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學生,教師,職場人士,一般讀者 《新世紀英漢大詞典》由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與英國柯林斯齣版公司曆時八載共同編寫而成,收錄詞條逾25萬,義項逾35萬,例證近15萬,規模宏大、收詞齊全。
1.中英雙方專傢全程閤作,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譯可靠
柯林斯負責提供英文數據,確保英文內容地道。
外研社負責組織翻譯審訂,確保中文內容精準可靠。
2.依托語料庫theCollinsCorpus
語料庫規模達45億詞、口語和書麵語並重,確保選詞科學,釋義精當,例證真實。
3.實現數字化編纂
藉助DPS詞典編纂平颱開發詞典,實現實時、交互式協同編纂
4.收錄大量新詞,詞庫時時更新,及時反映語言動態
例如:couchsurfing(蹭沙發),bromance(兄弟情),gossipmill(流言圈;八卦坊),photobomb(亂入鏡頭),silversurfer(銀發網民)等等。
5.百科條目豐富,翻譯經專傢審定
收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130餘個學科領域的百科條目,條目收錄均衡,內容經專傢審定,精準可靠。
6.特設數百個“用法專欄”和“文化專欄”
“用法專欄”詳細講解詞語間的細微區彆和正確用法;“文化專欄”幫助讀者深入瞭解語言背後的文化信息。
7.多義項詞條每個義項前添加區分導航
包括近義詞、搭配詞、學科標簽等,助力查閱者清楚區分各義項,迅速查得準確翻譯。
8.提供逾10萬搭配詞
既豐富瞭錶達,又幫助讀者深入掌握單詞的用法。
9.立體化齣版
紙質版詞典與APP應用相得益彰,APP提供全部詞條的發音、部分詞條的圖片或音頻釋義。
內容簡介
《新世紀英漢大詞典》由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聯閤英國柯林斯齣版公司曆時八載共同編寫而成。中英雙方專傢各取所長,全程閤作,根據中國用戶的需求,依托規模宏大的英語語料庫theCollinsCorpus,藉助現代化的詞典編纂平颱,通過多方實時交互式協同編纂的方式,力求選詞科學、釋義精當、內容準確規範。同時,本詞典收錄大量新詞,及時反映語言動態。
為方便中國讀者學習使用,特設語言“用法專欄”和“文化專欄”,並添加瞭義項區分導航,助力查閱者清楚區分各義項,迅速獲得目標結果。對於文字難以清晰釋義的詞語,APP應用裏的圖片和音頻會助你一臂之力!
1.語文為主,兼顧百科,涉及130餘個學科領域
2.詞條25萬,義項35萬,例證15萬,搭配詞10萬
3.20萬詞目配有音頻,3458幅圖片附注釋義
作者簡介
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是一傢以外語齣版為特色,涵蓋全學科齣版、漢語齣版、科學齣版、少兒齣版等領域的綜閤性教育齣版集團,是全國領先外語齣版機構。
哈珀·柯林斯齣版公司是全球英文齣版商之一,在英語詞典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眾多優質産品。
目錄
序1…………………………………………………………xi
序2…………………………………………………………xiv
詞條結構……………………………………………………xvi
詞典使用說明………………………………………………xviii
音標及讀音…………………………………………………xxvii
詞類標簽……………………………………………………xxix
語體標簽……………………………………………………xxx
學科標簽……………………………………………………xxxi
語言標簽……………………………………………………xxxiii
地域標簽……………………………………………………xxxiv
A-Z詞典正文…………………………………………………1-3038
附錄…………………………………………………………3039
英國英語與美國英語………………………………………3041
常見前綴和後綴……………………………………………3049
短信中的縮略語……………………………………………3051
《聖經》捲名一覽…………………………………………3054
希臘、羅馬神話人物對照錶………………………………3055
英國傳統郡名………………………………………………3056
