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 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 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战国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 严重持久的时期之一。《战国策》刘向叙录说:“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经过长期的战乱,西方的秦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先后兼并了东方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秦朝。
战国故事99篇,金戈铁马,气吞河山,波诡云谲,纵横捭阖,人性偾张,百花齐放,惊心动魄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各阶层、集团,及个人为生存、发展而不屈不挠、开拓前进的生动场景。
(总顾问)李学勤: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尖端学者
(总策划)何承伟: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编审
(分册作者)陈祖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史、秦汉史、中国近现代史等领域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 能产生共鸣、 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
——总策划: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
何承伟先生从几十年编辑的成功实践中,提出了这样一部以图文并茂的故事形式并包含巨大信息量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的设想。在众多学者的参与和合作下,成就了这样一部新体裁的中国通史《话说中国》。它生动形象、别开生面的编写方式,使包含老中青在内的现代中国人,都可以轻快地从这部书中进入中国历史宏伟的殿堂,从中启迪心智,增加知识,开拓眼界,追述历史,面对未来。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刘修明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战国史专家谈其对战国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
变法改革促进大发展的时代——战国
○○一 墨子智斗公输般
助楚攻宋,还是维持和平,二位宗师斗智斗勇
○○二 义士豫让
感智伯知遇之恩,义士豫让以死相报
○○三 西门豹治邺
权势者敛财无耻编造,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
○○四 魏文侯选相
人才立国,道德为基,李悝提出五项标准
○○五 田子方出语惊人
谦受益,满招损
○○六 白圭的经商策略
经商也有辩证法:“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七 一代名将吴起
别母杀妻为升官,吴起仕途艰难
○○八 吴起伏尸
权贵者可以杀我,但逃不脱死后的惩戒
○○九 聂政杀韩相
聂政舍身取义,聂荣为弟留名
○一○ 稷下学宫盛况
二千三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才高地
○一一 惠施多方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布衣卿相的千古佳话
○一二 申不害走后门
作风浮躁,学问浅薄,主持改革,贻害国民
○一三 论琴拜相
齐威王九年不鸣,贤邹忌借琴劝谏
○一四 齐威王纳谏
对镜整衣冠,齐国君臣悟出忠言难得
○一五 整顿吏治动真格
数字出政绩,只等升官;清廉遭恶谤,世道好还
○一六 淳于髡智谏齐威王
诙谐幽默,顺耳忠言
○一七 治国三术
秦孝公锐意改革,公孙鞅提出三个方案
○一八 立木为信
搬木悬重赏,公孙鞅做政治广告
○一九 诈俘公子印
出卖朋友,换取功名,商鞅一锤子搞定
○二○ 车裂之刑
严刑峻法伤人心,商鞅临终无人同情
○二一 画蛇添足
齐客卿陈轸以说故事退楚兵,技艺惊人
○二二 景鲤脱险
座上宾转眼成了阶下囚,楚使臣智慧自救
○二三 田忌赛马
原本十赌九输,顷刻间反败为胜
○二四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孙膑出奇策
○二五 马陵大捷
孙膑一战成名,魏齐强弱易势
○二六 邹忌陷害田忌
将相争斗,最终于国不利
○二七 齐貌辨报恩
靖郭君厚待齐貌辨,齐貌辨排难为恩人
○二八 “海大鱼”
田婴暴虐百姓,谏言超过三字处死刑
○二九 孟母三迁
孟母注重教育环境,为儿成才搬家三次
○三○ 秦齐争夺九鼎
秦王灭了周室,却只得到了八个鼎
○三一 缘木求鱼
孟子借物喻事,倡“王道”推恩以保四海
○三二 庄子的蝴蝶梦
物我齐一,寓理于事,先哲以大道教人
○三三 韩宣惠王受骗
秦攻韩,韩求楚,三方都想渔翁得利
○三四 献地阴谋
张仪无耻,楚王无智,贪婪促成了外交欺诈
○三五 张仪圆滑处世
楚怀王欲将张仪雪恨,提出用黔中之地作交换
○三六 屈原的悲壮历程
身为忠臣却生不逢时,自沉泪罗江以明心志
