見攻擊類型

12.5哪些IP服務最易受攻擊

12.6IP攻擊的各個階段

12.7詳論常見攻擊與入侵點

12.8維護IP安全性

12.9蜜罐與蜜網

本章小結

習題

動手項目

動手項目12-1:在Wireshark中查看本地掃描

動手項目12-2:在Wireshark中查看端口掃描

動手項目12-3:在Wireshark中堵住端口

動手項目12-4:在Wireshark中查看數據流來自的端口號

案例項目

案例項目12-1:防火牆過濾器

案例項目12-2:防火牆研究、規劃與實現

附錄A學生與教師在綫資源

術語錶


前言/序言

  TCP/IP是支持互聯網運行的一套協議的總稱,TCP和IP是該協議族中的兩個核心協議,這也正是將TCP/IP作為該協議族名稱的原因。
  TCP/IP作為現代網絡運行的基礎協議,學習、理解和深入掌握TCP/IP,將會提高我們的網絡應用程序開發能力,夯實網絡管理的基礎,增強對網絡取證的理解,以及方法的創新,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增強網絡分析能力。總之,TCP/IP是研究和應用現代網絡必不可少的知識,也是從事這方麵工作的基石。
  本書深入介紹瞭所有影響著TCP/IP的重要模型、協議、服務以及標準,它們影響著TCP/IP在現代網絡上的行為。本書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方法,利用各種網絡工具(如Wireshark),通過捕獲網絡上的真實數據包,把數據包的內部結構以可視化的形式詳細分解,讓讀者能夠以直觀的方式探索TCP/IP的精髓。此外,通過每章末尾的習題、動手項目和案例項目,深化讀者對關鍵概念的理解,掌握常見網絡管理和監視工具的運用。
  這是本書的第4版瞭。本書的翻譯工作遠遠超齣瞭我們的預期。除第1章外,其餘各章都進行瞭大幅度的修訂,以跟上網絡協議的發展,從第3版的重心IPv4,轉嚮瞭IPv6的介紹,尤其第11章和第12章的內容是全新的。第11章介紹瞭部署IPv6應考慮的各種需求和各種因素,以及從IPv4轉移到IPv6的各種技術選擇,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第12章則介紹瞭構建安全IP網絡環境需要瞭解的內容,以及各種安全工具的使用。因此,本書不僅兼顧瞭網絡協議的基礎知識,而且還緊跟技術的前沿發展。總之,這是一本讓讀者盡快掌握TCP/IP的相關知識、並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教科書,同時它也為讀者深入探索TCP/IP提供瞭空間和 途徑。
  本書由金名、張長富主譯,常穎中、陳河南、陳潔榮、陳徵、陳卉、陳宗斌、單樹倩、鄧建鬆、丁夢桐、戴君、葛秀慧、賀軍、鬍嵬、黃達明、李飛、李健安、李寜、曆旭傑、陸天波、馬宏華、馬金山、毛鶯池、喬健、金光毅、秦忠、邱海艷、邱仲潘、宋彬、孫赫雄、孫麗、孫溢澤、索依娜、田誌剛、王帥、王宇龍、王玉玲、王煒、魏明軍、謝淘、徐曉蕾、殷小俊、於海泳、張海清、張海濤、張李新、趙遠峰、鄭朦、鄭旭、周成興、硃洪等人也參與瞭本書的翻譯工作,在此一並錶示感謝!
  由於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指正。
  歡迎閱讀本書第4版!TCP/IP為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製協議/網際協議)的縮寫,它定義瞭一組寬泛的、使得Internet能像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那樣發揮功能的協議和服務。在介紹TCP/IP的過程中,本書嚮你提供現實的示例、交互示例以及大量的動手項目,它們強化瞭關鍵概念,並傳授重要監視和管理工具的用法。本書還包含瞭豐富的協議跟蹤或解碼案例,它們將幫助你理解網絡上的TCP/IP看起來是什麼樣、它是如何工作的。
  本書深入介紹瞭所有影響著TCP/IP的重要模型、協議、服務以及標準,它們影響著TCP/IP在現代網絡上的行為。在整部書中,我們提供瞭強化每一章所引入概念的突齣問題,以及幫助讀者掌握與TCP/IP交互。除復習題外,本書還提供瞭詳盡的動手項目,它們提供瞭在網絡上安裝、配置、使用和管理TCP/IP的第一手經驗。最後,為瞭把每一章介紹的概念應用到現實中,還給齣瞭案例項目,提齣瞭要討論的問題,並要求讀者針對現實網絡麵臨的各種情形提齣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讀者對象
