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手绘实例教程

展示设计手绘实例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设计手绘教育中心 著,设计手 绘
图书标签:
  • 展示设计
  • 手绘
  • 教程
  • 设计
  • 绘画
  • 实例
  • 商业展示
  • 橱窗设计
  • 空间设计
  • 视觉营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10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23591
品牌:数艺社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全面的知识讲解:本书内容全面,案例丰富多彩,知识涵盖面广,透视关系、画面构图、色彩知识、展示陈设单体等都有讲解,案例表现从展示设计单体元素和局部设计手绘表现过渡到展览馆、展会、博物馆大空间的手绘表现。
丰富的案例实战教学:本书打破常规同类书籍中的内容形式,更加注重实例的练习,不仅包括实战展台、展柜、展架、展示品、展示人物、花艺等单体元素的表现,而且包括实战专题展示、商业空间展示、文化空间展示等效果图的综合表现,采用手把手教学的方式来讲解马克笔手绘。
多样的技法表现:本书建筑手绘表现技法全面,既有用针管笔黑白表现展示设计透视实战线稿练习,也有用马克笔绘制展示设计手绘效果图。
直观的教学视频:本书附赠教学视频,其内容与图书相辅相成,读者可以把图书和视频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超值的学习套餐:本书版式精美,既有图书学习教程,又有教学视频,是展示设计马克笔手绘的优先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以展示设计表现为核心,结合展示设计空间构成元素、展示空间局部、展示空间整体效果图手绘步骤解析,全面诠释了展示设计手绘的表现技巧。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展示设计手绘概述;第2章主要讲解展示设计手绘工具及材料;第3章主要讲解手绘基础线条;第4章主要讲解展示设计手绘透视及构图原理;第5章主要讲解手绘色彩知识与上色技巧;第6章主要讲解展示空间设计元素的手绘表现;第7章主要讲解展示空间局部手绘;第8章主要讲解展示设计大空间的手绘综合表现;第9章为作品赏析。
本书实例丰富全面,步骤讲解详细,对手绘重点和难点进行了细节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随书赠送精心录制的手绘教学视频,以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本书既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手绘表现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手绘爱好者、相关从业人员的自学教程。

作者简介

设计手绘教育中心的作者团队擅长马克笔手绘,绘画风格多样,情感表达细腻,注重细节的展示,力图通过手绘将设计者的想法完美地展示出来,让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其编著的图书讲解细致,图书质量较高。

