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练版特点
★名家赏读,深入浅出
★每诗必练,便于巩固
★题型灵活,富有启发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练版)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背版)相呼应。为满足师生练习巩固古诗词的需求,编辑部特别策划编辑这本“必练版”,每首古诗词后面精心设有三至五道练习题,题目设计灵活,类型丰富,能帮助师生复习记诵、强化巩固,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欣赏古诗词的目的。
1.江南 ………………………………………………………汉乐府
2.长歌行 ……………………………………………………汉乐府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4.咏鹅 ………………………………………………〔唐〕骆宾王
5.风 …………………………………………………〔唐〕李 峤
6.咏柳 ………………………………………………〔唐〕贺知章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8.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王之涣
9.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10.春晓 ………………………………………………〔唐〕孟浩然
11.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王 翰
12.出塞 ………………………………………………〔唐〕王昌龄
13.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14.鹿柴 ………………………………………………〔唐〕王 维
1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17.静夜思 ……………………………………………〔唐〕李 白
18.古朗月行 …………………………………………〔唐〕李 白
19.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20.赠汪伦 ……………………………………………〔唐〕李 白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22.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23.望天门山 …………………………………………〔唐〕李 白
24.别董大 ……………………………………………〔唐〕高 适
25.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杜 甫
26.春夜喜雨 …………………………………………〔唐〕杜 甫
27.绝句(迟日江山丽) ………………………………〔唐〕杜 甫
28.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唐〕杜 甫
29.枫桥夜泊 …………………………………………〔唐〕张 继
30.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31.游子吟 ……………………………………………〔唐〕孟 郊
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 愈
33.渔歌子 ……………………………………………〔唐〕张志和
34.塞下曲 ……………………………………………〔唐〕卢 纶
35.望洞庭 ……………………………………………〔唐〕刘禹锡
36.浪淘沙 ……………………………………………〔唐〕刘禹锡
37.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38.池上 ………………………………………………〔唐〕白居易
39.忆江南 ……………………………………………〔唐〕白居易
40.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41.悯农(锄禾日当午) ………………………………〔唐〕李 绅
42.悯农(春种一粒粟)……………………………〔唐〕李 绅
43.江雪 ………………………………………………〔唐〕柳宗元
44.寻隐者不遇 ………………………………………〔唐〕贾 岛
45.山行 ………………………………………………〔唐〕杜 牧
46.清明 ………………………………………………〔唐〕杜 牧
47.江南春 ……………………………………………〔唐〕杜 牧
48.蜂 …………………………………………………〔唐〕罗 隐
49.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50.元日 ………………………………………………〔宋〕王安石
51.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52.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54.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55.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 轼
56.题西林壁 …………………………………………〔宋〕苏 轼
57.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58.三衢道中 …………………………………………〔宋〕曾 几
59.示儿 ………………………………………………〔宋〕陆 游
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 游
61.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宋〕范成大
62.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宋〕范成大
63.小池 ………………………………………………〔宋〕杨万里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65.春日 ………………………………………………〔宋〕朱 熹
66.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宋〕朱 熹
67.题临安邸 …………………………………………〔宋〕林 升
68.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69.乡村四月 …………………………………………〔宋〕翁 卷
70.墨梅 ………………………………………………〔元〕王 冕
71.石灰吟 ……………………………………………〔明〕于 谦
72.竹石 ………………………………………………〔清〕郑 燮
73.所见 ………………………………………………〔清〕袁 枚
74.村居 ………………………………………………〔清〕高 鼎
75.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清〕龚自珍