  本書旨在服務於有誌深入學習TCP/IP網絡的個人,以及從事信息係統管理的專業人士。這些材料經過專門設計,讓讀者成為管理使用TCP/IP的網絡基礎設施——或者僅僅使用它的協議套件,或者與其他協議套件一起使用——的主動要素。學完整本書的讀者應該能夠精細地認識、分析以及診斷和解決各種TCP/IP網絡問題和現象。
  本書內容
  第1章“TCP/IP引論”,描述瞭TCP/IP能力的大緻輪廓,明確瞭它的最重要組成元素——也就是說,TCP/IP提供的協議和服務。此外,它也考察瞭用於組網的開放係統互連(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參考模型,該模型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化,本章也將這個標準模型與TCP/IP支撐模型進行瞭比較和對比。之後,本章介紹瞭稱之為“請求注釋”(Request for Comment,RFC)標準文檔的結構和起源,這些文檔描述和控製瞭TCP/IP協議、服務以及事件。最後,本章包含瞭在本書後麵部分發揮重要作用的關鍵工具的概覽——這是一個稱為協議分析器的軟件實用程序,它捕獲、拆包
  以及顯示網絡流量的內容,包括TCP/IP流量的內容。在本書中使用的是Wireshark協議分析器。
  第2章“IP尋址及其他”,介紹管理唯一IP地址(包括32位IPv4和128位IPv6地址)所涉及的錯綜復雜關係。以解剖數字IPv4地址作為開端,這一章考察瞭IPv4地址類,特彆是廣播與多播地址、子網與超網等特殊情況,並且評論瞭為什麼會存在無類IPv4地址、公用與專有IPv4地址以及IPv4尋址模式。這一章的其餘部分介紹瞭IPv6,包括地址格式與錶示方法、地址形式與類型,以及地址分配。此外,還介紹瞭尋址模式和子網劃分因素,以及討論如何管理從IPv4轉換到IPv6地址。
  第3章“基本IP數據包結構:首部與有效載荷”,介紹IP數據包(IPv4和IPv6)的主要組成部分:首部描述瞭用於數據包路由、轉發和過濾等的信息,有效載荷包含瞭數據包要傳輸的數據。本章介紹瞭IPv4和IPv6首部的結構,並進行瞭詳細介紹,此外還介紹瞭IPv6擴展首部,以及傳輸與數據包處理控製的使用。本章最後把IPv4與IPv6的首部結構進行瞭對比,以闡述IPv6進行瞭哪些重新設計和修改。
  第4章“TCP/IP的數據鏈路和網絡層協議”,描述瞭運行在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上的TCP/IP協議。在這個語義環境中,討論瞭一般意義上的數據鏈路層協議,考察瞭IP幀類型,並議論瞭IP環境中的硬件地址,以及支持其使用的各種協議——特彆是IPv4的ARP和RARP,以及IPv6的NDP(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鄰居發現協議)。本章還涵蓋瞭網絡層的最重要TCP/IP協議——網際協議,以及IPv4和IPv6的路由協議、路由機製與路由特點,包括RIPv1與RIPv2、OSPF、EIGRP和BGP,並介紹瞭針對IPv4和IPv6協議和行為要考慮的因素。
  第5章“Internet控製消息協議”,介紹瞭TCP/IP的關鍵網絡層協議:其任務是將有關IP流量的狀態和齣錯消息傳遞給其發送者以及傳遞給“其他感興趣設備”,比如路由器或交換機。本章首先介紹瞭ICMPv4和ICMPv6的結構和功能,然後考察瞭ICMP測試和故障診斷方法、安全問題、ICMP消息類型和代碼,最後介紹瞭ICMP和解碼ICMP數據包的完整測試和故障診斷方法。
  第6章“IPv6的鄰居發現”,介紹NDP,以闡述在IPv6網絡上鄰居發現是如何工作的,內容包括NDP與IPv4相關協議的對比,各種NDP消息格式與選項,以及IPv6網絡上的整個鄰居發現過程。
  第7章“IP地址自動配置”,介紹使用在IPv4和IPv6網絡上的各種自動尋址模式和機製,包括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以及用於IPv4的自動配置機製(APIPA和DHCP)和用於IPv6的自動配置機製(主機/網卡地址確定、無狀態與有狀態地址自動配置,以及DHCPv6)。
  第8章“IP網絡中的名稱解析”,介紹用於把人類可讀的網絡名稱和地址符號解析為機器可理解的網絡地址的主要服務,內容包括名稱解析基礎,以及各種網絡名稱解析協議。本章詳細介紹瞭IPv4和IPv6名稱解析與域名服務(Domain Name Service,DNS),以及Windows操作係統支持的名稱解析,包括設置、配置故障診斷和相關實用工具等內容。
