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农业专家大讲堂系列:肉鸽高效养殖技术》一本书就能让读者轻松掌握肉鸽的高效饲养技术。
内容简介
《农业专家大讲堂系列:肉鸽高效养殖技术》从肉鸽养殖业现状、肉鸽的生物学特性、肉鸽场建设与环境控制、优良肉鸽品种与引种、肉鸽的营养需要和饲料、产鸽的饲养管理、肉鸽的繁育、乳鸽的生产与技术加工技术、肉鸽疾病防治扥方面系统介绍了肉鸽养殖生产的关键技术,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可供广大肉鸽养殖场(户)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李顺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1993年7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专业,2007年获得河北师范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分配到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作,一直从事经济动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工作,先后系统讲授毛皮动物饲养学、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实验动物学、经济动物学、动物行为学、动物学等多门本科课程。主持、参加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主编、参编科技著作、大中专教材10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概述1一、肉鸽的分类学地位与起源1二、肉鸽的营养与经济价值1三、肉鸽养殖业的发展现状4四、肉鸽养殖业的发展前景6
第二章肉鸽的生物学特性9第一节肉鸽的外貌特征9一、头部9二、颈部10三、背部11四、胸部11五、腰部11六、腹部11七、翼部12八、腿部12九、尾部13第二节肉鸽的解剖与生理特点13一、肉鸽的解剖特点13二、肉鸽的生理特点20第三节肉鸽的行为与生活习性24一、肉鸽的行为特点24二、肉鸽的生活习性28
第三章肉鸽场建设与环境控制32第一节场址选择及规划布局32一、场址选择32二、规划布局35三、建筑物布局38第二节鸽舍建设39一、鸽舍的基本要求39二、鸽舍的形式与种类42第三节养鸽设备47一、鸽笼47二、巢盆49三、料槽51四、饮水器(槽)51五、保健砂杯53六、栖架53七、乳鸽人工哺饲工具53八、捕鸽网54九、其他用具54第四节肉鸽场环境控制及粪污处理55一、场区的环境管理55二、鸽舍的环境管理59
第四章优良肉鸽品种与引种64第一节国内主要优良肉鸽品种64一、石岐鸽64二、佛山鸽65三、杂交王鸽66四、公斤鸽66五、泰深鸽66六、太湖肉鸽67第二节国外主要优良肉鸽品种67一、王鸽67二、鸾鸽69三、卡奴鸽69四、大型贺姆鸽70五、蒙丹鸽71六、拉合尔鸽72七、欧洲肉鸽72第三节肉鸽的引种73一、引种前的准备73二、种鸽的运输75三、引进后种鸽的管理76
第五章肉鸽的营养需要和饲料78第一节肉鸽的营养需要78一、能量78二、蛋白质81三、碳水化合物84四、脂肪85五、矿物质86六、维生素91七、水97第二节肉鸽的饲料98一、能量饲料98二、蛋白质饲料102三、矿物质饲料110四、维生素饲料113五、饲料添加剂114第三节肉鸽的饲养标准和日粮配制116一、肉鸽的饲养标准116二、肉鸽日粮配制的原则119三、肉鸽日粮配合方法122四、肉鸽饲料的配制与加工123五、肉鸽的饲料配方举例125六、人工灌喂料的配制126第四节肉鸽保健砂的应用129一、保健砂的配料成分及其作用129二、保健砂的配制132三、保健砂的投喂136四、保健砂配方举例137
第六章产鸽的饲养管理139第一节肉鸽饲养时期的划分139一、乳鸽期139二、童鸽期140三、青年(育成)鸽期140四、产鸽期140第二节产鸽的饲养方式141一、群养141二、笼养141第三节后备鸽的培育142一、童鸽的饲养管理142二、青年鸽的饲养管理148第四节产鸽的配对151一、产鸽的基本要求152二、雌雄鉴别与年龄鉴别153三、配对方法156四、配对异常情况检查及处理158第五节产鸽的日常管理160一、科学喂料160二、保证供水162三、添加保健砂162四、适当水浴162五、适当补充人工光照163六、保持鸽舍的安静和干燥164七、经常观察鸽群164八、鸽的捕捉164九、定期消毒,防病治病167十、做好各项记录工作167第六节产鸽不同饲养时期的饲养管理168一、配对期的饲养管理168二、孵化期的饲养管理171三、哺育期的饲养管理176四、换羽期的饲养管理179第七节产鸽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181一、春季饲养管理要点181二、夏季饲养管理要点182三、秋季饲养管理要点183四、冬季饲养管理要点183第八节提高产鸽生产力的措施184一、选优去劣,科学配对184二、提高产鸽产蛋率185三、提高种蛋受精率188四、提高孵化率188
第七章肉鸽的繁育191第一节肉鸽的性成熟191第二节鸽蛋的结构与胚胎发育191一、鸽蛋的结构192二、鸽蛋的形成193三、肉鸽的胚胎发育195第三节肉鸽的选种选配198一、选种方法198二、选种步骤202三、选配方法202第四节肉鸽人工授精与人工孵化205一、人工授精技术205二、人工孵化技术209第五节优质种鸽群的培育220一、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220二、根据品种特点及种鸽品质优化配对组合221三、保持种鸽优良特性,防止良种退化221四、加强鸽群饲养管理222五、利用杂交优势,充分发挥品种优良特性222
第八章乳鸽的生产与加工技术223第一节乳鸽的饲养管理223一、乳鸽的生理特点223二、乳鸽的饲养225三、乳鸽的管理226第二节乳鸽的人工育雏与人工肥育230一、乳鸽的人工育雏230二、人工肥育技术234第三节肉鸽的屠宰237一、乳鸽的收集238二、屠宰工艺239第四节肉鸽的储藏与运输242一、鸽肉的冷藏242二、冷库的卫生管理243三、鸽肉运输243
第九章肉鸽疾病防治245第一节肉鸽的综合防疫措施245一、严格隔离245二、隔离饲养,全进全出246三、预防饲料中毒247四、搞好环境卫生247五、严格的消毒制度248六、免疫接种251七、药物预防254八、检疫检验256九、发生传染病时及时采取措施256第二节鸽病诊治的基本知识258一、鸽病发生的原因258二、鸽病的分类和发病基本规律259三、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261四、临床检查诊断264五、病理解剖检查267六、鸽病治疗技术272第三节肉鸽常见传染病274一、鸽禽Ⅰ型副新病毒病274二、禽流感276三、鸽痘278四、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禽霍乱)280五、鸽副伤寒282六、大肠杆菌病285七、溃疡性肠炎287八、霉形体病288九、鸽衣原体病290十、鸽念珠菌病292十一、曲霉菌病293第四节肉鸽常见寄生虫病295一、鸽球虫病295二、毛滴虫病297三、蛔虫病298四、毛细线虫病299五、体外寄生虫病301第五节肉鸽常见普通病301一、嗉囊积食301二、鸽软嗉病302三、食盐中毒303四、创伤性食道炎303五、难产304参考文献306
