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天空(修订版)

国学的天空(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佩荣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传统文化
  • 文化史
  • 历史
  • 哲学
  • 思想
  • 中国文化
  • 经典
  • 修订版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岳麓书社
ISBN:9787807618720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2931
品牌:博集天卷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儒家的代表是孔子与孟子,道家呢?自然是老子与庄子了。这四位古人最主要的身份是哲学家。哲学家的文章有三点特色,就是: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譬如,孔子一再回答学生问“仁”,孟子多次说明“心之四端”,老子对“道”加以描述,庄子由各种角度形容“游”与“化”,这些概念都是他们各自的心得,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实本质……国学对现代人的意义,不就是要归结为“价值观”的塑造与补强吗?简单说来,学习儒家与道家之后,如果在言行上没有任何改变,那就不能算是学过了。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获台湾地区“教学特优奖”“校园最热门教授”,新浪、搜狐年度杰出文化人物。著述繁多,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学术论著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严谨,迭出创见,是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一流国学研究专家。
  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年来,每年演讲达两百多场,态度真诚,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2006年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自2007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山东卫视、上海卫视等多家电视台主讲国学,获得一致好评。

精彩书评

  ★傅先生对于国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简洁清晰地表达。我很欣赏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开阔,他在讲课中做到了两个打通:其一,打通各个领域;其二,打通中西哲学。作为一个有着活泼心智的爱智者,他能在课堂上产生一个磁场,把思想的乐趣传递给每一个人。
  ——周国平(著名哲学学者、散文家)
  
  ★傅先生对于国学研究是很有功力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非常高,尤其是把国学讲得那么生动而又贴近人心,实属难得。
  ——李存山(中国社科院中国哲学研究所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傅教授是我所听过课的中国所有的国学专家中,讲得最好的一位讲师。尤其是他能站在中西文化的制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视野绝对不一样。
  ——邹先生(北大历史系国学培训班学员、上海某民办大学董事长)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孔子的真诚
第一章 立志于学
1. 孔子之学
2. 珍惜时间
3. 用心专注
4. 把握时机
5. 不厌不倦
6. 老师帮不上忙
7. 学生不争气
8. 学生启发老师
第二章 立志行仁
1. 立志行仁
2. 行仁与为善
3. 六位仁者
4. 立志求道
5. 一以贯之
第三章 自我修养
1. 化解我执
2. 欣赏曾点之志
3. 困惑来自何处
4. “克己复礼”新解
5. 心存敬畏
6. 少说少妙
第四章 孝敬父母
1. 孝出于天性
2. 敬爱父母
3. 委婉沟通
4. 孝与健康
5. 法理与人情
6. 孝与守礼
7. 三年之丧
第五章 结交良友
1. 真诚相待
2. 志趣相投
3. 信义兼顾
4. 益者三友
5. 损者三友
6. 孔子交友
第六章 社会责任
1. 淑世精神
2. 社会责任
3. 孔子想移民
4. 名正言顺
5. 上行下效
6. 一言兴邦
第七章 理解孔子
1. 谁了解孔子
2. 谁歧视女性
3. 谁在收肉干
4. 为何挑剔食物
5. 谁的耳朵顺了
6. 谁说孔子不幽默
7. 孔子知不知“死”
8. 孔子有无信仰

第二部
孟子的向善
第一章 人性向善
1. 人性向善
2. 善是什么
3. 心之四端
4. 人禽之辩
5. 三种快乐
第二章 人格之美
1. 修养六境
2. 浩然之气
3. 三种勇敢
4. 四种圣人
第三章 人我之间
1. 勇于自省
2. 做人处世
3. 五种不孝
4. 易子而教
5. 以德论交
6. 守经达权
第四章 仁政理想
1. 一曝十寒
2. 缘木求鱼
3. 与民共享
4. 见牛未见羊
5. 不可忽视环境
6. 事半功倍
第五章 自我超越
1. 豪杰之士
2. 效法尧舜
3. 与古人为友
4. 有为者亦若是
5. 天降大任
6. 孟子之乐

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第一章 老子的道
1. 儒道之别
2. 《老子》第一章
3. 道是什么
4. 道与自然
5. 道生万物
6. 悟道之法
7. 自足于道
第二章 圣人之道
1. 自我反省
2. 被褐怀玉
3. 不为物役
4. 内在觉悟
5. 处下居后
6. 为而不争
第三章 治国之道
1. 四种统治
2. 若烹小鲜
3. 小国寡民
4. 反战思想
5. 民不畏死
第四章 立身之道
1. 化解执着
2. 自己做主
3. 消除烦恼
4. 以德报怨
5. 和光同尘
6. 老子三宝
第五章 阅世之道
1. 相对价值
2. 祸福相生
3. 慎始慎终
4. 功成身退
5. 上善若水
6. 天地不仁