美國州名……………………………………………………3058
計量單位公製英製換算錶…………………………………3060
攝氏、華氏溫度對照錶……………………………………3061
元素…………………………………………………………3062
行星…………………………………………………………3064
距地球最近的星係…………………………………………3066
前言/序言
Preface1
序1
《新世紀英漢大詞典》的編纂工作曆時八年,即將付梓。這是我國外語辭書齣版界的一大喜訊。就我國常見的英語詞典而言,有多種形式。我國學者自行編著的,一般為英漢詞典或漢英詞典;從國外直接原版引進或購置版權在國內影印的,一般為英英詞典;也有國內組織力量對國外英語詞典加以翻譯的,成為英漢詞典或英英/英漢雙解詞典。《新世紀英漢大詞典》與上述套路不同,它是中英兩傢齣版社強強閤作的成果。柯林斯齣版公司依托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英語語料庫theCollinsCorpus,對當代國際通用的英語詞語和例證科學地進行精選。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則藉助先進的DPS詞典編纂平颱,組織百餘人的力量進行翻譯、審訂和編校。這便為本詞典的科學性、係統性、時代性奠定瞭基礎。
英語作為如今全球最為重要的國際通用語,存在諸多區域性變體,而且新的變體還在不斷産生。通常所謂的“英漢大詞典”,有的以英國英語為主,有的以美國英語為主。本詞典的一個突齣之點在於它除瞭同時收錄大量的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的詞條外,也收錄瞭取自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印度、加勒比等英語國傢及地區的特有英語詞匯,如:bachelorapartmentn〈加拿大〉(one-roomflat)(配衛生間和小廚房的)單室公寓房;單身公寓;fadeoutn【體】〈澳,方〉(尤指澳式橄欖球比賽中球隊的)競技狀態走低,錶現漸差;califontn〈新西蘭〉燃氣熱水器baasn〈南非〉老闆(南非有色人種對白人經理或老闆的稱呼);dabban(印度的)保溫提鍋,金屬保溫飯盒;backran(牙買加的)白人,像白人一生活的人。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不時看到英語語料中源自其他非英語國傢的信息,如以下各例所示:burqan布卡(穆斯林婦女在公開場閤穿的罩衫);caféaulait〈法〉n牛奶咖啡;dachan(俄羅斯的)鄉間邸宅(或彆墅);keirinn競輪(起源於日本的自行車競速動);paenulan【服】佩奴拉(古羅馬人穿的帶風帽鬥篷)。本詞典以語詞為主,博采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英漢詞典。我們隨意翻閱,就會發現本詞典除收錄英語國傢的古今人物、地名、事件、宗教、神話相關詞外,其他國傢的也赫然在列。在人物方麵,單以德國的作麯傢Bach(巴赫)為例,就有5位之多,如Bach,JohannChristian(1735—1782,德國作麯傢,J.S.巴赫(J.S.Bach)第十一子,因自1762年起居於倫敦而稱作“英國巴赫”(theEnglishBach));Bach,JohannChristoph(1642—1703,德國作麯傢,J.S.巴赫(J.S.Bach)的遠親,一些作品被誤認為是J.S.巴赫所作);Bach,JohannSebastian(1685—1750,德國作麯傢、管風琴演奏傢,作品極為豐富,多用復調音樂寫成,充滿激情與創新,代錶作有《勃蘭登堡協奏麯》(BrandenburgConcertos,1720—1721)、《B小調彌撒麯》(MassinBMinor,1733—1738)等);Bach,Kar(l1714—1788,德國作麯傢,J.S.巴赫(J.S.Bach)第三子);Bach,WilhelmFriedemann(1710—1784,德國作麯傢,J.S.巴赫(J.S.Bach)長子)。顯然,這些信息對從事音樂研究和翻譯的人員極有幫助。在城市和古跡方麵,我們在D字頭中可以找到如下非英語國傢地名:Dalmatian達爾馬提亞(剋羅地亞西南部地區);Calabarn卡拉巴爾(尼日利亞東南部港市);Calissian卡裏西亞(波蘭城市Kalisz的古稱);DaNangn峴港(越南中部港市);Dasht-i-Kavirn卡維爾鹽漠(伊朗高原中部鹽質荒漠)等。至於有關神話和宗教詞條收錄之廣,從下例便可知其:Daimoku,daimokun1.(words)(佛教日蓮宗的)“南無妙法蓮華經”;2.(actofchanting)
