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鉴(套装共2册)

木鉴(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商子庄 著,海凌超,徐峰 编
图书标签:
  • 木材
  • 植物学
  • 园艺
  • 鉴赏
  • 工具书
  • 设计
  • 工艺
  • 自然
  • 文化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0154A
版次:1
商品编码:1148795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页数:426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木鉴》一本实用的木材识别、鉴赏、收藏指南。400幅精美图片,独特的图说方式,帮您识别、鉴赏木材。以文识木、以图鉴木,图文并茂,简明易懂。涵盖了木的起源、文化、分类、特征、鉴别、收藏等内容。
  从古至今,木材都是人类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人们对木材情有独钟,因木具有质朴的自然美、优良的工艺性能,也源于一份深厚的文化情结。科学、系统、规范地认识、鉴别木材,对木质文物的收藏与研究、投资与鉴赏意义重大。
  《红木与名贵硬木家具用材鉴赏》采用图谱的方式,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包括树种名称、产地、树木或木材特征、木文化故事,木材鉴定行业的福尔摩斯带你走进木材的世界。

内容简介

  《木鉴:中式家具常用木材鉴赏宝典》的“缘起”部分,阐述了中国人的木文化情结、木的植物学以及木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起到综述作用。《木鉴》按照树种分类,介绍了二十余种木材的名称、产地、文化历史、特征、种类、用途、木材鉴别和用材鉴赏,图片着重于展示不同木材的生态特征、材质特征以及木制工艺品、木家具、木建筑等用材特点。图文结合,以期达到以文识木、以图鉴木的目的,适合木质文物收藏爱好者、研究者,以及广大的木文化爱好者阅读。

  《红木与名贵硬木家具用材鉴赏》以QB/T 2385—2008《深色名贵硬木家具》附录A所列的树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除收录80余种国内外常见的红木与深色名贵硬木家具用木材树种外,还有数种埋地几千年至几万年的名贵阴沉木。

作者简介

  海凌超,高级工程师,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主任。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家具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同年分配到顺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工作。近10年来一直从事木材构造、识别及各类家具、人造板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作为主要起草人参加起草GB/T151051-2006《模压刨花板制品第一部分室内用》国家标准,主持了广东省科技厅项目:《木材图谱数据库的建立与木材图谱鉴定方法的研究》,发表论文数篇。

  徐峰,教授,现任广西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广西大学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技术负责人。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负责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获国家特色专业称号:主讲的《木材学》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
  从事木材学的教学科研近40年。特长是木材树种鉴别、树木年龄鉴定:为国内著名的木材鉴别专家,被誉为“木材鉴定行业的福尔摩斯”。取得教学科研成果2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教学成果奖2项:获国家级教学软件大赛奖2项,获自治区级教学软件大赛奖2项。取得2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1在成熟的次生木质部细胞中发现细胞核。2首次发现苏铁类植物为须根系植物。主编专著10余部,代表作有:获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的《木材鉴定图谱》,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获广西出版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热带亚热带优良珍贵木材彩色图鉴》,广西科技出版社,2009年:《中国及东南亚商用木材1000种构造图象CD-ROM查询系统》,广西金海湾音像出版社,1998年。出版教材10多种,代表作有:(1)《木材检验技术》(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年;(2)《木材竹材识别与检验》(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3)《木材学》(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4)《木结构材料学》c副主编l,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5)《木材检验理论与技术》和《木材检验基础知识》(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获省级以上优秀论文奖8篇。

