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艺术类院校动漫游戏专业师生 1.“动画运动规律”是全国高等院校动画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是进入动画创作专业领域的敲门砖。
2.《动画运动规律:中国高等院校动漫游戏专业精品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采用一线大量的教学成果、教学案例等,用简洁的语言,直观、透彻、系统、科学地讲解了人物、动物的运动原理、规律、特点、表现技法等,为动画的教学建设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是国内一部不可多得的动画运动规律优秀专业教材。
内容简介
动画是运动的艺术,作为动画设计者,想要设计出自然流畅的运动画面,必须掌握动画运动的基本规律。本书作者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总结多年一线动画创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为读者介绍了动画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创作技巧,从动画运动的“中间”概念入手,解析不同情况下中间画的具体内涵,并对一些特殊复杂的运动原画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从人物、动物、曲线、自然现象四个方面对动画中的运动规律进行分类阐述,通过丰富详尽的例证展示运动规律在动画中的实际运用,为读者呈现详细的动画设计参考。
作者简介
张爱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动画系教师,曾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自上世纪末开始从事动画行业,曾在翡翠动画、太平洋动画、宏广动画从事动画设计工作,后创办佳禾动画公司,参与多部中外动画片的设计和制作(主要从事国外动画片的加工与设计),如《蓝精灵》、《足球小子》、《彼得·潘》、《茜茜公主》、《女蝙蝠侠》、《泰山》(电视系列版)等。参与和主持的原创动画片有《诚信漂流记》、《三条忠告》、《南京1937》、《餐桌上的童话》、《煤》等。策划导演了动画《法制在身边》、艺术探索片《辛亥革命》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1专用工具简介
1.1动画基本流程表
1.2专用工具
1.3认识动画镜头
1.4关于原画
1.5关于拍摄
1.6关于专业术语
2动画的中间概念
2.1平面上的中间
2.2体积的中间
2.3运动的中间
3中间画的基本方法
3.1运动轨迹
3.2中间画的操作方法
3.3直接绘画中间法
3.4头像转面的中间画
4解析原画
4.1关于分层
4.2关于眨眼
4.3口型
4.4组合线和ULOL遮盖
5人物的运动规律
5.1人的行走
5.2人的跑步
6动物的运动规律
6.1动物的骨骼特征
6.2爪类动物
6.3蹄类动物
6.4飞翔运动
7曲线的运动规律
7.1小草的中间画
7.2尾巴的中间画
7.3旗帜的中间画
8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表现
8.1风的动画表现
8.2雨的动画表现
8.3雪的动画表现
8.4烟的动画表现
8.5火的动画表现
8.6水的动画表现
课程教学安排建议
后记
前言/序言
Animate(动画)在英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赋予生命”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似乎具有上帝的权力,然而这种权力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运用各种运动规律使得原来没有生命的各种造型艺术符号活动起来,并能赋予其某种含义。
如今,动画的观众群日益壮大,不论男女老少都被动画吸引。随着动画观众的日益增多,动画产业创造出的财富也越来越巨大。动画教育、动画制作乃至整个动画产业都在急剧扩大,动画产业的高峰已经来临,稳定的技术革新为动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技术资本,希望学习动画的热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几年动画工作经历的老动画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工作中的心得与经验写出来供新生代动画人借鉴与分享。
近十几年动画教育经历让我看到了动画教育师资上的缺憾。一个好的动画人至少需要5至10年的学习与锻炼,但由于动画行业的火爆,很多其他专业的老师都改行教动画了,这部分动画老师没有专门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原画设计,因此他们对动画的运动规律也一知半解,那么本书就可以帮助这部分老师解决一些这方面的难题。
在市面上有不少关于如何学习动画的书籍,但是能像本书一样,结合镜头实例讨论动画运动规律,讲解动画理论和技法的书并不多。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对于运动规律的细节作了详细讲解和介绍,全面生动地阐述了各种运动规律的关键和要领所在,你可以对照着运动规律的讲解来学习,直观地了解到画纸上的单幅角色图画如何演变为视频播放的角色动作,并以此来体会运动规律的演变关系和动作形成的内在含义。
运动规律贯穿整个动画片的设计与制作,不论是动画还是原画都离不开运动规律。本书是专门针对动画制作技法中运动规律的应用而作,目的是帮助读者迅速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画设计师。笔者希望本书能给从事动画工作的人们以切实的帮助和推动,但仍需大量实践练习的配合,才能不断提高经验,真正掌握动画的运动规律。
张爱华
