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1.1 信息概述 1.1.1 信息的概念 1.1.2 信息的特点 1.2 文献信息 1.2.1 图书 1.2.2 期刊 1.2.3 专利文献 1.2.4 科技报告 1.2.5 学位论文 1.2.6 会议文献 1.2.7 标准文献 1.2.8 科技档案 1.2.9 产品技术资料 1.2.10 政府出版物 1.2.11 报纸 1.2.12 声像资料 1.2.13 数字出版物 1.2.14 网络出版物 1.2.15 移动阅读设备 1.3 文献的等级 1.3.1 一次文献 1.3.2 二次文献 1.3.3 三次文献 1.4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1.4.1 检索工具的类型 1.4.2 检索语言 1.4.3 文献检索的途径 1.4.4 文献检索的步骤 第2章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2.1 网络信息检索技术 2.1.1 布尔逻辑检索技术 2.1.2 截词检索技术 2.1.3 邻接检索技术 2.1.4 限制检索技术 2.1.5 全文检索技术 2.1.6 表单式检索 2.1.7 构造检索式 2.2 网络搜索引擎 2.2.1 搜索引擎概述 2.2.2 常用的搜索引擎 第3章 中文图书检索 3.1 中文工具书及检索 3.1.1 中文检索工具的类型 3.1.2 工具书的特点 3.1.3 工具书的功用 3.1.4 常用检索工具书简介 3.2 书刊目录检索系统OPAC 3.2.1 馆藏目录的查询 3.2.2 联合目录的查询 3.3 电子图书 3.3.1 电子图书概述 3.3.2 超星数字图书馆 3.3.3 超星“读秀学术搜索”简介 3.3.4 方正Apabi电子图书——中华数字书苑 第4章 期刊信息检索 4.1 中文期刊信息资源简介 4.1.1 期刊的著录特征 4.1.2 中文期刊检索工具的特点 4.2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 4.2.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2.2 CNKI使用方法 4.2.3 文献知网节 4.3 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4.3.1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简介 4.3.2 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检索指南 4.3.3 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检索结果管理 4.3.4 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 4.3.5 知识脉络分析 4.4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4.4.1 维普知识资源系统 4.4.2 下载安装阅读器 4.4.3 数据库检索方法 第5章 标准文献信息检索 5.1 标准概论 5.1.1 标准及标准的特点 5.1.2 标准的编号 5.1.3 标准的类型 5.1.4 标准文献 5.2 中国标准 5.2.1 中国标准的类型和代码 5.2.2 中国标准分类 5.2.3 中国标准检索工具 5.2.4 纸质标准文献 5.2.5 电子、网络标准信息检索 5.2.6 标准检索举例 5.2.7 小结 第6章 专利文献信息检索 6.1 专利的基本概念 6.1.1 专利权、工业产权、知识产权 6.1.2 专利权的特点 6.1.3 专利的类型及编号 6.1.4 专利文献的含义及种类 6.1.5 专利文献的特点 6.1.6 专利检索的作用和意义 6.2 国际专利分类法(IPC) 6.2.1 概况 6.2.2 IPC的体系结构 6.2.3 《国际专利分类表关键词索引》简介 6.2.4 《国际外观设计专利分类表》简介 6.3 专利文献信息检索 6.3.1 专利文献信息检索的概念 6.3.2 专利文献信息检索 6.3.3 专利文献信息检索入口 6.3.4 专利检索技巧 6.4 常用国内专利检索系统 6.5 专利文献的利用 第7章 科技档案信息检索 7.1 科技档案的概念 7.2 科技档案的属性 7.3 科技档案的特点 7.4 科技档案的种类 7.5 科技档案的作用 7.6 科技档案的内容 7.7 科技档案的载体及其类型 7.8 科技档案的分类 7.9 科技档案的检索 7.10 科技档案的利用 第8章 网络开放资源 8.1 网络开放资源的特点 8.2 网络免费资源介绍 8.2.1 政府部门网站 8.2.2 中文在线共享文档 8.2.3 行业网站 8.2.4 公开课、开放课、精品课、慕课 8.2.5 标准 8.2.6 外语学习 8.2.7 会议资料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意思,封面采用了比较简洁的蓝白色调,给人一种清爽、专业的视觉感受。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起来很顺滑,不会有廉价感。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和行距都经过了仔细的调整,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设计得非常直观,复杂的概念通过清晰的视觉化呈现变得易于理解。我发现很多专业书籍在图文排版上常常顾此失彼,要么内容堆砌过多,要么图表过于简单,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平衡,既保证了信息量的深度,又兼顾了阅读体验的舒适度。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质量有了很高的期待。
评分我关注到这本书在章节末尾设置了一些非常有建设性的课后练习和思考题,这在很多技术手册中是缺失的环节。这些练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点回顾,很多是设计成小型项目或情景模拟,要求读者整合运用前面学到的多种检索技能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我尝试做了其中的两道题,发现它们确实能有效地检验我对不同信息源的交叉验证能力和批判性评估能力。这种强调“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编者对培养读者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视。对我而言,这比单纯的理论阐述更有价值,因为它帮助我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工作流程,真正实现了从“知道”到“做到”的跨越。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扎实和全面。它不仅仅是停留在介绍几种常用工具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信息检索背后的核心原理,例如信息组织、元数据标准,乃至最新的语义搜索概念。我个人对信息本体论和知识图谱在检索中的应用很感兴趣,这本书恰好在这个方向上提供了相当深入的论述,引用了许多前沿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我这样希望跟上学科发展步伐的读者来说,价值巨大。它更像是一部工具书和一本理论教材的完美结合体,读者既能学习到“怎么做”,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使得这本书的参考价值非常高,相信即使在未来几年技术发生迭代后,其底层原理的讲解依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评分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他避免了传统教材那种生硬、教条式的说教腔调,而是采用了更具引导性和对话性的语气。每当引入一个复杂概念时,作者总会适当地插入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或者常见误区提醒,这让阅读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枯燥乏味。这种“亦师亦友”的写作风格,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能有效缓解面对海量新知识时的焦虑感。我感觉作者非常体谅读者的学习曲线,总是在关键节点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总结,这种对读者体验的关注,让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流畅”,而不是那种需要反复查阅、晦涩难懂的“硬骨头”。
评分我之前尝试阅读过几本关于信息管理和知识获取的入门书籍,但坦白说,大部分内容都停留在比较宏观的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性。然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明显更侧重于“实战演练”。它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步骤分解,手把手地教导读者如何构建高效的检索策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搜索技巧时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性,从基础的布尔逻辑运算到高级的数据库特定语法,讲解得深入浅出,让人感觉掌握这些技能并非遥不可及的“学问”。这种由浅入深的编排,极大地激发了我去实际操作的欲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感觉读完后可以立刻应用到我的日常研究工作中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