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基础入门(全彩)

国画基础入门(全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漫果 著
图书标签:
  • 国画
  • 绘画
  • 入门
  • 基础
  • 技法
  • 艺术
  • 文化
  • 教程
  • 全彩
  • 中国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957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3491
包装:线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2
字数:1976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绘画爱好者

国内知名国画画家高贯龙手把手带您跨入国画大学堂。一本书领略国画技法精髓。

相关图书请点击:

内容简介

  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本书以简洁的文字概括了绘制国画常见种类的基本技法,在各自的具体画法上,从结构到用笔、用墨、用色等技法问题都结合附图详尽地做了讲解。本书图例丰富,讲解细致,步骤清晰,对于正准备美术考试的读者和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临摹范本。

作者简介

  漫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设计专业艺术硕士,漫果文化负责人。自幼学习美术绘画,爱生活、爱制作、爱美食,喜欢带着相机去旅行。有丰富的职业培训经验,在水晶石、安博教育等培训机构担任专业负责人及教学总监等职务,同时具备丰富一线设计和教学经验,曾作为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师,负责平面设计、交互设计、影视后期及网络课程的授课。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一本易于上手、汇集国画精髓的国画入门书。

  ——安小龙


  在电视上看到过高贯龙老师的绘画讲座,非常喜欢他的画。书是他对国画的理解和对初学者的实用指导。
  ——陈泓



目录

第1 章
第2 章
国画技法基础知识 1
国画简介 2
花鸟画 2
山水画 2
人物画 3
绘画工具 4
文房四宝 4
颜料 6
其他工具 7
中国画的学习方法 8
临摹 8
写生 8
速写与默写 9
中国画基本技法 10
执笔方式 10
常用笔法 11
常用墨法 12
荷花 25
荷花的绘制 25
实例绘制――荷趣图 26
莲花 28
莲叶的绘制 28
实例绘制――莲花 29
芭蕉 31
芭蕉叶的绘制 31
实例绘制――芭蕉 32
牵牛花 33
花的绘制 33
实例绘制――牵牛花 34
水仙花 36
花瓣的绘制 36
实例绘制――水仙花 37
写意花卉的画法 13
牡丹 14
叶的绘制 14
花的绘制 15
实例绘制――牡丹(一) 16
实例绘制――牡丹(二) 18
兰花 20
兰花的绘制 20
实例绘制――兰花 21
茶花 22
花枝的绘制 22
实例绘制――茶花 23
荷花 25
荷花的绘制 25
实例绘制――荷趣图 26
莲花 28
莲叶的绘制 28
实例绘制――莲花 29
芭蕉 31
芭蕉叶的绘制 31
实例绘制――芭蕉 32
牵牛花 33
花的绘制 33
实例绘制――牵牛花 34
水仙花 36
花瓣的绘制 36
实例绘制――水仙花 37
第3 章
写意鸟虫鳞介的画法 39
麻雀 40
飞行的麻雀 40
站立的麻雀 41
实例绘制――麻雀 42
小鸡 44
单只小鸡的绘制 44
实例绘制――小鸡(一) 45
实例欣赏――小鸡(二) 47
公鸡 48
公鸡的绘制 48
实例绘制――公鸡 49
燕子 51
燕子的绘制 51
实例绘制――燕子 52
喜鹊 54
喜鹊的绘制 54
实例绘制――喜鹊 55
蝴蝶 57
蝴蝶的绘制 57
实例绘制――蝴蝶 58
金鱼 60
金鱼的形态 60
不同朝向的绘制 61
实例绘制――金鱼(一) 62
实例绘制――金鱼(二) 64
鲤鱼 66
鲤鱼的形态 66
实例绘制――鲤鱼 67
鱼群 69
鱼群的绘制 69
实例绘制――鱼群 70
青虾 72
青虾的绘制 72
实例绘制――青虾 73
螃蟹 75
螃蟹的绘制 75
实例绘制――螃蟹(一) 76
实例绘制――螃蟹(二) 78
知了 80
蝉的绘制 80
实例绘制――知了 81
第4章写意蔬果的画法 83
白菜 84
白菜的绘制 84
实例绘制――白菜 85
红萝卜 87
红萝卜的绘制 87
实例绘制――红萝卜 88
石榴 90
果实的绘制 90
实例绘制――石榴 91
桑葚 93
果实的绘制 93
实例绘制――桑葚 94
桃子 96
桃子的绘制 96
实例绘制――桃子 97
荸荠 99
荸荠的绘制 99
果实的分解 99
葡萄 101
葡萄的绘制 101
实例绘制――葡萄 102
葫芦 104
葫芦分解 104
实例绘制――葫芦 105
丝瓜 107
丝瓜的绘制 107
实例绘制――丝瓜 108
枇杷 110
枇杷的分解 110
实例绘制――枇杷 111
第5章
写意动物的画法 113
熊猫 114
头部的绘制 114
实例绘制――熊猫 115
小熊猫 117
脸部的绘制 117
实例绘制――小熊猫 118
松鼠 120
头部的绘制 120
实例绘制――松鼠 121
第6章
写意山水的画法 133
山水 134
树木的分解 134
柳树画法 135
房屋画法 136
实例绘制――山水(一) 137
实例绘制――山水(二) 140
山石 143
局部的绘制 143
实例绘制――山水(三) 144

