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技术分析是当今用来判断市场走势和时机选择的专业工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依靠技术分析来做出投资决策。
   如何使用图表来判断股票、债券和房产的短期和长期走势?
   如何选择有爆发力的股票板块?
   如何确定股票买点和卖点?
   如何将动量、宽度和情绪指标结合起来综合应用?
   如何稳定提升短期和长期投资回报?
   《技术分析从入门到精通》涵盖了将技术分析应用到整体投资策略中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巧,投资者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来提升对股票、基金、房产等市场走势和时机选择的判断力,从而做出更好的投资预测和决策。
      内容简介
     技术分析是当今用来判断市场走势和时机选择的专业工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依靠技术分析来做出投资决策。那么,什么是技术分析?如何将它和传统的投资方法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作为特许市场技术分析师(CMT),作者在书中对该领域问题做了深入的阐述。  《技术分析从入门到精通》重点讲述了将技术分析应用到整体投资策略中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巧。通过本书,你可以学到:使用图表来判断股票、债券和房产走势的方法;选择股票板块的策略;明确股票买点与卖点的方法;使用动量、宽度和情绪指标相结合的技术;提升短期和长期投资回报的技巧等。  不管你是经验丰富的股票投资者还是初入股市的新人,亦或是金融从业人员、金融专业的学生,你都可以从本书中受益良多。     
作者简介
     [美]康斯坦丝·布朗(Constance Brown),是特许市场技术分析师(CMT),空气动力投资公司总裁。布朗女士还是一名在全球金融市场活跃了超过15年之久的基金经理,她曾为欧洲、亚洲以及美国众多金融机构和银行及时提供专业的分析和建议。     
目录
   第一部分 什么是技术分析,谁能从中获益// 1 
第1章 技术图表能解释“安然事件”吗/ 3 
第2章 技术分析是什么,使用者是谁/ 17 
第3章 共同基金的投资者可以采用技术分析吗/ 28  
第二部分 如何绘图// 39 
第4章 如何将数据输入电脑/ 41 
第5章 如何展示周、月、日间隔期数据/ 46 
第6章 亚洲交易商青睐何种展示数据的方法/ 55 
第7章 为什么美元会支配股市牛市的寿命/ 62 
第8章 很容易混淆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68 
第9章 为什么北美市场需要国际市场数据/ 80 
第10章 这不是房地产数据吗/ 86  
第三部分 如何透过数据进行决策// 91 
第11章 技术分析中不同方法的综述/ 93 
第12章 价格走势形态和数据发出的信号/ 97 
第13章 数据中为什么会有缺口/ 113 
第14章 理解趋势和基础市场几何学/ 122 
第15章 使用市场几何学进行价格投射/ 136 
第16章 使用价格、宽度和情绪测定市场极值/ 153 
第17章 如何从技术角度理解媒体的报道/ 184  
第四部分 技术分析的应用及相关方法// 191 
第18章 新上市股票的目标价格/ 193 
第19章 从全球市场震动波浪中得到的启示/ 218 
第20章 斐波那契比例在指标数据中的体现/ 246 
第21章 江恩谐波理论/ 257 
第22章 几个重要的市场周期和长期循环/ 268 
第23章 风险分析方法一: 一个经纪人刚刚建议你购买一支股票,你 
该怎么做/ 277 
第24章 风险分析方法二:一顿价值2700万美元的午餐/ 284      
精彩书摘
     《技术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优秀的交易商会远离大众,这一现象对于从交易商或者分析师转变而来的基金经理更为普遍。基金经理的收人包括资产总额的1%~2%的管理费用和激励费用——也就是利润的20%。拥有较小规模资产的优秀交易商有着很大的动力成为基金经理,这是因为基金提供了更大规模的资本量,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利润的20%作为酬劳。 
  我是一名基金经理或者投资组合经理。我的客户通常来自其他的机构。我管理的基金类型不允许我接受公众的资本。机构就像你一样,也会投资于基金。但是,有关投资者身份和可以公布的信息方面的法规很多,也很严格。例如,只有在资格预审得到确认后才能通过注册过的邮箱传递文件。 
  这些关于在市场中进行某些操作行为的专业人士的背景资料对你来说已经足够了。这些资料还可能使你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一个零售经纪人可能没有考虑过我们这里讲述的市场情况。在我们机构经纪人的角度来看,零售经纪人所能涉及的东西一般较少。 
