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拿大] 叶嘉莹 著
图书标签:
  • 诗论
  • 诗学
  • 文学批评
  • 迦陵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论诗
  • 文学理论
  • 文化研究
  • 学术著作
  • 诗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43404
版次:2
商品编码:11565910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迦陵著作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6
字数:3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普通大众
  《迦陵论诗丛稿》从感性解读经典诗歌开始,实际归结到对诗歌中体现的人生的解读。作者选取的诗人极具代表性,陶渊明回归田园,谢灵运游乐于山林,柳宗元一心为政却仕途坎坷,李商隐陷于政治与家累之间不能自拔。如何追求幸福,叶嘉莹给出以下的答案:
  我常以为,人如果能够在入世法与出世法之中,任择其一而固执之,都不失为一种可羡的幸福。
  如不可能,次焉者虽徘徊于入世与出世的歧途之上,时而入世,时而出世,此一件事入世,彼一件事出世,而却不但没有矛盾抵牾之苦,反有因缘际会之乐,这也不失为获得幸福之一道。
  再次焉者,则徘徊于入世与出世的歧途之上,想要入世,而偏怀着出世的高超的向往;想要出世,而偏怀着入世的深厚的感情,这已经无异于自讨苦吃了。 
  而更次焉者,则怀着出世的向往,又深知此一境界之终不可得;抱有入世的深情,而又对此芸芸碌碌之人生深怀厌倦,不但自哀,更复哀人,这一种人该是最不幸的一种人了。
  
  海报:
  

内容简介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从诗歌触引人生感发的本质出发,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作品如《诗经》《古诗十九首》和重要作家如陶渊明、谢灵运、柳宗元、李商隐作了“传记的”“史观的”“现代的”深入探讨。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纵观古今、融贯中西的论诗方法及从主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知性、从欣赏到理论、从为己到为人的研读态度都可作为读者之借镜。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蒙古裔满族人,出身叶赫那拉氏。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目录

题记 缪钺
简谈中国诗体之演进
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 ——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看“赋”“比”“兴”说
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
漫谈中国旧诗的传统
钟嵘《诗品》评诗之理论标准及其实践
几首咏花的诗和一些有关诗歌的话
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旧诗
谈《古诗十九首》之时代问题 ——兼论李善注之三点错误
一组易懂而难解的好诗——以《行行重行行》为例
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
从元遗山论诗绝句谈谢灵运与柳宗元的诗与人
说杜甫《赠李白》诗一首——谈李杜之交谊与天才之寂寞
从李义山《嫦娥》诗谈起
旧诗新演——李义山《燕台四首》
李义山《海上谣》与桂林山水及当日政局
后叙——谈多年来评说古典诗歌之体验

精彩书摘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从表面上看来,在这三种诗歌的表达方式中,“比”和“兴”两种作法,似乎都明白地显示了“情意”与“形象”或“心”与“物”之间,有着由此及彼的某种密切关系,而与“赋”之直接陈述者显然有所不同,这种区别是比较明白可见的;至于“比”和“兴”二者,则既然都有着“心”与“物”之间由此及彼的某种关系,而其所用以“比”或“兴”的“物”之形象,在表现效果中又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两种的区别就不像其与“赋”之不同那么易于区分了。所以前人对于“比”“兴”二者之为义,就曾滋生了许多使人混淆困惑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前人欲以政教风化之说来解释被尊称为《诗经》的这本诗歌总集里面的作品,所以不免就牵涉上了许多美刺之意。如果我们不作过多的牵涉,而单纯只就诗歌之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那么也许我们可以为“比”“兴”二者在表现手法方面的差别,提出一些根本的歧异之点来。首先就“心”与“物”之间相互作用之孰先孰后的差别而言,一般说来,“兴”的作用大多是“物”的触引在先,而“心”的情意之感发在后;而“比”的作用,则大多是已有“心”的情意在先,而借比为“物”来表达则在后。这是“比”与“兴”的第一点不同之处。其次再就其相互间感发作用之性质而言,则“兴”的感发大多由于感性的直觉的触引,而不必有理性的思索安排,而“比”的感发则大多含有理性的思索安排。前者的感发多是自然的、无意的,后者的感发则多是人为的、有意的,这是“比”和“兴”的第二点不同之处。所以在理论上说来,“兴”与“比”之不同,原来也该是可以明白区分的。即如《诗经》中《周南·关雎》与《魏风·硕鼠》两篇,前者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水边沙洲上雎鸠鸟的“关关”的叫声,而引发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意,这种感发,就“心”与“物”之间相互作用之先后而言,自然应该是听到雎鸠鸟的叫声在先,而引发起君子想求得淑女为偶的情意在后,而且这种情意之感发,也应该完全是由于来自外物的直接的感受而引起的。如此则雎鸠鸟之和鸣相应,纵然也许与假想中之夫妇唱随和乐的生活有相似之处,然而此诗中感发之层次既是由物及心,物在先,心在后,而且感发之性质也是以感性的直接感受为主,而并非出于理性的思索安排,因此我们对于《关雎》这首诗,便一定要将之归入于“兴”的作品,而不得归入于“比”的作品。至于《硕鼠》一诗,从开端两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看来,虽然似乎也是由外物肥大的老鼠的形象写起,可是从下文的“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的叙述来看,则其全诗所写的原来乃是对于剥削者的怨刺。这种情意是明显可见的,而其开端所写的“硕鼠”的形象,则正是诗人对于剥削重敛者的拟比。也就是说当诗人写出“硕鼠”的形象时,他心中早已有了要将之比拟为剥削重敛者的这种情意。所以就感发之层次而言,这首诗可以说是由心及物,心中之情意在先,物之拟比在后,而且其感发之性质乃是有着理性之安排思索的,是人为的,有意的。所以尽管此诗也是从“硕鼠”之外物的形象开端,我们却决然要将之归入于“比”的作品,而不得归人于“兴”的作品。
  ……