  第9章“TCP/IP的傳輸層協議”,介紹運行在OSI參考模型傳輸層上的兩個關鍵協議——重型的、健壯的、可靠的傳輸控製協議(TCP),以及輕型但速度更快的用戶數據報協議(UDP)。本章詳細介紹瞭TCP,尤其是其數據包結構和功能(包括TCP的IPv6擴展首部),並簡要介紹瞭UDP。本章最後介紹瞭這兩個協議的常見用法。
  第10章“從IPv4轉換到IPv6:互操作性”,介紹當在同一個網絡上IPv4與IPv6共存在時,需要處理的問題和應用的技術,在可預見的將來,很多網絡肯定將麵臨這種情況。本章介紹瞭IPv4與IPv6進行交互的方式,闡述瞭IPv4/IPv6混閤網絡和結點類型,探討瞭使從IPv4到IPv6的轉變盡可能簡單的地址轉換與交換機製。本章還詳細介紹瞭信道機製和協議,包括ISATAP、6to4和Teredo。
  第11章“部署IPv6”,介紹瞭Internet專業人員最感興趣的領域,也就是在現代的 TCP/IP網絡上理解、規劃、部署和使用IPv6。本章內容包括評估潛在的軟件和硬件更改、尋址模式與自動尋址,以及針對不同類彆或類型的網絡服務的優先級模式。
  第12章“構建安全的TCP/IP環境”,介紹瞭網絡安全基礎,特彆強調瞭IP安全問題。本章還介紹瞭一些關鍵主題,包括外圍安全、基礎設施安全以及主機設備安全。
  本書最後給齣瞭一個附錄A,介紹瞭本書配套網站上提供的所需軟件和跟蹤文件,而且,該網站還提供瞭如下內容(不止這些):
  * 本書提到過的重要RFC列錶,以及有關IPv6的RFC。
  RFC是一個動態的文檔集,因此,任何時候列齣的列錶,都隻是體現當時的情況。關於最新的文檔和標準,請訪問在綫RFC。
  * 用於Windows桌麵或Windows服務器環境下的與TCP/IP有關的命令行實用工具 列錶。
  * 在本書圖錶中使用到的Windows桌麵或Windows服務器的注冊錶設置。
  本書特點
  為瞭確保成功的學習體驗,本書包含瞭下述教學特點。
  * 本章內容:本書中的每一章都以該章必須掌握的關鍵觀念的列錶作為開始。這個列錶嚮提供瞭該章內容的快速參考以及有用的學習輔助。
  * 圖示及錶格:大量服務器屏幕和部件的圖示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示瞭常見設置步驟、理論與概念,幫助讀者學習。此外,許多錶格提供瞭實踐和理論的細節和對比,可用於快速瀏覽主題。本書還包含瞭來自IPv4和IPv6的大量協議跟蹤。由於這兩種協議在格式上不同,因此,它們的跟蹤文件也稍微有所不同,但它們或多或少都提供瞭一些相同的信息,隻有一些微小的差彆。
  * 章末材料:每一章的末尾包含瞭下述特點來鞏固本章介紹的材料:
  * 小結:提供瞭一個符號列錶,給齣瞭簡明但完整的本章小結。
  * 習題:一係列習題,測試對該章最重要概念的掌握。
  * 動手項目:動手實踐項目幫助應用該章學習的知識。
  * 案例項目:案例帶著你見識現實世界的場景。
  * 學生和教師在綫資源:在本書配套網站上,提供瞭一些壓縮文件,包含完成本書的動手項目所需的跟蹤(數據)文件和軟件(Wireshark for Windows、Bitcricket IP Subnet Calculator)。此外,還有關於簡易網絡工具和實用程序的文檔說明。本書的學生和教師資源可從訪問。
  教師資源
  當本書用於課堂教學時,下述補充材料可用。所有可用於本書的補充材料請聯係。
  緻謝
  衷心感謝Course Technology公司提供機會修訂這本涵蓋IPv6的教材。我們衷心感謝他們的耐心和寬容,特彆是我們的組稿編輯Nick Lombardi;産品經理Natalie Pashoukos;內容項目經理Brook Baker;以及負責書稿質量保證的技術編輯Susan Pedicini。感謝優秀的開發編輯Kent Williams,其深入和細緻入微的工作使這些材料成瞭現在看到的這種優雅形式。
  也衷心地感謝協助將本書變為成果的幕後作者團隊,如Tom Lancaster(撰寫瞭第11章),特彆是James Pyles,他對好幾章進行瞭修訂,並增加瞭大量有關IPv6的新內容。感謝Kim Lindros和Mary Kyle,他們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加入到瞭本項目的管理中。
  Jeff Carrell:有瞭上帝的幫助,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感謝我的妻子、也是我最好的朋友Cynthia的關愛、鼓勵和忍耐,真心感謝在我的生命中有你。感謝我們的朋友和同事,為我提供素材和鼓勵。感謝Ed Tittel為我提供這個機會、鼓舞和指導。這是一個巨大、令人興奮又令人生畏的項目。感謝Kim Lindros和Mary Kyle,他們推動我們不斷前進。很難想象,沒有你們,我不可能完成本書。最後,感謝James Pyles和Tom Lancaster,他們對本書內容進行瞭更新,並補充瞭很多新內容,沒有你們,也不可能完成本書。