内页插图

目录

《木鉴:中式家具常用木材鉴赏宝典》
缘起
盛木为怀
佳木为材
良材为用
黄花梨木
黄花梨的名称、产地
黄花梨特征、分类及用途
黄花梨鉴别要点
黄花梨家具鉴赏
越南黄花梨
越南黄花梨名称、产地
越南黄花梨特征
越南黄花梨鉴别要点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区别
紫檀木
紫檀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紫檀木的记载
紫檀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紫檀木鉴别要点
紫檀木家具鉴赏
檀香木
檀香木名称、产地
檀香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檀香木的鉴别要点
檀香木与紫檀的区别
红木
红木名称
红木特征、分类
红木鉴别要点
红木家具鉴赏
花梨木
花梨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花梨木的记载
花梨木分类和特征
花梨木家具鉴赏
鸡翅木
鸡翅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鸡翅木的记载
鸡翅木分类和特点
鸡翅木的新、老之分
鸡翅木家具鉴赏
铁力木
铁力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铁力木的记载
铁力木分类、用途
铁力木与铁刀木的区别
铁力木家具鉴赏
楠木
楠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楠木的记载
楠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楠木用材鉴赏
乌木
乌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乌木的记载
乌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乌木鉴别要点
乌木家具鉴赏
榉木
榉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榉木的记载
榉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榉木鉴别要点
榉木家具鉴赏
核桃木
核桃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核桃木的记载
核桃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核桃木鉴别要点
核桃木家具鉴赏
樟木
樟木名称、产地
历史—亡关于樟木的记载
樟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樟木鉴别要点
樟木家具鉴赏
柞榛木
柞榛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柞榛木的记载
柞榛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柞榛木家具鉴赏
榆木
榆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榆木的记载
榆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榆木家具鉴赏
楸木
楸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楸木的记载
楸木特征及用途
楸木鉴别要点
楸木家具鉴赏
瘿木
瘿木名称
历史—亡关于瘿木的记载
瘿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瘿木鉴别要点
瘿木家具鉴赏
黄杨木
黄杨木名称、产地