前言/序言
《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之道》 本书简介: 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挖掘和利用本土优势资源,发展独具特色、高效益的农牧业,已成为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关键课题。《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之道》正是应运而生,它并非一本局限于某一具体畜种的养殖手册,而是一部着眼于宏观视角、系统阐述乡村特色农牧业发展模式、策略与实践的综合性指南。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地方实际,走出一条差异化、可持续、高附加值的农牧业发展新路径,旨在为广大农村地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者以及所有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有志之士,提供一套切实可行、思路清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参考。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的核心在于“特色”与“高效”的辩证统一。它强调,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盲目追求规模化、同质化的生产模式已难以为继。真正的出路在于找到并放大自身资源的独特性,通过科学的规划、精细的管理和创新的营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 第一部分:新时代乡村农牧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 本部分将首先描绘当前我国乡村农牧业发展的宏观图景。我们将深入分析国家政策导向,例如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农业发展、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等,解读这些政策为农牧业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本书也将坦诚地剖析当前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 市场变化: 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高端化,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健康、甚至伦理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瓶颈: 传统养殖方式效率低下,疫病防控能力弱,现代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不足。 人才短缺: 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人才匮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 环境压力: 养殖业的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成为必然选择。 品牌塑造: 缺乏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议价能力弱,利润空间被挤压。 通过对机遇与挑战的深入剖析,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树立清醒的认识,为后续的发展策略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特色农牧业的战略定位与资源挖掘 “特色”是农牧业发展的灵魂。本部分将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战略思考,找到自身发展的独特优势: 区域特色资源盘点: 详细介绍如何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地理环境等自然资源进行评估,以及如何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民俗等社会资源,发掘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牧业品种或产业。例如,某些地区可能适合发展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色肉牛;另一些地区可能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而适合发展高品质的特色禽蛋;还有些地区则可能因历史悠久的养殖传统而拥有珍贵的特色畜禽品系。 市场需求导向的品种选择: 强调不能仅仅基于个人喜好或传统习惯选择养殖品种,而应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特别是新兴的、有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如有机、绿色、原生态、功能性畜禽产品等。本书将提供分析市场趋势、预测消费者需求的方法论。 差异化竞争策略: 探讨如何通过选择性状独特、生长周期适宜、饲养管理要求符合当地实际的品种,避免与大宗养殖业进行同质化竞争。例如,选择对特定饲料资源利用率高的品种,或者选择生长速度不快但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品种。 第三部分:高效生产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高效”是农牧业发展的生命线。