前言/序言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并非一本收录了诗歌作品的书籍,而是一部深入探讨诗歌创作理论、评论方法与诗歌鉴赏艺术的学术专著。它以独特的视角,系统梳理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演变脉络,剖析了历代诗人的创作心得与艺术追求,为读者提供了一套严谨而富有洞察力的诗歌研究框架。 本书的作者,迦陵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其深厚的学养与独到的见解,使《迦陵论诗丛稿》成为诗学研究领域一座不可忽视的里程碑。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不仅增补了新的研究成果与更为详尽的文献考证,还对原有的论述进行了更为精炼和深入的阐发,力求呈现一个更趋完善的诗歌理论体系。 一、 诗歌的本体与品格:溯源而上,辨章析理 《迦陵论诗丛稿》并非简单地罗列诗人的生平事迹或作品解读,而是将焦点置于“诗”本身的特质之上,力求探寻诗歌的本体价值与精神品格。作者开篇即对“诗”这一概念进行了溯源性的辨析,从“诗言志”的古老命题出发,追溯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文化意涵与社会功能。作者认为,诗歌并非仅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个体生命体验与时代精神的凝结,是人类思想与情感深度交流的媒介。 在此基础上,本书对诗歌的“品格”进行了细致的论述。何为诗歌的品格?作者将其归结为几个关键维度: 境界之高远:优秀的诗歌,尤其中国古典诗歌,往往追求一种超脱于现实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的营造,并非凭空虚构,而是植根于对自然、人生、宇宙的深刻体悟。作者通过对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等作品的分析,阐释了如何通过意象的组合与空间的营造,将读者引入一个澄明、辽阔的精神世界。 意象之精炼: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一个成功的意象,往往能够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张力。作者深入探讨了意象的生成机制,分析了历代诗人如何在有限的语词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从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到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怆,作者细致地剖析了意象如何被赋予生命,如何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情感之真挚:尽管追求境界与意象的巧妙,但诗歌最根本的生命力仍在于其情感的真挚。作者强调,诗歌中的情感不应是空泛的哀怨或矫揉造作的抒情,而应是发自内心的、与人生体验息息相关的真情流露。这种真挚的情感,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恰当的意象得以升华,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语言之锤炼:诗歌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语言的艺术性上。作者从语音、词汇、句法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诗歌语言的锤炼之道。他特别强调了“炼字”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认为每一个字的选择都应经过反复推敲,以求最贴切、最生动地表达诗人的意图。 二、 诗歌的流派与传承:历史长河中的潮起潮落 《迦陵论诗丛稿》并非孤立地讨论诗歌的普遍性,而是将诗歌置于其历史流变之中,考察不同流派的特征、演变及其相互影响。作者以时间为轴线,梳理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楚辞的浪漫与神话:从屈原的《离骚》出发,作者探讨了楚辞那种奔放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它对后世诗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他分析了楚辞中浓郁的神话色彩、独特的屈赋体式,以及其所蕴含的爱国情怀与个体悲剧。 汉魏风骨的朴茂与苍凉:进入汉魏时期,诗歌呈现出一种更为朴茂、苍凉的风格。作者分析了乐府民歌的写实精神,以及建安诗人如曹操、曹植、王粲等人所表现出的刚健、雄浑的气质。他认为,这一时期的诗歌,反映了乱世之中士人的慷慨悲歌与生存困境。 盛唐的雄浑与瑰丽:盛唐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群星璀璨,风格多样。本书重点分析了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代表人物的创作,探讨了盛唐诗歌那种开阔雄浑、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作者尤其强调了盛唐诗歌中积极乐观、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以及它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中晚唐的沉郁与婉约:随着时代的变迁,诗歌风格也随之发生变化。作者分析了白居易的通俗写实、李商隐的朦胧凄美,以及杜牧的俊逸洒脱。他认为,中晚唐的诗歌,虽然不如盛唐那样气势磅礴,但却在情感的细腻、意境的深邃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宋诗的理趣与生活:宋代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本书深入探讨了宋诗的特点,特别是其“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倾向。