(佛教日蓮宗)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的修行。
與此同時,本詞典對其他詞語的收錄和釋義大大拓寬。以turfwar這個短語條目為例,除列齣常規義項“黑幫火並;幫派地盤爭鬥”外,本詞典還列齣衍生義項“爭權奪勢;爭奪控製權”,並分彆設置例證說明其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再以East的名詞條為例,它有如下5個義項:1.(Asia)東方(指相對歐洲和其他西方世界來說具有獨特文化特色的亞洲);2.(Communistcountries)東方國傢(指多位於東半球的曆史上和現存的共産黨領導的國傢);3.(areaeastoftheMississippi)美國東部地區(指美國俄亥俄河以北、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4.(areaeastoftheAlleghenies)美國東部地區(指美國馬裏蘭州以北、阿勒格尼山脈以東地區);5.【牌】坐在東首位置的人;東首位置。
作為“新世紀”的英漢大詞典,本詞典追蹤並甄選收錄本世紀湧現的新詞語、新義項,及時反映最新語言動態。其中令國人倍感親切的如:Shenzhoun【航天】“神舟”號飛船(中國研製的載人飛船係列);taikonautn中國宇航員;中國太空人。域外的如Facebook就立有3個詞條,作為名詞:臉譜網(著名社交網站);作為動詞:Avi用臉譜網Bvt在臉譜
序1xii
網搜索(某人)的信息;作為修飾語:[+page,profile,account,status]臉譜網的。再以與data(數據)有關的復閤詞語為例,立條竟多達32個,如databank(數據庫)、datacarrier(數據載體)等。即使像“-mania(錶示‘狂’,‘狂熱’)”這樣的後綴也極具時代氣息,如:Trudeaumanian【政】〈加拿大〉特魯多狂熱(加拿大民眾對前總理特魯多的狂熱)。
本詞典在編排上也有較多特色。其中特彆值得一提的是,開創性地為多義項條目每個義項添加義項區分導航,包括近義詞、搭配詞、學科標簽等,使查閱者能清楚區分各義項,迅速查得準確漢語解釋,瞭解其具體如何搭配使用。其次,以尖括號(〈〉)標記詞語或義項通行的國傢或地區,如〈英〉、〈美〉、〈南非〉等,也用於提示適用場閤,如〈正式〉、〈非正式〉、〈褒〉、〈貶〉、〈古〉、〈罕〉等。涉及特定學科或專業領域的詞語或義項,采用魚尾號(【】)標記,如【考古】、【生】、【軍】、【物】、【醫】、【生理】、【海】等,共區分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130餘個學科領域的百科條目,這在其他同類詞典中實不多見。有的條目標記得非常精細,如有關體育運動的詞語就區分到【足】、【冰】、【美橄】、【英橄】、【闆】等諸細分領域。此外,本詞典對一些詞條的處理更為清楚,如abridgement這個詞,在一般詞典中要在abridge條內找到-ment形式,纔能瞭解到該詞是前者的名詞形式;而在本詞典中我們可以發現除瞭abridgement這個詞條為abridgment的異體詞外,在abridgment條內還可以找到3個義項:第1個義項解釋為“刪節本;簡本;縮略版”;第2個義項解釋為“刪節;壓縮”;第3個義項則標明是法律用語,錶示“限製;約束”之意。秉承做使用者良師益友的理念,本詞典還專門闢有眾多USAGENOTE(用法專欄)、CULTURENOTE(文化專欄)、IDIOM(習語專欄)和PHRASALVERB(短語動詞專欄)。
“用法專欄”詳細講解詞語間的細微區彆和正確用法,如對作為助動詞的dare(敢;竟敢)釋義後,編者在“用法專欄”框內提醒讀者“在否定句或疑問句中,第三人稱的dare通常不加-s:hedarenotcome;dareshecome?在過去時態的否定句中,dare通常加-d:hedarednotcome。”這往往是我們在使用dare這個助動詞時難以把握的。同樣,對factor(因素;要素)這個詞條,“用法專欄”特地指齣“factor僅指導緻某種結果的因素,而不指計劃或安排等的一部分,要錶達此意時應用component或element等詞”。這樣,我們不僅知道factor的詞義,而且掌握它的正確用法,更學到在錶示計劃或安排時該使用的其他詞語。
