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ISCIENCE 2008奖
获奖作品
日本NHK电视台特别纪录
全景再现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的“百年魔咒”
揭秘庞加莱猜想百年挑战历程
记录追寻宇宙的形状与神秘数学家
体验数学“妖物”般的魅力与神秘
庞加莱猜想是什么?宇宙的形状又如何?佩雷尔曼是如何证明庞加莱猜想的?
本书为日本NHK特别节目制作组关于“庞加莱猜想”的专题纪录,全景记录追踪宇宙的形状与神秘数学家的线索、谜题与真相。
春日真人,生于1968年,日本东京大学力学系研究科理化学毕业。1993年加入日本NHK电视台,曾任职于长野放送局、节目制作部教养节目组、节目开发部等,现担任经济、社会情报节目导演、制作人。作品有《生命再临:生命科学家柳泽桂子》《认识父母》《流产婴儿去向的冲击》《论文捏造:梦幻医疗为何崩溃》等,主要制作前言医疗与生命伦理类节目。
——亨利·庞加莱
★与庞加莱猜想的战斗,一着不慎就会“走火入魔”。
——沃尔夫冈·哈肯(Wolfgang Haken,四色定理证明者)
★我也曾尝试过一些三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研究,但很快就放弃了。我认为我的研究方法应该没什么用。要解决这个难题,显然需要一些新的创想。
——史蒂文·斯梅尔(Steven Smale,1966年菲尔兹奖获得者,高维度庞加莱猜想证明者)
★庞加莱猜想中,如果宇宙不是球形的,那么可能会是什么形状呢?……不论宇宙是什么形状,都必定可以分解为至多8种各自不同的几何结构。
——威廉·瑟斯顿(William Thurston,1983年菲尔兹奖获得者)
Part One 追踪佩雷尔曼 21
出生之地——圣彼得堡 23
金钱地位皆可弃 28
沧桑巨变的天才少年 33
Part Two 庞加莱猜想的诞生 37
热爱自由数学的天才——庞加莱 39
庞加莱猜想——揭开“形状”的谜题 44
地球的形状 47
宇宙的形状 55
Part Three 古典数学与拓扑学 63
数学的新艺术运动 65
拓扑学的魔法 68
庞加莱猜想之噩梦 74
Part Four 20 世纪50 年代 被“白鲸”吞食的数学家们 79
来自希腊的苦行僧 81
来自德国的年轻的对手 87
无声的对决 93
某位年迈数学家的述怀 102
Part Five 20 世纪60 年代 忘掉古典来摇滚吧 107
席卷时代的数学之王——拓扑学 109
史蒂文·斯梅尔的奇袭 112
通往高维度空间的旅行 119
天才少年的诞生 125
天才数学家的“素颜” 130
拓扑学已死? 133
Part Six 20 世纪80 年代天才瑟斯顿的光与影 137
魔术师的登场 139
宇宙真的是球形吗?——苹果和树叶的魔法 145
震惊世人的新猜想——宇宙有八种形状? 152
天才瑟斯顿的烦恼 156
Part Seven 20 世纪90 年代开启通往成功的大门 167
俄罗斯人在美国 169
不为人知的“转机” 177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 182
百年一遇的奇迹 189
破解世纪难题 200
为什么是佩雷尔曼? 208
尾声 永无止境的挑战 212
后记 224
人名对照表 230
参考文献 233
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它的分量感,不仅是厚度,更是内容所承载的智慧重量。我听说庞加莱猜想是数学界一个非常著名且困难的问题,它的解决耗费了几代数学家的心血。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我猜想可能不会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更侧重于讲述这个猜想背后的故事。比如,它可能会描绘庞加莱提出猜想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数学界是什么样子?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数学家们是如何尝试去解决它,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那些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辅助定理和新方法,它们本身是否也有着独立的魅力?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展现数学家们的个人经历和思想碰撞,那种在寂寞的学术殿堂里,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精神。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更是关于人类智慧的传承和科学精神的体现,这让我感到非常敬佩。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伟大的科学发现史,那些改变人类世界观的时刻。庞加莱猜想,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学术化,但“追寻宇宙的形状”这个副标题,瞬间点燃了我对探索未知的热情。