尘封的秘境:炼金术士的终极指南 作者:阿斯莫德·冯·赫尔辛 出版社:奥古斯都秘密典籍工坊 页数:1200页 定价:250金币 --- 本书简介 《尘封的秘境:炼金术士的终极指南》并非一本探讨物质转化或元素周期律的通俗读物。它是一部历经数个世纪、由流亡的奥术学者和隐秘的贤者手抄、汇编而成的活态文献。本书旨在揭示炼金术的真正核心——“形而上学的物质重构”,而非世人流传的“点石成金”的肤浅幻想。 本书的创作初衷,源于炼金术黄金时代末期,在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焚毁后,散落在世界各地秘密社团中的零散手稿的抢救性整理。作者阿斯莫德·冯·赫尔辛,一位据传拥有“黑曜石之眼”的隐士,穷尽一生致力于收集那些被主流学院派视为“异端”或“疯言疯语”的文本,并将其系统化、逻辑化。 内容深度剖析: 本书共分为六卷,每一卷都代表了炼金术实践的某一核心哲学维度,其内容之深奥、涉及领域之广博,足以颠覆任何对“魔法科学”的现有认知。 第一卷:灵质与原初之土 (The Quintessence and Prima Materia) 本卷着重于对“灵质”(Anima Mundi)概念的重新定义。作者认为,传统炼金术对“硫磺、汞、盐”的理解过于偏向物理层面,而忽略了三者在宇宙意识中的投射。 灵质的捕获与固定: 详述了如何通过特殊的“共振腔体”和“静默仪式”来捕获环境中游离的、未被污染的灵质微粒。其中,对“七重月相下的露水采集法”的描述极为精细,涉及对特定星象下地球磁场波动的精确计算。 原初之土的提纯: 提供了超过五十种不同的“原初之土”样本分析,它们并非简单的泥土或矿石,而是指那些尚未被“时间”或“熵”完全塑形的初始物质形态。例如,“深海火山喷气口下的晶化蒸汽”与“古老橡树根系三尺下的矿化树液”在炼金意义上的差异对比。 第二卷:时间的逆流与秘药的铸造 (Temporal Regression and the Elixir Forging) 这是全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卷,它直接触及了对时间流逝的局部干预的可能性。本书明确指出,贤者之石并非终点,而是“时间锚点”的催化剂。 反熵反应的理论模型: 提出了“赫尔辛循环”(Helsing Cycle),一种基于极度低温与高压下,分子结构短暂回到“零点振动”状态的实验模型。书中详细绘制了所需的“奥术反应堆”的复杂图纸,它需要由稀有的“铱-铂合金”铸造,内部填充经过特定仪式净化的水银。 不朽药剂的配方: 与市面上流传的“长生不老药”不同,本书描述的秘药旨在“冻结个体意识与形体的耦合点”。配方中提到了对“被遗忘的哀歌”的提取,以及如何利用“活着的、处于极端恐惧中的生物的汗液”作为关键的负能量催化剂。作者强调,剂量和采集时机稍有偏差,药剂将转化为“腐朽之膏”。 第三卷:心灵的熔炉与符文结构 (The Crucible of Mind and Runic Architecture) 炼金术的最高境界是“内炼”。本卷将焦点从外部物质转向了操作者的精神构造。 意识的几何形态: 深入探讨了“塔罗牌”和“占星符号”在炼金实践中的真正用途——它们是高维信息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图。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冥想,将自身的意识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几何体,以匹配所需转化的物质的内在结构。 刻印法与意图注入: 提供了超过百种针对不同金属(不仅限于金、银)的“铭刻符文”的详细笔画顺序和能量流向图。例如,针对“铅”的转化,需要刻印一个“受缚的太阳符文”,它象征着将潜藏的光明能量强行释放。 第四卷:虚空中的低语者 (The Whisperers from the Void) 本卷是对炼金术士在深度实验中可能遭遇的“非物质实体”的分类与应对策略。 低语者的分类学: 将这些实体分为“残留的执念”、“环境的应激反应”和“来自更高阶维度的观察者”。作者根据其发出的“频率”和“情绪残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图谱。 防御与沟通: 提供了用“未经打磨的黑玛瑙”制作的防护环的具体步骤,以及一种被称为“反向祈祷”的沟通技巧,该技巧旨在通过表达绝对的“无欲求”状态来让观察者失去兴趣并撤离。 第五卷:元素之灵的契约与禁忌 (Elemental Spirits: Pacts and Taboos) 本书对四大元素(土、水、火、风)的描绘完全脱离了经典元素论的框架,将其视作具有自我意识的、高度集中的能量体。 土之灵的束缚: 如何通过在特定地脉节点上放置“被诅咒的宝物”,迫使土之灵(通常表现为岩石的缓慢移动)提供其内部的重力稳定性,用于制造“永不坍塌的结构”。 火之灵的诱惑: 警告了试图完全控制“火之灵”(即纯粹的能量释放)的危险性。书中记录了三起因过度引诱火之灵而导致自身身体完全碳化的失败案例,并提供了“瞬间熄灭核心火焰”的紧急撤离流程。 第六卷:贤者的遗嘱:超越物质的炼成 (The Sage’s Testament: Beyond Material Transmutation) 本书的收尾部分,作者摒弃了对外部物质的所有关注,转向了对“存在本身”的终极探索。 “无物之境”的体验: 记录了作者本人在极度禁食和感官剥夺状态下,对“宇宙大爆炸前瞬间”的理论重构。这部分内容充满了高度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无法用日常语言描述的色彩光谱。 对知识的最终态度: 赫尔辛在结尾处写道:“我们穷尽一生追求将铅化金,实则因我们自身即是那未被点燃的铅。真正的炼金术,是使自我认知达到黄金的纯度。”本书的最终结论是:最高的炼金术,是知识本身的自我净化与升华。 --- 读者须知: 本书内容极度晦涩,且涉及的操作多在物理法则的边缘或之外。任何试图根据本书内容进行未经充分理论推导的实践,可能导致严重的物理损伤、精神错乱,或与不可名状的实体建立不稳定的联系。本书仅供深入研究古代秘术、哲学、以及对宇宙底层结构感兴趣的独立学者阅读和参考。奥古斯都秘密典籍工坊对因误读或滥用本书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 翻开此书,即是踏上了一条孤独而危险的真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