第四部
庄子的逍遥
第一章 转化生命
1. 未始有物
2. 大鹏展翅
3. 太仓稊米
4. 螳螂捕蝉
5. 鼓盆而歌
第二章 修炼方法
1. 浑沌之死
2. 心如死灰
3. 忘适之适
4. 天人合一
5. 不死不生
第三章 审美情操
1. 黏禅老人
2. 庖丁解牛
3. 桓公读书
4. 谁是美女
5. 自以为美
第四章 处世态度
1. 孝的六种境界
2. 算命不如修养
3. 材与不材之间
4. 从容的风度
5. 虚己以游世
6. 外化而内不化
第五章 与道相通
1. 鱼快乐吗
2. 彼此相忘
3. 朝三暮四
4. 每下愈况
5. 庄周梦蝶

精彩书摘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二十岁时娶官氏(宋国人)为妻,翌年生子孔鲤。孔子做过的职业包括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牧场)与助丧(承办丧事)等。三十岁前后就有学生求教并追随他,形成一个独特的师生团体,以讲学修德与治国利民为其目标。孔子学不厌而教不倦,学问与见识渐成系统,四十岁已可“不惑”,五十岁达到“知天命”,明白自己的天赋使命乃承启文化道统。五十一岁至五十五岁,孔子在鲁国从政,先后当过中都宰(县长)、小司空(工程部门副长官)、司寇(司法部门长官)等职,位列大夫,政绩卓越。但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合,且不满鲁定公沉湎美色等,终于去职离乡,开始周游列国。这一去,便是十四年,遍历卫、曹、宋、郑、陈、蔡各国,推行教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甚至两度面临生命危险。六十八岁时,鲁国新的执政者正式召请他回国。七十岁,独子孔鲤去世。七十一岁,他最喜爱的弟子颜渊去世。七十二岁,忠心耿耿的学生子路去世。七十三岁,孔子辞世。
  综观孔子这一生,其实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却以身教和言教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五百多年来最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的智慧是什么呢?首先即是“真诚”。人若真诚,将能体察内心有一股自我要求的力量,期待自己去行善。所谓“行善”,是指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亦即包含古代所说的五伦以及今日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由真诚引发的社会关怀,将会随着个人角色的变动而由近及远,其最高目标则是孔子亲口叙述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正好反映了人类生命的最高价值。只要肯定自己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自然可以心安理得。
  其次,孔子重视知识和教育,给予理性思维极高的评价。他立志之后就非常好学,而且坚持了一辈子。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有十家人的地方,必定有忠信如我的人,但却不像我这么好学。事实上,他凭什么断定呢?就是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读书、学习。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只要耳聪目明,能够开放心灵,那么整个宇宙、人类都可以当他的老师。到了最后,这样的人往往是最杰出的,因为他得到了众善之所长,就像所有的河流汇集到江海一样。这就是孔子立志向学的情形。
  ……