  Ed Tittel:感謝Jeff Carrell接手成為本書第4版的第一作者,並負責本書第4版的結構設計,感謝James Pyles和Tom Lancaster幫助我們提供新內容和練習。同樣,再次感謝Kim Lindros和Mary Kyle,他們使得本書比預計的容易完成得多。最後,感謝我親愛的妻子Dina和兒子Gregory,他們給我帶來瞭無數的快樂和幸福。
  Laura Chappell:特彆感謝Ed Tittel和Jeff Carrell,感謝他們對本書的熱情和齣色寫作。感謝James Pyles和Tom Lancaster對本書的大量技術貢獻——沒有他的幫助,本書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此外,衷心感謝Kent Williams和Kim Lindros對本項目的推動。最後,把我最衷心的感謝送給我的孩子,Scott和Ginny,他們給我帶來瞭歡笑和快樂。
  James Pyles:感謝給我機會為本書第4版進行更新。特彆感謝Ed Tittel和Kim Lindros邀請我參加進這個項目。我也非常感謝Jeff Carrell,使得我很高興坐下來學習神秘的IPv6。還要感謝Mary Kyle優秀的管理技巧和無盡的耐心,感謝Tom Lancaster對本書無價的奉獻。感謝我的妻子Lin的大力支持。
  歡迎讀者通過E-mail給我們發送有關本書的評論、問題和建議:
  開始之前閱讀
  緻用戶
  本書應按順序從頭讀到尾。每一章都構建在前一章提供的、對TCP/IP概念、協議、服務以及部署實踐的堅實理解上。也鼓勵讀者研究本書中引用的在綫和印刷資源。
  本書的某些章節要求額外的材料來完成章節末尾的項目。本書配套的學生和教師網站包含瞭必要的補充文件。要下載這些資源,可以訪問網站,或與清華大學齣版社聯係。
  該網站包含瞭:
  * 完成動手項目所需的軟件,包括Bitcricker IP Calculator和Wireshark for Windows協議分析器。
  * 指嚮完成動手項目所需學生數據文件(本書中稱為“跟蹤”或“數據包”文件)的鏈接。
  * 一些章節的其他資源。
  本書使用的是流行的Wireshark協議分析器。動手項目中用到的Wireshark版本可以從本書配套網站下載。讀者也可以從Wireshark網站下載最新版本:www.wireshark.org。
  緻指導老師
  在構建教學實驗室時,應確保每一颱工作站都安裝瞭Windows Vista或Windows 7專業版、Internet Explorer 9或更新版本,以及一塊能夠以混雜模式工作的網卡(NIC)。在學習本書時,學生將在這些計算機上安裝Wireshark、Bitcricker IP Subnet Calculator。此外,學生將需要有工作站的管理權限,以便完成本書中動手項目中包含的操作。對於少數項目來說,學生還需要訪問Windows Server 2008 R2。
  應對Web的修改
  本書中的一些Web鏈接遲早會過期或被更新的信息取代。在這種情況下,請查看本書配套網站上的鏈接。絕大多數大型或復雜Web網站(Microsoft既是大型的又是復雜的網站)都提供瞭搜索引擎。隻要你能夠訪問這些網站,就可以使用這些工具幫助你尋找所需的 東西。
  最後,可以按自己的習慣隨意使用通用搜索工具——來尋找與本書主題相關的信息。例如,盡管某些標準組織在綫提供瞭有關其標準的最精確和最專業的信息,但依然還有該領域第三方的豐富資源,包括信息、培訓以及輔助,它們並不像標準化組織那樣遵從通常政治路綫。最差的情況是,如果你找不到本書所說的某些內容,那麼就去查找它。總能在某個地方找到它們。如果你自己找到瞭,那麼請給發送一封電子郵件,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立即更新配套網站。此外,你將會在知道瞭你這樣做,是幫助所有使用本書的教師和學生時得到滿足。
  實驗要求
  下麵是為完成各章末尾項目所推薦的硬件和軟件要求:
  * 1G或更高的CPU,2GB內存、80GB硬盤空間,至少2GB的可用存儲空間。
  * CD-ROM驅動器。
  * 連接到LAN上以混雜模式運行的網卡。
  * Windows Vista或Windows 7 專業版(Service Pack 1或更高版本)以及Internet Explorer 9或更高版本。
  * 已經安裝和配置可以為TCP/IP訪問的Windows Server 2008 R2係統。必須有靜態或者通過DHCP分配的IP地址。
  * Internet訪問。


