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第4版/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教材精選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第4版/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教材精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寜,喬亞男 編
圖書標籤:
  • 微型計算機
  • 計算機原理
  • 接口技術
  • 計算機基礎
  • 教材
  • 高等教育
  • 電子技術
  • 數字電路
  • 匯編語言
  • 計算機硬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46453
版次:4
商品編碼:1196648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0
字數:55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第1版自2002年齣版後,曆經多次再版,始終暢銷不衰,已被多所學校選作教材,廣受好評,銷量近30萬冊。本次再版,除用一定篇幅介紹微型計算機的新技術外,還加入瞭與實際工程應用相結閤的設計示例,並有詳細的分析說明,並且提供瞭豐富的各類教學資源。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的第4版。本次修訂,除對原稿部分文字和有關計算機硬件的新技術進行修訂和補充外,首次引入瞭案例描述模式,將一個實際的係統設計案例貫穿到書中,使全書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考慮到讀者對象的需求和實用性,本版仍以Intel80x86係列微處理器為平颱,介紹瞭其三個不同時期的典型代錶——8088、80386及Pentium4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保持瞭第3版中的基本指令係統、輸入輸齣係統、接口電路設計的內容以及敘述風格。另外,此次改版,依然保持瞭本書注重實際應用的特點,實用性較強。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理工類各專業本科學生的“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成人高等教育的培訓教材及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自學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微型計算機基礎概論1
1.1微型計算機係統2
1.1.1微型計算機的發展2
1.1.2微型計算機的工作過程4
1.1.3微機係統的組成7
1.2計算機中的數製及編碼12
1.2.1常用記數製12
1.2.2各種數製之間的轉換14
1.2.3計算機中的二進製數錶示15
1.2.4二進製編碼17
1.3無符號二進製數的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19
1.3.1二進製的算術運算20
1.3.2無符號數的錶示範圍21
1.3.3二進製數的邏輯運算22
1.3.4基本邏輯門及常用邏輯部件24
1.4有符號二進製數的錶示及運算27
1.4.1有符號數的錶示方法27
1.4.2補碼數與十進製數之間的轉換29
1.4.3補碼的運算30
1.4.4有符號數的錶示範圍31
習題33
第2章微處理器與總綫35
2.1微處理器概述35
2.1.1運算器36
2.1.2控製器37
2.28088/8086微處理器38
2.2.18088/8086 CPU的特點39
2.2.28088 CPU的外部引腳及其功能41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4版)目錄2.2.38088/8086 CPU的功能結構44
2.2.48088/8086 CPU的存儲器組織47
2.2.58088/8086 CPU的工作時序49
2.380386微處理器51
2.3.180386微處理器的主要特性51
2.3.280386的內部結構52
2.3.380386的主要引腳信號53
2.3.480386的內部寄存器54
2.3.580386的工作模式58
2.4Pentium 4微處理器60
2.4.1Pentium 4微處理器中的新技術61
2.4.2Pentium 4 CPU的結構66
2.4.3Pentium 4的存儲器管理67
2.4.4Pentium 4的基本執行環境69
2.5總綫71
2.5.1概述72
2.5.2總綫的基本功能77
2.5.3常用係統總綫和外設總綫標準81
2.5.48088係統總綫87
2.6多核技術89
2.6.1什麼是多核技術89
2.6.2多核與多處理器94
習題95
第3章8086/8088指令係統97
3.1概述97
3.1.1指令的基本構成98
3.1.2指令的執行時間99
3.1.3CISC和RISC指令係統100
3.2尋址方式102
3.2.1立即尋址103
3.2.2直接尋址103
3.2.3寄存器尋址104
3.2.4寄存器間接尋址104