前言/序言

  绘画不是只有专业画家才能做的,没有绘画功底的我们也可以拿起画笔进行创作。本书旨在用轻松简单的方式指导大家绘制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从握笔姿势、线条的练习与应用开始,讲解了水墨应用和颜色的调配;然后系统地向大家介绍了国画绘画的基本技巧,接着通过绘制四季花卉、四君子、果蔬、禽鸟和草虫鳞介等国画常用题材,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表现方法,分解操作步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书从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写意国画的基本绘画技法和整幅画作的创作步骤,力求在意境营造、笔墨构成、色彩运用和整体构图等方面对初学国画者有所帮助和启迪。
  本书还提供了立体化的配套资源,包括绘画教学视频、周边产品等,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本书的配套资源,可以联系我们(QQ群:329013739),希望为广大读者在“学”与“画”之间铺垫出一条更加平坦的道路。现在就请大家轻松地翻开此书,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绘画吧!



国画技法精粹:笔墨丹青的意境之旅 这本《国画技法精粹:笔墨丹青的意境之旅》并非一本单纯的技法堆砌手册,而是一场深入中国画核心精神的探索之旅。它旨在为喜爱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爱好者们,特别是那些渴望将内心感受与笔墨语言相结合,进而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画作的读者,提供一条清晰而富有启发性的学习路径。本书将带领您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念,领悟笔墨的乾湿浓淡如何勾勒出万物的灵魂,色彩的晕染如何表达情感的微妙。 第一篇:墨韵的溯源与笔法的炼金术 在正式踏上绘画实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中国画的“墨”与“笔”这两个最基础却又最核心的元素有深刻的理解。 第一章:墨的千变万化——从一点到万象 墨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本章将从墨的起源、种类(松烟墨、油烟墨等)及其特性入手,探讨古代文人如何通过对墨的细致观察和巧妙运用,使其成为承载情感与意境的载体。我们不只是学习如何研墨,更重要的是理解不同浓度的墨色在宣纸上产生的微妙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蕴含的哲学思考。 积墨、破墨、宿墨的奥秘: 这是中国画中最具表现力的技法之一。我们将详细解析积墨法如何层层叠加,塑造出深邃的层次感;破墨法如何以浓墨破淡墨,或以淡墨破浓墨,制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趣效果;宿墨法则是在墨色将干未干之时落笔,产生苍劲老辣的笔触。通过大量的范例分析和临摹指导,让读者掌握这些技法的精髓,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点染与皴法的融合: 墨点作为构成画面肌理和表达物象特征的重要手段,其形态、大小、疏密都大有讲究。本书将深入剖析如何运用不同的墨点来表现山石的坚硬、树木的繁茂、花鸟的动态。同时,我们将探讨墨点与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荷叶皴等)之间的关系,理解如何通过墨点的运用,进一步丰富皴法的表现力,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质感。 写意精神的墨色表达: “写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它强调的是“似与不似之间”。本章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运用墨色时,超越对物象的简单描摹,而是捕捉其内在的神韵与精神。例如,如何在水墨淋漓中表现出水的灵动,如何在淡墨晕染中传达出朦胧的美感。 第二章:笔的生命力——线条的舞蹈与力量 执笔与用腕的根本: 执笔的姿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不同的笔法和画面需求而调整。本书将强调“用腕”的重要性,讲解如何通过腕的转动、提按、顿挫来控制笔的走向和力度,从而使线条充满生命力。从悬腕到提腕,再到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的运用,都将一一详述,并配以直观的图解。 线条的八面出锋与结构: 中国画的线条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不仅是勾勒物象的轮廓,更是塑造其结构、体积和质感的关键。我们将深入研究“八面出锋”的理念,理解如何让每一根线条都具有起承转合,充满变化。通过对不同工具(毛笔、狼毫、羊毫、兼毫)特性与线条关系的分析,让读者能更好地选择和运用毛笔。 勾、皴、擦、染与线条的互动: 线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绘画技法相互作用,共同构建画面。本章将重点探讨勾线在表现物象轮廓与结构中的作用,皴法如何用线条来表现山石的纹理和体积,擦法如何通过笔触的摩擦来表现材质的柔软或粗糙,以及染法如何以线条为基础,通过色彩的晕染来丰富画面的层次和情感。 笔墨节奏与画面韵律: 好的中国画作品,其笔墨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如同音乐般引人入胜。我们将引导读者去体会如何通过运笔的快慢、轻重、缓急来控制线条的强弱和力度,从而在画面中形成有机的韵律。理解“气韵生动”并非空谈,而是通过对笔墨节奏的精准把握来实现。 第二篇:物象的意趣与精神的描摹 在掌握了基本的墨色与笔法之后,我们将把目光投向具体的物象,学习如何用中国画的语言来表现它们。本书将涵盖山水、花鸟、人物三个主要画科,但并非简单地教授绘画步骤,而是更侧重于捕捉对象的精神特质。 第三章:山水的魂魄——胸中山川的寄托 皴法的意匠与变化: 山水画的皴法是表现山石质感与体积的核心。我们将详细解析常见的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云头皴、雨点皴等)的勾勒要领、笔墨特点及其适用的对象。