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练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练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古诗词
  • 小学生
  • 必背
  • 唐诗宋词
  • 文化
  • 教育
  • 课外阅读
  • 诗歌
  • 经典
  • 启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59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8153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字数: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必练版特点

  ★名家赏读,深入浅出

  ★每诗必练,便于巩固

  ★题型灵活,富有启发

内容简介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练版)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背版)相呼应。为满足师生练习巩固古诗词的需求,编辑部特别策划编辑这本“必练版”,每首古诗词后面精心设有三至五道练习题,题目设计灵活,类型丰富,能帮助师生复习记诵、强化巩固,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欣赏古诗词的目的。

目录

1.江南 ………………………………………………………汉乐府

2.长歌行 ……………………………………………………汉乐府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4.咏鹅 ………………………………………………〔唐〕骆宾王

5.风 …………………………………………………〔唐〕李 峤

6.咏柳 ………………………………………………〔唐〕贺知章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8.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王之涣

9.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10.春晓 ………………………………………………〔唐〕孟浩然

11.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王 翰

12.出塞 ………………………………………………〔唐〕王昌龄

13.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14.鹿柴 ………………………………………………〔唐〕王 维

1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17.静夜思 ……………………………………………〔唐〕李 白

18.古朗月行 …………………………………………〔唐〕李 白

19.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20.赠汪伦 ……………………………………………〔唐〕李 白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22.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23.望天门山 …………………………………………〔唐〕李 白

24.别董大 ……………………………………………〔唐〕高 适

25.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杜 甫

26.春夜喜雨 …………………………………………〔唐〕杜 甫

27.绝句(迟日江山丽) ………………………………〔唐〕杜 甫

28.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唐〕杜 甫

29.枫桥夜泊 …………………………………………〔唐〕张 继

30.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31.游子吟 ……………………………………………〔唐〕孟 郊

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 愈

33.渔歌子 ……………………………………………〔唐〕张志和

34.塞下曲 ……………………………………………〔唐〕卢 纶

35.望洞庭 ……………………………………………〔唐〕刘禹锡

36.浪淘沙 ……………………………………………〔唐〕刘禹锡

37.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38.池上 ………………………………………………〔唐〕白居易

39.忆江南 ……………………………………………〔唐〕白居易

40.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41.悯农(锄禾日当午) ………………………………〔唐〕李 绅

42.悯农(春种一粒粟)……………………………〔唐〕李 绅

43.江雪 ………………………………………………〔唐〕柳宗元

44.寻隐者不遇 ………………………………………〔唐〕贾 岛

45.山行 ………………………………………………〔唐〕杜 牧

46.清明 ………………………………………………〔唐〕杜 牧

47.江南春 ……………………………………………〔唐〕杜 牧

48.蜂 …………………………………………………〔唐〕罗 隐

49.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50.元日 ………………………………………………〔宋〕王安石

51.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52.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54.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55.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 轼

56.题西林壁 …………………………………………〔宋〕苏 轼

57.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58.三衢道中 …………………………………………〔宋〕曾 几

59.示儿 ………………………………………………〔宋〕陆 游

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 游

61.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宋〕范成大

62.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宋〕范成大

63.小池 ………………………………………………〔宋〕杨万里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65.春日 ………………………………………………〔宋〕朱 熹

66.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宋〕朱 熹

67.题临安邸 …………………………………………〔宋〕林 升

68.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69.乡村四月 …………………………………………〔宋〕翁 卷