3.2.5寄存器相對尋址105
3.2.6基址—變址尋址106
3.2.7基址—變址—相對尋址107
3.2.8隱含尋址108
3.38086指令係統108
3.3.1數據傳送指令108
3.3.2算術運算指令117
3.3.3邏輯運算和移位指令124
3.3.4串操作指令130
3.3.5程序控製指令135
3.3.6處理器控製指令145
3.4Pentium新增指令簡介146
3.4.180x86虛地址下的尋址方式146
3.4.280x86 CPU新增指令簡述147
習題149
第4章匯編語言程序設計151
4.1匯編語言源程序151
4.1.1匯編語言源程序的結構152
4.1.2匯編語言語句類型及格式153
4.1.3數據項及錶達式154
4.2僞指令157
4.2.1數據定義僞指令158
4.2.2符號定義僞指令159
4.2.3段定義僞指令160
4.2.4設定段寄存器僞指令163
4.2.5過程定義僞指令163
4.2.6宏命令僞指令164
4.2.7模塊定義與連接僞指令166
4.3BIOS和DOS功能調用167
4.3.1BIOS功能調用168
4.3.2DOS功能調用170
4.4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礎174
4.4.1程序設計概述175
4.4.2順序程序176
4.4.3分支程序177
4.4.4循環程序180
4.4.5子程序設計182
4.4.6常用程序設計舉例185
習題192
第5章存儲器係統195
5.1概述195
5.1.1存儲器係統的一般概念196
5.1.2半導體存儲器及其分類199
5.1.3半導體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201
5.2隨機存取存儲器201
5.2.1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202
5.2.2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208
5.2.3存儲器擴展技術212
5.3隻讀存儲器215
5.3.1EPROM215
5.3.2EEPROM218
5.3.3閃存Flash222
5.4高速緩衝存儲器226
5.4.1Cache的工作原理226
5.4.2Cache的讀寫操作227
5.4.3Cache與主存的存取一緻性229
5.4.4Cache的分級體係結構229
5.5半導體存儲器設計舉例231
習題236
第6章輸入輸齣和中斷技術238
6.1輸入輸齣係統概述238
6.1.1I/O係統的特點238
6.1.2I/O接口的基本功能240
6.1.3I/O端口的編址方式241
6.1.4I/O端口地址的譯碼242
6.2簡單接口電路243
6.2.1接口電路的基本構成243
6.2.2三態門接口244
6.2.3鎖存器接口245
6.2.4簡單接口的應用舉例248
6.3基本輸入輸齣方式249
6.3.1無條件傳送方式249
6.3.2查詢方式250
6.3.3中斷方式252
6.3.4直接存儲器存取方式253
6.4中斷技術255
6.4.1中斷的基本概念255
6.4.2中斷處理的一般過程256
6.4.38086/8088中斷係統260
6.5可編程中斷控製器8259A266
6.5.18259A的引綫及內部結構266
6.5.28259A的工作過程268
6.5.38259A的工作方式268
6.5.48259A的初始化編程273
6.5.5中斷程序設計概述279
習題281
第7章常用數字接口電路283
7.1並行通信與串行通信284
7.1.1並行通信284
7.1.2串行通信285
7.2可編程定時/計數器8253289
7.2.18253的引綫及結構290
7.2.28253的工作方式292
7.2.38253的控製字296
7.2.48253的應用297
7.3可編程並行接口8255302
7.3.18255的引綫及結構302
7.3.28255的工作方式304
7.3.38255的控製字及狀態字308
7.3.48255的應用310
7.4可編程串行接口8250319
7.4.18250的外部引綫及功能319
7.4.28250的結構及內部寄存器321
7.4.38250的工作過程325
7.4.48250的應用326
習題330
第8章模擬量的輸入輸齣333
8.1模擬量的輸入輸齣通道333
8.1.1模擬量輸入通道333
8.1.2模擬量輸齣通道335
8.2D/A轉換器335
8.2.1D/A轉換器的基本原理及技術指標335
8.2.2典型D/A轉換器芯片DAC0832339
8.2.3D/A轉換器的應用342
8.3A/D轉換器345
8.3.1A/D轉換器的工作原理及技術指標345
8.3.2典型A/D轉換器芯片ADC0809347
習題354
附錄AASCII碼錶及其中控製符號的定義356
A.1ASCII碼錶356
A.2ASCII碼錶中控製符號的定義356
附錄B8088 CPU部分引腳信號功能358
B.1SS0、IO/、DT/的組閤及對應的操作358
B.2S2、S1、S0的組閤及對應的操作358
B.3QS1、QS0的組閤及對應的操作358
附錄C8086/8088指令執行時間及指令簡錶359
C.1常用指令執行時間359
C.28086/8088指令簡錶360
附錄D8086/8088微機的中斷364
D.1中斷類型分配364
D.2DOS軟中斷365
D.3DOS係統功能調用簡錶366
附錄EBIOS軟中斷簡要列錶371
參考文獻372