《網絡架構解析:從基礎到前沿》 本書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網絡架構知識體係,涵蓋從核心概念到前沿技術的演進,緻力於幫助讀者透徹理解現代計算網絡的設計、實現與優化。我們將從最基本的網絡互聯原理齣發,逐步深入到復雜的數據傳輸機製、路由策略以及服務保障等關鍵領域。 第一部分:網絡互聯的基石 本部分將詳細闡述網絡互聯的基本原理,包括但不限於: 通信介質與拓撲結構: 深入剖析各種物理和無綫通信介質的特性,如光縴、銅纜、Wi-Fi等,並探討不同網絡拓撲(星型、總綫型、環型、網狀型)的優缺點及其適用場景。我們將解析這些選擇如何影響網絡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擴展性。 數據封裝與傳輸: 詳細介紹數據在網絡中如何被分割、打包、標記,以及如何經過多層協議的處理纔能最終到達目的地。我們將聚焦於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的基本功能,如MAC地址、IP地址、幀與包的結構,以及它們在數據傳輸中的作用。 地址解析與定位: 講解設備在網絡中如何找到彼此,包括IP地址分配機製(靜態、動態)、子網劃分的原理與實踐,以及域名係統(DNS)如何將易於記憶的域名解析為機器可識彆的IP地址。我們將深入探討DNS的工作流程、記錄類型以及在高可用性方麵的考慮。 第二部分:核心協議的深度解析 本部分將重點剖析驅動現代網絡通信的核心協議棧,特彆是那些在互聯網基礎設施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協議: 傳輸層服務的實現: 詳細介紹TCP和UDP這兩種主要的傳輸層協議。我們將深入分析TCP的連接建立(三次握手)、數據傳輸(可靠性、順序性、流量控製、擁塞控製)、錯誤檢測與恢復機製。同時,我們也將探討UDP的特點、適用場景以及它在對實時性要求極高的應用中的優勢。 網絡層路由的藝術: 深入講解IP協議的設計哲學,以及路由器如何在復雜網絡環境中為數據包選擇最佳路徑。我們將介紹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的概念,並重點探討幾種主流的動態路由協議(如RIP、OSPF、BGP)的工作原理、算法和收斂特性。這將幫助讀者理解互聯網如何實現全球範圍內的互聯互通。 應用層服務的構建: 探討構建各類網絡應用的常用應用層協議,例如HTTP(Web瀏覽)、FTP(文件傳輸)、SMTP/POP3/IMAP(郵件服務)、SSH(安全遠程登錄)等。我們將分析這些協議的報文結構、工作流程以及它們如何為用戶提供豐富多樣的網絡服務。 第三部分:網絡安全與管理 網絡安全和高效的網絡管理是保障網絡穩定運行的關鍵: 網絡安全基礎: 介紹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威脅、漏洞和攻擊類型。我們將探討各種安全機製,如防火牆、入侵檢測/防禦係統(IDS/IPS)、VPN(虛擬專用網絡)以及加密技術(SSL/TLS)如何在不同層次上保護網絡通信。 網絡監測與診斷: 講解常用的網絡監測工具和技術,如Ping、Traceroute、Wireshark等,以及如何利用它們來診斷網絡故障、分析網絡流量和優化網絡性能。我們將介紹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在網絡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服務質量(QoS)保障: 探討在網絡擁塞時如何保證關鍵應用的性能。我們將介紹QoS的基本原理,如流量整形、擁塞避免、優先級調度等,以及它們在保證VoIP、視頻會議等實時應用體驗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網絡架構的演進與未來 本部分將放眼網絡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展望未來的網絡架構: 軟件定義網絡(SDN)與網絡功能虛擬化(NFV): 深入探討SDN如何通過將控製平麵與數據平麵分離來提升網絡的靈活性和可編程性,以及NFV如何通過虛擬化網絡功能來降低硬件成本和提高部署效率。 IPv6與下一代網絡: 介紹IPv6協議的優勢、設計理念以及它如何解決IPv4地址枯竭的問題。我們將探討IPv6在網絡規模、地址空間、安全性等方麵的改進,以及未來網絡嚮更智能化、更自動化方嚮的發展。 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的網絡影響: 分析雲計算和邊緣計算對現有網絡架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如何構建支持這些新興應用場景的高效、低延遲的網絡。 通過對這些內容的係統學習,讀者將能夠深刻理解網絡是如何工作的,如何構建安全可靠的網絡係統,以及如何應對不斷變化的網絡技術挑戰。本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力求讓讀者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理解“為什麼”以及“如何做”。

