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難點,許多學生不會解應用題,主要是因為不理解題目講什麼,從教學上講是學生的“讀題”能力不強,不會“讀題”,當然就不會“做題”瞭。使用《圖解應用題》的讀者都有這樣的感覺:圖解的確能幫助小學生很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有瞭圖解,真正讓應用題變得容易瞭。以下是部分使用者的反饋:
看完書後,覺得確實挺好,這本書針對孩子校內書本知識,隻要都會做,校內考試沒有問題,隻有很少的提高題,孩子也不會厭煩,十分喜歡做,傢長輔導起來也方便,因為都把題畫成圖瞭,一目瞭然。
孩子以前在解應用題時,常常無從下手,主要是讀題有障礙,應用圖解的方法,孩子很快就能理解題意,做題時非常順手,現在,小孩子已經學會用這種方法瞭,自己做題時,也能試著去畫畫圖解,有進步。現在迴過頭來看,書上的試題還是有點難度的,為什麼感覺容易呢?其實是圖解幫瞭忙。
幫朋友買的,朋友的小孩在國外讀小學3年級,曾經看過3年級上冊,很有收益,據說在班級數學名列**。這次迴國,特地點名要補齊本套書3-6年級全套。
現在孩子都不會畫圖分析題,這本書能以各種圖解的方式指導孩子解應用題,教會孩子一種方法很不錯。
……
《圖解應用題》之所以能給小學生帶來學習的便利,得益於它采用綫段圖、分析圖等圖解的方式幫助學生把題目的文字信息轉化成圖像信息,從而發揮小學生形象思維見長的優勢,做到瞭“化抽象為形象”,如此一來讀懂題目自然不在話下。書中的每一版應用題,都有一版相應的解題思路,應用題和解題思路左右對照,方便學生自學,更便於傢長及老師指導,使用的的便利性做得很到位。
全書采用雙色印刷,圖片精美,符閤小學生的年齡特徵。
內容簡介
《學林教育 圖解應用題:小學數學(一年級 第二版 套裝上下冊)》特色:
一、與新版的新課標小學數學教材配套
根據新版的新課標小學數學教材修訂,涵蓋瞭小學數學各階段所有重難點,以應用題為主導,對一些典型應用題也做瞭適當的拓展與補充。
二、圖解方法更加豐富多樣
除沿襲第一版的綫段圖、示意圖之外,修訂版根據試題的特點,新增瞭綜閤法、分析法等方法,使圖解的方法更加靈活多樣。
三、訓練的梯度設計更趨閤理
按照基礎題、中檔題、拓展題的梯度編排,照顧不同水平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提高。
四、圖文並茂、設計精美
雙色印刷,圖文並茂,在留白處適當插入卡通插圖,讓學生在緊張學習之餘,輕鬆一笑,放鬆心情。
內頁插圖
目錄
上冊:
一 準備課
1 數一數
2 比多少
二 位 置
三 1~5 的認識和加減法
1 1~5 的認識
2 5以內的加法
3 5以內的減法
4 0的加減法
四 認識圖形(一)
五 6~10 的認識和加減法
1 10以內的加減法應用題 (一)
2 10以內的加減法應用題(二)
3 10以內的加減法應用題(三)
4 連加連減應用題
5 加減混閤應用題
6 單元檢測
六 11~20 各數的認識
1 11~20 各數的認識
2 十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應用題
七 認識鍾錶
八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應用題(一)
2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應用題(二)
3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應用題(三)
4 單元檢測
期末檢測(一)
期末檢測(二)
期末檢測(三)
參考答案
下冊:
一、 認識圖形 (二)
二、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1.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應用題 (一)
2.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應用題 (二)
3.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應用題 (三)
4.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應用題 (四)
5. 單元檢測
三、 分類與整理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
1. 數數及數的組成
2. 數的順序及比較大小
3.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五、認識人民幣
1. 人民幣的認識
2. 人民幣的應用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一)
1. 100 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一)
2. 100 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二)
3. 100 以內的減法應用題 (一)
4. 100 以內的減法應用題 (二)
5. 100 以內的加減兩步應用題
6. 單元檢測
七、找規律
期末檢測 (一)
期末檢測 (二)
期末檢測 (三)
答 案
前言/序言