作者分析了苏轼的豪放旷达、黄庭坚的奇崛瘦硬,以及陆游的爱国热情。他认为,宋诗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对日常生活的描摹,其艺术特色在于理趣的渗透与生活的诗化。 元明清的继承与演变:作者并未止步于宋代,而是进一步梳理了元明清时期诗歌的发展。他分析了元曲对诗歌的影响,明代公安派的“独抒性灵”思潮,以及清代诗坛的复古与创新。 在梳理各流派的过程中,本书始终注重考察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以及与其他流派之间的继承与影响关系,力求展现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内在逻辑与丰富性。 三、 诗歌的鉴赏与批评:如何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 《迦陵论诗丛稿》不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是实践的指导。本书的另一重要贡献在于,它为读者提供了进入诗歌世界、进行有效鉴赏与批评的方法论。 理解作者的“心”:作者认为,鉴赏诗歌,首要的是理解作者的心。这包括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经历的人生、抱持的理想,以及他创作这首诗歌时的心境。只有深入理解了作者的“心”,才能真正体会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思想。 把握诗歌的“境”:诗歌的“境”是诗歌艺术魅力的核心。作者强调,鉴赏者需要具备“移情”的能力,即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与之产生共鸣。他通过对具体诗歌的分析,示范如何从诗歌的意象、语言、结构等层面入手,去感受和把握诗歌的意境。 体味语言的“味”:诗歌的语言是其最直接的物质载体,品味语言的“味”是鉴赏诗歌的关键。作者教导读者如何从字词的音韵、色彩、象征意义等方面,去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他特别强调了“诗眼”的寻找,认为诗眼往往是理解整首诗歌的关键所在。 区分“诗”与“非诗”:在论述鉴赏方法的同时,本书也对诗歌批评的原则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有效的诗歌批评,应以诗歌的本体为依据,而非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他反对将诗歌仅仅视为工具或宣传品,强调诗歌应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 四、 结语:一部诗学研究的“百科全书”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是一部集理论性、历史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诗学专著。它以宏大的视野、严谨的学风,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完整知识体系。无论是在校的学生、文学研究者,还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本书并非枯燥的学术论文集,而是充满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字里行间,流淌着智者的思索,洋溢着艺术的芬芳。它犹如一本诗学研究的“百科全书”,既有宏观的理论框架,又有微观的细致分析;既有历史的纵深,又有当代的反思。 通过阅读《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读者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更能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寻找到一片宁静而富足的精神家园。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视角,一种品味,一种与古圣先贤对话的桥梁。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这本书,一股久违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这对于我这个平日里沉浸在快节奏生活中的读者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沉静。我一直觉得,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一种情感、思想、时代背景的综合载体。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学习到一种严谨而又富有洞察力的诗歌解读方式。我尤其关注书中对诗歌意象的分析,以及这些意象是如何在不同的诗歌中承载不同的情感和意义的。我也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诗歌批评理论很感兴趣,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客观、更深入地评价一首诗的艺术价值。这本书的第二版,更让我觉得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它一定经历过时间的考验和学界的检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培养一种更深邃的诗歌品鉴能力,让我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真正领略到诗歌的精髓和魅力。