用戶評價

評分

網絡協議棧的實現,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更是工程智慧的結晶。我一直對操作係統的網絡棧是如何工作的非常感興趣,尤其是Linux內核是如何實現TCP/IP協議的。很多時候,我能在Wireshark中看到協議的交互,但不知道在操作係統的內部,這些數據包是如何經過一係列的緩衝區、隊列和處理函數的。我希望能有一本書,能夠深入到操作係統的層麵,講解TCP/IP協議的實現細節。這本書能否介紹TCP/IP協議棧在Linux或BSD等主流操作係統中的數據結構和處理流程?例如,它能否解釋套接字(socket)的內部實現?數據包在內核中是如何從網絡接口卡到達用戶空間應用程序的?TCP的擁塞控製算法是如何在內核中實現的,它與用戶空間應用程序有什麼交互?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操作係統的網絡實現細節,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網絡通信的端到端過程,並且在進行係統調優或開發高性能網絡應用時,能夠有更紮實的理論基礎。

評分

我是一名熱愛技術、喜歡鑽研的開發者。在我的開發生涯中,我經常需要與各種網絡服務打交道,無論是構建分布式係統,還是開發高性能的API網關,都離不開對網絡通信原理的深刻理解。TCP/IP作為互聯網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發現很多關於TCP/IP的書籍,要麼過於偏重理論,與實際開發脫節,要麼過於偏重應用,對底層原理的講解不夠深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它能否在講解TCP/IP協議原理的同時,提供豐富的實際應用場景的分析?例如,在講解TCP的連接建立過程時,能否結閤HTTP協議的握手過程,來演示TCP如何在應用層扮演關鍵角色?在講解UDP的不可靠性時,能否結閤VoIP、遊戲等對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說明UDP的優勢所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豐富的圖示和代碼示例(雖然我沒有明確要求,但如果包含,會非常有幫助),來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協議的工作機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不僅僅是“知道”TCP/IP,更能“理解”TCP/IP,並且能夠在實際開發中靈活運用這些知識。

評分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發現對於TCP/IP協議的理解深度,往往決定瞭一個工程師在網絡問題排查和性能調優上的上限。我曾經遇到過一些非常棘手的性能瓶頸,無論怎麼調整應用層的參數,甚至是一些操作係統層麵的配置,都無法獲得顯著的改善。後來,我花瞭大量時間深入研究TCP/IP協議棧的內部機製,尤其是擁塞控製和流量控製算法,纔最終找到瞭問題的根源。那是一次非常痛苦但收獲巨大的學習經曆。我希望能有一本書,能夠將這些“隱藏”在底層、卻對性能至關重要的機製,用清晰、係統的方式呈現齣來。這本書能否詳細講解TCP的慢啓動、擁塞避免、快重傳、快恢復等擁塞控製算法,並解釋它們是如何相互配閤,在保證網絡公平性和效率之間取得平衡的?它能否深入剖析滑動窗口機製,解釋其實現方式,以及在不同場景下(如高延遲、高帶寬網絡)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優化策略?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這些算法的名稱和流程,更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說明這些算法在實際網絡中的錶現,以及如何通過調整相關的內核參數來優化網絡性能。

評分

我曾是一名非常迷茫的計算機網絡初學者。剛開始接觸網絡編程時,我被TCP/IP這個概念弄得暈頭轉嚮。教材上的圖錶復雜,術語繁多,每次閱讀都感覺像在攀登一座陡峭的高峰,很難找到一個清晰的入口。我嘗試過不同的學習方法,比如看視頻、讀博客,但總感覺碎片化,缺乏係統性。很多講解隻是簡單地告訴你“TCP是可靠的”,“UDP是不可靠的”,但並沒有深入解釋“為什麼”。“三次握手”聽起來很神奇,但它究竟是如何保證連接的建立的?“滑動窗口”又是什麼?它如何實現流量控製?這些核心問題,我總是得不到令人滿意的答案。我特彆需要一本能夠將這些復雜的概念變得直觀易懂的書。我希望它能夠用類比、生動的例子來解釋抽象的原理,讓我能夠一下子就明白。例如,在講解TCP的可靠性時,能否用寄信的比喻來解釋確認應答和重傳機製?在講解擁塞控製時,能否用交通擁堵來比喻網絡擁塞,然後解釋算法是如何緩解擁堵的?如果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我相信它會成為我從“小白”蛻變成“懂行”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啓濛老師”,讓我能夠真正地愛上網絡技術,並且對其産生濃厚的興趣,而不是望而生畏。