《嵌入式係統設計:從原理到實踐》 本書是一本麵嚮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學生的專業教材,旨在係統介紹嵌入式係統的基本原理、核心技術和實際應用。全書內容由淺入深,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力求為讀者構建紮實的嵌入式係統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嵌入式係統基礎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走進嵌入式係統的世界,從概念、發展曆程、特點以及典型應用領域入手,幫助讀者建立對嵌入式係統宏觀的認識。 第一章 嵌入式係統概述: 詳細闡述嵌入式係統的定義、構成要素(硬件、軟件、中間件),深入剖析嵌入式係統與通用計算機係統的區彆與聯係。我們將探討嵌入式係統在現代社會無處不在的應用,如消費電子、工業控製、通信設備、醫療儀器、汽車電子等,並展望其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嵌入式微處理器與微控製器: 深入介紹嵌入式係統中常見的處理器架構,重點講解ARM、MIPS等主流架構的特點、指令集和工作原理。我們將詳細剖析微處理器的核心組成部分,如CPU、內存接口、I/O接口等,並介紹微控製器(MCU)相對於微處理器的優勢,如集成度高、功耗低、成本效益高等。讀者將學習到如何選擇閤適的微處理器或微控製器以滿足特定應用的需求。 第二部分:嵌入式硬件設計與開發 本部分聚焦於嵌入式係統的硬件層麵,從底層硬件的構成、接口技術到電路設計,為讀者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 第三章 嵌入式係統硬件組成: 詳細介紹嵌入式係統中常見的硬件模塊,包括存儲器(RAM、ROM、Flash)、輸入/輸齣設備(鍵盤、顯示器、傳感器、執行器)、通信接口(UART、SPI、I2C、USB、以太網)、電源管理單元等。我們將分析這些硬件模塊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在整個係統中的作用。 第四章 嵌入式係統接口技術: 深入講解各種常用的嵌入式係統接口技術。我們將詳細分析通用異步收發傳輸器(UART)的通信原理、速率設置和數據幀格式;深入探討串行外設接口(SPI)和集成電路互聯(I2C)的總綫協議、時序和應用場景;介紹通用串行總綫(USB)的標準、協議棧以及在嵌入式設備中的應用;探討以太網接口在嵌入式網絡通信中的作用。此外,還將涉及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轉換(ADC/DAC)等重要接口技術。 第五章 嵌入式係統硬件電路設計: 引導讀者學習嵌入式係統的硬件電路設計基本方法。我們將介紹原理圖繪製、PCB布局布綫的基本原則,包括信號完整性、電源完整性、電磁兼容性(EMC)等關鍵概念。通過實際案例分析,讀者將掌握如何設計齣穩定可靠、性能優越的嵌入式硬件電路。 第三部分:嵌入式軟件開發與操作係統 本部分轉嚮嵌入式係統的軟件開發,涵蓋底層驅動、中間件以及嵌入式操作係統的應用,是構建功能強大的嵌入式係統的關鍵。 第六章 嵌入式軟件開發基礎: 介紹嵌入式軟件開發的流程和常用工具鏈。我們將學習C/C++語言在嵌入式開發中的應用,講解編譯器、匯編器、鏈接器等工具的用法。還將介紹交叉編譯的概念和實踐,以及常用的調試技術,如斷點調試、單步執行、內存查看等。 第七章 嵌入式係統驅動程序開發: 深入講解嵌入式係統驅動程序的編寫。我們將學習如何編寫訪問硬件設備的驅動程序,包括GPIO、定時器、中斷控製器等核心驅動。重點講解字符設備驅動、塊設備驅動、網絡設備驅動的開發模型和關鍵技術,使讀者能夠獨立完成常見硬件的驅動開發。 第八章 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RTOS): 詳細介紹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的概念、原理和應用。我們將剖析任務管理、進程間通信(IPC)、內存管理、中斷處理等RTOS的核心功能。重點講解FreeRTOS、RT-Thread等主流嵌入式RTOS的API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基於RTOS構建多任務並發的嵌入式應用程序。 第四部分:嵌入式係統應用與項目實踐 本部分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閤,通過典型案例和項目實踐,鞏固讀者所學知識,提升實際開發能力。 第九章 嵌入式通信技術: 詳細介紹嵌入式係統常用的通信協議和技術。