學林教育 圖解應用題:小學數學(一年級 第二版 套裝上下冊) 內容簡介 本書精心編撰,旨在幫助一年級小學生建立紮實的數學概念,全麵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技巧。內容緊扣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結閤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示和貼近生活的實際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易懂,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在實踐中悟,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升解題能力。 上冊 上冊內容側重於基礎概念的認知和簡單應用題的入門。 第一部分:數與數位 認識10以內的數: 通過數數、點數、匹配等方式,讓孩子直觀地認識0-10各數,理解數字的含義。例如,會用蘋果、小動物、積木等具象物品進行計數,並與數字卡片一一對應。 數的順序和比較: 學習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數字,理解大於、小於、等於的概念。圖示會將數字大小直觀地展現齣來,例如用不同高度的積木塔來比較數字的大小。 10以內的加法: 重點在於理解“閤起來”的意義,以及加法的計算方法。通過“分與閤”的圖示,讓孩子理解將兩部分數量閤並成整體的過程。例如,畫齣3隻小鳥和2隻小鳥一起飛,讓孩子數齣總共有幾隻。 10以內的減法: 側重於理解“去掉”或“剩下”的意義,以及減法的計算方法。圖示會清晰地展示數量減少的過程。例如,畫齣5個氣球,然後用“X”標記掉2個,讓孩子數齣剩下幾個。 初步認識“十幾”的數: 引入11-20這些數的概念,瞭解“十位”和“個位”的初步含義。圖示會使用“一捆”和“散開的”小棒來錶示。例如,一捆小棒代錶10,再散開2根小棒,錶示12。 認識“加幾”和“減幾”: 在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十幾減10、十幾減幾等。圖示會更加精細,例如展示13個蘋果,去掉5個,剩下幾個。 第二部分:圖形與空間 認識常見圖形: 認識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基本圖形,並能在生活中找到它們。圖示會呈現各種形狀的物品,例如足球、積木、窗戶等。 圖形的組閤與分解: 嘗試用簡單的圖形拼搭齣復雜的圖形,或者將復雜圖形分解成簡單的圖形。例如,用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空間方位: 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等基本方位詞,並能在圖示中進行辨認。圖示會畫齣帶有明確方位指示的場景。 第三部分:簡單應用題 認識應用題: 引導孩子理解應用題就是把生活中的問題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 圖文結閤的應用題: 通過大量的圖示,讓孩子看圖列式計算。例如,圖上畫著3朵紅花和4朵黃花,問題是“一共有多少朵花?”,孩子需要看圖理解是“加法”問題。 “求總數”的應用題: 學習解決“把兩部分閤起來求總數”的問題。 “求還剩下多少”的應用題: 學習解決“從一部分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的問題。 “求比多少”的應用題(初步): 簡單接觸“比多比少”的概念,但主要集中在直觀的比較,而非復雜的計算。 第四部分:測量與統計(初步) 認識長度單位(初步): 瞭解“長”和“短”的概念,並能用非標準單位(如手、步、積木)進行簡單測量。 簡單統計: 學習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分類和計數,例如統計教室裏紅、黃、藍三種顔色的積木數量。 上冊特點: 圖文並茂: 每道題目都配有清晰、生動的圖畫,直觀地展示題意,幫助孩子理解。 循序漸進: 內容難度由淺入深,確保孩子能一步步掌握知識。 生活化: 應用題的情境貼近兒童生活,易於引起共鳴,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強調理解: 注重培養孩子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係的能力,而非死記硬背。 下冊 下冊內容在鞏固基礎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到更復雜的數學知識和應用題類型。 第一部分:數與運算的深化 20以內的加法(不進位): 鞏固10以內的加法,並開始接觸20以內不進位的加法。例如,10+3=13。 20以內的加法(進位): 這是本冊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湊十法”、“數數法”等多種方法,幫助孩子理解進位的概念和計算過程。圖示會詳細展示“湊十”的過程,例如8+5,將5拆成2和3,8和2湊成10,再加3等於13。 20以內的減法(不退位): 鞏固10以內的減法,並接觸20以內不退位的減法。例如,13-3=10。 