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强调皴法的“意匠”,即如何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画家的主观情感与审美取向,使山石不仅仅是山石,而是承载着文人胸臆的山水。 云水烟树的灵动: 山水画的生命在于其动态与变化。云的飘逸、水的灵动、树的舒展,都需要通过独特的笔墨语言来表现。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渲染、积墨、点苔等技法来表现云的虚幻、水的流动和树木的生机。对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山水景物的描绘,将帮助读者掌握表现自然万象的规律。 点景人物与点景之法: 小小的点景人物,在山水画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不仅能为画面增添生活气息,更能衬托出山水的雄伟或幽静。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巧妙地运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人物的动态与神态,并探讨点景人物在构图中的位置与作用。 构图的虚实相生与意境营造: 山水画的构图并非简单的景物堆砌,而是“虚实相生”的艺术。我们将深入研究中国画的构图法则,如“留白”的作用,如何通过元素的疏密、远近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如何通过“经营位置”来营造出深远、辽阔、宁静或壮丽的意境。 第四章:花鸟的生气——笔墨下的生命赞歌 花卉的写形与写意: 从简单的梅兰竹菊,到繁复的牡丹、荷花,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花卉的结构与形态,并学习如何用写实的笔触勾勒出它们的骨骼。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强调“写意”,如何在写形的同时,注入花卉的生命力与情感。例如,梅花的傲骨,兰花的幽香,竹子的坚韧,荷花的清雅,都应通过笔墨的韵味来体现。 禽鸟的动静与神采: 活泼的鸟儿是花鸟画中的点睛之笔。本书将教授如何捕捉禽鸟的动态,如飞翔、跳跃、休憩的姿态,并学习如何用精准的线条勾勒出它们的羽毛纹理与神采。我们将重点研究不同鸟类(如雀、鹰、鹤、燕)的习性,并将其融入笔墨之中。 鱼虫的游动与生态: 鱼、虾、昆虫等虽然体量小,但在花鸟画中却能起到画龙点睛、增添生趣的作用。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用简练的笔触,表现出鱼儿的游动姿态,虾的灵动,以及昆虫的细腻。通过对它们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出生命的和谐与活力。 花鸟画的构图与色彩运用: 花鸟画的构图讲究“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强调画面的呼吸感与意境。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花卉、禽鸟、枝干、叶片的搭配,以及适当的留白,来营造出清雅、生动、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我们将讨论如何巧妙运用色彩,如墨色的浓淡、色彩的搭配,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与情感。 第五章:人物的韵致——心灵的投影与故事的诉说 人物的比例与结构: 学习人物画,首先需要掌握人物的比例与结构。本书将提供简单易懂的比例图解,并讲解人体各部分的骨骼与肌肉关系。我们将从基础的人物造型入手,逐步深入到不同年龄、性别、身份的人物特征描绘。 五官的传神之法: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人物画的最高境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口鼻是情感的表达。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通过对眼睛、眉毛、嘴巴、鼻子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性格特征。 衣纹的动态与质感: 衣纹的描绘不仅能体现人物的体态,更能表现其动作的动态与衣物的质感。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线条的疏密、粗细、曲直来表现衣纹的走向与褶皱,以及不同材质衣物的不同表现方法。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与“传移模写”的精神: 追溯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渊源,我们将学习古人的绘画理念,如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和“传移模写”的精髓。通过对经典人物画作品的分析,理解古人如何用简练的笔墨,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与深刻的精神内涵。 人物画的构图与叙事性: 人物画的构图往往需要围绕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来展开。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人物的姿态、眼神、环境的烘托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并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通过画面来讲述一个故事,表达一种情感。 第三篇:意境的升华与创作的自由 在掌握了基础技法与物象表现之后,本书将引导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将技术转化为艺术,如何自由地表达内心的世界。 第六章:构图与意境的升华 “计白当黑”与“虚实相生”的哲学: 中国画的构图,虚与实是辩证统一的。