目录

第1章 展示设计手绘概述
1.1 展示设计的概念 / 010
1.2 展示手绘的必备素养 / 010
1.3 展示设计手绘表现的意义 / 011
第2章 手绘工具及材料
2.1.1 黑白表现类 / 14
2.1.2 彩色表现类 / 15
2.2 纸张类型 / 019
2.3 其他辅助工具 / 020
2.4 手绘姿势 / 021
2.1 笔类工具 / 014
2.4.1 握笔姿势 / 21
2.4.2 坐姿 / 22
第3章 手绘基础线条
3.1 线条的种类 / 024
3.1.1 直线 / 024
3.1.2 曲线 / 028
3.1.3 抖线 / 029
3.2 线条的综合练习 / 029
3.3 练习线条时常出现的问题 / 032
第4章 透视及构图原理
4.1 透视的基本原理 / 034
4.2 透视的基本类型 / 035
4.2.1 一点透视 / 035
4.2.2 两点透视 / 035
4.2.3 三点透视 / 036
4.3 透视的练习 / 037
4.3.1 一点透视练习 / 037
4.3.2 两点透视练习 / 041
4.3.3 三点透视练习 / 044
4.4 构图原则 / 046
4.4.1 均衡与对称 / 046
4.4.2 对比 / 047
4.4.3 视点 / 048
4.5 构图形式 / 048
4.6 构图时常出现的问题 / 049
第5章 手绘色彩知识与上色技巧
5.1 色彩概述 / 052
5.2 色彩的类型 / 053
5.2.1 固有色 / 053
5.2.2 光源色 / 053
5.2.3 环境色 / 054
5.3 色彩的特性 / 054
5.3.1 冷色系 / 055
5.3.2 暖色系 / 055
5.4 马克笔上色技巧 / 055
5.4.1 马克笔的笔触 / 056
5.4.2 马克笔笔触的渐变与过渡 / 057
5.4.3 马克笔上色注意事项 / 058
5.5 彩铅上色技巧 / 058
5.5.1 彩铅的笔触 / 058
5.5.2 彩铅颜色的渐变与过渡 / 059
5.5.3 彩铅上色注意事项 / 060
第6章 展示空间设计元素表现
6.1 展柜 / 062
6.1.1 金属展柜 / 062
6.1.2 木质展柜 / 064
6.1.3 轻型玻璃展柜 / 065
6.2 展台 / 067
6.2.1 道边型展台 / 067
6.2.2 墙角型展台 / 070
6.2.3 环岛型展台 / 071
6.3 展架 / 074
6.3.1 落地式展示架 / 074
6.3.2 挂式展示架 / 077
6.3.3 旋转展示架 / 078
6.3.4 异型展示架 / 080
6.4 展板 / 081
6.4.1 纸质展板 / 081
6.4.2 新材料展板 / 084
6.5 展示品 / 086
6.5.1 陶瓷 / 086
6.5.2 珠宝首饰 / 088
6.5.3 家具 / 090
6.5.4 工艺品 / 092
6.5.5 艺术品 / 094
6.5.6 布艺 / 097
6.6 照明 / 99
6.6.1 吊灯 / 099
6.6.2 壁灯 / 100
6.6.3 落地灯 / 102
6.6.4 装饰台灯 / 103
6.7 盆栽植物 / 106
6.7.1 风信子 / 106
6.7.2 苏铁 / 108
6.7.3 海棠 / 110
6.7.4 兰花 / 112
6.7.5 天堂鸟 / 114
6.7.6 马蹄莲 / 116
6.7.7 龟背竹 / 117
6.7.8 蝴蝶兰 / 119
6.8 人物 / 121
6.8.1 单体人物 / 121
6.8.2 组合人物 / 133
第7章 展示空间局部手绘
7.1 橱窗 / 136
7.1.1 服装店橱窗 / 136
7.1.2 钟表店橱窗 / 140
7.1.3 蛋糕店橱窗 / 144
7.2 博物馆 / 149
7.2.1 艺术博物馆 / 149
7.2.2 科学博物馆 / 153
7.3 商场 / 157
7.3.1 商场展示局部 / 157
7.3.2 商场车展局部 / 161
7.4 超市 / 166
7.4.1 水果超市 / 166
7.4.2 百货超市 / 173
7.5 专卖店 / 178
7.5.1 电器专卖店 / 178
7.5.2 服装专卖店 / 181
7.6 展览馆 / 184
7.6.1 科技展览馆 / 185
7.6.2 生态农业展览 / 189
7.7 世博会 / 195
第8章 展示设计大空间手绘表现
8.1 专题展会空间 / 200
8.1.1 花艺展示 / 200
8.1.2 大型车展 / 207
8.1.3 茶艺展示 / 212
8.1.4 珠宝展示 / 219
8.1.5 数码展示 / 224
8.1.6 画展 / 230
8.2 商业展示空间 / 236
8.2.1 购物中心 / 236
8.2.2 超级市场 / 242
8.2.3 橱窗设计 / 249
8.3 文化展览空间 / 256
8.3.1 艺术博物馆 / 256
8.3.2 科技展览馆 / 262
第9章 作品赏析
范例一 / 270
范例二 / 271
范例三 / 272
范例四 / 273
范例五 / 274
范例六 / 275
范例七 / 276
范例八 / 277
范例九 / 278
范例十 / 279