我猜想,作者在书中会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将那些复杂的数学概念,比如“同胚”、“单连通”等等,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优秀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数学的迷宫,去欣赏隐藏在其中的几何美学和逻辑的严谨。我特别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观察和思考,让庞加莱提出了这样一个关于三维空间形状的猜想?而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又是如何凭借他独特的证明方法,最终攻克了这个困扰数学界百年的难题?这本书或许会像一本侦探小说,一步步揭示真相,让我体验到解开谜题的乐趣,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数学的强大力量,它能够精确地描述和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追寻宇宙的形状”让我联想到很多科幻电影里的场景,那些关于宇宙尺度、多维空间、甚至是虫洞的设想。虽然我知道“猜想”这个词意味着这是数学领域的研究,但我更感兴趣的是,数学上的严谨推导,是如何能够触及到我们对宏观宇宙的理解。是不是那些抽象的数学模型,才是揭示宇宙真实形态的钥匙?作者似乎在这本书里,将庞加莱猜想作为一个切入点,去探讨更广泛的数学与物理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描绘我们所处的现实。我设想着,书中可能会穿插一些关于早期宇宙学、黑洞理论,甚至是一些关于暗物质、暗能量的讨论,将这些宏大的科学议题,与一个看似小小的数学猜想巧妙地联系起来。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对于我这样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它能让我看到科学的共通性,以及不同领域思想的火花碰撞。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精心制作的纪录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我进行一次关于宇宙本质的深度游览。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给我一种既抽象又宏大的感觉,“庞加莱猜想”代表了数学的深度,“追寻宇宙的形状”则指向了物理世界的广阔。我一直在思考,数学的抽象理论,是如何能够真实地反映和预测宇宙的运行规律的。这本书会不会试图解释这种联系?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拓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并说明这些概念如何与我们对空间、形状的直观理解相契合。同时,我希望能够了解庞加莱猜想本身的意义,它在数学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它解决之后,对我们理解宇宙的形状可能带来的启示。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不同宇宙模型,比如球形宇宙、平坦宇宙等,并将庞加莱猜想的证明与这些模型联系起来?我希望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所生活的宇宙,并对它的形状和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数学作为一门“宇宙的语言”的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神秘感,银河系的星云与复杂的数学图形交织在一起,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智识的探险。我一直对宇宙的奥秘和那些试图理解宇宙本质的伟大思想家们充满好奇。庞加莱猜想,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深邃的魅力,它关联着拓扑学,一个我并不完全熟悉的领域,但作者的介绍让我觉得,即使是没有深厚的数学背景,也能跟着文字的脉络,去感受那些抽象概念背后的几何直觉和逻辑之美。故事似乎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猜想的证明过程,更像是一段跨越时代的思想对话,连接着庞加莱本人对空间本质的思考,以及后来数学家们为此付出的努力。我期待在阅读中,能够窥见数学家们是如何凭借智慧与毅力,去解构和重塑我们对三维空间的认知,那种在看似无限可能中寻找确定性的过程,本身就足够令人着迷。我相信,这本书会带领我进入一个由数字、图形和深刻洞见构成的迷人世界,去感受人类对未知的不懈探索精神。
评分好书,科普读物中的经典,值得拥有
评分正在看,不错。。。。
评分内容还可以,就是所有配图全部都是用绿色印刷的,看着不舒服。
评分真的非常不错,会继续购买。
评分书质量不错,印刷非常清晰,纸的质量也非常好,包装精心细致,很完美的一次购买
评分内容还是稍微单薄点
评分不一样的思维。学习了。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一是页面太小
评分一个完全没有数学思考的记者写的完全没有价值的玩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