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极简单又极不简单的书。字体为纬,时代为 经,如一串串闪光的珍珠,串起千年书法史。
《极简中国书法史》虽小,却像一座富饶的矿山 ,繁忙时随手采撷,不费时,不费力,入手皆是宝贝 ;有暇时,可以深挖,一层一个境界。
书法史学者刘涛先生以其深厚的功底,拈出几条 主线,剔除芜杂:熔铸成薄薄一册,便于读者轻松鸟 瞰浩瀚的中国书法史。论述通俗而专业,可轻松入手 ,亦可细品深读。
刘涛,1953年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长期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魏两晋南北朝书法史、敦煌写经书法、王羲之书法。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著有《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获第六届**图书奖)、《书法丛谈》、《书法欣赏》、《中国书法》等六种。编著《中国书法全集王羲**献之卷》、《四山摩崖刻经》等。
**章 书法这门艺术
一、书法的基本特点
二、书法的艺术性与书法的观念
三、书作与印章
第二章 汉字起源与字体演变
一、汉字起源与仓颉造字
二、字体的演变
三、书体的种种名称
四、书体的“立”与“破”
第三章 先秦时期的文字书法
一、殷商甲骨文书法与墨迹
二、殷商、西周的金文书法
三、春秋战国时期书法
第四章 篆书
一、篆书的书法特征
二、秦朝小篆
三、汉朝篆书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篆书
五、唐朝篆书
六、宋元明时期篆书
七、清朝:篆书书法的复兴
第五章 隶书
一、隶书的书法特征
二、古隶
三、汉隶:汉简与汉刻石
四、东晋的“变态”隶书
五、唐隶
六、清朝:隶书书法的复兴
第六章 草书
一、草书的书法特征
二、汉朝草书
三、天下**帖:陆机《平复帖》
四、王羲之的“今草”
五、“颠张狂素”
六、黄庭坚的草书
七、余绪回声
第七章 行书
一、行书的书法特征
二、行书法典:王羲之《兰亭序》
三、王献之的行草书
四、颜真卿《祭侄稿》
五、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六、擒纵有致:黄庭坚的行书
七、沉着痛快:米芾的行书
八、历代行书述略
第八章 楷书
一、楷书的书法特征
二、钟繇:正书之祖
三、王羲之的“今体”楷书
四、北魏后期的楷书
五、唐楷五家
六、流美稳便的“赵字”
第九章 书法家
一、*初的书法家
二、“能书”与“书圣”
三、书法与仕途
四、书法家与抄书写碑
第十章 书画同源
一、“书画同源”说前传
二、张彦远与“书画同源”说
三、“书画同源”说后传
图目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极简”这两个字是抱有一丝疑虑的,毕竟书法史这种宏大而复杂的课题,如何能用“极简”的方式来呈现而不失其精髓?然而,阅读的体验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他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够迅速切入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核心矛盾与审美取向,用最凝练的笔触勾勒出那些最重要的转折点。比如,对于魏晋风度的阐述,并没有陷入对某个具体碑帖的冗长考据,而是直击那种士人精神对笔墨的解放作用,寥寥数语便将那种飘逸洒脱的气韵描摹得入木三分。这种“删繁就简”的处理,反而让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节点更加清晰、立体,不再被枝节的细节所淹没。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简直是一张完美的导航图;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它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梳理已有知识框架的绝佳机会,帮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流派中提炼出一条清晰的时代脉络。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里,首先吸引我的就是那个朴素得近乎寡淡的封面,那种设计感,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沉静、内敛的气质,就好像作者想用这种方式告诉读者,内容本身才是硬道理。我特意在不同的光线下观察过,纸张的质感处理得非常考究,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这对于一本需要长时间翻阅的书来说,无疑是个加分项。装帧的工艺也透露出一种对传统的敬畏,那种不张扬却又极其坚固的装订方式,似乎在暗示着这部作品的学术重量和持久生命力。我注意到,内页的排版也颇有章法,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文字阅读的舒适度,又不会让版面显得过于拥挤,这在很多当代出版物中是很难得的。整体来看,这本书在物理形态上,就已经完成了一次对“好书”标准的自我标榜,它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已经对即将展开的阅读旅程充满了期待与尊重。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往往预示着内容深度的不容小觑。
评分读完之后,最深刻的感受是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通透感”。它没有试图用艰深的术语堆砌来营造学术的壁垒,也没有刻意迎合大众的口语化表达而牺牲严谨性。它的语言是清澈的、有力量的,读起来有一种“一气呵成”的快感。这种“通透”不仅体现在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上,更体现在对书法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的捕捉上。它让你在合上书本的那一刻,不是感到知识的堆积,而是思维被拓宽了,视野被拉远了。你会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更具历史纵深感的目光去审视那些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笔画和结构。这本书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部简史,更像是一把精密的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理解中国传统审美体系的一扇重要门窗,让人意犹未尽,并激发了进一步探索的强烈欲望。
评分我必须提到这本书在“图像”与“文字”平衡上的高明之处。虽然我无法描述具体的插图内容,但可以肯定地说,那些选择性的、极具代表性的墨迹或碑拓的呈现方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们并非简单地作为文字的配图而存在,而是与文字叙述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在某些关键的转折点上,文字往往会先提供一个高度概括的理论框架,紧接着,读者就能看到与之相对应的视觉范例,这种“理论先行,视觉佐证”的节奏,极大地加强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说服力。而且,书中的图版选择似乎避开了那些过于泛滥、人尽皆知的“标杆之作”,转而呈现了一些角度新颖、更能体现某种特定时代精神的案例,这显示出作者在资料筛选上的独到眼光和严谨态度,避免了审美疲劳。
评分这本书在结构上的巧妙安排,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不像传统史书那样僵硬地按时间线性铺陈,而是更像是在构建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之间设置的那些“微型对话”或“主题串联”,比如他如何将宋代的尚意与后世的某种文人画精神进行跨时空的呼应,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每当我觉得即将被某个朝代的复杂背景所困扰时,作者总能及时地抛出一个简洁的、具有概括性的论断,像一座灯塔瞬间照亮了前方的路径。这种行文风格,与其说是严肃的学术论述,不如说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带着你进行一次高效的、充满洞察力的漫游。它鼓励读者主动去联想、去比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阅读的主动性和思考的深度。
评分包装优质,内容详实。
评分一个不太爱看书的人从此开始看书了。
评分好
评分哦啊几次哦在V字vUI在成都和UI从UI和vsI
评分2014中国好书 极简中国书法史
评分爷爷很喜欢,移动宽带很好用
评分不错特别好
评分印刷不错,装帧不错,整体很好
评分印刷不错,装帧不错,整体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