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非饱和土力学》使用逻辑思维、物理推理与数学推导的方法,采用热力学、力学与水文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与方法探讨了非饱和土力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这些基本原理在非饱和土中应力与流动现象中的应用,论述和评价了描述应力与流动现象的状态变量和材料变量的常用的测量与模拟技术。
本书将微观物理原理与宏观热力学理论结合起来,论述非饱和土的孔隙持水特性与应力状态。本书使用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非饱和土力学突飞猛进的研究进展,包括有效应力的适用性、液体和气体流动、基质吸力和渗透系数的测量技术等。
本书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土壤学、地下水动力学、地球科学等领域中学生难得的教科书,也是专业岩土工程师、土壤学者、地质工作者、结构工程师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Ning Lu博士,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教授,讲授“非饱和土力学”与“水文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非饱和土力学,渗流一应力耦合作用及浅层滑坡的监测、分析与预测。他提出的吸应力与统一的有效应力原理,将非饱和土力学与传统的饱和土力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非饱和土力学领域标志性的成果。他主持研制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实验室快速测量仪器”,使得非饱和细粒土脱湿、吸湿参数的测量时间大大缩短,促进了非饱和土力学的发展。他将非饱和土力学理论运用于浅层滑坡的监测和预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分别于2007年与2010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Normal Medal奖和J.James Croes Medal奖。William J.Likos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讲授“土力学”与“土质学”等课程。他曾是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名岩土工程师。他发表了多篇与非饱和土、膨胀土相关的论文。他是Geotechnicot Testing Journal主编,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黏土矿物学会会员。他分别于2005年与2007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rthur Casagrande奖和Normal Medal奖。
韦昌富,1965年生,博士,研究员。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于200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的择优支持。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为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点实验室副主任。
长期从事多相孔隙介质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多相孔隙介质连续理论、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特性、非饱和土力学等方面已取得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1)揭示了多相孔隙介质连续理论的Lagrange结构,证明了该类理论与Biot多孔介质理论在一般意义上的等价性,并建立了能够模拟孔隙介质多相、多组分、多场耦合问题的理论框架;(2)奠定了模拟毛细滞后问题的热力学基础,建立实用的毛细循环内变量模型,并提出了能系统地描述非饱和-的弹塑性变形和毛细循环过程耦合效应的本构理论;(3)建立了模拟微观、细观与宏观孔隙流动之间的跨尺度关联效应的理论模型,即多孔介质的非平衡流动理论模型,提出了确定多孔介质局部结构的声波探测技术以及快速确定非饱和水力学参数的有效方法。
发表论文80余篇(被SCI他引70余次),授权专利8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国际土力学学会非饱和土分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爆破工程协会理事、湖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岩土力学学报》编委。
内页插图
目录
相关符号及单位
绪论
第1章 非饱和土状态
1.1 非饱和土现象
1.1.1 非饱和土力学的定义
1.1.2 非饱和土力学的跨学科属性
1.1.3 非饱和土现象的分类
1.2 本书内容与撰写结构
1.2.1 章节结构
1.2.2 “岩土力学”与“环境岩土工程”课程内容选学建议
1.3 大自然与工程中的非饱和土