評分

我一直認為,學習任何技術,尤其是像TCP/IP這樣基礎且核心的技術,都離不開對“為什麼”的追問。很多市麵上的書籍,尤其是教材,雖然內容翔實,但往往過於注重“是什麼”和“怎麼做”,而對“為什麼這麼設計”的解釋卻相對欠缺。例如,為什麼TCP要采用三次握手而不是兩次或者四次?為什麼TCP的滑動窗口會有限製?為什麼UDP會存在丟包?這些設計決策背後一定有其深遠的考慮和權衡。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TCP/IP協議的設計哲學和曆史演進。它能否解釋在設計TCP/IP協議的那個年代,麵臨著怎樣的技術挑戰和網絡環境,從而促使瞭這些特定機製的産生?例如,TCP的擁塞控製算法是如何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而不斷演進的?UDP的設計初衷是什麼,它在哪些場景下比TCP更具優勢?我渴望理解協議設計背後的權衡和取捨,理解為什麼在效率和可靠性之間要做齣這樣的選擇。這種深層次的理解,能夠幫助我更好地掌握協議的本質,並在未來的技術選型和架構設計中做齣更明智的判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本曆史教科書,講述TCP/IP協議如何誕生、發展,並最終成為互聯網的基石。

評分

我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網絡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我每天都在與各種網絡設備和協議打交道。雖然我對TCP/IP協議的日常應用非常熟悉,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雲計算、微服務、物聯網等新技術的興起,我對TCP/IP協議的理解也麵臨著新的挑戰。例如,在多雲混閤環境下,如何高效地進行跨雲通信?在物聯網設備數量龐大的場景下,如何優化TCP/IP協議棧以適應低功耗、低帶寬的設備?在微服務架構中,服務間的通信大量依賴於HTTP/2甚至HTTP/3,而這些協議又是在TCP/IP之上構建的,它們對底層協議提齣瞭新的要求,例如更低的延遲、更高的吞吐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超越傳統的TCP/IP講解,能夠結閤這些新興的技術和應用場景,給齣更前沿的視角。我希望它不僅能深入剖析TCP/IP的經典原理,還能探討TCP/IP協議在現代網絡架構中的演進和適應性。例如,HTTP/2和HTTP/3相較於HTTP/1.1,在傳輸層協議的選擇(QUIC代替TCP)以及協議本身的優化方麵有哪些創新?這些創新是如何解決TCP在某些場景下存在的性能瓶頸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新的啓發,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未來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網絡安全領域的技術人員,我深知TCP/IP協議的原理對理解和防禦網絡攻擊的重要性。很多常見的攻擊手段,例如DDoS攻擊、SYN Flood、TCP Connection Hijacking等,都直接利用瞭TCP/IP協議的一些特性或者漏洞。我過去的學習經驗中,往往是先學習瞭攻擊方法,然後再迴頭去研究相關的協議機製,這種方式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形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麵。我更傾嚮於能夠先深入地理解協議的每一個細節,從設計的根本上認識到其潛在的風險點,這樣纔能在攻防兩端都擁有更強的洞察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提供更深入的講解,不僅是介紹TCP/IP的基本工作流程,更能深入探討協議在安全方麵可能存在的隱患,並結閤一些經典的安全攻擊案例,講解攻擊者是如何利用協議的機製來達到目的的。比如,在講解TCP的三次握手時,希望能詳細解釋SYN Flood攻擊是如何利用其過程中的半連接狀態來耗盡服務器資源的;在講解TCP的序列號時,能說明TCP Connection Hijacking是如何通過預測序列號來僞裝成閤法客戶端的。此外,我對於UDP協議的一些特性,比如其不可靠性,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例如作為DDoS攻擊的載體,也希望能有更詳盡的分析。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構建更堅實網絡安全防綫的基石,讓我能夠從協議層麵理解安全,並提齣更有效的防護策略。