历史—卜关于黄杨木的记载
黄杨木特征、分类及川途
黄杨木鉴别要,点
黄杨木用材鉴赏
柚木
枘木名称、产地
枘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枘木鉴别要点
枘木家具鉴赏
柏木
柏木名称、产地
历史上关于柏木的记载
柏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柏木家具鉴赏
杉木
杉木名称、产地
杉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杉木家具鉴赏
橡木
橡木名称、产地
橡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椿木
椿木名称、产地
椿木特征、分类及用途
槐木
槐木名称、产地
槐木分类
槐木家具鉴赏


《红木与名贵硬木家具用材鉴赏》
1 檀香紫檀
2 降香黄檀
3 刀状黑黄檀
4 阔叶黄檀
5 卢氏黑黄檀
6 东非黑黄檀
7 交趾黄檀
8 奥氏黄檀
巴里黄檀
9 微凹黄檀
10 乌木
11 苏拉威西乌木
12 崖豆木
13 铁刀木
14 刺猬紫檀
15 越柬紫檀
16 印度紫檀
17 大果紫檀
18 鸟足紫檀
19 非洲紫檀
20 安氏紫檀
21 缅茄木
22 印茄
23 摘亚木
24 古夷苏木
25 甘巴豆
26 赛鞋木豆
27 小鞋木豆
28 黑铁木豆
29 红铁木豆
30 香脂木豆
31 木荚豆
32 阔变豆
33 圭亚那蛇桑
34 维腊木
35 风车木
36 坤甸铁樟木
37 铁线子
38 檀香木
39 胶漆树
40 黑胡桃
41 重蚁木
42 翼红铁木
43 橡胶树
44 巴拉圭苏木
45 黑苏木
46 军刀豆
47 马达加斯加榄仁
48 柚木
49 黄杨木
50 苏木
51 格木
52 坡垒
53 红锥
54 水青冈
55 金丝李
56 铁力木
57 山核桃
58 枫杨
59 香樟
60 檫木
61 楠木
62 台湾相思
63 小叶红豆
64 白木香
65 石楠
66 母生
67 海南子京
68 蚬木
69 榔榆
70 榉木
71 香椿
72 龙眼
73 荔枝
74 细子龙
75 水曲柳
76 桑树
77 乌墨蒲桃
78 火力楠
79 红豆杉
80 蒙古栎
81 紫油木
82 黄连木
83 山枣
84 阴沉木
参考文献
索引
中文名称索引
拉丁文名称索引
第一章 大红酸枝的传说
第一节 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垫船木…………3
第二节 法国植物学家皮埃尔给大红酸枝命名…………6
第三节 红木古典家具使用的三大名木…………9
第二章 大红酸枝红木市场行情:八年涨八倍
第一节 大红酸枝是珍贵的高档红木材料…………21
第二节 近八年来大红酸枝价格上涨八倍…………22
第三节 大红酸枝近期升值空间最大…………24
第三章 大红酸枝家具的制作工艺
第一节 木材烘干与打样工艺…………29
第二节 精湛卓越的木工工艺…………31
第三节 出神入化的雕刻工艺…………32
第四节 明莹光洁的打磨工艺…………34
第四章 大红酸枝家具的鉴别与选购
第一节 《红木国标》关于红酸枝的规定…………41
第二节 大红酸枝与其他红酸枝的区别…………43
第三节 大红酸枝家具的防伪识真…………46
第五章 大红酸枝家具的鉴赏和养护
第一节 大红酸枝家具的艺术欣赏价值 …………52
第二节 大红酸枝家具的品相鉴赏…………54
第三节 大红酸枝家具的保养…………56
第六章 大红酸枝家具与红木文化
第一节 大红酸枝传承红木古典家具文化…………61
第二节 大红酸枝家具的理念文化…………65
第三节 大红酸枝家具与保健养生文化…………67
第七章 当代红木家具图谱
第一节 客厅系列红木家具主要款式…………73
第二节 卧室系列红木家具主要款式…………101
第三节 书房系列红木家具主要款式…………119
第四节 餐厅系列红木家具主要款式…………142
第五节 综合系列红木家具主要款式…………155
第八章 当代红木知名品牌(十八家)