70.墨梅 ………………………………………………〔元〕王 冕

71.石灰吟 ……………………………………………〔明〕于 谦

72.竹石 ………………………………………………〔清〕郑 燮

73.所见 ………………………………………………〔清〕袁 枚

74.村居 ………………………………………………〔清〕高 鼎

75.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清〕龚自珍

前言/序言


经典传承,启迪智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练版) 导读 诗词,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宝库中的一颗颗明珠,是先贤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更是滋养青少年心灵、提升人文素养的绝佳载体。当滚滚长江东逝水,当孤帆远影碧空尽,当落红不是无情物,当枯藤老树昏鸦,这些穿越千年的吟唱,不仅是优美的文字,更是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共鸣,以及对自然、人生深刻的洞察。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练版)》并非一本简单的古诗词选集,它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一次与古圣先贤的深度对话,一个为孩子们精心打造的、能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的学习平台。本书精选了75首最能代表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成就、最适合小学生理解和背诵的经典篇目,每一首诗都经过了慎重的考量,力求在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为何是这75首? 这75首古诗词,绝非随机拼凑,而是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学习能力和成长需求,经过反复斟酌和科学筛选而确定的。它们涵盖了从先秦的质朴深情,到唐宋的辉煌盛世,再到明清的婉约豪放,几乎囊括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各个重要时期和主要流派。选篇的原则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思想内容的启蒙性与教育性: 诗歌所传达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尊敬师长、友爱互助、勤奋学习、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品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静夜思》中的思乡之情,《梅花》中的坚韧不拔,《石灰吟》中的正直无私,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艺术手法的示范性与代表性: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意境的营造。本书选取的诗篇,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意境创造等方面,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典范。例如,李白的想象力,杜甫的写实功力,白居易的通俗易懂,苏轼的豪放旷达,都将通过这些诗篇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孩子通过阅读和背诵,能够逐渐领略到汉语的精妙之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题材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兴趣也多种多样。本书选取的诗歌,既有描写山川景色的壮丽,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细腻;既有歌颂英雄豪杰的壮怀,也有描绘生活琐事的温馨;既有对季节变化的感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多样的题材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不同的诗境中感受文学的魅力。例如,从《望庐山瀑布》的雄奇,到《村居》的恬静,再到《敕勒歌》的奔放,能够带领孩子们领略不同的美。 语言的通俗性与易懂性: 考虑到小学生认知水平,《必练版》在选篇时,会侧重于语言相对浅显、意境容易理解的诗歌。即使是略显晦涩的词语,也将在注释中进行清晰的解释,确保孩子们能够真正理解诗歌的含义,而不是停留在机械的记忆层面。 “必练版”的深意:让背诵更有力量 “必练版”三个字,道出了本书的核心理念——不仅仅是“背诵”,更是“掌握”和“运用”。学习古诗词,绝非止于“会背”,更在于“会理解”、“会体会”、“会运用”。因此,本书的设计,将不仅仅提供诗歌原文和注释,更会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深度理解的引导: 每首诗歌的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以及情感寄托。本书将通过简明扼要的背景介绍和深入浅出的赏析,帮助孩子们了解诗歌的“前世今生”,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理解层次。这包括作者的生平介绍、创作的时代背景、诗歌的创作动机、诗歌的主题思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诗歌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等等。 情感共鸣的激发: 诗歌的生命力在于情感。本书将引导孩子们去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喜怒哀乐,去感受诗人面对景物时的心境,去品味诗歌中所传递的普世情感。通过引导,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情感与诗歌中的情感连接起来,从而在背诵时,能够更有感情,更具感染力。例如,在背诵《赠汪伦》时,引导孩子们体会李白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情,在背诵《绝句》时,引导孩子们感受杜甫描绘春景时的喜悦心情。 语言能力的提升: 古诗词是汉语的瑰宝,其凝练的语言、精巧的结构、丰富的意象,是学习和提升汉语能力的上佳素材。本书将通过对诗歌语言特点的梳理、关键词的解读、常见意象的讲解,帮助孩子们提升词汇量,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例如,对于“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尽”字,讲解其描绘视野尽头、视线消失的生动用法;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讲解其作为动词,赋予色彩生命力的精妙之处。 文化底蕴的熏陶: 诗歌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本书将通过对诗歌中所涉及的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哲学思想、自然景观的介绍,帮助孩子们建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初步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例如,在介绍《长歌行》时,可以提及“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所蕴含的“惜时”理念;在介绍《咏鹅》时,可以借此机会普及鹅的习性及其在古代生活中的意义。 学习方法的指导: “必练”意味着科学的学习方法。本书将提供行之有效的背诵和记忆方法,例如,分句背诵、理解性背诵、联想记忆、情境代入等。同时,还会提供一些互动性的练习,例如,填空、匹配、仿写等,帮助孩子们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本书的特色亮点: 权威精选,品质保证: 选篇严格遵循国家教育部门对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要求,并结合了教育专家的建议,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注释详尽,通俗易懂: 每首诗都配有准确、简练、通俗的注释,帮助孩子们理解生字、词语和典故,扫清阅读障碍。 赏析深入,启迪心智: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赏析内容,引导他们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思想,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点拨引导,方法传授: “必练版”的特色在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提供科学高效的背诵和记忆技巧,让学习过程事半功倍。