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産·中國殷墟叢書: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新版)

世界文化遺産·中國殷墟叢書: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馬如森 著,王宇信 編
圖書標籤:
  • 殷墟甲骨文
  • 甲骨文字典
  • 世界文化遺産
  • 中國古代史
  • 考古學
  • 文字學
  • 曆史語言學
  • 商朝
  • 甲骨學
  • 文化遺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7112636
版次:2
商品編碼:1147766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世界文化遺産·中國殷墟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6
字數:52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世界文化遺産·中國殷墟叢書: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新版)》係著名古文字學傢、語言學傢孫常敘先生嫡傳弟子、東北師範大學教授馬如森先生積多年功力撰寫、上海大學齣版社齣版的《殷墟甲骨學》一書後半部分的修訂增補版。《殷墟甲骨學》於2007年初問世後,因其廣泛的實用性而深受廣大讀者好評,已多次重印。今應不少讀者建議,我們從《殷墟甲骨學》一書中抽齣甲骨文單字部分加以修訂重印,作為語言類工具書單捲齣版。
  《世界文化遺産·中國殷墟叢書: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新版)》共收甲骨文單字1203個。為便於讀者閱讀,我們采用雙色印刷,凡書中介紹的甲骨文原字跡均采用專色印刷,醒目大方。書中所引每一個甲骨文單字均是用硫酸紙在拓本上按字形原大摹寫,毫不失真;甲骨文的注音在字頭的右側上方:甲骨文的釋字探求本義;每個單字的右側注明來自某著錄書籍的簡稱;甲骨文的釋義按類彆分項說明,突齣實用性和便捷性。
  該書係著名甲骨學者王宇信研究員主編的“世界文化遺産·中國殷墟”叢書的一種,該書被列為“十一五”國傢重點圖書齣版規劃項目、“十一五”上海市重點圖書規劃項目、上海市文化發展基金會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馬如森,1932年齣生於遼寜省遼陽縣。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員,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員,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學術委員會委員。

內頁插圖

目錄

鬍厚宣序
孫常敘序
李學勤序
王字信序
自序
緒論
凡例
筆畫查字錶
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正文
第一捲(54字)
第二捲(89字)
第三捲(114字)
第四捲(78字)
第五捲(92字)
第六捲(67字)
第七捲(90字)
第八捲(71字)
第九捲(46字)
第十捲(70字)
第十一捲(73字)
第十二捲(96字)
第十三捲(47字)
第十四捲(69字)
增訂第捲-(2字)計(56字)
增訂第捲二(12字)計(101字)
增訂第捲三(8字)計(122字)
增訂第捲四(13字)計(91字)
增訂第捲五(11字)計(103字)
增訂第捲六(13字)計(80字)
增訂第捲七(12字)計(102字)
增訂第捲八(13字)計(84字)
增訂第捲九(5字)計(51字)
增訂第捲十(15字)計(85字)
增訂第捲十-(10字)計(83字)
增訂第捲十二(18字)計(114字)
增訂第捲十三(5字)計(52字)
增訂第捲十四(10字)計(79字)
漢語拼音索引
參考文獻
再版後記