精彩书摘

  《木鉴》
  缘起
  万物生长、消亡、繁盛皆因缘生起。有缘则合聚,无缘则离散。
  木与人,缘与源。
  盛木为怀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下象其根。”
  ——《说文解字》卷六《木部》
  大千世界,万物繁盛,想要几千年维持一种选择,实属不易。中国人恋木,崇尚木,几千年来,始终对它不离不弃。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为何对木情有独钟?
  《春秋繁露》载:“木者,春生之性。”指木是生命之源,发自春天,代表着一种温存。这是否迎合了中国人的本源与性格?
  ……
  《红木与名贵硬木家具用材鉴赏》
  采用图鉴的形式编著,内容丰富、记载翔实、图文并茂。多数种类附有树木形态图或原木形态图,木块实体图,木材宏观和微观结构图,家具或工艺品实物图。对各种木材的木文化故事与木美学元素进行探讨,更增添本书的鉴赏性与实用性。
  ……

前言/序言


《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作者: 王南屏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8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艺术精髓与文化内涵的专业著作。全书共分十二章,约六十余万字,图文并茂,旨在为园林专业人士、历史学者及园林爱好者提供一部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参考。 第一章:园林起源与先秦雏形 本章追溯了中国园林的源头,探讨了“囿”、“苑”、“游猎场”等早期形态的演变。重点分析了《诗经》《周礼》等典籍中对早期园林活动的记载,指出自然崇拜与帝王游憩需求是园林初创期的主要驱动力。特别对比了夏商周时期礼制对园林形制的早期影响,勾勒出中国古典园林从实用性向审美性转化的初始阶段。 第二章:秦汉大一统与皇家园林的气象 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的确立使得皇家园林的规模空前宏大。本章详述了秦始皇的阿房宫与上林苑,以及汉武帝对园林艺术的推崇。通过对汉代画像砖、壁画的考证,重构了汉代园林的壮阔景观,如“神仙思想”在园林布局中的体现,以及“建章”、“未央”等宫苑的设计理念,揭示了汉代园林追求的“雄浑”与“博大”气象。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士人情怀与山水审美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文人士大夫开始将个人情怀寄托于山水之间。本章深入探讨了竹林七贤、王羲之等名士的园林活动,分析了“竹”、“石”在士人心中的象征意义。重点阐述了此时期园林从小型的私家园林向精神寄托地转变的过程,园林设计开始强调“天然去雕饰”的审美倾向,为后世文人园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章:隋唐盛世的恢宏与精致 隋唐时期,国家强盛,园林艺术达到第一个高峰。本章详细介绍了隋炀帝的东都洛阳园林群,以及唐代长安的兴庆宫、大明宫等大型宫苑的设计特色。尤其关注了曲江、芙蓉园等公共园林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本章还专题研究了“亭台楼阁”建筑艺术的成熟,以及“借景”手法在唐代园林中的运用,展现了盛唐气象下的园林之美。 第五章:五代十国与宋代的精致化倾向 宋代,经济繁荣,园林艺术向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本章分析了五代后蜀皇帝对园林的痴迷,以及宋代私家园林在城市中的勃兴。重点剖析了苏轼、米芾等文人在园林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探讨了“理学”思想如何影响园林的布局与意境营造。分析了宋徽宗时期对假山堆叠艺术的极致追求,为后来的叠石流派提供了直接范本。 第六章:元代:士人园林的成熟与象征主义 元代是汉族文人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本章将重点聚焦于元代文人园的典范——大都(今北京)的私家园林。详细解读了如张士楹的“拙政园”(此处指元代规划的早期雏形)和郭守敬的“万柳堂”的设计精妙之处。探讨了元代园林如何通过极简的材料(如太湖石、浅池)来表达深远意境,完成了从写实描摹到象征写意的飞跃。 第七章:明代前期:私家园林的鼎盛与地域风格的形成 明代,园林艺术进入成熟期,尤其以江南私家园林最为著名。本章详细考察了苏州园林的地域特色,分析了亭、轩、廊、榭等空间的组合方式。重点分析了明代园林在水体运用、植物配置上的创新,以及园林叙事性空间的建立,强调“移步换景”这一核心审美原则的固化。 第八章:明代中后期:叠山理水的巅峰 本章深入探究明代晚期园林建造技术和理论的空前发展。详述了以计成的《园冶》为代表的造园专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造园技术体系的正式确立。重点分析了如文震亨的园林思想,探讨了不同石材(如灵璧石、太湖石)在不同地域园林中的选择与堆叠技法,揭示了此时期园林从“造景”到“理景”的哲学转变。 第九章:清代:集大成与皇家园林的集萃 清代园林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展现出恢弘与奢华的特点。本章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聚焦于清代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的规划思想,分析其融合南北风格、体现皇权威仪的特征。下部则关注清代江南园林对明代典范的继承与发展,如晚期园林的精雕细琢与装饰化倾向。 第十章:北方园林与地方流派的特色 本章从地域差异入手,对比北方官式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的结构异同。详细分析了以北京恭王府花园为代表的北方王府园林的特点,如院落规整、体量较大、色彩浓重等。探讨了北方园林在应对寒冷气候和体现儒家秩序感方面的独特策略。 第十一章:园林建筑与装饰艺术的关联 本章从建筑学的角度切入,系统梳理了园林中各类建筑构件的演变。包括对“漏窗”的样式研究、不同“月洞门”的形制分析、以及“匾额”、“楹联”在点景、抒情方面的文化功能。探讨了花窗、栏杆、铺地等细部装饰如何共同构建园林的整体艺术氛围。 第十二章:现代变迁与文化遗产保护 本章关注近代以来园林面临的挑战与转型。讨论了西方园林观念的传入对传统园林的影响。最后,本书回归当代议题,强调对现存古典园林进行科学测绘、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本书特色: 史料扎实: 整合了近百种历史文献、地方志及造园典籍,考证详实。 体系完整: 从起源到现代,时间轴清晰,脉络分明。 分析深入: 不仅描述园林面貌,更深入解析其背后的哲学思想、社会背景与审美取向。 图版丰富: 辅以大量历史地图、测绘图及实景照片(或复原图),便于理解空间形态。 本书为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读本。