本书将系统性地阐述如何构建一套科学、精细、绿色的高效生产体系: 现代化养殖设施与装备: 介绍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农牧业生产所需要的现代化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化饲喂系统、环境调控设备、粪污处理设施、生物安全防护体系等。重点强调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装备。 科学的饲养管理: 营养调控: 深入讲解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品种的营养需求,强调精准配方、科学饲喂的重要性。介绍如何利用本地优势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转化率。 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强调预防为主,构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科学免疫,早期诊断,减少用药,推广生态、绿色、可持续的疫病防控理念。 环境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讲解如何通过科学的舍内环境调控,为畜禽创造最佳生长条件,同时,重点探讨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如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等,实现养殖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智能化与信息化应用: 探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牧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如环境监测、生长数据采集、疾病预警、精准饲喂等,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四部分:品牌化发展与市场营销创新 将特色农牧业产品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离不开有效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 品牌价值塑造: 引导读者理解品牌不仅仅是名称和标识,更是产品质量、文化内涵、消费者信任度的综合体现。本书将讲解如何挖掘产品的独特故事,赋予产品文化价值。 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认证与品牌加持: 介绍各类认证体系的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多元化营销渠道拓展: 探讨传统销售渠道的优化,以及新兴销售模式的应用,如: 线上销售: 电商平台、社交媒体营销、直播带货等。 线下销售: 农产品直营店、社区团购、农旅融合等。 订单农业: 与餐饮企业、超市、消费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故事化营销与情感连接: 强调如何通过讲述产品背后的养殖故事、农民的辛勤付出、产品的生态价值等,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提升品牌忠诚度。 第五部分:产业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农牧业发展,必然是多产业融合、高度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农旅融合: 探讨如何将农牧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结合,发展观光牧场、采摘体验、农事科普等新业态,拓展收入来源。 一二三产业联动: 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初级农产品加工、精深加工,以及相关服务业(如品牌策划、物流配送、技术咨询等)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整体效益。 合作社与联合体模式: 强调抱团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合作社、产业联合体等组织形式,整合资源、分散风险、提升议价能力、实现规模效益。 生态保护与循环经济: 再次强调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推动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本书的价值与读者对象: 《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之道》并非理论堆砌,而是集理论指导、模式分析、案例借鉴于一体的实践性读物。它将通过大量翔实、鲜活的案例,展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特色农牧业是如何实现成功转型的。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群体: 广大农村地区基层干部: 为地方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思路。 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 为其经营转型和发展壮大提供指导。 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 为其投身现代农牧业提供实践指南。 涉农企业决策者: 为其拓展业务领域、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对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 帮助其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到乡村发展的大潮中。 本书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旨在激发读者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乡村农牧业的特色化、品牌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国乡村的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