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精美的插图将诗歌描绘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篇目安排,循序渐进: 诗歌的编排顺序考虑了难度系数和关联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与孩子一同踏上诗意之旅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练版)》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送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礼物——一份对他们智慧的启迪,一份对他们心灵的滋养,一份对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美好期许。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陪伴孩子们一起翻开这本书,走进古诗词的奇妙世界。 在这里,他们将学会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学会体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学会领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学会品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这些诗句,将化作孩子心中的种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朵。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古诗词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稚嫩的心田,让他们在诗意的浸润中,拥有更加丰盈的灵魂,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将来的人生积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75首古诗词,是孩子们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他们通往智慧殿堂的阶梯,更是连接他们与中华民族千年文化脉络的桥梁。 这趟诗意的旅程,从这里开始,将伴随孩子一生,熠熠生辉。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家长,我最看重的是学习的实用性和系统性,而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将75首必背古诗词罗列出来,更像是为孩子量身打造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每首诗都配有“作者小传”、“背景趣闻”、“诗意解读”、“重点词语辨析”以及“拓展延伸”等板块,这些内容环环相扣,非常全面。我尤其欣赏“背景趣闻”部分,它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诗歌创作的缘由,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历史文化,比如讲杜甫的《春望》时,会讲到安史之乱的背景,让孩子明白诗歌的沉重和无奈。而“重点词语辨析”则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阅读中的难点,避免望文生义。最让我惊喜的是“拓展延伸”部分,它会提供一些与该首诗词相关的其他诗句、典故,甚至是一些与诗人相关的小知识,这极大地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也让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同一时期、同一作者或者同一主题的作品。这种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学习方式,无疑能够让孩子建立起对古诗词更全面、更深入的认知,为他们未来的文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解读古诗词方面做得非常用心,内容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小学生。我之前也给孩子买过几本古诗词的书,但很多都过于学术化,注释也很生涩,孩子根本看不懂。这本就完全不同,它的注释用了很多孩子们能够理解的白话文,而且解释得非常到位,不会过度解读,也不会遗漏关键信息。比如,在解释“孤帆远影碧空尽”时,它不仅仅解释了“帆”和“尽”的意思,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讲了李白送孟浩然远行的具体场景,让孩子能感受到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感。而且,书中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都会配上小插图或者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意境”的讲解,很多书只是讲字面意思,但这本书会引导孩子去体会诗歌背后的情感,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它会告诉孩子,并不是花真的会流泪,鸟真的会因为离别而惊恐,而是诗人将自己悲伤的心情投射到了景物上,从而产生了这样的感受。这种引导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共情能力,让他们真正地“读懂”诗歌,而不是死记硬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深得我心!封面采用了一种温润的纸质,摸上去有一种淡淡的温暖感,而且上面的插画色彩柔和,但又很有古韵,不像市面上很多同类图书那种色彩过于鲜艳、略显俗气的风格。打开后,纸张的厚度和色泽也恰到好处,不会反光,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疲劳。每首诗词的排版都很清晰,古诗原文、作者介绍、背景故事、解释注释,每一个部分都分得很清楚,不会混在一起,很容易找到想要的信息。而且,书页的装订也非常牢固,我翻看了好几遍,感觉质量很不错,经得起孩子们的“蹂躏”。最让我惊喜的是,在诗词的旁边,还配有一些古风插画,这些插画不是简单地装饰,而是巧妙地契合了诗词的内容,比如描绘山水景色的诗,配的就是意境悠远的中国山水画,而描绘离别场景的诗,则配了含蓄蕴藉的人物互动图。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非常生动和有层次感,不仅仅是文字的学习,更是一种美的熏陶,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趣,让孩子更容易亲近古诗词。我注意到,书中的一些解释和引导语,用的都是非常口语化的表达,比如在解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它会用“小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来比喻,一下子就能让孩子理解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而且,在介绍一些诗人时,也会用一些比较活泼的语言,比如把李白称为“浪漫的‘酒仙’”,把杜甫称为“忧国忧民的‘诗圣’”,这些形象的比喻让孩子对诗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和生活化的场景,比如在讲《静夜思》时,会提到“想家的时候,看到月亮都会想起远方的亲人”,这种联系方式非常贴合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孩子学习古诗词,更是在引导他们去感受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能够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古诗词的。

评分

我特别赞赏这本书在启发孩子思考方面所做的努力。它并非简单地提供答案,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和理解。在每首诗的解读后面,常常会有一两个引导性的问题,比如“你觉得诗人为什么会用‘孤帆’来形容船,而不是用‘大船’?”或者“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些问题不是为了考核,而是为了激发孩子的联想和想象。我曾看到孩子在读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停下来想了很久,然后告诉我,他觉得诗人可能是因为晚上睡不着,看到月光洒在地上,就像霜一样白,所以才会觉得很亮。这种自己主动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过程,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更有意义。而且,书中对一些意象的解读也留有余地,不会把所有的解读都讲死,而是让孩子有机会去发现不同的可能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评分

给孩子买的。不错。

评分

东西不错,很有新意,质量也很好,非常喜欢,已经买了很多了,希望继续出高质量,有创意的东西。

评分

好好用

评分

好评

评分

书收到了,我女儿很喜欢。

评分

书的质量好,物流也很快。?

评分

很好,很清晰,是正品,棒棒的哦,

评分

给孩子买的。不错。

评分

儿子很喜欢。 很愿意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