评分

这本《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从书名上看,就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学术气息。我个人对古典诗词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往往限于浅尝辄止,难以深入。这次偶然翻到这本书,虽然尚未完全细读,但光是目录和前言就足以让我感到激动。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诗眼”的论述,以及对历代诗歌名篇的精辟解读。在我看来,真正好的诗歌鉴赏,不仅仅是罗列典故,堆砌辞藻,更重要的是能够触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洞察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我希望这本书能引领我走进更深邃的诗歌世界,让我对“知人论世”与“字字看来都是血”之间的联系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也会留意其中关于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或许能从中汲取一些灵感,尝试自己动笔,感受诗歌的魅力。这本书的第二版,也意味着它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读者的反馈,这本身就给予了我一种信任感。我非常期待它能成为我诗词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帮助我拨开迷雾,看到诗歌背后更广阔的天地。

评分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这本书,对于我这个一直以来对诗歌抱着“仰望”心态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总觉得,诗歌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一定有着其超越时代的普适性。然而,要真正理解这种普适性,离不开对诗歌本体的深入剖析。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学习到一种更科学、更系统化的诗歌鉴赏方法。我特别留意书中是否涉及对诗歌语言的演变和发展进行的梳理,因为在我看来,文字是承载思想和情感的载体,理解了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本身。同时,我也对书中可能包含的诗歌理论的探讨很感兴趣,比如关于诗歌的意境、格律、风格等方面的论述,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理论上的支撑,来指导我的阅读实践。这本书的第二版,让我觉得它并非一时兴起的产物,而是经过了时间沉淀和修订,这让我对它的内容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诗歌鉴赏体系,让我在面对浩瀚的古典诗歌时,不再感到茫然无措。

评分

初拿到《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古人挥毫泼墨,字迹行云流水,而在我指尖的,却是现代精装的纸张和印刷。这种古今的碰撞,让我对这本书所承载的知识和智慧充满了敬意。我并非专攻诗词的学者,更多的是一位热爱文学的普通读者。我总觉得,古典诗词就像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美则美矣,但若无懂行人指点,许多细微之处的精光便难以显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扮演这样的角色,用迦陵先生的智慧,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诗句深处的深意。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有关于诗歌接受史的探讨,比如同一首诗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心中的感受差异,这对我理解诗歌的生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也会留意书中对某些争议性诗歌的分析,看看迦陵先生是如何在纷繁的见解中找到一条清晰的路径。我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让那些曾经让我感到晦涩难懂的诗篇,在我心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评分

对于《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这本书,我的期待是,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诗歌内心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认为,伟大的诗歌,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刻感悟的凝结。因此,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些伟大诗人的情感世界。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诗歌的创作动机,以及诗人是如何将个人的情感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作品的。我也会留意书中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的分析,了解不同流派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特点,这有助于我更全面地认识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这本书的“论诗丛稿”的副标题,让我预感到其中会有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讨论和观点,我非常期待能够与迦陵先生的思绪产生共鸣,甚至激发出我自己的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诗歌鉴赏路上的指南针,帮助我找到那些真正触动人心的诗篇,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评分

京东活动书太便宜了都是喜欢的书,太便宜了太便宜了

评分

刚收到,待细读!!!!!!

评分

公元*这一年,世界发生了很多事,各地老大都很忙。    这一年,南宋小朝廷向金兀术称臣纳贡,偏安杭州,从此“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郁闷的岳飞正写“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一年,赞吉正在猛K拜占庭和十字军国家的脆弱联盟。    最热闹的是西欧了:    这一年红胡子绯特烈的叔叔,德皇康拉德三世勾结教皇,挤走姐夫“骄傲的亨利”,篡位成功。开创霍亨斯陶芬王朝。    英王亨利一过世,法国外甥斯蒂芬在“旗帜战役”中,K翻苏格兰表舅罗伯特,打败表妹,也就是“诺曼征服”的老威廉亲孙女,金雀花短斗蓬王亨利的老妈玛蒂尔德,让她穿白袍从冰上哭着爬走。暂时篡位成功。    倒是法国“年轻王”路易七过得正爽,洞房花烛加金殿提名,娶了16岁的美女兼富姐亚魁当女公爵爱琳娜,顺利接班。    但是不要慌,他很快就知道这个老婆有多闹心了。    还有一件很不起眼的事:伊拉克北部的提克里特,生了一个库尔德小孩,他叫萨拉丁,意为“真理和正义”。    老萨家是当地望族,世代为官,赞吉就曾是他们的家丁。    所以萨的少年时代不但家学渊源,还有希腊家教补课,骑马打架喝酒泡妞也很在行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一套书,带有情感,带有敬意,可惜定价略高,总体而言非常不错

评分

一看作者《小词大雅》腰封上“×××倾情推荐”的字样,就奇怪!

评分

很有内涵,文字的美,国学的高深,古诗词的美丽,魅力足够,学习中华诗词,成长经历尽在其中!

评分

读诗开始不可专读一家,这不是我的观点,是共识。再应该读读理论著作(除了只为作阅读题的读者),迦陵治诗的专业作品,不是普及解读与鸡汤读物,可供阅读,学读诗学做诗都可读读。

评分

一直心仪叶嘉莹先生的这套书,终于等到了折扣!

评分

叶老的这套书需细看,她谦虚的说,余虽不敏,但余诚矣!纸张和排版我都很喜欢,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