我們將探討TCP/IP協議棧在嵌入式設備中的實現,包括Socket編程、HTTP/FTP等應用層協議。此外,還將介紹 inalámbicas通信技術,如Wi-Fi、Bluetooth、Zigbee等,以及它們在物聯網(IoT)和無綫傳感器網絡中的應用。 第十章 嵌入式係統開發實例: 提供一係列貼近實際的嵌入式係統開發實例。例如,基於特定微控製器開發一個簡單的傳感器數據采集與顯示係統;實現一個基於嵌入式Linux的網絡通信模塊;設計一個小型機器人控製係統等。通過這些實例,讀者將有機會動手實踐,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産品。 第十一章 嵌入式係統調試與測試: 強調嵌入式係統開發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調試與測試環節。我們將介紹各種調試工具和技術,如邏輯分析儀、示波器、JTAG/SWD調試器等。同時,還將講解嵌入式係統的測試方法和策略,包括單元測試、集成測試、係統測試等,確保嵌入式産品的高質量和可靠性。 本書結構清晰,內容翔實,配有豐富的圖示和代碼示例,適閤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嵌入式係統開發工程師的參考書。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掌握嵌入式係統的核心技術,具備獨立進行嵌入式係統軟硬件設計與開發的能力。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個對計算機硬件一直充滿好奇但又缺乏係統知識的學生,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作者以非常貼近初學者的語言,將“接口技術”這個聽起來很專業但又至關重要的領域,分解成瞭易於理解的單元。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I/O端口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更是通過大量的圖示和代碼片段,展示瞭如何通過編程來控製外部設備,例如LED的閃爍、按鍵的輸入識彆等等。這些生動的小例子,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瞭“接口”在連接軟件和硬件之間的橋梁作用。書中對中斷機製的闡述也讓我豁然開朗,我之前一直疑惑,計算機是怎麼知道某個外部設備有數據要傳輸過來,或者某個事件發生瞭?這本書詳細解釋瞭中斷請求(IRQ)、中斷嚮量錶、中斷服務程序(ISR)等概念,並結閤具體的硬件電路圖,讓我明白瞭CPU是如何高效地處理這些異步事件,而無需一直輪詢等待。這對於理解實時性要求高的嵌入式係統至關重要。此外,對於串行通信和並行通信的對比分析,我也覺得非常有價值。書中不僅講解瞭RS-232、SPI、I2C等常見的串行接口原理,還對比瞭它們在傳輸速率、接口復雜度、通信距離等方麵的優缺點,並給齣瞭適閤的應用場景。對於並行接口,如LPT(打印機)接口,雖然現在不常用,但作者的講解依然讓我們理解瞭並行傳輸的早期形式。書中還提到瞭DMA(直接內存訪問)技術,這是一個我之前一直覺得很神奇的技術,這本書對其原理進行瞭清晰的闡述,說明瞭CPU是如何將數據傳輸的任務交給DMA控製器,從而解放CPU去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大大提高瞭係統效率。在理解瞭這些基本的接口技術後,我再去看各種嵌入式開發闆上的接口,如GPIO、UART、SPI、I2C等,都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是雜亂無章的插槽和引腳。這本書真的讓我從“看熱鬧”變成瞭“看門道”。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讓我對“微型計算機”這個曾經遙不可及的概念有瞭前所未有的清晰認識。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嚴謹而不失趣味的文字風格吸引瞭。書中對CPU的構成、工作原理,從數據通路、控製單元到寄存器組的每一個細節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特彆是對於指令周期的講解,配以大量的流程圖和時序圖,使得那些抽象的計算機內部運行過程變得生動形象。我曾經對“指令周期”這個詞隻是模糊的理解,以為就是CPU執行一條指令所需的時間,但這本書卻讓我明白瞭,指令周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包含取指令、譯碼、執行、寫迴等多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硬件電路和操作。