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6009-2014·代替GB/T 6099-2003):工业无水硫酸钠 [Anhydrous Sodium Sulfate for Industrial U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6009-2014·代替GB/T 6099-2003):工业无水硫酸钠 [Anhydrous Sodium Sulfate for Industrial Us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工业化学品
  • 无水硫酸钠
  • 国家标准
  • GB/T 6009-2014
  • 化学试剂
  • 工业用盐
  • 无机盐
  • 标准规范
  • 化学分析
  • 工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155066150124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2268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Anhydrous Sodium Sulfate for Industrial Us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
字数: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6009-2014·代替GB/T 6099-2003):工业无水硫酸钠》规定了工业无水硫酸钠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6009-2014·代替GB/T 6099-2003):工业无水硫酸钠》适用于工业无水硫酸钠。该产品主要用于蓄电池、光学玻璃、印染、合成洗涤剂、维尼纶、染料、普通玻璃、造纸工业、纤维生产及无机盐等工业原料等。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中国工业用无水硫酸钠标准解读与应用指南(替代GB/T 6099-2003)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009-2014《工业无水硫酸钠》 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与阐释。该标准于2014年正式发布,旨在替代原有的 GB/T 6099-2003 标准,标志着我国工业无水硫酸钠产品质量控制迈入了新的阶段。本书内容严格围绕 GB/T 6099-2014 的全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要求展开,为生产企业、质量检验机构、采购方及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本权威、实用的技术参考手册。 第一部分:标准的演进与背景分析 本部分首先追溯了工业无水硫酸钠标准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 GB/T 6009-2014 对 GB/T 6099-2003 的关键修订之处。通过对比新旧标准在技术指标(如纯度要求、杂质控制、颗粒度分布等方面)的提升,阐明了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即适应我国工业化进程对高品质无水硫酸钠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与国际先进标准的接轨。详细介绍了标准起草的背景、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界定了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芒硝或化学法生产的,用于非食用、非医药用途的工业级无水硫酸钠的质量控制。 第二部分:技术指标的深度解析 这是全书的核心内容。我们对 GB/T 6009-2014 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逐条细致的解读和工程化应用分析。 2.1 牌号划分与应用对应: 标准根据不同工业应用对纯度和性能的要求,明确划分了不同牌号的无水硫酸钠。本书将详细解析每一牌号(例如,高纯度牌号、通用级牌号)的技术指标限值,并结合实际工业案例,指导读者如何根据下游应用(如洗涤剂、玻璃制造、造纸工业、化学试剂生产等)正确选用标准牌号。 2.2 核心化学成分控制: 重点分析了主含量($ ext{Na}_2 ext{SO}_4$ 质量分数)的最低要求。同时,对关键杂质指标的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 氯化物(以$ ext{Cl}^-$ 计): 氯离子对某些敏感工艺(如特定催化剂制备)的影响机制,以及标准中对不同牌号的严格限制。 铁(以$ ext{Fe}$ 计): 铁离子对产品颜色和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或阻碍作用,标准如何通过控制铁含量来确保产品质量。 水不溶物: 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在溶解或反应过程中的澄清度,本书将提供针对性强的控制策略。 水分: 阐述了水分对无水硫酸钠实际有效含量的影响,以及标准中对干燥失重或水分含量的严格界定。 2.3 物理性能指标: 对溶解性、pH值(10%水溶液)等物理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和工程意义进行了详细说明,帮助用户理解这些指标如何影响产品在实际生产线上的操作性能。 第三部分: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详解 本书严格遵循 GB/T 6009-2014 及其引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所有检测方法进行了操作层面的细化和工程化指导。 3.1 取样、制样与验收规则: 详细介绍了如何依据 GB/T 6009-2014 进行批次划分、代表样品的采集数量、制备过程,以及如何依据抽样结果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检验规则。 3.2 关键指标的测定技术: 主含量测定: 阐述了基于重量法或滴定法的具体操作流程、试剂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 杂质离子的分析技术: 针对氯离子、铁离子等,详细对比了标准规定的光度法、容量分析法等测试方法的仪器配置、步骤控制、干扰因素消除和结果校准,并强调了在实际生产环境下的快速检测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水不溶物和水分的精确测定: 提供了保证测试准确性的关键控制点(KCPs)。 第四部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与不合格品处理 本章节侧重于标准实施的应用层面。首先,结合 GB/T 6009-2014 的质量要求,为生产企业提供了从原料控制到成品检验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建议。其次,针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不合格情况,本书提供了基于标准要求的处置流程:包括不合格品的隔离、返修(如适用)的可能性评估、重新检验的程序,以及最终的降级或报废决策依据。 第五部分: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要求 标准对产品的流通环节提出了明确的安全和质量保障要求。本书对 GB/T 6009-2014 中关于包装材料的选择(如防潮要求)、包装规格、产品标志(必须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牌号、净重、标准代号、生产厂名及日期)进行了详细解读。特别强调了无水硫酸钠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对防潮、防雨淋的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贮存条件来保证产品长期符合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 结语 本书是理解和准确执行 GB/T 6009-2014 标准的实用工具书,确保我国工业无水硫酸钠的生产和贸易活动在科学、统一的质量框架下进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非常清晰地表明了它的核心使命:作为国家层面的技术规范文件。从目录就能看出,它完全围绕着标准的编号、术语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几个核心部分展开,一切都围绕着“如何界定和检验合格的工业无水硫酸钠”这一中心点。我个人非常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不同国家或国际市场对硫酸钠标准差异的横向比较,这对于一个涉及国际贸易的行业人士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比如,ISO标准与中国的GB/T标准在关键指标上的细微差异,这些差异在实际贸易谈判中可能引发分歧。但这本书完全是“对内”的,专注于国内标准的阐述和修订历史,缺乏必要的国际视野对比,使得其参考价值在更广阔的全球市场背景下略显局限。它完美地履行了其作为国家标准的职责,但在拓展读者的认知边界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