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安排“实”的部分(即画面上描绘的内容),更要懂得如何运用“虚”的部分(即留白),使之与实景相互呼应,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留白不仅仅是空白,更是画面的呼吸,是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远”法与空间感的营造: 中国画虽然不追求西方绘画的透视法,但同样能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高远”、“深远”、“平远”三种不同的观察视角和构图方法,将帮助读者理解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景物的层次与深度。 “经营位置”的奥秘: “经营位置”是中国画构图的核心。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景物摆放,更是画家在动笔之前,对画面整体意境、笔墨安排、虚实对比、主次关系等进行周密的思考与布局。本书将引导读者掌握“经营位置”的基本原则,学会如何为自己的画作注入灵魂。 “意在笔先”与“笔在意后”的辩证关系: 创作并非完全的“胸有成竹”,有时灵感也会在笔墨的运行中自然产生。本书将探讨“意在笔先”的准备阶段,以及如何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笔墨的自由挥洒,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最终达到“笔在意后”的自然流露。 第七章:色彩的诗语与情感的流淌 中国画中的色彩观: 与西方绘画追求色彩的逼真不同,中国画的色彩更注重“以色助情”,为画面增添情感色彩。本书将探讨五色(青、赤、黄、白、黑)在中国画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三绿”、“三青”、“曙红”等传统矿物颜料来表现画面的气韵。 “墨分五色”与色彩的和谐运用: 即使是全水墨画,也能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呈现出丰富的“墨分五色”的效果。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巧妙地运用墨色来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层次。同时,在设色画中,也将探讨如何将墨法与色彩巧妙结合,使画面既有色彩的鲜明,又不失水墨的韵味。 撞水、撞粉的技法: 这两种技法是中国画中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处理方法。“撞水”是指在湿润的宣纸上,用色彩或墨色撞击,产生自然的晕染效果,表现出朦胧、虚幻的美感。“撞粉”则是在画面干燥后,利用淀粉的吸附性,在局部产生肌理感,增加画面的质感。 色彩的情感表达与意境烘托: 不同的色彩组合会传递不同的情感。例如,冷色调可能带来宁静、忧伤,暖色调则可能带来热情、喜悦。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根据画面的主题和情感需求,选择恰当的色彩,并通过色彩的搭配,来烘托画面的整体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第八章:融汇创新与个人风格的探索 传统与创新的辩证: 学习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创新。本书并非鼓励读者墨守成规,而是强调在深刻理解传统的基础上,如何注入个人时代的感受与思考。我们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画大师的风格分析,启发读者思考创新的方向。 “胸中山水”与“个人面貌”的形成: 真正的艺术创作,源于画家内心的世界。我们将引导读者关注生活,体悟自然,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将这些内心的感受转化为独特的笔墨语言。如何让笔下的山水、花鸟、人物,带有自己鲜明的“个人面貌”,是本书最终的目标。 技法之外的精神追求: 中国画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精神的寄托。本书将鼓励读者在学习技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哲学思考,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艺术,去感悟生命。最终,让笔墨成为表达真挚情感、传递深刻思想的媒介。 本书通过对墨与笔的深入解析,对山水、花鸟、人物的细致讲解,以及对构图、色彩、创新的全面探讨,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完整而系统的中国画学习体系。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授绘画技巧的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国传统艺术殿堂的窗口,引领您在这片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土壤上,开启一段属于您自己的笔墨丹青的意境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全彩”这个词吸引了。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线装的国画教程,虽然内容可能很专业,但黑白印刷真的太枯燥了,很多细节都看不清楚,更别说体会色彩在国画中的妙用了。我的想象中,国画的色彩不应该是那种鲜艳刺目的,而应该是温润、内敛,带着一种岁月的痕迹。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色彩的运用上给我一些启发,比如如何通过色彩来表现季节的变化、物体的质感,甚至是一种情绪。此外,作为“基础入门”,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循序渐进性。我希望它能从最最基础的内容讲起,比如握笔的姿势,如何控制毛笔的力度和角度,如何调墨、调色。我不太喜欢那种直接跳到复杂构图的书。如果它能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方法,比如画几笔线条,然后是简单的形状,再到组合成物体,我觉得这样会更有帮助。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看懂”国画,更是能让我“学会”画国画,哪怕只是很简单的起步。我期待它能让我对国画的认识,从“高高在上”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

