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平面设计提供实际而有效的建议——从理解基础知识,形成最初构想,直到成功完成设计作品。书中所举实例取自所有媒体——杂志、图书、报纸、数字媒体、网页以及公司的品牌标志等。每课后还附有学生练习和辅导,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平面设计概况。
本书是印刷和数字媒体等平面设计相关从业者的基础课程。为平面设计各方面提供实际可行的建议,包括理解基础知识到形成新颖的理念,以及创作出成功的设计作品。书中所用例子是从媒体杂志、书籍、报纸、数字媒体、网站和公司品牌标识中选取的。书中为读者穿插大量练习题和学习指南,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平面设计理念。修订后的第五版包含了如何使设计适应数字成像技术、动态影像以及网站和小屏幕应用等项目。
戴维?达布纳任教于著名的伦敦印刷学院。
桑德拉?斯图尔特担任德雷塞尔大学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副院长。
艾瑞克?赞波尔是美国费城的平面设计师,也是德雷塞尔大学的讲师。
前言
上篇:平面设计原理
第一章 研究和理念
第一节 研究基本要求
第二节 线性推理和横向思维
第三节 探索性绘画
第四节 构思视觉化
第五节 图像和文本理论
第六节 受众、市场和理念
第七节 时间表、组织与终稿
第一章:练习题
第二章 构图原理
第一节 构图基础
第二节 图形和空间
第三节 对称和非对称
第四节 版面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 版面样式
第六节 节 奏和对比
第七节 大小和版式
第八节 标志和扩展系统
第九节 摄影与插图
第二章 :练习题
第三章 排版基本原理
第一节 排版及其意义
第二节 字体解剖
第三节 字体的理解和选用
第四节 空格
第五节 可读性与易读性
第六节 排版重点和层次结构
第七节 排版线条/文字加框与装饰
第八节 文本的图像化
第三章:练习题
第四章 色彩基础知识
第一节 色彩术语
第二节 色彩易读性、对比度与和谐
第三节 色彩联想
第四节 色彩即信息
第四章:练习题
下篇:实践篇
第五章 工具与技术
第一节 摄影基础知识与图像采集
第二节 版面组合程序
第三节 Photoshop软件
第四节 Illustrator软件
第五节 Flash与After Effects
第五章:练习题
第六章 印刷制作与演示
第一节 准备印刷文件
第二节 创建令人信服的演示
第三节 纸张及其加工
第四节 印刷色彩
第五节 印刷媒体
第六节 数字印刷
第七节 修正彩色样张与印刷检查
第六章:练习题
第七章 网页与互动
第一节 项目开发过程综述
第二节 项目结构
第三节 网络工具
第四节 初步协商
第五节 信息架构
第六节 流程图与线框结构图
第七节 网页布局的共同元素
第八节 网页设计
第九节 移动应用设计
第十节 内容管理系统
第十一节 横幅广告设计
第十二节 搜索引擎优化(SEO)
第十三节 在线个人文件夹
第七章:练习题
第八章 专业之路与团队合作
资料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网络资源
索引
图片版权/作者致谢
初翻阅时,我对于其中关于“网络应用”部分的章节抱有一些疑虑,毕竟传统印刷与数字媒介的逻辑差异巨大,往往在教材中处理起来会显得生硬或过时。然而,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技术规范,而是从“信息层级与用户体验”的底层设计思维出发,去探讨屏幕呈现与纸本呈现的共通之处。例如,它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剖析如何将印刷版面中精妙的网格系统,转化为适应不同分辨率的响应式布局,而不是简单地教你如何使用某个软件。这种自上而下的理论构建,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深度。特别是它对“可访问性”的强调,将色彩对比度、字体阅读性等问题提升到了与传统印刷色彩校对同等重要的地位,这让我意识到,优秀的设计永远是关于“沟通效率”的艺术,媒介只是载体。对于那些希望从平面设计师转型到全能型创意工作者的人来说,这部分的章节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是那种典型的英式学术路线——严谨、内敛,但骨子里透着一股强烈的实践精神。它不像一些商业出版物那样,用大量的炫酷案例来吸引眼球,而是更倾向于拆解案例背后的“为什么”和“怎么做”。每一章的结尾,都会有一系列需要读者动手实践的“工作室练习”,这些练习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让你切实地感受到理论与操作之间的那层薄膜。比如,书中要求我们用有限的几种色值,去模拟一种复杂的大理石纹理,这迫使我必须跳出固有的色彩思维定势,去思考颜料层叠加的物理过程。读完这些练习后,我感觉自己对于“设计决策”的信心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因为你不再是依赖感觉去操作,而是有了一整套可以自洽的逻辑体系来支撑你的每一个选择,这对于培养真正的设计内驱力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确实不低,它假定读者已经对艺术史和基础的几何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初次接触时可能会感到吃力,尤其是涉及大量专业术语的章节,需要反复查阅附录和进行大量的外部资料补充。但正是这种“不妥协”的学术态度,使得它在众多设计类书籍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部可以长期伴随的设计“工具箱”,而非昙花一现的“速成秘籍”。我的一位资深前辈曾告诉我,最好的设计书是那种你每隔几年重读一遍,都能发现新东西的书,这本书无疑具备了这样的特质。它不像一本说明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你身边,用最精炼的语言,为你搭建起一个坚固而优雅的设计哲学殿堂的结构框架。对于任何想要在视觉传达领域深耕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值得珍藏和时常翻阅的案头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封面那种低饱和度的蓝灰色调,配上那种仿佛从胶印机里刚出来的粗粝字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种对传统印刷工艺充满敬畏的年代。我特别喜欢它在纸张选择上的考究,内页的米白色调和适中的磅数,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踏实感,翻页时发出的那种轻微的沙沙声,完全不是那些廉价画册能比拟的。虽然我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可能是想深入了解色彩的理论构成,但光是作为一本实体书的收藏品,它就已经值回票价了。书脊的精装处理得很扎实,即便是频繁翻阅,也不担心会散架,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查阅的专业教材来说至关重要。内页的留白处理得极其克制且精准,每一个章节的标题和引文都像精心布置的微型景观,引导读者的视线流畅地在版面间游走,体现出英国设计教育那种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让人在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吸收着高阶的版式审美。
评分如果说前几章的“构图”和“排版”是教你如何“搭骨架”,那么关于“色彩原理”的部分,则更像是教你如何“注入灵魂”。我过去对色彩的理解大多停留在RGB和CMYK的简单转换上,但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色彩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心理暗示和历史演变,这一点非常令人惊喜。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哈蒙色轮那一层面的讲解,而是引入了更复杂的色彩系统和混合理论,比如如何通过细微的色相偏移来影响观众的情绪感知,以及在四色印刷中如何通过油墨的堆叠来实现传统色卡上难以企及的“视觉混合”效果。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光”与“颜料”本质区别的探讨,这种理论上的深度,使得我们在面对真实的印刷品时,不再是机械地套用数值,而是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同样的颜色在纸上和在屏幕上会产生差异,为日后的打样和印前准备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后盾。
评分书可以,很久没有看设计方面的书了,充充电!
评分京东活动值得购买,京东双11活动很给力。不用做奥数题。很美的书很不错
评分买不来,不知道外包装为什么被拆开了,然后,看过,一部分,整体还不错,我看完了再来评价
评分给朋友看的一本,朋友说还是比较专业的,很好
评分很好很不错啊
评分一直相信京东,这次也是如此,,很好很喜欢,不错,真的,
评分还没看 觉得不太适用自己 有点入门级
评分快递的速度没的说,书还没看呢
评分原来这么薄一本啊……内容一般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