作为家长,我最看重的是学习的实用性和系统性,而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将75首必背古诗词罗列出来,更像是为孩子量身打造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每首诗都配有“作者小传”、“背景趣闻”、“诗意解读”、“重点词语辨析”以及“拓展延伸”等板块,这些内容环环相扣,非常全面。我尤其欣赏“背景趣闻”部分,它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诗歌创作的缘由,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历史文化,比如讲杜甫的《春望》时,会讲到安史之乱的背景,让孩子明白诗歌的沉重和无奈。而“重点词语辨析”则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阅读中的难点,避免望文生义。最让我惊喜的是“拓展延伸”部分,它会提供一些与该首诗词相关的其他诗句、典故,甚至是一些与诗人相关的小知识,这极大地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也让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同一时期、同一作者或者同一主题的作品。这种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学习方式,无疑能够让孩子建立起对古诗词更全面、更深入的认知,为他们未来的文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解读古诗词方面做得非常用心,内容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小学生。我之前也给孩子买过几本古诗词的书,但很多都过于学术化,注释也很生涩,孩子根本看不懂。这本就完全不同,它的注释用了很多孩子们能够理解的白话文,而且解释得非常到位,不会过度解读,也不会遗漏关键信息。比如,在解释“孤帆远影碧空尽”时,它不仅仅解释了“帆”和“尽”的意思,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讲了李白送孟浩然远行的具体场景,让孩子能感受到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感。而且,书中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都会配上小插图或者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意境”的讲解,很多书只是讲字面意思,但这本书会引导孩子去体会诗歌背后的情感,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它会告诉孩子,并不是花真的会流泪,鸟真的会因为离别而惊恐,而是诗人将自己悲伤的心情投射到了景物上,从而产生了这样的感受。这种引导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共情能力,让他们真正地“读懂”诗歌,而不是死记硬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深得我心!封面采用了一种温润的纸质,摸上去有一种淡淡的温暖感,而且上面的插画色彩柔和,但又很有古韵,不像市面上很多同类图书那种色彩过于鲜艳、略显俗气的风格。打开后,纸张的厚度和色泽也恰到好处,不会反光,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疲劳。每首诗词的排版都很清晰,古诗原文、作者介绍、背景故事、解释注释,每一个部分都分得很清楚,不会混在一起,很容易找到想要的信息。而且,书页的装订也非常牢固,我翻看了好几遍,感觉质量很不错,经得起孩子们的“蹂躏”。最让我惊喜的是,在诗词的旁边,还配有一些古风插画,这些插画不是简单地装饰,而是巧妙地契合了诗词的内容,比如描绘山水景色的诗,配的就是意境悠远的中国山水画,而描绘离别场景的诗,则配了含蓄蕴藉的人物互动图。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非常生动和有层次感,不仅仅是文字的学习,更是一种美的熏陶,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趣,让孩子更容易亲近古诗词。我注意到,书中的一些解释和引导语,用的都是非常口语化的表达,比如在解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它会用“小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来比喻,一下子就能让孩子理解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而且,在介绍一些诗人时,也会用一些比较活泼的语言,比如把李白称为“浪漫的‘酒仙’”,把杜甫称为“忧国忧民的‘诗圣’”,这些形象的比喻让孩子对诗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和生活化的场景,比如在讲《静夜思》时,会提到“想家的时候,看到月亮都会想起远方的亲人”,这种联系方式非常贴合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孩子学习古诗词,更是在引导他们去感受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能够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古诗词的。
评分我特别赞赏这本书在启发孩子思考方面所做的努力。它并非简单地提供答案,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和理解。在每首诗的解读后面,常常会有一两个引导性的问题,比如“你觉得诗人为什么会用‘孤帆’来形容船,而不是用‘大船’?”或者“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些问题不是为了考核,而是为了激发孩子的联想和想象。我曾看到孩子在读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停下来想了很久,然后告诉我,他觉得诗人可能是因为晚上睡不着,看到月光洒在地上,就像霜一样白,所以才会觉得很亮。这种自己主动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过程,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更有意义。而且,书中对一些意象的解读也留有余地,不会把所有的解读都讲死,而是让孩子有机会去发现不同的可能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评分给孩子买的。不错。
评分东西不错,很有新意,质量也很好,非常喜欢,已经买了很多了,希望继续出高质量,有创意的东西。
评分好好用
评分好评
评分书收到了,我女儿很喜欢。
评分书的质量好,物流也很快。?
评分很好,很清晰,是正品,棒棒的哦,
评分给孩子买的。不错。
评分儿子很喜欢。 很愿意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