  再次回到我们开始所讲的故事中。这个故事中讲述了一个技术分析师发现其公司中的投资组合经理在2001年的上半年逐一地离开了。大多数投资组合经理使用基本面分析来决定其资产组合中证券的买人和卖出。在本故事中,公司中的最后一个投资组合经理也使用基本面分析进行决策,他路过公司的技术分析部门时走了进去,要求他们推荐一本有关技术分析的书。他毕生都在做统计和金融报告。现在,他想要知道如何绘制表格来分析市场趋势和时机,这时他就会发现:在当今市场上只用基本面分析来决策是不够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在金融行业中技术分析会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实际上,一些名校都开设了技术分析的课程,这些课程所使用的课程教材是由美国市场分析师协会协助设计。 
  对于股票来说,基本面分析包括特定股票的基本数据,如营业收入、市盈率和公司破产评估。基本面分析师必须要亲自去公司采集商业统计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来预测该公司股票价格的未来走势。基本面分析师不是会计,他们的专长是对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而不是数据的准备工作。基本面分析师同样会在投资者总是采取理性的行动这一假设条件下进行分析工作(恐惧和贪婪都不是理性的)。技术分析师假定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相关的基本因素,但是我们同样也使用工具来控制市场中的大众心理。市场是由很多人的观点和预期组成的。定义供给和需求关系的经济公式不包含来量化恐惧和贪婪的变量。 
  人类共同表现出来的感觉被称作市场情绪或者行为,而基本面分析师不会将这些考虑在内。基本面分析师毫无疑问会对估价进行检验和平衡。但是,他们只能给出一个大方向的预测,这就存在着一个问题:如果你只能够给出长期宏观的预测,那么你就无法准确地控制风险。 
  如果一家公司在过去的4年中收入迅猛增长,那么基本面分析师将会由此推断出未来年份的收入。他们不可能预计到会使他们的预期“出轨”的铁路上面的破损,除非内部人士告诉他们铁路已经被破坏了。 
  当市场趋势处于波动状态时,这意味着市场中短期内存在更大的价格浮动,所以时机选择很重要。通过技术分析可以对时机进行更好的选择,并且运用起来十分灵活,同样的方法可以应用于1分钟数据图和月线图或者年线图。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不涉及《技术分析从入门到精通》一书内容的图书简介,力求详尽且自然流畅,字数控制在约1500字左右。  ---   【图书名称待定】—— 探索前沿科技与未来社会蓝图   导言:重塑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技术驱动的巨大变革的关口。量子计算的幽灵正在接近实用化,人工智能的边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拓宽,生物科技正在深刻干预生命的定义。然而,这些宏大叙事往往显得遥远而晦涩。本书的诞生,正是为了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尖端科技的理论前沿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实际图景,旨在为所有对未来充满好奇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  我们拒绝浅尝辄止的科普,也不满足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本书的核心目标是解构复杂性,构建理解框架,帮助读者清晰地把握当前科技浪潮的底层逻辑、相互作用及其对未来社会结构、伦理规范和经济模式可能产生的颠覆性影响。这不是一本关于“如何使用”的指南,而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并预判”的思考之书。   第一篇章:数字基石的革命——计算范式的跃迁  本篇章将深入剖析支撑现代社会运转的计算基础设施,并展望其即将经历的范式转变。   1.1 硅基极限与后摩尔时代的挑战  我们首先回顾经典冯·诺依曼架构的辉煌与瓶颈。摩尔定律的放缓并非技术终结,而是新竞赛的开始。我们将详细分析晶体管尺寸的物理限制,以及由此催生的多核并行、异构计算(如GPU、FPGA)的崛起。重点阐述这些架构的演进如何改变了软件设计哲学——从串行优化转向大规模并行处理,以及这对高频交易、大规模模拟等领域的影响。   1.2 量子计算:从理论到工程的鸿沟  量子计算无疑是本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本章将以清晰的物理图像,解释量子比特(Qubit) 的特性,如叠加态与纠缠态。我们不会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细致探讨容错量子计算的巨大工程难题——量子纠错码(QEC)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如何权衡相干时间与错误率。我们将对比不同物理平台(超导电路、离子阱、拓扑量子计算)的优劣,并评估当前“噪声中级量子”(NISQ)设备对特定优化问题的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Shor算法与Grover算法在加密领域带来的深远影响。   