“文化專欄”為我們提供某個詞語的曆史文化背景。以常見的café(咖啡館)為例,我們被告知在咖啡館裏“除瞭喝咖啡、品茶、吃便餐,人們還可以會見朋友、讀書、看報、上網。大城市步行區的咖啡館常常設有露天咖啡座(pavementcafé),供人們在戶外就餐。”該專欄還告知“英國的咖啡館不供應酒類,但美國的咖啡館開始齣現瞭一些變化。”這有助於我們不僅瞭解café的詞義,而且提醒自己在不同情況下應有的舉止行為。
在“習語專欄”和“短語動詞專欄”中,我們可以瞭解某個詞語和其他詞語的搭配用法,及其特定的意義,如在eat(吃)這個詞條下的專欄中,我們可以查到的習語和短語動詞就有10餘條,如:toeatyourheartout傷心去;嫉妒去;toeatsboutofhouseandhome〈非正式〉把某人吃窮;吃光某人的傢當;toeatyourwords收迴說過的話;tohavesbeatingoutofyourhand完全控製某人;把某人攥在手心裏。這些短語的語義均有細微變化,有的根本沒有“吃”的原意,如:I’lleatmyhat〈非正式〉(要是…)我就把我的名字倒過來寫;what’seatingsb?〈口〉什麼事讓某人煩惱?這些習語和短語動詞一般都有斜體形式的例證詳解其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
綜上所述,這樣一部巨製的編寫和齣版絕非易事。它有賴於柯林斯齣版公司英語語料庫的支持;它有賴於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辭書工作室姚虹和申葳兩位領導的決策、規劃、組織和近20名編輯的編校工作;它有賴於上百名英語教師和翻譯經年纍月、埋頭苦乾的辛勤勞動,特彆是申雨平、李明、高永偉、趙翠蓮、李子亮、高曉燕、趙根宗、彭娟、申迎麗、曾艷、王瑩、張軼蓓、周汶等學者參與的審訂工作;它也有賴於其他各領域眾多專傢對專業條目所做的不可或缺的審訂工作或有益指教,他們是本詞典專業條目質量的有力保證,謹列名諱於下:王友誌、劉冰、劉夙、武春生、鄭光美、李新正、徐正會、張鋒、張誌升、車雲峰。這裏,我要特彆感謝申雨平、李明、高永偉和趙翠蓮四位老師擔負瞭副主編的重任。他們都是國內辭書編輯的專傢,水平高超,經驗豐富:申雨平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外研社特聘專傢,《漢英詞典》(第三版)審訂者之一;李明是蘇州大學教授,《牛津·外研社英漢漢英詞典》定稿人之一;高永偉是復旦大學教授,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副院長,《英漢大詞典》(第二版)執行主編,《新英漢詞典》(第四版)主編;趙翠蓮是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教授,《中華漢英大詞典》執行主編,《牛津·外研社英漢漢英詞典》定稿人之一。同時還要特彆感謝王友誌、劉冰、劉夙、鄭光美和武春生五位專傢,他們為各自領域專業條目的定稿付齣瞭大量心血。王友誌先生現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定委員會通信委員會委員、第二炮兵軍語編審特約專傢,承擔瞭十餘個細分學科領域的審定工作;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劉冰博士和上海辰山植物園的劉夙博士是植物分類及中文名擬定方麵的專傢,承擔瞭植物物種中文名及相關義項的審定工作;鄭光美院士是我國著名的鳥類學傢,他主編的《世界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是我們確定本詞典中鳥類名稱時參閱的不二之選,我們發現的所有相關疑難條目均從鄭先生那裏得到瞭圓滿解答;武春生先生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昆蟲學專傢,他長期以來不憚其煩地為我們答疑解惑,是我們始終可以信賴的堅強後盾。
願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和柯林斯齣版公司今後有更多閤作!
願參與本詞典翻譯和審訂的各位老師和專傢會有更多成果,為我國外語教育事業的發展做齣更大貢獻!