作者還巧妙地將一些曆史上的經典微處理器,如Intel 8086,作為案例進行分析,讓我們能直觀地感受到不同代際CPU在架構和性能上的演進,以及這些技術進步是如何一步步推動計算機發展的。對於存儲器的介紹也同樣細緻,從內存的分類(ROM、RAM)、編址方式,到緩存的概念和工作原理,都講解得條理清晰,讓我對計算機的“記憶”係統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注重實際的應用,書中通過大量實例,展示瞭如何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閤適的微處理器和存儲器,以及如何進行係統設計。例如,在介紹嵌入式係統時,作者就詳細闡述瞭實時操作係統(RTOS)在微型計算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中斷機製來實現高效的事件響應。這些內容對於想要進入嵌入式開發領域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此外,書中對總綫技術的講解也令我印象深刻,從數據總綫、地址總綫到控製總綫,作者詳細闡述瞭它們各自的功能以及在計算機內部信息傳輸中的重要性,特彆是對PCI、USB等現代總綫標準的介紹,讓我對計算機硬件之間的協同工作有瞭更全麵的認識。總而言之,這本書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非常齣色,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實踐指導,是學習微型計算機原理不可多得的佳作。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經曆一場精心策劃的計算機科學“探險”。作者沒有采用枯燥的羅列式教學,而是將復雜的概念融入到一個連貫的敘事流中,使得學習過程充滿探索的樂趣。書中對於微處理器內部指令集架構(ISA)的分析,讓我對CPU是如何理解和執行軟件命令有瞭具象化的認知。作者詳細介紹瞭各種指令的類型,如數據傳輸指令、算術邏輯指令、控製轉移指令等,並結閤匯編語言的例子,讓我們能夠“親手”操作CPU,感受指令的執行過程。特彆是對於尋址方式的講解,從立即數尋址、寄存器尋址到各種形式的存儲器尋址,每一種都輔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和代碼演示,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我曾以為匯編語言是離我們很遙遠的東西,但通過這本書,我發現它其實是理解計算機底層運作最直接的窗口。書中對中斷控製器(PIC)和定時器的講解也讓我茅塞頓開。我一直對中斷和定時器在操作係統和嵌入式係統中的關鍵作用感到好奇,這本書通過詳細的電路原理圖和時序分析,揭示瞭它們是如何工作的。特彆是對中斷優先級、中斷嵌套等高級概念的解釋,讓我明白瞭在復雜係統中,如何協調和管理多個並發的事件。對於一些常用的外設接口,如定時器/計數器、ADC(模數轉換器)、DAC(數模轉換器)等,書中也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不僅講解瞭它們的硬件原理,還給齣瞭相應的編程實例,讓我們能夠理解如何通過軟件來控製這些外設,實現更復雜的功能。例如,在講解ADC時,作者就詳細說明瞭采樣、量化、編碼的過程,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精度和采樣率需求來選擇閤適的ADC。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閤理,每一章都承接上一章的內容,循序漸進,使得讀者能夠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就像一本精巧的“微型計算機操作係統指南”,它不僅講解瞭硬件的原理,更觸及瞭硬件與軟件之間的交互。作者在講解CPU執行指令的過程時,使用瞭“指令流水綫”的概念,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將指令的執行分解成多個階段,並在不同階段並行處理多條指令,從而顯著提高CPU的效率。這讓我明白瞭為什麼現代CPU能夠處理如此繁雜的任務。書中對中斷係統的講解也尤為精彩。我曾經一直疑惑,當多個中斷同時發生時,CPU是如何進行處理的?這本書通過對中斷優先級、中斷嚮量錶和中斷服務程序的詳細描述,讓我清晰地理解瞭中斷處理的整個流程,以及CPU如何高效地響應和處理來自各種外部設備的信號。我特彆贊賞書中對DMA(直接內存訪問)的講解,它讓我明白瞭CPU是如何將數據傳輸的任務交給DMA控製器,從而解放CPU去做其他更具計算密集型的任務,大大提升瞭係統的整體性能。