評分

我對TCP/IP協議的掌握程度,一直以來都處於一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在實際的項目開發中,我能熟練地使用各種網絡編程接口,比如Socket API,能夠發送和接收數據,實現基本的網絡通信。但是,當遇到一些棘手的網絡問題時,比如連接延遲高、丟包率大,或者應用層齣現奇怪的網絡錯誤時,我往往束手無策,隻能依靠一些通用的調試工具,比如Wireshark,然後對著抓包結果一籌莫展。我能看到數據包的傳輸,能辨認齣TCP、UDP這樣的協議標識,但這些數據包背後的狀態轉換、擁塞控製、流量控製等等核心機製,對我來說依然是個黑箱。尤其是在網絡優化和故障排查方麵,我總是感覺自己缺乏一種“係統性”的思維。我希望能有一本書,能夠從最基本的網絡分層模型開始,深入淺齣地講解每一層協議的設計原理,特彆是TCP協議中的那些精妙的算法,例如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的過程、可靠傳輸的實現機製(確認應答、超時重傳、序列號)、擁塞控製算法(慢啓動、擁塞避免、快重傳、快恢復)以及流量控製(滑動窗口)。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這些概念,更能解釋這些機製是如何協同工作,共同保證瞭互聯網通信的可靠性、效率和穩定性。同時,我期望這本書能夠通過實際的應用場景來佐證這些原理,比如HTTP、FTP、DNS等應用層協議是如何依賴TCP/IP完成工作的,以及在不同的網絡環境下,這些協議可能會遇到哪些挑戰,又有哪些相應的解決方案。

評分

我一直對通信協議的設計理念有著濃厚的興趣,而TCP/IP協議作為互聯網的核心,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市麵上很多教材在講解TCP/IP時,往往將重點放在瞭協議的各個組成部分,例如TCP、UDP、IP等,而忽略瞭它們之間如何協同工作,以及在整個網絡通信流程中扮演的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更宏觀的視角來審視TCP/IP協議。它能否以網絡分層模型為綫索,逐層深入地講解每一層協議的功能、設計原理以及與其他層協議的交互?例如,在講解IP層時,能否重點闡述其無連接、不可靠的特性,以及它是如何與TCP/UDP在傳輸層協同工作的?在講解TCP和UDP時,能否清晰地對比它們在可靠性、速度、應用場景上的差異,並解釋它們是如何滿足不同應用需求的?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完整的網絡通信場景分析,從應用程序發齣請求開始,直到數據最終到達目標服務器,詳細剖析數據包在每一層協議下是如何被封裝、傳輸和解封裝的。這種係統性的講解,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網絡通信全景圖,並理解TCP/IP協議族是如何作為一個整體來構建現代互聯網的。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上印著“世界著名計算機教材精選”幾個大字,再加上“TCP/IP協議原理與應用”這個主題,我一開始就對它充滿瞭期待。我是一名在校的計算機科學專業學生,平時接觸到的教材很多,但真正能讓我眼前一亮,並且讀完後感覺“值瞭”的書並不多。市麵上關於TCP/IP的書籍可以說海量,各種版本,各種側重點,讓人眼花繚亂。我嘗試過幾本,有的過於理論化,讀起來像是在啃一本厚厚的枯燥論文集,很多概念雖然抽象但解釋得不明不白,根本抓不住重點;有的又過於偏重實踐,代碼示例堆砌,但對背後原理的闡述卻淺嘗輒止,學完感覺隻是學會瞭“怎麼用”,而“為什麼”卻一無所知,這對於想深入理解技術根基的我來說,是很大的睏擾。特彆是TCP/IP這樣的基礎協議,它的理解深度直接影響到後續學習網絡安全、分布式係統、雲計算等更高級的領域。我曾經為瞭理解一個TCP握手的過程,翻閱瞭好幾本書,查閱瞭大量的資料,但總感覺像是霧裏看花,細節之處總是模糊不清,很多時候隻能死記硬背,這讓我感到非常沮喪。我特彆希望找到一本能夠將復雜的理論概念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解釋清楚,同時又能與實際應用相結閤,讓我能夠真正理解協議的設計思想和工作機製的書籍。這本書的名字和“精選”的標簽,讓我覺得它有潛力成為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本“寶藏”。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一步步揭開TCP/IP神秘的麵紗,讓我能夠徹底地掌握這個構建互聯網世界的基石。

評分

連接到 Internet。請確保 Internet 連接暢通,以便可以獲取最新的安裝更新,例如有助於安裝的安全更新和驅動程序更新。 如果沒有 Internet 連接,您仍可以安裝 Windows 7。

評分

開始安裝 Windows 7 之前

評分

送給自己的。

評分

還行吧,我們總監說當年他看瞭一半就超神瞭

評分

經典教科書,翻譯還不錯。

評分

若要查看産品密鑰不乾膠標簽的示例,請轉到 Microsoft 網站。

評分

老公買的,發貨很快,不知道內容如何

評分

如果您要進行此操作

評分

書寫的很好,學習瞭很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