前言/序言



《国学的天空(修订版)》是一部致力于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力作。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古籍条目,而是以一种更具启发性、更贴近现代读者理解视角的方式,重新审视并呈现了国学这座博大精深的宝库。修订版的推出,更是凝聚了作者在多年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的最新体悟,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精炼、补充与更新,力求在保持国学原真精神的同时,赋予其更强的时代生命力。 本书的宏旨在于,打破传统国学学习的壁垒,让“高高在上”的国学亲近大众,走入生活。作者深知,许多读者对于国学存有敬畏之心,却又苦于不知如何着手,或是觉得内容枯燥晦涩。因此,《国学的天空(修订版)》采取了“化繁为简,以小见大”的写作策略。它不是一本艰深的学术论著,也不是一本应试的教材,而是一本能够引领读者漫步于国学星河,感受其璀璨光芒的引路书。 在内容架构上,《国学的天空(修订版)》精心选取了国学领域中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几个核心板块。这些板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精巧的编排,展现出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首先,本书将目光投向了先秦诸子百家。这无疑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群星璀璨,思想碰撞。作者并非逐一介绍每一位学派的创始人及其著作,而是提炼出不同学派的核心思想,如儒家的“仁爱”与“礼治”,道家的“道法自然”与“无为而治”,法家的“法治”与“君权”,墨家的“兼爱”与“非攻”,以及名家的逻辑思辨等。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例子,将这些抽象的哲学理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理解这些古老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的深刻启示。例如,在阐述儒家“仁爱”思想时,作者可能会联系当今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道德伦理问题,引发读者思考,为何千百年前的圣贤对人性的洞察如此精准。在解读道家“顺应自然”的智慧时,则可能引用一些现代人过度追求物质、忽视身心健康的案例,反衬出道家思想的超脱与智慧。 其次,古代文学的瑰宝是本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的浪漫,到唐诗宋词的辉煌,再到元曲明清小说的繁盛,构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篇章。本书并非旨在成为一本文学史的详细介绍,而是侧重于从国学视角,解读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文化情感以及审美情趣。作者会挑选一些广为人知、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诗经》中的质朴,《楚辞》的瑰丽,唐诗的雄浑与婉约,宋词的细腻与豪放,以及《红楼梦》般的世情百态,通过对其艺术特色、创作背景、文化内涵的解读,引导读者欣赏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这种解读,将超越单纯的文学鉴赏,触及文学作品背后所承载的哲学思考、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让读者在品味诗词歌赋的同时,也体悟到中华民族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再者,中国传统哲学与智慧,尤其是与人生哲学、处世之道相关的部分,也是本书着重探讨的领域。这包括了《周易》的宇宙观与辩证法,《道德经》的深邃哲理,《庄子》的逍遥境界,《孙子兵法》的策略智慧,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等。本书不会深陷于《周易》的卜筮之术,而是侧重于解读其变易、不易、简易的哲学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阐述《道德经》时,重点在于提炼其“上善若水”、“知足常乐”等为人处世的精要。对于《孙子兵法》,则会从中汲取其关于策略、决策、用人的智慧,并联系到现代管理与竞争中,展现其跨越时代的价值。这些内容,旨在为现代读者提供一套更为圆融、更为智慧的人生哲学,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此外,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将得到适当的展现。本书并非艺术史的百科全书,而是尝试从国学精神的视角,探讨这些艺术形式的文化渊源、美学原则以及它们如何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与哲学思想。例如,在谈论书法时,可能会触及汉字的书写之美、笔墨的意境,以及书法家在挥毫泼墨间所寄托的情感与修养。在解读中国画时,则会强调“写意”的哲学,留白的艺术,以及山水画背后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这些内容,旨在拓宽读者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国学并非仅限于文字,而是渗透于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 《国学的天空(修订版)》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语言风格和叙述方式。作者力求以现代、生动、雅俗共赏的语言,将这些古老而深邃的智慧呈现给读者。避免使用过多的学术术语和晦涩的古文,而是通过鲜活的案例、形象的比喻、富有感染力的叙述,拉近读者与国学的距离。本书中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可能是关于古代贤哲的生活片段,可能是关于经典著作的创作缘由,也可能是关于某个历史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国学智慧。这些故事,不仅能够增添阅读的趣味性,更能帮助读者理解和吸收国学精髓。 同时,本书还特别注重与现代生活的连接。作者不仅仅是介绍古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思考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价值。如何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融入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如何运用道家的“无为”智慧来处理现代生活的压力与焦虑?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借鉴《孙子兵法》的策略?本书通过大量的启发式提问和类比,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修订版的增加,意味着作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打磨。可能包括: 内容更新与深化:针对某些读者反馈较多、或者研究领域有新进展的部分,进行了更详尽的阐述或补充。例如,对于某些思想流派的联系与演变,可能会有更清晰的梳理。 视角拓展:可能引入了新的研究成果或解读视角,使得对某些经典或思想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 语言润色与优化:作者根据读者反馈,对行文流畅性、表述清晰度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使阅读体验更加愉悦。 案例选取更贴切:新增的案例或对原有案例的调整,可能更贴近当下读者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习惯,便于理解和共鸣。 总而言之,《国学的天空(修订版)》是一次面向所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的诚挚邀请。它不是一份沉重的知识负担,而是一次轻松愉快的精神之旅。它旨在点亮读者心中对国学的向往,提供一把钥匙,帮助他们打开理解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大门。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更能从中汲取智慧,提升修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意义,以及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这是一本能够陪伴读者一生、在不同人生阶段都能从中获得启迪的经典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手边有一本关于《诗经》的读物,虽然书名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但其中那些古朴的文字和质朴的情感,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一直认为,《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活水,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百态,也抒发了他们最真实的情感。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研究,而是将《诗经》中的诗歌,用一种非常贴近现代人生活的方式去解读。例如,书中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解读,就让我看到了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恋,以及当时社会对于这种情感的赞美。作者并没有去追究那些复杂的典故和考据,而是着重于挖掘诗歌中所蕴含的普世情感,比如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风》的部分,那些来自于民间疾苦和生活乐趣的歌谣,读来让人心生共鸣。它让我意识到,《诗经》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它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情感基因。这本书让我对《诗经》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课本上的几篇选文,而是鲜活的、能够触动人心的生命之歌。