评分

坦白讲,这本书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体验相当具有挑战性。它完全摒弃了任何形式的叙事或案例分享,完全是标准化的语言和格式。我试图从中寻找一些关于工业硫酸钠生产中常见“疑难杂症”的解答,比如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产品可能出现的团聚或吸潮现象,以及对应的规避措施。然而,这本书主要关注的是出厂时的合格判定,而不是使用过程中的动态维护。它提供的是一个静态的“合格样本”描述,而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控制”手册。对于我这样希望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读者而言,这种缺乏现场经验佐证的纯理论标准陈述,使得知识的吸收效率大大降低。它更像是法律条文,需要配合大量的司法解释(即实际应用案例)才能真正被理解透彻。因此,如果这本书的定位是帮助一线操作人员快速上手,它显然是失焦的。

评分

从书籍的装帧和排版来看,这本书无疑体现了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这恰恰也限制了它的可读性。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引导我理解工业无水硫酸钠“为什么是这样”的书,而不是一本简单告诉我现在“必须是这样”的标准汇编。比如,书中详细列举了各种检测指标的允许误差范围,这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希望了解行业前沿动态的人来说,这些信息已经稍显滞后。例如,目前行业内是否有更先进的、更快速的检测技术出现?新的国家标准是否已经开始考虑碳足迹或者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这本书提供的都是基于2014年发布时的技术基准,对于一个关注未来趋势的读者来说,这些静态的规定显得有些保守。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一个“合规”的底线,而非“领先”的视野。所以,对于那些想通过阅读来激发创新思维的工程师或者管理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干货”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更具前瞻性的文献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评分

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工业无水硫酸钠的书,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6009-2014·代替GB/T 6099-2003):工业无水硫酸钠 [Anhydrous Sodium Sulfate for Industrial Use] 》。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和我预期的有些出入,并不是我期望的那种深入探讨化学原理或者市场趋势的读物。它更像是一本非常严谨的技术手册,聚焦于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层面。我本来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硫酸钠在不同工业领域应用案例的详细分析,比如在造纸、洗涤剂或者玻璃制造中的具体工艺流程和效果对比,但这本书基本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整本书的核心似乎都在于如何定义“工业无水硫酸钠”这个产品,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必须达到什么标准,检测方法应该如何操作,以及与其他旧标准的更迭细节。对于一个需要快速了解产品应用场景的采购人员来说,这本书显得有些过于“学院派”和“官方”。它更适合那些需要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范的质检工程师或标准制定委员会的成员。阅读体验上,充满了各种技术术语和量化指标,让人感觉像是在啃一本教科书的附录,枯燥但绝对专业。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为普通读者准备的指南,不如说是给行业内部人士设立的“基准线”。我本来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行业百科全书,涵盖从原料获取到最终产品出厂的全过程的知识点,甚至包括一些安全操作的细节。然而,它几乎完全聚焦于那个“GB/T 6009-2014”这个具体的标准本身。例如,对于硫酸钠的纯度、水分含量、杂质容许限度等一系列指标的描述,都是以条文的形式出现的,逻辑性极强,但缺乏生动的描述和实际操作中的难点提示。我翻阅了很久,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新标准(2014版)相比旧标准(2003版)在哪些方面做了重大的、对行业产生实际影响的修改,例如环保要求的提升或者对特定杂质控制的更严格限制,但书中更多的是技术的对比,而非对这些技术变更背后商业或环境意义的解读。这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是否已经对这个行业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否则会感到晦涩难懂,因为它不会主动去为你铺设基础知识的阶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