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风高原情歌曲集(第2辑)

草原风高原情歌曲集(第2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殿卿 编
图书标签:
  • 草原歌曲
  • 高原歌曲
  • 民歌
  • 流行音乐
  • 音乐
  • 歌曲集
  • 内蒙古
  • 西部音乐
  • 风情
  • 音乐专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9500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1800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8
字数:2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草原风高原情歌曲集(第2辑)》是在《草原风高原情歌曲集》出版基础上,根据读者建议和要求出的续集。第2辑的内容新增了近一年多来涌现出的优秀草原、高原歌曲作品,弥补了上集中遗漏的群众反映较好的歌曲,同时精选了十几首历史上百唱不衰的经典作品杂糅其中,使其更加全面,具有了广泛性和传承性。
  《草原风高原情歌曲集(第2辑)》作为一份难得的音乐资料,与《草原风高原情歌曲集》合在一起,基本囊括了当下最优秀和广为传唱的草原、高原歌曲,既有使用、欣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愿你分享这天籁般的悦音,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内页插图

目录

1.传说
2.火苗
3.牧人
4.天河
5.天马
6.阿哥
7.神马
8.相恋
9.藏香
10.藏韵
11.草原情
12.草原花
13.花儿香
14.康巴红
15.马头琴
16.科尔沁
17.美人谷
18.凤凰飞
19.梦丽江
20.在远方
21.走天涯
22.洗衣歌
23.牧羊曲
24.爱的哈达
25.草原情事
26.留念草原
27.牧马之歌
28.牧羊姑娘
29.草原晨曲
30.高原明珠
31.康定情歌
32.回到拉萨
33.拉萨姑娘
34.吉祥三宝
35.绿色天堂
36.绿色青乌
37.梦见卓玛
38.酒香飘歌
39.梦回西藏
40.圣洁草原
41.天籁之爱
42.雪域之恋
43.雪山阿妈
44.有了草原
45.游牧故乡
46.月亮之上
47.祝福拉萨
48.醉在草原
49.往日时光
50.敖包再相会
51.草原的月亮
52.草原上的星
53.草原的眷恋
54.草原的歌谣
55.草原的新娘
56.高高原上草
57.永远的爱恋
……
编后
牧歌嘹亮,情满山河:一卷关于草原、高原与深情的时代剪影 《大地和歌者:新时期中国地域叙事诗选》 (本书内容简介) 一、 时代的脉搏与土地的回响 本书精选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中国广阔的西部土地上——特别是内蒙古、青海、西藏以及新疆等地的优秀叙事诗作,旨在通过文学的视角,捕捉这一时期社会变迁、文化冲突与精神重塑的复杂图景。我们聚焦于“地域”这一核心载体,探讨了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游牧、农耕文明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生活在这片辽阔天地间的人们所经历的阵痛、坚守与新生。 本诗选并非简单的风光描摹,而是深入到个体生命经验与宏大历史背景的交汇点。它收录了多位重要诗人——他们或是长期扎根于雪域高原与大漠边缘,以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为底色进行创作的精英,或是从内地出发,带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深入牧区、林区进行体验式写作的代表人物。 核心主题探讨: 1. “退牧还草”与生态伦理的重塑: 诗歌不再仅仅赞美草原的丰美,更直面过度放牧带来的生态危机,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复杂而紧张的伦理关系。诗人们以沉郁的笔调,反思了“征服自然”的旧有观念,转而呼唤一种与土地共生的智慧。其中一组关于“沙尘暴下的牛羊”的组诗,以近乎纪实的手法,展现了生态压力下牧民的无奈与抗争。 2. 游牧文明的现代性困境: 随着交通、通讯和教育的深入,传统游牧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卷精选了大量反映牧民子女在城市求学、学习现代技术后,在“家园”与“远方”之间产生精神撕裂的作品。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身份认同的模糊化如何转化为诗歌中强烈的内在张力。例如,对“毡房中的电视机”和“电线杆下的马群”的并置描写,已成为那个时代最鲜明的视觉符号。 3. 历史记忆与集体创伤的疗愈: 西部地区承载了复杂的历史记忆,包括对旧制度的反思、对特定历史事件(如大跃进、文革后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压制)的集体追忆与反刍。本书收录了几篇以口述历史为基础的叙事长诗,它们以接近史诗的体量,梳理了特定族群在动荡年代的命运沉浮,强调了记忆在构建民族自我意识中的不可替代性。 二、 语言的“硬度”与“温度” 本书在语言风格上力求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与地域特色: 西北方言的音韵张力: 许多诗作直接汲取了当地的民歌、史诗的韵律和词汇,使得文本具有粗粝、原始的生命力。这与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界对“民间性”和“乡土性”的回归浪潮紧密相连。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到风沙的颗粒感和雪山的寒意。 “异质”视角的融入: 我们特别选编了几位非本地出身的诗人对该地域的观察。这些诗作虽然可能缺乏“在场者”的纯粹性,但它们提供了一种审视的距离感,常常能更清晰地揭示出文化冲突中的戏剧性。比如,一位汉族诗人对藏传佛教寺院内部复杂仪轨的描摹,便展现出一种既敬畏又疏离的复杂情愫。 象征手法的深化: 许多意象被反复提炼和升华。“鹰” 不再仅仅是猎物的捕食者,而是自由与宿命的化身;“盐湖” 不再是地理名词,而是对纯粹精神的向往或对生命枯竭的隐喻;而“转经筒” 的嗡鸣,则成为对抗虚无和时间流逝的哲学性声音。 三、 结构与编排:一条精神的地理轴线 本书的编排严格遵循地理与精神递进的逻辑,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边陲的呼唤——黄土与戈壁的记忆 (主要关注陕西、甘肃东部,涉及黄河流域的农业与早期工业化影响。) 第二部:雪线上的沉思——高原的信仰与坚守 (聚焦青海、西藏,重点探讨藏传佛教文化对个体心理结构的塑造,以及高海拔带来的生存哲学。) 第三部:风的部落——草原的变迁与新生 (收录内蒙古、新疆的牧区作品,侧重于牧业现代化、草原管辖权以及多民族间的互动叙事。) 第四部:交汇点——现代都市边缘的文化熔炉 (考察了兰州、乌鲁木齐、西宁等西部区域中心城市,表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在同一空间内碰撞出的复杂图景。) 四、 结语:一首献给广袤大地的无言之歌 本书的出版,旨在提供一个认识新时期中国西部社会精神面貌的重要文学文本。它既是对那些默默耕耘在广袤土地上的劳动者和守护者的致敬,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如何应对“宏大叙事”与“个体经验”张力的一次有力回应。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领略到西部地理的壮阔,更能感受到那片土地上所有生命所蕴含的、深沉而坚韧的情感力量。它是一部关于时间、空间、记忆与身份的厚重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文字的“气味”很敏感的读者。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混合了阳光暴晒后皮革的坚韧,以及夜晚降温时特有的泥土和岩石的清冷气息。它不媚俗,不讨好,它只是忠实地记录着生活在那样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喜悦、他们的挣扎、他们对生命最本真的理解。我看到有些歌词描述了对远方亲人的祝福,那种祝福带着大漠落日般的壮阔与深沉,没有一点点小儿女态的矫情。它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深情”——深情不是无休止的倾诉,而是长久以来的相互守望与理解。这种成熟、甚至略带苍凉的生命哲学,比那些热烈奔放的爱情宣言更能打动我。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激情,往往是沉淀在时间的沙砾之下的。