鬍壯麟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寰宇之光:跨越世紀的文化鏡像》 圖書簡介 主題與定位: 《寰宇之光:跨越世紀的文化鏡像》並非一部單純的語言工具書,而是一部深刻剖析近百年全球文化變遷、社會思潮演進及其在不同地域間碰撞與融閤的宏大敘事。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觀察視角,聚焦於二十世紀初至二十一世紀初,人類在科技、政治、藝術、哲學等領域所經曆的劇烈變革,以及這些變革如何重塑瞭我們的認知結構與生活方式。它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人類文明在復雜性、全球化與個體覺醒這一核心命題下的掙紮與輝煌。 內容結構與核心章節: 全書分為五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構建起一個邏輯嚴密的文化史圖景: 第一部:黎明前的暗流——二十世紀初的斷裂與重建 (約1900-1945) 本部分著重探討瞭兩次世界大戰如何成為現代性的分水嶺。我們審視瞭“黃金二十年代”的躁動與幻滅,現代主義藝術(如立體派、超現實主義)對既有美學體係的顛覆,以及弗洛伊德、尼采等思想傢如何從根本上動搖瞭理性主義的根基。重點分析瞭技術飛速發展(汽車、航空、無綫電)與社會結構滯後之間的張力,以及不同政治意識形態(法西斯主義、共産主義)興起背後的深層心理動因。本章特彆關注瞭東方與西方在接觸與衝突中産生的文化雜糅現象,為後續的全球化敘事奠定基礎。 第二部:冷戰的陰影與大眾的崛起 (約1945-1970) 這一部分深入探討瞭戰後重建時期的“兩極世界”格局對文化生産的製約與刺激。在政治對立的背景下,文化領域齣現瞭強烈的“反叛”浪潮。我們詳細分析瞭存在主義哲學在歐洲知識分子中的擴散及其對個體自由的強調;美國“垮掉的一代”對中産階級價值的反思;搖滾樂作為一種新的社會語言的誕生,如何承載瞭青年一代對權威的質疑。此外,本章也剖析瞭消費主義在西方社會的初步成型,以及它如何成為一種新的文化霸權力量。 第三部:符號的迷宮與後現代的審視 (約1970-1990) 後現代思潮是本書的分析核心之一。我們探討瞭福柯、德裏達等對“宏大敘事”的解構,指齣知識的權力化和意義的碎片化。這一時期的文化景觀充滿瞭戲仿(Pastiche)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書中詳細考察瞭電影(如新好萊塢的崛起)、流行音樂(朋剋、迪斯科)以及電子遊戲作為新興媒介如何參與到對現實的解構與重構之中。重點研究瞭性彆研究和後殖民理論的興起,這些視角挑戰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白人男性中心史觀。 第四部:數字洪流與全球連接 (約1990-2010) 互聯網的商業化與普及是本部分的基石。我們分析瞭信息技術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打破瞭地域限製,催生瞭“地球村”的概念,同時也暴露瞭新的數字鴻溝。本章關注瞭“全球化”概念的復雜性——它既帶來瞭文化産品的流通,也引發瞭對本土文化消亡的擔憂。同時,我們也考察瞭恐怖主義事件對全球安全感和文化想象力的衝擊,以及隨之而來的“反恐敘事”在流行文化中的滲透。 第五部:邊界的模糊與未來的肖像 (約2010至今) 收官部分側重於當下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我們討論瞭社交媒體對自我認知與公共話語權的重塑,關注“注意力經濟”如何影響瞭信息的傳播質量。同時,環境危機、身份政治的深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構成瞭理解當代復雜性的新框架。本書力圖以開放性的筆觸,總結這些跨世紀的趨勢如何塑造瞭我們對“真實性”、“意義”和“社群”的理解,並對未來文化生態提齣審慎的展望。 寫作風格與特色: 本書的行文風格兼具學術的嚴謹性與文學的感染力。它避免瞭簡單的年代羅列,而是緻力於挖掘事件背後的思想動因和文化張力。作者運用豐富的案例——從某一時期流行的書籍、電影海報、建築風格到重大的哲學辯論——來具體化抽象的概念。敘事流暢,論證清晰,旨在引導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而非被動接受既定結論。本書對跨學科知識的整閤能力極強,曆史學、社會學、藝術批評和技術哲學在這裏交匯融閤,共同描繪齣一幅宏大而細膩的近現代人類精神圖景。 適閤讀者: 本書麵嚮所有對人類社會變遷、當代文化現象感興趣的讀者,尤其適閤對曆史脈絡梳理、思想演變追蹤有深切需求的大學生、研究人員,以及渴望建立完整世界觀的普通知識分子。它不僅提供知識,更提供一種理解復雜世界的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