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
★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儿童读物协会联合推荐
★纽伯瑞大奖作品,畅销百年的世界经典,美国本土畅销超千万册
★会讲故事的“科普巨匠”房龙,讲述世界起源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宽容》堪称认识西方文明的必读经典,畅销近百年。房龙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依据,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中“不宽容”的根源,倡导思想自由,主张包容,谴责保守、专制和迫害。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他擅长用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历史、文化、文明和科学等方面的通俗著作,其作品先后在荷兰、德国、法国、瑞典、日本、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其代表作《宽容》《人类的故事》《地球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艺术》等,更是读者众多,影响了几代人。
无知的肆意虐待 _ 001
希腊人 _ 016
桎梏的开始 _ 046
上帝的晨光 _ 055
专横的牢笼 _ 074
生活的纯洁 _ 082
宗教法庭 _ 092
求知的人 _ 106
向书开战 _ 116
关于一般历史书籍,尤其是这本书 _ 122
文艺复兴 _ 126
基督教改革运动 _ 133
伊拉斯谟 _ 144
拉伯雷 _ 156
旧时代的新招牌 _ 164
再洗礼教徒 _ 181
索兹尼一家 _ 189
蒙田 _ 198
阿米尼斯 _ 203
布鲁诺 _ 212
斯宾诺莎 _ 217
新的天国 _ 229
太阳国王 _ 240
弗雷德里克大帝 _ 244
伏尔泰 _ 248
百科全书 _ 267
革命的不宽容 _ 274
莱辛 _ 282
汤姆·佩恩 _ 294
最后一百年 _ 299
无知的山谷,沉闷死寂,里面住着一群无忧无虑的人。
四周是冷峻的山脉,永恒而沉默。
幽深而残破的溪谷里,一条知识的小溪静静地流淌着。
它从往日的荒山中来。
它到未来的沼泽中去。
虽然这只是一条可怜的溪流,远没有大江大河的波澜壮阔,但是对于无知山谷的村民来说,它已经绰绰有余了。
每当夜幕降临,喂饱牲口,再灌满木桶,全家人便聚坐在一起,享受平凡而一成不变的天伦之乐。
在太阳没有落山之前,守旧的老人们只能藏在幽暗的树荫下,钻研一本发黄的古书。这个时候,他们也被年轻人搀扶过来。
孝顺的儿孙,双手欢快地耍弄着从远方漂来的漂亮石子,耳朵却不得不忍受守旧老人们的唠叨,唠叨中总会蹦出一些含义不清的古怪词语。
这些词语,说不清是由哪位祖先创造,它们因流传了千年而神圣不容亵渎。
凡是古老的东西,都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这是无知山谷的规矩。
没人敢挑战这个规矩,所以大家一团和气。
祖先的智慧应该是共享的,每个人都害怕得不到自己应得的那一份。
在村民模糊不清的记忆中,有过一群敢于提出奇怪问题的人,他们走了,再没回来过。这些陈年旧事,只有在深夜,只有在荒僻的街巷深处,人们才敢小心翼翼地讲述。
还有一些人,他们曾尝试翻越遮挡阳光的高墙,最终都化作石崖脚下的累累白骨。
寒来暑往,日月如梭,无知山谷的村民重复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这本书的叙事视角非常巧妙,它像一个游走在不同生命轨迹之间的观察者,精准地捕捉到了人性的多面性。我最震撼的是它对“记忆的不可靠性”这一主题的探讨。书中反复出现的情节,在不同的时间点被不同的角色回忆时,会产生微妙的偏差,这让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脑海中那些“确定无疑”的往事。这种文学手法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仅丰富了故事层次,更提升了读者的参与感——我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需要主动去拼凑真实图景的侦探。在处理社会议题时,作者的手法也极其高明,它避开了宏大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不动声色地展现了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塑造力。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如同一张精密的网,所有的线索最终都导向了对“我们如何定义自己”这个核心命题的深思。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有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力量感,它不像某些当代小说那样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最朴素、最精准的词汇,凿刻出最深刻的意境。特别是当它描述那些艰难抉择时,句子往往变得短促有力,如同心跳的急促,代入感极强。我读到其中关于“放下”的部分,深有感触。它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放下,更是一种对“掌控欲”的松绑,认识到有些事情注定无法被我们完全左右。书中构建的世界观虽然基于现实,却带有一种近乎寓言式的冷静和超然。它成功地将个体的情感悲喜,放置在一个更宏大、更冷峻的背景下去审视。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日常琐事的心态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种对“不完美”的接受度似乎提高了。这本书绝对值得反复阅读,因为它每一次翻阅,都能让你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挖掘出新的、之前未能察觉的内涵。