前言/序言


浩瀚星辰中的璀璨遺珠:古埃及文明的輝煌與奧秘 一捲跨越數韆年的時空畫捲,一次與古老智慧的親密接觸。 本書以宏大而細膩的筆觸,深入探索瞭人類文明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篇章之一——古埃及文明。我們並非聚焦於甲骨文這一特定文化符號的解讀,而是將目光投嚮尼羅河畔那座曾經輝煌的文明古國,解析其從誕生、興盛到最終消亡的完整脈絡,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生動、充滿生命力的古埃及世界。 本書共分為六大核心篇章,每一部分都力求在廣度與深度上達到平衡,旨在揭示古埃及文明何以能夠在漫長歲月中保持其獨特魅力與先進性。 第一章:尼羅河的饋贈——文明的搖籃與地理的塑造 本章首先從地理環境入手,闡釋尼羅河對於古埃及文明形成的決定性作用。我們詳細分析瞭每年定期的泛濫如何為這片沙漠中的綠洲帶來肥沃的淤泥,以及“黑土地”(Kemet)與“紅土地”(Deshret)的對比如何塑造瞭埃及人獨特的宇宙觀和生死觀。 書中詳盡考證瞭古埃及的早期聚落形態,包括前王朝時期的農業技術進步、陶器的發展,以及上下埃及的早期政治整閤過程。我們引入瞭最新的考古發現,重新審視瞭著名的“那爾邁調色闆”所象徵的統一戰爭,並構建瞭從部落時代嚮國傢形態演變的清晰路徑。不同於文字或契約的冰冷記錄,本章緻力於還原齣古埃及人如何在自然的恩賜與挑戰中,一步步構建起最初的社會結構。 第二章:法老的權杖——神權、政治與國傢機器的運轉 古埃及文明的核心在於“法老”——集神性與王權於一身的統治者。本章深入剖析瞭法老製度的本質,探討瞭“瑪阿特”(Ma'at,意為秩序、真理、正義)這一核心概念如何維係整個王國的穩定。 我們詳細梳理瞭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的更迭曆史,對比瞭不同時期的中央集權力度與地方貴族的權力博弈。重點章節探討瞭埃及的行政管理體係,包括維齊爾(宰相)的職能、地方諾姆(行政區)的劃分與管理,以及稅收、灌溉和公共工程的組織方式。書中特彆展示瞭圖坦卡濛墓發現的隨葬品中所體現的王室奢華與管理資源的精細程度,用實物來佐證文獻中對法老至高無上權力的描述。 第三章:永恒的居所——宗教信仰、神祇譜係與來世觀念 古埃及人的生活哲學深深根植於其復雜的宗教體係。本章將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神祇、魔法與永生的世界。 我們不再停留在對太陽神拉(Ra)、冥神奧西裏斯(Osiris)、生育女神伊西斯(Isis)等主神的簡單介紹,而是著重分析瞭這些神祇如何隨著曆史變遷而發生職能的融閤與轉變(例如阿濛神的崛起)。書中細緻描繪瞭古埃及人對於“巴”(Ba,靈魂的活動部分)和“卡”(Ka,生命力)的區分,以及他們為確保死後靈魂能夠順利迴歸肉身所進行的復雜儀式。此外,本書還專門闢齣一節,詳細解讀瞭《亡靈書》的結構及其在喪葬儀式中的實際應用,揭示瞭其作為“通往來世的指南”的真實功能。 第四章:石頭的史詩——建築、工程與藝術的成就 古埃及留給後世最直觀的遺産便是其宏偉的石頭建築。本章將重點關注金字塔群、卡爾納剋神廟以及帝王榖的建造之謎。 我們采用跨學科的視角,結閤現代工程學理論,探討瞭古埃及人如何在大規模的勞動力組織下,精確切割、運輸和堆砌巨石。書中不僅描述瞭金字塔的外部形態,更深入分析瞭內部結構(如墓室、通風井)的功用與象徵意義。在藝術方麵,本書超越瞭對壁畫和雕塑風格的簡單描述,轉而分析瞭“正麵律”等藝術規範背後的宗教和政治意圖——即如何通過程式化的形象來錶達永恒和不變的秩序。 第五章:智慧的結晶——文字、科學與文學成就 雖然本書的側重點並非文字的實用性字典,但我們依然需要深入瞭解古埃及的書寫係統——聖書體(Hieroglyphs)——作為文明傳承的載體。本章聚焦於文字本身所承載的信息與功能。 我們詳細介紹瞭聖書體從象形符號到語音符號的演變過程,以及紙莎草紙(Papyrus)的製作技術如何使得知識得以廣泛傳播。在科學領域,本書闡述瞭古埃及人在數學(如分數運算、體積計算)、天文學(如曆法的製定)和醫學(如外科手術的記錄)方麵取得的卓越成就。通過翻譯和分析一些保存下來的文學作品片段,如《辛努亥的故事》,讀者可以體會到古埃及人在敘事藝術和對人性探索方麵的深度。 第六章:文明的轉型與遺産的流傳 本章關注古埃及文明的衰落與轉型期。從希臘化時代的托勒密王朝,到最終並入羅馬帝國,我們分析瞭外部文化(如希臘哲學和羅馬行政管理)對本土宗教和政治體係的衝擊與融閤。 最終,本書總結瞭古埃及文明對後世世界(包括古希臘、羅馬乃至近現代考古學和文化遺産保護)所産生的深遠影響,並探討瞭現代學者如何通過羅塞塔石碑等媒介,逐步重建起這座失落的宏偉文明的完整圖景。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權威且引人入勝的古埃及文明概覽,它是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窗口,讓讀者得以領略一個關於信仰、權力與不朽追求的史詩故事。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套叢書中的一冊,它在整體風格上保持瞭高度的統一性,這使得我很有動力去收藏和閱讀整個係列。這種係列化的齣版方式,本身就體現瞭一種對文化傳承的宏大敘事視角,它不是孤立地展現某一個知識點,而是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文化認知框架。在翻閱過程中,我不禁聯想到過去那些在燈下伏案疾書的學者們的形象,仿佛能從中感受到那種對民族根脈的深深眷戀。這本書的價值,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瞭工具書本身的範疇,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曆史責任感的載體,提醒著我們所肩負的文化記憶的厚重。這種深層次的精神共鳴,是很多普通齣版物難以企及的。

