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读经典碑帖为书法学习之不二法门。中国历代名家辈出,传世碑帖无数。这套《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遴选书法史上经典,装帧典雅,印刷精美,堪称佳制。
本系列采用底本,高清彩色印刷;穿线装订,拆阅方便实用。力求“下真迹一等”之效果。系列的特点则是对原作或拓本稍加放大,使得细节纤毫毕现。无论线条的张力、墨色与叠加,还是纸张的颜色及气息,都毫厘间淋漓尽现。
“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对读者诸君在临读碑帖和书法创作中有所帮助。
《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苏州玄妙观是知名的道教寺庙,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此后屡遭兴废。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改名为玄妙观,此名取自《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句。元大德六年(1302)赵孟頫书并篆额。《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此作乃墨迹纸本,纵35.8厘米,横283.8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史称『赵吴兴』,谥文敏,故又称『赵文敏』。赵孟頫乃宋太祖后裔,宋亡后,归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入仕元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他是元代杰出的书画家、『复古』书风的倡导者。赵孟頫书法擅诸体,尤精于楷书及行草。《元史》云:『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他的楷书、行草取法晋唐诸家,尤于『二王』书法下力最深,深得晋人书法三昧。楷书一体自唐代登峰造极以来,后世书家鲜有以楷书而著称者。而元代的赵孟頫却是一个例外,他与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合称『四大楷书家』。与法度森严的唐楷风格有所不同,赵孟頫楷书大有行书意趣,用笔圆熟中见温婉,结字平和中寓奇妙,书风遒媚秀逸、蕴藉妍美,对后世书学影响深远,堪称楷模,世人谓之『赵体』。《三门记》则是『赵体』楷书代表作。
我对这套书的收藏价值也十分看重。在数字时代,纸质书的保存和研究价值愈发凸显。这套原色放大本,不仅是学习工具,更是对书法史料的精美复原和保存。想象一下几十年后,随着原碑刻的进一步风化,清晰、高保真的影印资料就显得尤为珍贵。每一本都像一个微缩的艺术展览馆,将那些流传千古的墨迹或刻痕,以最接近真实的状态呈现于世人面前。收藏一套,不仅是对自己学艺之路的投资,也是对中国传统艺术脉络的一种保护和致敬。它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古朴典雅的气质,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种兼具实用性、艺术性和文献价值的书籍,绝对是值得每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拥有的。
评分我个人对碑学的研究比较感兴趣,总觉得碑刻的雄强和古朴之美,是行草书也无法完全涵盖的。但很多时候,碑帖的拓印效果受限于拓工的技术和时代的限制,总会有些许遗憾。这套“华夏万卷”系列,恰恰在展示碑刻的力度和结体结构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像某些版本那样过度锐化导致笔画边缘变得僵硬,而是保留了刻痕在石头上留下的那种自然的力量感和厚重感。这种厚重感,对于体会篆隶楷书中“中锋”的运用以及“力透纸背”的意境,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你是专攻楷书或者对魏晋南北朝碑刻有浓厚兴趣的同道中人,你会立刻明白我说的这种价值——它让你在临习时,不光是模仿字形,更是在体会那种“凿刻”出来的气势和韵味,这种感觉是光看一般的字帖很难获得的。
评分这套“华夏万卷”系列的书法帖,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我最近入手了好几本,光是那些高清的影印件就让人爱不释手。特别是那种原色放大本,真是太贴心了。以前看一些小尺寸的碑帖,很多细节都看不真切,比如笔锋的微妙变化,墨色的干湿浓淡,还有纸张或绢本本身的肌理,都难以体会。但有了这个放大版,仿佛原作就摆在眼前,每一个细微的笔触都清晰可见,让人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运笔技巧和章法布局。就拿我之前临摹的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来说,用这个放大本对照,发现很多以前自己理解有偏差的地方,现在一下子就明晰了。这不仅仅是临摹工具,更是一次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深度“探访”。对于想要提高书写水平的人来说,这种级别的放大资料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它极大地缩短了从“看”到“懂”的距离。
评分对于那些刚刚接触书法,还在摸索阶段的新学子来说,选择一套好的入门教材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未来学习的方向和审美基础。我非常推荐这套系列,因为它提供的范本权威性极高,几乎都是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这意味着初学者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到最正统、最纯粹的书法精髓,避免了走弯路去学习那些笔法不够严谨的“二流”作品。此外,放大本的优势还在于,它能帮助新手更清晰地辨别笔画的起收、转折处的提按,这些细节在小尺寸的字帖上是很难分辨的。我记得我刚开始学书法时,常常因为看不清笔画的细节而感到沮丧,如果早些年就有这样一套清晰、权威的放大本教材,我想我的学习曲线会平滑得多。可以说,它为书法学习者搭建了一个坚实、清晰的审美起点。
评分说实话,现在的书法出版物市场上,良莠不齐的现象很严重。很多所谓的“精品”影印本,要么色彩失真,要么清晰度不高,甚至有些为了追求所谓的“艺术效果”而过度修图,完全失去了原貌的韵味。我之前买过几本号称“高清”的,结果拿到手才发现,那简直就是模糊的复印件,别说学笔法了,连字形结构都得靠猜。所以,当我看到“华夏万卷”这套书的实物时,那种惊喜感是难以言喻的。他们对原碑刻的尊重和对印刷技术的执着追求,真的让人感受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特别是那种对墨迹的还原度,那种纸张的粗糙感、碑刻的自然剥落痕迹,都以一种非常真实的面貌呈现出来。这对于我们研究历代书家的用笔习惯和时代背景下的书风演变,提供了极其可靠的视觉依据。可以说,这套书在出版质量上,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评分好
评分不错 买过好多本了
评分质量好!但是包装不好!
评分印刷精美
评分字帖清晰,很好,喜欢这个版本,买了好多本同系列的字帖,先屯着
评分大爱赵孟頫
评分没有放大,印刷只能说一般了。
评分真的很喜欢!
评分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