评分这本小说简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作者的笔触细腻到令人发指,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挣扎都描绘得入木三分。我读到主人公在面对巨大困境时,那种近乎绝望却又咬牙坚持的韧性,真的让人为之动容。尤其是书中关于“选择”的探讨,极其深刻,它不是简单地给出是非对错的答案,而是展示了在复杂人性面前,每一个决定背后沉甸甸的重量。我常常在某个段落停下来,盯着黑色的文字发呆,试图去理解那些在社会边缘挣扎的灵魂,他们是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与痛苦中,依然努力地寻找那一丝微弱的光亮。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如春日细雨般温柔缱绻,时而又像夏日雷暴般猛烈冲击,让人完全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它让我反思了自己对待生活中不如意之事的态度,很多我曾以为过不去的坎,在书中人物的衬托下,似乎也变得没那么难以逾越了。这本书的后劲很足,合上书本后,那种情绪的余韵久久不能散去,我会时不时地回想起那些令人心碎却又充满力量的瞬间。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但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内容远比封面所呈现的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它讲述的似乎是一个关于“和解”的故事,但绝非那种老套的、皆大欢喜的和解。这里的和解,更像是一种带着伤痕的共存,是与过去的自己、与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达成的一种微妙的、脆弱的平衡。作者在构建人物群像时,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即便是配角,他们的动机和行为逻辑也清晰可见,没有一个是扁平化的符号。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环境的描写,那些具体的街道、老旧的建筑、甚至是空气中的气味,都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意义,仿佛它们也是故事的一部分,在无声地见证着主角们的命运起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古典韵味,但又不失现代的敏锐,读起来非常流畅,有一种被文字温柔包裹的感觉,即便描写的场景是多么残酷,文字本身也提供了一种保护色。这本书无疑是今年我读到的,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都达到高水准的作品。
评分这是一部需要细细品味的“慢”书,如果你追求的是快节奏的剧情推动,可能会觉得有些地方过于冗长。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必要”的铺陈,构建起了整个故事宏大的情感基石。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时间的流逝感,那种“时间磨平一切,却又留下深刻印记”的哲学意味,贯穿始终。我注意到,书中对“沉默”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多关键性的冲突和情感爆发,都是在极度的安静中完成的,这种张力比任何激烈的对白都更具杀伤力。它迫使我放慢自己的阅读速度,去留意那些被我平时忽略的细节,比如一个眼神的停留,一次呼吸的停顿。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没有尽头的旅行,虽然疲惫,但内心却获得了某种清晰的认知。它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它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去提出问题,如何以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看待世间万物。
评分物美价廉,书本材质很好,一次性买了很多本,很划算。
评分一般 , 很一般
评分帮小朋友买的,没有看到,问问还说不错,谢谢
评分正版,印刷内容清晰,赞一个。
评分送货很快,质量很好
评分还没看,推荐书单买的
评分好。。搞活动买的。可以看看书学点知识,增长知识
评分书到货很快,质量也不错,还有彩页。很满意。给京东点个赞
评分京东购书就是省,活动经常有,比书城购买便宜太多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