評分

我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時,首先感到的是一種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它絕不是那種隨便翻翻就能領會其精髓的入門讀物。從目錄的編排就能看齣編纂者在內容組織上的用心良苦,邏輯層次分明,從基礎的部首歸類到復雜的詞條釋義,每一步都像是為學習者鋪設好的堅實階梯。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許多疑難字和罕見詞條的處理方式,沒有采取一筆帶過的敷衍態度,而是輔以詳盡的考據和對比分析,這對於真正想要深入研究甲骨文符號意義的嚴肅讀者來說,無疑是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和可靠性。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人由衷地敬佩背後付齣的巨大心血和時間成本,它顯然是傾注瞭數代人心血的結晶,而非短期內匆匆趕工的産物。

評分

說實話,初次接觸這種專業性極強的典籍,我還有些許畏懼,擔心自己知識儲備不足難以駕馭。但這本書在難度遞進的處理上做得非常巧妙。它沒有將讀者直接推入最深奧的領域,而是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先建立起基礎的認知模型,然後再逐步引入更復雜的語境分析。這使得即便是初學者,在有耐心的情況下,也能感受到自己知識邊界的拓展和提升。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次小型的、私密的學術沙龍,那些古代的智慧和聲音,通過這本現代工具書的媒介,變得清晰可辨、觸手可及。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壁壘,而是熱情敞開的知識殿堂大門。

評分

這部書的裝幀設計確實很彆緻,硬殼封麵,摸上去有種厚重又典雅的感覺,非常符閤它作為文化遺産叢書的一員所應有的氣質。紙張的選擇也很有講究,米白色的內頁,印刷的字體清晰銳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尤其是排版布局,雖然是工具書性質的字典,但它在保持嚴謹性的同時,並沒有給人留下那種枯燥乏味的印象。我可以想象,如果把它擺在書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欣賞的藝術品,不僅僅是內容,連同“形”也承載瞭對曆史的敬意。對於那些喜歡實體書,注重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光是翻閱的過程就能感受到一種莊嚴的儀式感,這在如今充斥著電子屏幕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封麵上的紋飾似乎也經過瞭精心考量,既有傳統神韻,又不失現代設計的簡約,很耐看。

評分

這本書的實用性簡直超乎我的想象,我原以為工具書難免會有些刻闆和脫離實際應用場景,但這次的體驗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羅列瞭符號和解釋,更像是為我們搭建瞭一座連接古代與現代思維的橋梁。我在嘗試解讀一些古籍資料時,遇到晦澀難懂的錶述,翻閱此書後,往往能瞬間豁然開朗。那種“原來是這樣解釋”的頓悟感,是單純依靠網絡碎片化信息搜索所無法比擬的。它提供的是一個係統化的、經過專業驗證的知識體係,讓你在麵對復雜的曆史語境時,擁有一個可以完全信賴的“導航儀”。對於曆史愛好者而言,這幾乎是必備的案頭工具,能極大地提升研究效率和準確性。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講的比較詳細,十分實用。

評分

入門學習認字還可以,不錯的書!

評分

滿意。不錯。

評分

評分

不錯挺好

評分

很好!編撰的很好的書。

評分

每次買完東西記得評價這樣纔能拿京豆和成長值喲,至於産品有的好有的不好這個看運氣,有的産品實事求是有的産品就比較坑自營還是有保障的

評分

很好,覺得值得購買,應該讓孩子多讀讀應類書籍!字體大,對眼睛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