○三七 庄跻农民大起义
横行天下,聚党数千,百姓从来不可欺
○三八 公孙龙的诡辩术
“白马非马”的处世哲学
○三九 赤县神州
阴阳五行学派的大师,中国的代名词由他创始
○四○ 息壤之盟
秦武王派甘茂进攻韩国,借盟誓订下平等协议
○四一 武王举鼎
秦武王逞勇举神鼎,不料力竭命殒
○四二 信陵君请罪
缩高以死取义,人格力量使权贵低头
○四三 向胡人学习
战车、长袍不适应形势,赵武灵王决心向胡人学习
○四四 相国与宠妃
长相忠厚的相国司马喜原是个大奸人
○四五 秦穰侯专权
拥立有功,拓疆有劳,以权谋私也有名
○四六 沙丘之乱
赵武灵王,因处事不当,终被困辱而死
○四七 冯驩讨债
政坛凶险,忠仆给盂尝君预留退路
○四八 狡兔三窟
落难时分显妙计,冯驩让孟尝君东山再起
○四九 慕名求相
秦昭襄王钦佩孟尝君,提出同齐滑王换相
○五○ 狗盗鸡鸣
○五一 燕王哙误国
燕王哙图慕虚名,结果害国害己
○五二 黄金台招贤
燕昭王有心招贤,黄金台扬名四海
○五三 宋王偃狂妄
愚昧复狂妄,国灭身亡
○五四 苏秦当间谍
合纵连横名义,竟然当了间谍
○五五 乐毅伐齐
齐湣王四处树敌,给了燕昭王复仇的机会
○五六 爱国少年王孙贾
齐国灭亡在即,十五岁的王孙贾振臂而起
○五七 田单复国
三年艰苦抵抗,终以“火牛阵”出奇制胜
○五八 鲁仲连出奇策
绝妙书信燕将自杀,有力说词秦军解围
○五九 苟子游学
三任稷下学宫祭酒,终为一代儒学大师
○六○ 庄子说剑
赵惠文王溺于剑术不理朝政,太子诚请人宫劝谏
○六一 策士谋略
秦赵联盟欲谋魏国,孟卯献策反谋赵国
○六二 智说楚令尹
楚君臣谋划兼并雒邑,周武公单身力阻刀兵
○六三 完璧归赵
秦昭襄王恃强凌弱,和氏璧给赵国带来大麻烦
○六四 血溅五步
秦赵会盟,昭襄王刻意凌辱,蔺相如以命抗争
○六五 将相和
大将军廉颇有牢骚,存大义相如展胸襟
○六六 借兵筑城
周王无钱修城日夜忧心,马犯出妙计义务筑墙
○六七 赵奢收税
既不能公事私办,也不想私事公办,赵奢秉公执法
○六八 阏与胜秦
智勇双全,赵奢奇兵救阏与
○六九 智劝赵太后
赵太后偏爱小儿子,老左师劝谏为国立功
○七○ 装死逃生
公忠谋国招人忌,门客范雎惨遭横祸
○七一 投奔秦国
受尽权贵迫害,范雎亡命他乡
○七二 远交近攻
得重用范雎献奇谋,明秦策攻略大改变
○七三 报仇时机
同情落难人,恻隐之心救了须贾一命
○七四 穷途末路
草菅人命现世报
○七五 巧施反间计
秦赵大军对峙上党,老将廉颇令敌军无隙可乘
○七六 长平劫难
兵凶战危,夸夸其谈终究害国害民
○七七 毛遂自荐
平原君食客三千,关键时难选一人
○七八 窃符救赵
侯生献计:争不来就求,求不来就偷
○七九 白起之死
摧城拔寨大将军,不谙政治,无奈屈死
○八○ 蔡泽自代
秦相范雎危机四伏,寒士蔡泽乘间自进
○八一 郑国渠
工程师无奈充当间谍,不料成就了千秋伟业
○八二 李园献妹
楚国君臣色迷心窍,无耻佞人大行其道
○八三 奇货可居
经商从政原有相通之处,吕不韦投机大获成功
○八四 一字千金
吕不韦编成《吕氏春秋》,悬赏改-字者可得千金
○八五 秦王政铁腕治国
平嫪毐,罢吕相,秦王政大权独揽
○八六 稚子上卿
十二岁少年巧用政治、外交手段,助秦国不战而胜
○八七 尉缭的兼并计谋
尉缭兵法重在战争大势把握与军事制度建设
○八八 李斯谏逐客令
秦王下令逐客,李斯上谏成名
○八九 韩非遇害
得秦王赏识赴秦,受同僚妒忌遇害
○九○ 良将李牧冤死
赵国良将,战功赫赫,被人离间,祸遭杀身
○九一 田光侠义
他以自杀的方式,保证秘密的永恒
○九二 樊将军舍头
樊於期将头捐给荆轲,让他获得接近秦王的机会
○九三 荆轲刺秦王
淬过剧毒的匕首藏在地图中,在溱王面前慢慢展开
○九四 四国的最后拼搏
秦国的兼并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九五 王翦求地
示小贪避大祸,王翦深谙为臣之道
○九六 机智灭楚
秦楚对决,生死一线,王翦让士卒玩起了游戏
○九七 赵国歌女
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赵国女子别有风韵
○九八 《百家》小说故事
战国时代的小说故事,短小隽永,耐人寻味
○九九 《孙膑兵法》的发现
本领贵在有用,不在雅俗之分
聚焦: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的中国
对于非专业历史爱好者来说,晦涩难懂的古文和复杂的地名常常是阅读障碍,但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人性化。作者在保持历史严谨性的前提下,采用了非常流畅、贴近现代人阅读习惯的语言风格,使得阅读体验极其舒适。仿佛不是在翻阅一本厚重的史书,而是在听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用生动活泼的口吻讲述家族的兴衰故事。例如,在描述某一关键战役的部署时,他会巧妙地运用一些比喻,一下子就把复杂的阵型和兵力调动关系给说清楚了。这种“化繁为简,寓教于乐”的叙事技巧,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历史知识的吸收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它成功地架起了专业研究和大众阅读之间的桥梁,让“列国争雄”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代神话,而是可以被现代人清晰理解和感知的历史剧目。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特别较真的人,很多历史普及读物在时间线和地缘政治上常常处理得比较粗糙,但《话说中国04》在这方面做得相当扎实。翻阅其中关于地理形势和资源分配对战争影响的分析时,我感觉作者是下了苦功的。