评分

最近偶然得到一本关于中国古代书法的介绍性读物,虽然书名我已记不太清,但那精美的字迹和字里行间的文化底蕴,却让我沉醉不已。我一直对书法这门艺术感到好奇,但又觉得它过于高深莫测,难以入门。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它没有一上来就讲解复杂的笔法和结构,而是从书法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讲起,让我明白了书法不仅仅是一种书写技艺,更是承载着个人品德、学养和情趣的艺术。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书法风格进行了介绍,例如篆书的古朴庄重,隶书的洒脱飘逸,楷书的端正严谨,以及草书的行云流水,都通过精美的字帖图片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二王”书法艺术的解读,让我看到了王羲之行云流水般的笔势和飘逸俊美的风格,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挥毫泼墨时的心境。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书法艺术有了初步但却深刻的认识,也激起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欣赏的兴趣。

评分

最近心血来潮,翻出了一些尘封已久的经典读物,其中一本让我格外沉醉,书名大概是《古韵新声》之类的,具体名字一时记不清了,但那种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冲动却从未消退。我一直觉得,国学并非束之高阁的古籍,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智慧,是理解世界、安顿心灵的钥匙。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很特别,不是那种枯燥的讲义,而是像一位和蔼的长者,娓娓道来,将那些看似遥远的概念,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点点地展现在我眼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仁”的论述,作者没有止于空泛的定义,而是通过一个个历史场景,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们如何践行“仁”,从帝王的爱民如子,到平民的互助友爱,都让我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论语》的解读也很有见地,不拘泥于字面,而是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时代背景和人生哲学,读来豁然开朗,仿佛穿越回了春秋时期,与孔夫子及其弟子们进行着跨越千年的对话。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并非过时,而是历久弥新,值得我们不断去发掘和传承。

评分

我最近正在阅读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著作,具体书名记不太清楚了,但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这些故事的认知。我一直以为神话只是孩童时期的睡前故事,或是博物馆里的冰冷文物,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神话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深刻哲理。作者以一种非常严谨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梳理了中国古代神话的脉络,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女娲补天造人,再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每一个故事都经过了细致的考证和深入的解读。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精卫填海”的故事,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悲壮的传说,而是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反抗精神和不屈意志,让我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还探讨了神话与古代社会价值观、宇宙观的联系,让我明白了这些古老的故事,是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惊喜和启迪,让我对我们祖先的想象力和智慧充满了敬意。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颇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流于表面,很难真正触及核心。最近偶然发现了一本名叫《文心雕龙》的解读本,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有着深厚的功底,他没有简单地翻译原文,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文心雕龙》的思想脉络和艺术成就。我特别佩服作者的洞察力,他能够将刘勰在两千年前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与当今的文学现象联系起来,让我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超越时空。书中对“文心”和“雕龙”这两个概念的阐释尤其精彩,让我明白了文学创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情感的凝练和艺术形式的匠心独运。读完这部分,我对文学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也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创作态度有了更深的敬意。此外,作者在论述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文学作品,使得阅读过程趣味盎然,仿佛在与一位博学多识的良师益友进行一场深入的学术探讨。这本书对于我这样希望更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精髓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

活动价,很实惠,一下买了很多书。

评分

印刷品质量好,纸张也不错,好评!

评分

书压坏了!!!内容不错!《希腊神话故事》(施瓦布)、《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孙隆基)、《蒙田随笔》、《爱默生随笔》、《伍尔夫随笔全集》、《宽容》(房龙)、《一九八四》(奥威尔)、《人都是要死的》(波伏瓦)、《基督山伯爵》(大仲马)、

评分

好书不厌百遍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评分

看了又看,就是一本好书?

评分

国学是我喜欢的图书,内容解析全面,值得仔细研读。

评分

很好,正版。一一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因为它谈的课题,恰巧是你最想谈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