我总觉得国画有一种独特的韵味,那种水墨的浓淡变化,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淡雅,都充满了东方智慧和人文气息。然而,我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绘画新手,连拿笔的姿势可能都不对。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真正能够引导我入门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国画基础入门(全彩)”正是我所期望的。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笔墨技法讲起,比如毛笔的执笔、运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线条的粗细曲直等等,能够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讲解和图例,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我尤其关注它是否能提供一些基础的构图方法,让我知道如何安排画面中的景物,如何让画面更具美感。而“全彩”的特点,让我对色彩的表现力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告诉我,国画中的色彩是如何运用的,如何调和,如何与水墨相得益彰,去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东方审美意境。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国画的魅力,并且真正地开启我的国画学习之旅。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画的意境之美心向往之,尤其喜欢那些写意的山水和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神韵的花鸟。然而,作为一个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我对国画的认知几乎为零,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我特别关注它是否能够详细地讲解笔法,例如不同的笔触如何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如何运用墨的浓淡干湿来营造层次感。同时,我也希望它能给我讲解中国画的构图原则,以及如何观察和取舍景物,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写实。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适合初学者的练习方法,或许是一些简单的临摹范例,又或者是能够让我们尝试自己动手创作的入门技巧。全彩印刷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希望能通过色彩的呈现,更好地理解中国画的色彩运用,学习如何调和出富有东方韵味的色彩。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国画的魅力,并且真正地踏上学习国画的道路。