在接口技術方麵,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幫助在於對GPIO(通用輸入輸齣)的深入解析。GPIO是微控製器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接口,書中詳細講解瞭如何配置GPIO的輸入/輸齣模式,如何設置上拉/下拉電阻,以及如何通過GPIO實現簡單的數字信號的輸入和輸齣。這為我今後的嵌入式硬件開發提供瞭寶貴的指導。此外,書中對ADC和DAC的講解,也讓我理解瞭如何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以及如何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這對於理解傳感器數據采集和信號生成至關重要。這本書的內容,讓我能夠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微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與外部世界進行交互。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堪稱一次“硬核”的學習之旅。作者在講解微處理器與內存之間的交互時,用瞭“對話”的比喻,讓我清晰地理解瞭地址總綫、數據總綫和控製總綫在信息傳輸中的作用。我特彆欣賞他對內存映射IO(MMIO)的講解,它將I/O設備中的寄存器映射到內存地址空間,使得CPU可以通過訪問內存的指令來讀寫I/O設備。這大大簡化瞭I/O操作的編程。書中還對端口映射IO(PMIO)進行瞭介紹,並對比瞭這兩種方式的優劣。在接口技術方麵,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對串行通信的全麵介紹。除瞭UART,我還瞭解瞭RS-485這種差分信號傳輸方式,它在工業控製和長距離通信中非常常見,能夠有效抵抗噪聲乾擾。書中對RS-485的電氣特性、通信協議等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此外,對CAN(控製器局域網)總綫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CAN總綫是一種多主站、半雙工的串行通信協議,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等領域。書中對其幀格式、仲裁機製、錯誤檢測等方麵的講解,讓我瞭解瞭其高可靠性和實時性。我還學到瞭關於SPI和I2C總綫的更深入知識,特彆是它們的通信握手過程和數據傳輸時序。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對微型計算機與外部世界的連接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為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書本上的文字。它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計算機硬件背後那些精密而有序的世界。作者在描述CPU的流水綫技術時,簡直是把我帶入瞭一個高效運轉的工廠車間。他用生動的比喻,將指令執行的各個階段比作生産綫上的不同工序,解釋瞭如何通過並行處理,即在CPU執行一條指令的同時,去獲取下一條指令,然後再去譯碼,從而大幅提高CPU的吞吐量。我之前一直疑惑,為什麼現代CPU的速度可以達到GHz級彆,而指令執行的速度卻遠不止此,流水綫技術和超標量架構的引入,無疑是其中的關鍵。書中對存儲器層次結構(寄存器、緩存、主存、外存)的講解,也讓我明白瞭計算機為瞭在速度和成本之間取得平衡所做的努力。作者詳細闡述瞭緩存的工作原理,包括緩存命中、緩存不命中、替換策略(如LRU)等,以及如何通過提高緩存命中率來加速程序的執行。這讓我對“性能優化”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接口技術方麵,這本書對串行接口的闡述尤其讓我受益匪淺。特彆是對UART(通用異步收發傳輸器)的詳細講解,包括波特率、起始位、數據位、停止位、校驗位等參數的含義,以及如何配置UART實現與外部設備的通信,這對於學習嵌入式開發和調試來說至關重要。我還學到瞭關於I2C和SPI總綫的知識,它們在微控製器與傳感器、EEPROM等外設通信中非常常見。書中對這些接口的通信時序和協議的講解,讓我在實際操作中能夠事半功倍。此外,對ADC和DAC的介紹也讓我理解瞭數字世界和模擬世界之間的轉換過程,這對於處理來自傳感器的數據或輸齣模擬信號至關重要。這本書的設計,讓我從“知其然”走嚮瞭“知其所以然”。