1.3 分布式账本的演进与共识机制的博弈  区块链技术已超越加密货币的范畴,成为构建去中心化信任基础设施的关键。本篇详述拜占庭将军问题的解决之道,深入解析工作量证明(PoW) 的能源代价与扩展性困境。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全面对比权益证明(PoS)、委托权益证明(DPoS) 等新型共识机制的去中心化程度、安全性与效率的权衡。此外,对零知识证明(ZK-SNARKs/ZK-STARKs) 的数学原理进行通俗化解读,揭示其在隐私保护与链上扩容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篇章:智能涌现与数据驱动的世界  本篇着重探讨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局限性、多模态融合的趋势以及具身智能的未来。   2.1 深度学习的“黑箱”与可解释性(XAI)的迫切性  当前的深度学习模型在感知任务上表现卓越,但其决策过程的“黑箱”特性,在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高风险领域构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我们将系统梳理可解释人工智能(XAI) 的主要流派,如梯度可视化(Grad-CAM)、局部解释模型(LIME)和SHAP值。讨论如何从模型内部结构出发,设计出既高效又透明的决策路径。   2.2 大模型(LLMs)的涌现能力与泛化挑战  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崛起是当前AI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本书将深入分析Transformer架构的自注意力机制如何实现对长距离依赖的捕获。我们着重探讨“涌现能力”的本质——是简单的规模效应,还是模型结构对世界知识的深层抽象?同时,我们将审视LLMs在事实性(Hallucination)、偏见固化与知识截止日期等方面存在的根本性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检索增强生成(RAG)等方法进行有效缓解。   2.3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的新纪元  真正的智能需要与物理世界互动。本章探讨了具身智能(Embodied AI) 的核心议题:如何将高级的认知模型与精密的物理控制相结合。我们将分析强化学习(RL) 在机器人导航、操作任务中的应用,特别是模仿学习如何加速机器人的技能习得。探讨机器人技术如何与物联网(IoT)深度融合,构建更具感知和响应能力的物理智能体网络。   第三篇章:生命科学的数字化重构  科技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介入生命科学领域,重写生命编辑与疾病治疗的剧本。   3.1 基因编辑技术的精确化与伦理边界  CRISPR-Cas9技术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工具。本章将深入解析碱基编辑(Base Editing) 和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 相较于经典CRISPR-Cas9的显著优势——更高的精确性和更少的脱靶效应。重点讨论在人类生殖细胞编辑上的国际共识与伦理争议,以及如何平衡疾病根除的巨大潜力与潜在的社会风险。   3.2 个体化医疗与大数据整合  个体化医疗的实现依赖于海量生物数据的整合分析。我们将探讨单细胞测序技术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揭示组织异质性,以及如何利用图神经网络(GNNs) 来分析复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靶点发现。阐述数字孪生技术在模拟人体生理反应和药物毒性测试中的应用前景。   3.3 合成生物学:从设计到制造生命  合成生物学不再是科幻,而是工程实践。本书将介绍DNA合成的自动化流程,以及如何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细胞“电路”。讨论其在可持续材料制造(如生物燃料、生物塑料)和新型诊断系统开发中的实际案例和面临的生物安全挑战。   结语:未来公民的素养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读者一种前瞻性的批判思维。我们并非预言家,而是信息的组织者和可能性的探讨者。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工具,决定其导向的是应用规则与人类的价值取向。理解这些技术背后的原理和趋势,是我们作为未来社会公民参与治理、制定规范的必要前提。  本书旨在提供扎实的知识体系,让读者能够自信地穿梭于量子比特的叠加态与复杂的生物数据流之间,为迎接一个更加智能、也更具挑战性的未来做好充分的认知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