用户评价

评分

书评一 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古典家具鉴赏的宝典,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作者在木材的纹理、色泽、以及不同时期家具的风格演变上,有着极其深入独到的见解。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不同地域榫卯工艺的对比分析,简直像是把那些失传的匠心独运一一呈现在眼前。书中对明式家具的清雅线条和清式家具的繁复雕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分辨出其中的精髓。特别是关于木材的年轮和密度如何影响家具的耐久性和声音特质的描述,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织在一起,读起来非常过瘾。这本书的配图质量也相当高,很多细节图几乎是微观级别的展示,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美学的史诗,让我对“坐而论道,卧而思艺”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书评二 说实话,我最初拿起这本书时,是抱着挑剔眼光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古董鉴定的书很多,大多流于表面。但这一套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不像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著作,反而非常注重实操性。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木材的“包浆”来判断一件家具的年代和使用频率,其中的技巧简直是“一招鲜吃遍天”的实用指南。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不同木种(比如黄花梨、紫檀、红木)在不同光照和湿度下的物理变化记录,这些都是经验之谈,不是光靠理论能总结出来的。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行家在古老的作坊里穿梭,听他娓娓道来那些木头里藏着的故事。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带着一种温润的叙事感,读起来毫不费力,却又句句珠玑,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去古玩市场检验一下学到的知识。

评分

书评五 坦白讲,我原本以为这类书籍都会是枯燥的学术报告,但这两册书的阅读体验堪称惊喜。它成功地将枯燥的木材学知识融入到生动的历史背景叙事中。作者对不同历史时期宫廷家具与民间家具的差异分析得极为透彻,比如宫廷对材料稀有度的极致追求,与民间对实用性和地方特色的侧重,形成鲜明对比,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书中对家具在不同时代扮演的社会角色也有探讨,让家具不再仅仅是“物件”,而成了社会变迁的“活化石”。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探讨“审美疲劳”时提到的,如何从木材的天然瑕疵中发现独特美感的那段论述,非常富有哲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值得称赞,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为阅读提供了极佳的物质享受,让人愿意反复翻阅。

评分

书评三 这套书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咋舌。它不仅仅停留在“这是什么木头”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木材的“品格”——即它如何与文人的审美情趣相结合。作者对明清两代文人对“素”与“雅”的追求,如何体现在家具选材和造型上的论述,非常到位。书中穿插了大量历史典故和诗词引用,使得鉴赏过程充满了文化韵味,不再是冷冰冰的材料学分析。比如,关于古代家具对“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物质体现,作者的阐释让我对“器物精神”有了全新的感悟。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匠心,从宏观的器型分类到微观的雕刻刀法,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得像是严谨的建筑设计图。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提升自己艺术修养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之作。

评分

书评四 我是一个对传统工艺有着近乎偏执的爱好者,而这套书无疑是目前市场上最贴近“匠人精神”的文本之一。它最让人称道的是对“修旧如旧”的理念进行了极其深入的探讨。书中详细记录了古代修复家具时所用的天然胶、天然漆,以及如何避免现代材料对古物造成二次伤害的方法。这些知识点极其宝贵,充满了对历史遗产的敬畏之心。作者在谈及某件传世之作的修复历史时,语气中流露出的那种对历史的尊重,感染力极强。阅读时,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学习鉴定知识,更是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那些几百年前的工匠们交流对美的理解。文字的打磨达到了极高的水准,用词精准,且充满了画面感,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股老木材特有的、经过岁月沉淀后的醇厚香气。

评分

学到老,学点技术不被骗

评分

喜欢。实用。值得购买。

评分

便宜实惠,非常好

评分

东西好,送货快,赞一个

评分

很不错的书籍,多学习学习

评分

Yu-lan (Chingmy Yau) enters the palace grounds, she garners the

评分

鉴赏类的书,能增加一些木头鉴赏类的知识。《木鉴:中式家具常用木材鉴赏宝典》的“缘起”部分,阐述了中国人的木文化情结、木的植物学以及木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起到综述作用。《木鉴》按照树种分类,介绍了二十余种木材的名称、产地、文化历史、特征、种类、用途、木材鉴别和用材鉴赏,图片着重于展示不同木材的生态特征、材质特征以及木制工艺品、木家具、木建筑等用材特点。图文结合,以期达到以文识木、以图鉴木的目的,适合木质文物收藏爱好者、研究者,以及广大的木文化爱好者阅读。

评分

等我看完了再说现在还不知道

评分

便宜实惠,非常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