評分

自從拿到這本書,我便被其內容深深吸引。作者在講解微處理器的工作原理時,並沒有止步於錶麵的功能描述,而是深入到CPU內部的電路結構和邏輯門。我尤為欣賞他對指令集架構(ISA)的分析,從指令的格式、操作碼的含義,到尋址方式的多樣性,都進行瞭細緻的講解。通過結閤匯編語言的示例,我得以窺見CPU是如何直接與硬件交互的,這種底層視角讓我對計算機的運行機製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對存儲器管理單元(MMU)的講解,讓我明白瞭操作係統是如何實現進程隔離和虛擬內存的。MMU通過頁錶機製,將虛擬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從而使得每個進程都擁有獨立的地址空間,同時也能夠充分利用物理內存資源。這對於理解多任務操作係統的運行機製至關重要。在接口技術方麵,我對書中關於中斷控製器的講解印象深刻。作者詳細闡述瞭中斷的産生、請求、優先級、嵌套以及中斷嚮量錶的作用,讓我理解瞭CPU如何高效地響應外部事件。例如,當鍵盤輸入、鼠標移動或網絡數據到達時,中斷機製能夠及時地通知CPU,而CPU則通過查找中斷嚮量錶,調用相應的中斷服務程序來處理這些事件。此外,書中對DMA(直接內存訪問)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DMA控製器能夠獨立地進行內存和I/O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而無需CPU的乾預,這極大地提高瞭係統的整體效率,尤其是在處理大量數據傳輸時。這本書的設計,讓我能夠從硬件層麵去理解軟件的運行,從微觀層麵去把握宏觀的係統。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為我構建起瞭一個關於微型計算機的完整知識框架。作者在講解CPU的內部結構時,將它比作一個精密的“大腦”,詳細描述瞭其各個功能模塊,如控製單元、算術邏輯單元、寄存器組等。我特彆喜歡他對指令周期的分解,從指令的取指、譯碼、執行到寫迴,每一個環節都輔以詳細的圖示和文字說明,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CPU是如何一步步完成工作的。書中對不同類型指令集的比較,如CISC和RISC,也讓我對CPU的設計哲學有瞭更深入的理解。在存儲器方麵,除瞭對RAM和ROM的基本介紹,書中還對緩存(Cache)的工作原理進行瞭詳盡的闡述。作者解釋瞭緩存的層次結構,以及如何通過提高緩存命中率來加速程序的執行。這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即使CPU速度很快,也需要有速度更快的緩存來配閤。在接口技術方麵,我對書中關於定時器/計數器的講解印象深刻。定時器在嵌入式係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用於生成延時、測量時間間隔、産生PWM信號等。書中通過具體的實例,展示瞭如何配置和使用定時器來實現各種功能。此外,對ADC(模數轉換器)的介紹也讓我理解瞭如何將現實世界中的模擬信號(如溫度、聲音)轉換成計算機可以處理的數字信號。書中對ADC的采樣率、分辨率、工作模式等參數的解釋,讓我能夠根據具體需求選擇閤適的ADC。這本書的內容,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相結閤,讓我對微型計算機的認識不再停留在錶麵。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打開瞭通往微型計算機世界的一扇大門。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識和精湛的教學技巧,將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計算機原理,呈現得清晰易懂。我特彆喜歡書中對CPU的組織結構和功能單元的講解。從算術邏輯單元(ALU)的運算能力,到控製單元的指令控製,再到寄存器組的快速數據存儲,作者都進行瞭細緻的剖析。特彆是對指令執行流程的圖解,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CPU是如何一步步完成一條指令的。書中還引入瞭“並行處理”和“流水綫”等概念,讓我明白瞭現代CPU為何能夠實現如此高的運算速度。在存儲器方麵,除瞭對RAM和ROM的介紹,書中還詳細講解瞭存儲器的分類,如SRAM和DRAM的區彆,以及它們在計算機係統中的作用。對於虛擬內存和內存管理單元(MMU)的介紹,也讓我對操作係統如何高效利用物理內存有瞭初步的瞭解。在接口技術方麵,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幫助在於對通用串行總綫(USB)的講解。我平時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就是USB接口,但對其工作原理卻知之甚少。這本書詳細介紹瞭USB的協議,包括主從設備、枚舉過程、數據傳輸類型(控製、批量、中斷、同步)等,讓我對USB接口有瞭全新的認識。此外,對SPI(串行外設接口)的講解也非常實用,它在嵌入式係統中非常常見,用於連接傳感器、顯示屏等外設。書中對SPI的時序圖和通信協議的描述,讓我能夠更輕鬆地進行嵌入式硬件開發。這本書的內容涵蓋瞭微型計算機的核心組成部分和關鍵接口技術,對於想要深入瞭解計算機底層運作的讀者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評分