评分

我一直觉得国画是一种非常“有意境”的艺术形式,它不像西画那样追求写实,而是通过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事物的神韵和意境。我对此非常向往,但因为完全没有接触过,所以一直不知道从何学起。这本书的“基础入门”和“全彩”两个标签,让我觉得它可能是我打开国画世界的一把钥匙。我希望它能从最最基础的技法入手,比如讲解如何握笔、如何运笔、如何控制笔触的力度和速度。我特别想了解“墨分五色”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墨色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层次。同时,我也对国画的构图方式很感兴趣,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构图的简单讲解,让我知道如何安排画面元素,让画面看起来更舒服。全彩的特点也让我对色彩的运用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告诉我,在国画中,色彩是如何起到点缀和烘托作用的,以及如何去调和出富有东方韵味的色彩。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学国画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难,而是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逐渐掌握基本技巧,并体会到国画的独特魅力。

评分

一本绘画启蒙的书,我本来是抱着尝试的心态买的,因为我一直以来对国画都有一种莫名的好感,总觉得它带着一种沉静的东方韵味,特别是在看一些古画的时候,那种意境和笔墨的灵动感,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但是,我毕竟是零基础,对于如何拿起笔来,从何处着手,都完全没有概念。我担心自己会因为找不到方向而很快放弃,毕竟画画这件事,看起来是那么的讲究天赋和多年的功底。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我的,全彩的印刷,让我觉得内容应该会比较生动,不会枯燥乏味。拿到书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感觉里面的图例很多,而且色彩的运用似乎也比较大胆,这让我有点意外,因为我一直觉得国画是比较素雅的。不过,这种意外也带来了一丝惊喜,也许它能以一种更现代、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引导我入门。我尤其关注的是它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比如笔墨的运用,颜色的调和,以及一些最基本的构图方式。我希望它能给我一个清晰的脉络,让我知道在学习的初期,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可以暂时放一放的。总的来说,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打开国画世界的第一扇窗,让我能够克服内心的畏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我希望它能提供给我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我看到绘画的乐趣,而不是只有困难和挑战。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而国画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常常在博物馆里流连于那些历史悠久的画作前,被水墨的浓淡、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意境所深深吸引。然而,艺术的殿堂固然美丽,但对于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来说,却显得遥不可及。我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绘画训练,甚至连握笔的姿势都可能不规范。因此,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入门的书籍,对我而言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标题“国画基础入门(全彩)”恰好击中了我的需求。我了解到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带有实操指导的。我期待书中能有详尽的笔墨技巧讲解,从最基础的“点”、“线”、“面”开始,逐步深入到枯笔、湿笔、焦笔等不同用法的解析。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引导我认识中国画的常用色,学习如何调和出富有层次感的色彩,而不是简单地将颜料涂抹上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范例,让我可以模仿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作。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感受到国画的灵魂,体会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并且能够真正地拿起画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山水、花鸟或人物。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国画那种“笔简意赅”、“写意传神”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总觉得它蕴含着一种东方独有的哲学和审美。但苦于自己没有绘画基础,只能远远观望,不敢轻易尝试。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感觉它可能是我学习国画的一条捷径。我特别希望它能在“基础”上下功夫,从最最基础的笔墨技巧讲起,比如如何握笔,如何使笔,如何控制笔触的粗细、干湿、浓淡,能够详细地讲解“点”、“线”、“面”的各种变化及其表现力。我希望它能给出一些非常基础的临摹范例,让我能够一步步模仿,逐步熟悉笔墨的运用。全彩的印刷让我对色彩部分也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告诉我,国画中的色彩是如何运用,是如何搭配,如何与水墨相互映衬,去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和氛围,而不是仅仅是简单的染色。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国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够真正地拿起画笔,尝试去画一些简单的东西,而不是望而却步。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国画更是其中我最为着迷的部分。那些水墨淋漓的画卷,总能带给我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受。然而,作为一名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爱好者,我深知想要欣赏和创作国画,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这本书的标题“国画基础入门(全彩)”正是我所寻找的。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国画的基础技法,比如毛笔的执笔方法、运笔技巧,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如何通过这些基本元素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此外,我希望书中能有针对初学者的构图指导,让我能够理解如何安排画面中的景物,创造出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画面。全彩的印刷方式让我对色彩的运用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引导我学习如何调和出富有层次感和东方韵味的色彩,以及色彩在国画中的作用和表现力。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地走进国画的世界,体会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并逐渐培养起自己的绘画兴趣和能力。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艺术充满好奇的上班族,我总是渴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有一些能够滋养心灵的爱好。国画,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白月光”,那种水墨淋漓、意境悠远的画面,总能让我平静下来。然而,我深知国画的门槛并不低,对于零基础的我来说,直接去学工笔或者写意,未免有些好高骛远。这本书的“基础入门”字样,正是我所需要的。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非常清晰的学习路径,从最最基础的握笔、运笔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我。我特别希望它能详细地讲解一些基础的技法,比如线条的勾勒,墨的浓淡变化,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质感。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简单易学的范例,让我可以进行模仿,那将是极大的帮助。而且,“全彩”的特点让我对色彩的运用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告诉我,在国画中,色彩是如何被使用的,如何去调和,如何去搭配,才能达到那种“以色助墨,以墨显色”的妙境。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克服对国画的敬畏感,真正地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评分

我一直觉得国画是一种特别有“气韵”的艺术,那种笔墨之间流淌的东方哲学和人文情怀,总让我觉得很迷人。但是,我从来没有拿起过画笔,对于国画更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学起。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尤其看重的是它是否有对“用笔”和“用墨”的详细讲解。我知道这是国画的灵魂,我希望它能告诉我,不同的笔触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控制笔的力度和方向,以及墨的浓淡干湿如何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我还希望它能介绍一些基本的构图原理,让我知道如何安排画面中的元素,才能让画面更具美感和生命力。另外,作为“全彩”版本,我期待它能在色彩的运用上给我一些指导,比如如何调配出符合国画审美的色彩,以及色彩在国画中的作用。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国画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从最基础的技巧学起,逐渐领略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评分

不错

评分

学习国画基础教材,讲解清晰,内容详尽,不错

评分

还不错 准备上手

评分

质量很好,物美价廉,包装很好。

评分

给个五分吧,这本书的缺陷是没有完整的整幅作品,应该有一些拔高的作品类,真的是基础啊。

评分

想自学国画,买来看一下

评分

女儿在学画,买来参考下,还不错吧。

评分

学习国画基础教材,讲解清晰,内容详尽,不错

评分

对学习国画基础还是有帮助的,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