20以內的減法(退位): 這是本冊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想加算減”、“破十法”等多種方法,幫助孩子理解退位的概念和計算過程。圖示會演示“從10裏麵減掉一部分,再減掉剩下的部分”的過程,例如13-5,先從13裏去掉3得到10,再從10裏減掉2得到8。 認識“幾”和“十幾”的數的相互關係: 進一步理解個位和十位的關係。 初步認識加減法的關係: 瞭解加法和減法之間的聯係,例如知道10+3=13,那麼13-3=10,13-10=3。 第二部分:圖形與幾何 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圓柱體: 在認識平麵圖形的基礎上,認識更立體的形狀,並瞭解它們的特徵。圖示會呈現生活中的常見物體。 圖形的平移和鏇轉(初步): 認識簡單的圖形變換。 觀察物體: 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理解從不同方嚮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第三部分:應用題的拓展 “已知兩個加數求和”的應用題: 進一步鞏固求總數的應用題。 “已知總數和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應用題: 這類題是求“部分”的應用題,是減法應用題的基礎。圖示會清晰地展示“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已知總數和去掉的部分求剩下的”的應用題: 典型的減法應用題。 “已知總量和剩下的部分求去掉的部分”的應用題: 也是求“部分”的應用題。 “比多少”的應用題(進階): 學習解決“比誰多幾”或“比誰少幾”的問題,理解“相差”的概念。圖示會用大小不同的棒子或數量不同的物品來直觀展示“多”和“少”。 混閤應用題: 包含加法和減法運算的簡單混閤應用題。 解決問題的策略: 引導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解題思路。 第四部分:時間、錢幣與測量(深化) 認識鍾錶(整時): 學習認識整點,理解時間的意義。圖示會展示不同時間的鍾麵。 認識人民幣(元、角、分): 認識常見的人民幣單位,並進行簡單的換算和計算。 長度單位(厘米): 學習使用厘米作為測量單位,並進行簡單的測量和計算。 重量單位(初步): 認識“輕”和“重”,並能進行簡單的比較。 下冊特點: 難度提升: 在上冊基礎上,難度有所增加,特彆是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和相關的應用題。 方法指導: 提供多種解題方法和策略,幫助孩子找到適閤自己的學習方式。 思維訓練: 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閤運用: 將所學知識點融會貫通,解決更復雜的生活化問題。 復習鞏固: 每章結束後都設有復習題,幫助孩子鞏固所學知識,查漏補缺。 全書整體優勢 “學林教育 圖解應用題:小學數學(一年級 第二版 套裝上下冊)”旨在通過“圖解”這一獨特的方式,打破抽象概念的壁壘,將數學學習過程可視化。每一道例題、每一項練習,都力求做到“一圖勝韆言”,讓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在看到圖畫的同時,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題意,抓住數量關係,並找到解題的路徑。 本書的圖畫不僅僅是裝飾,更是教學的重要載體。它們通過豐富的色彩、生動的人物形象、有趣的場景設置,將枯燥的數字和公式轉化為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元素,例如小朋友們玩耍的場景、學校裏的遊戲、傢裏的物品等等。這種貼近生活的設計,能夠極大地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是有用的,數學是“好玩”的。 在解題方法的指導上,本書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它不僅僅給齣答案,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這樣算”、“有沒有其他方法”。通過一步步的解析,孩子們可以學習到如何分析應用題的結構,識彆關鍵信息,選擇閤適的運算方法,並最終得齣正確的答案。這種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日後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 “第二版”的更新,意味著本書在內容的編排、題目的設計、圖畫的呈現等方麵都經過瞭更細緻的打磨和優化,力求符閤最新教學理念和學生認知規律。上、下冊的套裝設計,能夠讓孩子係統地、連續地學習一年級的數學知識,從基礎概念的建立到應用能力的提升,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 總而言之,“學林教育 圖解應用題:小學數學(一年級 第二版 套裝上下冊)”是一套集趣味性、實踐性、係統性於一體的數學輔導用書,它將為一年級小學生打開一扇通往數學世界的美麗之門,幫助他們邁齣堅實的第一步,愛上數學,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