在我看來,這本書並非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本“微型計算機的百科全書”。作者以一種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式,將微型計算機的復雜架構和接口技術娓娓道來。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對“位”和“字節”這些最基本概念的嚴謹定義,以及它們在計算機內部是如何被組織和處理的。書中對CPU的工作原理,尤其是指令的譯碼和執行過程,進行瞭詳盡的描述。作者通過圖示和僞代碼,清晰地展示瞭CPU如何從內存中讀取指令,如何解析指令的操作碼和操作數,以及如何根據指令完成相應的動作,例如數據的移動、算術運算、邏輯運算等。這讓我對CPU的“思考”過程有瞭直觀的認識。在存儲器部分,除瞭對RAM和ROM的基本介紹,書中還詳細講解瞭內存映射IO(Memory-Mapped I/O)和端口映射IO(Port-Mapped I/O)這兩種不同的I/O尋址方式,以及它們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這對於理解微控製器如何與外設進行數據交互非常有幫助。在接口技術方麵,作者對中斷的講解非常到位。我之前一直對中斷的優先級和嵌套感到睏惑,這本書通過具體的例子,讓我明白瞭CPU如何處理優先級不同的中斷請求,以及當一個中斷正在處理時,又來瞭一個更高優先級的中斷,CPU是如何進行切換和恢復的。這對於理解實時操作係統中的任務調度和事件處理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ADC和DAC的講解,也讓我瞭解瞭如何將現實世界中的模擬信號轉換為計算機可以處理的數字信號,以及如何將計算機産生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輸齣。這對於學習數據采集和信號處理領域的知識非常有啓發。這本書的內容豐富,講解深入,讓我對微型計算機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評分

有好有壞,後來者自己斟酌

評分

不包郵可傷心瞭

評分

很實惠

評分

書裏字跡清晰,正版無誤

評分

還可以,還不錯

評分

謝謝 非常棒 書不錯

評分

書裏字跡清晰,正版無誤

評分

現在都是講8086/8088嗎,大學學的是8051,有點不適應,努力學吧

評分

還可以,還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