评分

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那种朴实又深沉的气质给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得很简洁,但那种色调和纹理,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风吹过的时候,带着点点尘土和青草的芬芳。我一直是个很喜欢那种带着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作品的人,总觉得那里面的情感表达会更纯粹、更直接。我原本以为这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歌词汇编,但翻开后才发现,每一首歌的背后似乎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或者说,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心绪流淌。有的歌词读起来像一首叙事诗,描绘着牧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与满足;有的则像一首深情的独白,诉说着对家乡土地的那份割舍不断的眷恋。作者的文字功力着实不俗,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辽阔的画面感,用精炼的笔触精准地捕捉下来,让人读着读着,仿佛就能听到远方传来的悠扬马头琴声。这种感觉太难得了,它不仅仅是文字,更像是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让我这个身处都市的人,也能感受到那份高原上的热烈与宁静。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买的这本书,毕竟市面上的“情歌集”实在太多了,大多是陈词滥调,缺乏灵魂。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完全避开了那些浮于表面的甜腻和矫饰,直抵人心的最深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情感处理上的那种“克制而饱满”。他很少用过于直白的词汇去描摹爱恋,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来反衬人物内心的波澜壮阔。比如写到思念时,他会提到“云层在山脊上压得很低,像压着一口说不出的期盼”,这种对比手法非常高级,一下子就把那种胸口发闷的、带着高原反应般压迫感的思念情绪烘托出来了。读完几篇后,我甚至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高原病”——不是身体上的不适,而是一种精神上的高远和寂寥。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私密的,它要求你慢下来,去体会那份沉甸甸的情感重量,而不是囫囵吞枣地快速浏览。

评分

我通常不会对任何一本书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但这次是真的被触动了。这本书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歌曲集”这个简单的范畴。它像是一部地方志,用诗歌和旋律的语汇,记录了特定环境对人类精神塑造的影响。我甚至开始去查找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地名和风俗,试图去构建一个更完整的背景画面。作者对细节的把握极其精准,比如对风声、对动物的叫声、对不同时间段光线的描述,都带着一种只有长期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才能拥有的敏锐洞察力。这种“在场感”,是任何旅游指南或纪录片都无法给予的。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对“根源”的追寻的满足感。这本书,与其说是读完了,不如说是沉浸其中,被它那份厚重的、属于高原的生命力所洗礼了一番。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透露出一种匠心。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读完就可以丢弃的速食读物。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字体和行距的设置,它们安排得非常舒服,给人一种呼吸感。很多歌词的段落布局,都有意识地模仿了乐谱的节奏感,有些长句像悠长的吟唱,有些短句则像是急促的鼓点。这让我在默读时,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音乐的画面。我甚至忍不住尝试着把一些段落哼唱出来,尽管我五音不全,但那种旋律感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文字结构里。这种将文学性、音乐性和地域文化完美融合的尝试,是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一点。它不只是记录了歌曲,它是在“演奏”文字。对于喜爱音乐文学或者民族文化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藏。

评分

挺好,很满意

评分

帮朋友买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帮朋友买的

评分

还不错,字迹清溪,歌曲完整

评分

很好的东西,物流很快

评分

帮朋友买的

评分

人一个人个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