他不仅仅是罗列了谁打败了谁,而是深入剖析了背后的深层逻辑——比如某个国家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获得战略优势,或者另一个国家为何会走向衰亡。这种体系化的分析,让整个“争雄”的过程不再是随机的英雄事迹堆砌,而是一个有因有果、环环相扣的复杂系统演变。而且,书中对于不同学派思想的穿插介绍也处理得非常自然,不是生硬地插入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政治实践来阐释,让人明白“道”是如何指导“术”的。对于想搞清楚“天下大势”是如何在细节处慢慢形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分析框架,绝对是系统性了解先秦历史的绝佳入门砖。
评分读完这两册,最直观的感受是,中国历史的“内卷”是从那个时代就开始的,而且程度之深令人咋舌。这本书很有效地将那种“存亡一线间”的危机感传递了出来。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各国变法的描写,无论是商鞅变法还是吴起变法,作者都以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调,揭示了改革的残酷性与必然性。每一次制度的革新,背后都意味着旧有势力的血腥清洗,这让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变革”二字的重量。而这种对权力结构的深刻洞察,贯穿了整个“争雄”的主题。那些军事上的奇谋妙计固然精彩,但真正令人震撼的,还是隐藏在战鼓声背后的政治意志和制度韧性。与其说是在读历史,不如说是在学习一种关于组织治理和生存竞争的千年智慧,受益匪浅,绝对值得反复研读,每次都会有新的体悟。
评分这套《话说中国04:列国争雄》的阅读体验,简直就像是坐上时光机,亲身参与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有力,将春秋战国时期那种群雄逐鹿、礼崩乐坏的复杂图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佩服他对于历史事件的梳理能力,面对众多诸侯国的兴衰更迭、合纵连横的政治博弈,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史实,在他的叙述下变得清晰明了,富有画面感。读到晋楚争霸的胶着,感觉每一次战役的胜负都牵动着心弦,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更难得的是,书中不仅仅是记录了大事记,还深入挖掘了当时思想文化的活跃,百家争鸣的盛况,让人能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智慧。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观察者,对“天下”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既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又不失对个体命运的关照,非常值得细细品味,读完后对中国早期文明的演变脉络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书的时候,原本还有点担心会是枯燥的教科书式复述,但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种充满生命力的文字吸引住了。这位作者讲故事的功力简直一流,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沉睡在史书里的王侯将相,一个个从雕像中解放出来,鲜活地站在你面前。我尤其喜欢他对那些关键人物性格的刻画,比如某位霸主的雄才大略,某个谋士的深谋远虑,甚至是那些小国君主的挣扎与无奈,都写得入木三分。这套书的魅力就在于,它没有把历史人物脸谱化,而是展示了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与局限。阅读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如果是我处在那个位置,会做出怎样的抉择?这种强烈的代入感,是很多严肃历史著作难以提供的。它不仅是一部关于“列国争雄”的宏大叙事,更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与权谋算计的精彩群像剧。那些复杂的盟约和背叛,读起来比任何悬疑小说都扣人心弦,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真实往往比虚构更加精彩绝伦。
评分赶上活动买了一套19卷38册都买回来了
评分做活动时购买的,孩子还小等到岁数了再看,大家都说好相信没有错的
评分双十一第二单,终于把这套书凑齐了!满600-450!开心死了!很好的一套书,图文并茂,故事简短,很适合学生看!
评分话说中国系列,知识性很强,写得通俗易懂。我和孩子都很喜欢。
评分这个系列值得,赶上活动大量购入
评分书看着很高大上,内容还没有看,看得出来很丰富,字体偏小。
评分超级划算,可惜选太久,搞得缺了好几本,坐等双十一继续买600-300-150
评分话说中国系列,知识性很强,写得通俗易懂。我和孩子都很喜欢。
评分好评 书本身内容和印刷什么都好 堪称书美价廉 赞一个 就是运输包装什么的有待继续加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