1.3.1 水循环中的非饱和土
1.3.2 全球化的气候因素
1.3.3 非饱和带与土的形成
1.3.4 工程实践中的非饱和土
1.4 含水量、孔隙压力与应力的垂直分布
1.4.1 非饱和状态下的应力
1.4.2 饱和土含水量与应力的垂直分布:概念性图示
1.4.3 非饱和土含水量与应力的垂直分布:概念性图示
1.4.4 应力分析方法
1.5 状态变量、材料变量与本构定律
1.5.1 现象预测
1.5.2 状态变量——水头
1.5.3 状态变量——有效应力
1.5.4 状态变量——净法向应力
1.6 土中水的吸力与势能
1.6.1 土体总吸力
1.6.2 孔隙水势能
1.6.3 土体吸力单位
1.6.4 吸力形式与土-水特征曲线
本章习题
第I部分 基本原理
第2章 材料变量
2.1 气体和水的物理性质
2.1.1 非饱和土的多相体系
2.1.2 干燥空气的密度
2.1.3 水的密度
2.1.4 气体和水的黏滞性
2.1.5 流动方式
2.2 分压力与相对湿度
2.2.1 非饱和土力学中的相对湿度
2.2.2 气体组分与分压力
2.2.3 自由水与气体的平衡
2.2.4 孔隙水与气体的平衡
2.2.5 相对湿度
2.2.6 露点
2.3 潮湿气体的密度
2.3.1 水蒸气对空气密度的影响
2.3.2 潮湿空气密度公式
2.4 表面张力
2.4.1 表面张力的来源
2.4.2 穿过水一气交界面产生的压降
2.5 水的空化
2.5.1 空化与沸腾
2.5.2 静态大气压力
2.5.3 空化压力
本章习题
第3章 相界面平衡
3.1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3.1.1 亨利定律
3.1.2 温度相关性
3.1.3 体积溶解系数
3.1.4 亨利定律常数与体积溶解系数
3.1.5 蒸汽作用的修正
3.1.6 质量溶解系数
3.2 气体一水一固体交界面
3.2.1 两个水滴之间的平衡
3.2.2 气体一水一固体交界面的平衡
3.2.3 接触角
3.2.4 非饱和土中的气体-水-固体交界面
3.3 蒸汽压降低效应
3.3.1 开尔文公式的意义
3.3.2 开尔文公式的推导
3.3.3 毛细冷凝
3.4 土-水特征曲线
3.4.1 土体吸力与土中水
3.4.2 毛细管模型
3.4.3 接触球模型
3.4.4 小结
本章习题
第4章 毛细现象
4.1 杨一拉普拉斯方程
4.1.1 三维弯液面
4.1.2 毛细管的静水平衡
4.2 毛细上升高度
4.2.1 管内毛细上升现象
4.2.2 毛细水带模型
4.2.3 理想土的毛细上升现象
4.2.4 实际土的毛细上升现象
4.3 毛细上升速率
4.3.1 从饱和渗透系数推导的表达式
4.3.2 从非饱和渗透系数推导的表达式
4.3.3 试验验证
4.4 毛细孔径分布
4.4.1 理论基础
4.4.2 孔隙几何形状
4.4.3 孔径分布计算步骤
4.5 吸应力
4.5.1 两球状颗粒之间的作用力
4.5.2 透镜形水里的压力
4.5.3 毛细作用产生的有效应力
4.5.4 有效应力参数与含水量的关系
本章习题
……
第Ⅱ部分 应力现象
第Ⅲ部分 流动现象
第Ⅳ部分材料变量测量与模拟
参考资料
索引
非饱和土力学 [Unsaturated Soil Mechanics]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不错,用着看。。。。。
评分
☆☆☆☆☆
都压的不成样子了,嫌麻烦,不退了
评分
☆☆☆☆☆
读书可以畅流…… 读书给人恬淡、宁静、心安理得的快乐,是名利、金钱不可取代的,
评分
☆☆☆☆☆
快递快,服务好。
评分
☆☆☆☆☆
读书可开阔视野,明了天下之大事;读书可陶冶情操,使人心胸更加开阔;读书可醒脑益智,
评分
☆☆☆☆☆
很好,很给力!!!很好,很给力!!! 首先,我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基本上每1-3天读完一本。所以也是经常买书的读者。 其次,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很好,没有异味,不粗糙。一看就是正版,也是新书,塑封的。 再次,送货员的速度很快,态度也非常好,还帮忙送上楼,一句怨言都没有。非常感动! 还有,京东的价格一直挺给力,服务也好。我会继续保持一直光顾。 最后,关于书籍内容方面,总体来说是一本好书,读完受益匪浅,很有作用。收藏了,有空或者书荒时会随时抽空看看。以下心得内容给各位参考参考: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可以说它和我差不多年纪,今天我捧在手里细细品味的时候,被书中无数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 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写了个长篇心得,觉得对这本书,也同样适用。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夏先生说:“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 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 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
评分
☆☆☆☆☆
还没看,应该不错吧。。。。。。。。。
评分
☆☆☆☆☆
东西到了,打开看还不错,纸张还算可以
评分
☆☆☆☆☆
读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乐趣,对于从事体力劳动来说,读书一种休闲;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