前言/序言


《空间叙事:现代室内设计思维与实践》 书籍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室内设计领域的核心理念、前沿趋势以及从概念到落地的全过程实践。它并非一本侧重于技术图纸绘制或单一风格模仿的工具书,而是旨在培养设计师的系统性思维、跨学科整合能力以及对空间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 第一部分:设计的哲学基石与时代语境 本部分首先构建了室内设计理论的哲学基础。我们探讨了“空间”的本质,从现象学视角剖析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审视空间如何塑造记忆、影响情绪与行为。接着,我们深入分析了当代社会语境对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可持续性原则的伦理维度、数字化转型对物理空间的冲击(如智能家居与沉浸式体验的融合)、以及后疫情时代对健康、灵活性和社区感的重新定义。 我们批判性地考察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等重要设计思潮,强调理解历史脉络是创新和突破的前提。书中通过对全球顶尖设计事务所案例的深度解析,揭示了优秀设计作品背后统一的、超越潮流的“设计原力”。重点探讨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提取与重塑,指导读者如何从特定文化、地理和历史背景中汲取养分,避免设计成为漂浮于表面的装饰。 第二部分:从洞察到概念的构建 本部分专注于设计思维的转化过程,这是将模糊需求转化为清晰设计蓝图的关键步骤。 2.1 深度调研与用户体验(UX/UI in Physical Space): 我们摒弃了传统的用户访谈模式,转而介绍情景式观察法、人种学研究方法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如何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捕捉真实需求?如何将数据分析(如人流热力图、时间利用率分析)转化为空间布局的驱动力?详细讲解了设计叙事(Design Narrative)的构建流程,即如何为空间设定一个清晰、引人入胜的主题故事线,确保所有设计决策都服务于这个核心叙事。 2.2 概念模型的深化与迭代: 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本章引入了思维导图、情感版(Mood Board)的高级应用,以及如何利用抽象模型(如体块推演、光影测试)来验证概念的可行性。重点在于如何进行“有目的的失败”——即通过快速、低成本的迭代测试,排除无效路径,迫使概念向更深层次演进。我们强调,优秀的概念是简洁且有力的,能够以最少的元素传达最大的信息量。 第三部分:材料、光影与媒介的交响 空间的设计最终需要通过具体的物理媒介来实现。本部分将材料科学、光学原理与美学表达紧密结合。 3.1 材料的语汇与触觉美学: 我们超越了对材料简单分类(如石材、木材),而是从可持续性、表面处理的工艺以及材料的寿命周期角度进行评估。详细分析了新型复合材料、智能变色材料和生物基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潜力与挑战。特别关注了“触感”在增强空间体验中的不可替代性,如何通过精细的接缝、肌理对比来引导使用者的感知路径。 3.2 光的环境控制: 光不仅仅是照明,它是塑造空间形态和氛围的“隐形雕塑家”。本章系统梳理了自然光(采光策略、眩光控制、动态阴影分析)与人工照明(色温、显色指数CRI、光束角、调光系统)的集成设计。高级内容包括生物节律照明(Circadian Lighting)在健康建筑中的部署,以及如何利用灯光叙事来强调或弱化建筑的特定元素。 3.3 声景与嗅觉设计: 现代设计日益关注多感官体验。本部分探讨了如何通过吸音材料的形态设计、空间分隔的声学优化来管理混响时间,创造宁静或活跃的声景。同时,引入了嗅觉设计(Olfactory Branding)在商业空间和居住环境中的应用,讲解如何通过气味来强化品牌形象或营造特定的心理氛围。 第四部分:跨界协作与项目管理精要 室内设计不再是孤立的艺术创作,而是复杂的工程管理项目。 4.1 结构、设备与设计的融合: 本章侧重于解决设计方案与建筑硬性条件的冲突。如何与结构工程师、暖通空调(HVAC)专家进行有效对话?如何将复杂的管线、通风系统巧妙地隐藏或转化为设计元素?详细介绍了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协同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模型进行碰撞检测,避免现场返工。 4.2 细节的驱动力: 细节是检验设计功力的试金石。本书深入剖析了关键节点的设计逻辑,包括定制家具的结构稳定性、收口节点的耐久性、以及门窗系统如何影响能源效率和空间流线。我们提供了一套“细节风险评估矩阵”,帮助设计师预判哪些细节在施工中最容易出错,并提前制定预案。 4.3 设计的落地与反馈循环: 设计的完成并非是竣工验收,而是用户入住或投入使用之后。本部分介绍了竣工后评估(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POE)的方法论,强调将用户反馈作为下一轮设计的输入。这形成了一个持续改进的闭环,确保设计理念真正地转化为高效、愉悦的使用体验。 总结: 《空间叙事》是一本为有志于在复杂多变的现代设计领域中建立自己独特设计语言的设计师、建筑师、规划师准备的进阶读物。它要求读者跳出“画出好看的图纸”的层面,进入到“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更高维度,最终实现空间、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绝对是设计工具书中的一股清流。我本身从事商业空间设计已经有几年经验,对快速表现的要求比较高,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深化基础又能提供新思路的参考书。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停留在“怎么画”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样画”的设计逻辑。例如,书中关于不同材质的笔触表现,比如木纹的细腻、金属的反光,都有非常专业的解析,这对提升设计成果的质感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氛围营造的章节,作者似乎很懂得如何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空间的情绪。这对于我们和客户沟通时,快速传达设计意图非常有帮助。而且,书里对于不同风格的设计主题,比如极简、复古、未来感,都提供了相应的表现手法,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表现语言。虽然我自认为手绘功底尚可,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是挖掘出了许多可以改进和提升的点,感觉自己的设计“语汇”丰富了不少。

评分

这本教程的实用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之前购买过几本相关的书籍,但很多内容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只适合特定的小众风格。而《展示设计手绘实例教程》则显得非常“接地气”,它的案例覆盖了从小型零售陈列到大型品牌活动的全光谱,非常贴合实际工作中的需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光线与阴影”的讲解,它用极简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光学原理在手绘中的应用,让我明白了如何用最少的笔墨来定义空间层次感。书里还穿插了一些“设计自检清单”,提醒我们在完成草图或表现图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这一点非常人性化,避免了新手在细节上容易遗漏的问题。我甚至把书里的一些关键技巧打印出来贴在工作台边上,成了我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速查手册”。如果你的目标是快速、高效地将设计方案可视化,这本书无疑是最好的“战友”。它教会我的不只是画画,更是高效沟通的艺术。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实例教程”抱有疑虑,总觉得市面上的教程大多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堆砌。然而,这本《展示设计手绘实例教程》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思维过程”而非单纯的“绘画步骤”。作者非常巧妙地将设计理念融入到手绘的过程中。比如,在处理一个动态展示台的设计时,书中不仅展示了最终的手绘效果图,还配有分解图,清晰地展示了从平面布局到三维效果的转化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应该侧重表现哪些元素。这种结构性的引导非常棒,让人能够理解设计是如何一步步成型的,而不是孤立地学习技巧。这本书的笔触选择上也很有自己的风格,流畅自然,充满了生命力,而不是那种僵硬的机械线条。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创作时的那种热情和专注,这对于激发我自身的创作欲望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希望提高设计叙事能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评分

这本《展示设计手绘实例教程》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刚入门的新手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视觉传达和空间布局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手绘能力一直停留在比较基础的阶段。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实例非常丰富,而且讲解得非常细致入微。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一步步地教你如何将脑海中的想法转化为清晰的图纸。特别是关于透视和光影的处理,书里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让我不再害怕画复杂的场景。我记得有一次尝试设计一个小型展览空间,光是草图阶段就卡住了很久,后来参考了书里的几个案例,发现原来可以从最简单的几何体入手,逐步叠加细节,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图也非常考究,色彩搭配和谐,图文并茂,阅读体验极佳。总之,对于想要提升设计表现力的朋友们来说,这本书绝对值得入手,它能让你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感,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概念”与“视觉呈现”之间的桥梁。很多时候,我们有很好的创意,但手绘能力跟不上,导致概念在传达过程中打了折扣。这本书清晰地展示了如何通过手绘语言来加强和烘托设计概念。我特别喜欢它对“留白”的处理艺术的探讨,作者没有鼓励大家画得越满越好,而是教我们如何有目的地保留空白区域,让视觉焦点更集中,这对于展示设计中突出核心产品的目的性极强。书中对动态流线和人流导向的图形化表达也做了深入浅出的示范,这在传统的二维平面图上是很难体现的。另外,这本书的“反思”环节也很到位,它会引导读者思考自己作品的优势和不足。总而言之,它是一本将艺术感、技术性和商业实用性完美融合的著作,对于想让自己的设计作品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