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全真题库》参与本书编写的师资团队强大,编者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辅导经验,对考试规律研究颇深。本书认真研究广东省近几年农村信用社考试真题,根据不同的真题题型、考点编写内容,使考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考试所需的各科目知识。本书的编写目标便是在尽可能短的辅导时间内让考生通过本书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在此目标下精心设置内容,以期真正做到让考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全真题库》是中公教育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研究中心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在研究往年广东省农村信用社真题的基础上,充分把握考试难度,精选相关的内容编辑成书。全书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金融常识相关题目,内容全面。使考生能够从本书中得到更全面的知识和提升,以真正满足考生的考试需求。同时,购买本书可以享受中公教育打造的“移动自习室”的超值服务。
目录
上篇行政职业能力测试(1)
第一章数字推理(2)
第二章数学运算(8)
第三章言语理解与表达(27)
第四章图形推理(83)
第五章逻辑判断(103)
第六章类比推理(126)
第七章资料分析(133)
上篇参考答案及解析(169)
第一章数字推理(170)
第二章数学运算(175)
第三章言语理解与表达(193)
第四章图形推理(215)
第五章逻辑判断(220)
第六章类比推理(230)
第七章资料分析(234)
下篇金融常识(253)
第一章经济学(254)
第二章金融学与商业银行经营学(260)
第三章财务分析(288)
第四章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291)
下篇参考答案及解析(305)
第一章经济学(306)
第二章金融学与商业银行经营学(310)
第三章财务分析(326)
第四章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328)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37)
精彩书摘
上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章数字推理
1.24,(),10,6,4
A.22B.20C.16D.14
2.2000.1,2002.3,2004.5,2006.7,()
A.2007.8B.2007.9C.2008.8D.2008.9
3.1875639,365781,87563,6578,(),57
A.576B.567C.756D.765
4.1,■,■,1,■,()
A.■B.■C.■D.■
5.■,■,■,(),■,■
A.■B.■C.■D.■
6.4,5,3,6,8,1,(),11
A.-2B.0C.2D.4
7.2,■,(),■,■
A.2B.■C.■D.■
8.421,842,1263,20105,()
A.32168B.36189C.41287D.71428
9.2,6,15,32,65,()
A.126B.129C.133D.135
10.4,9,25,56,143,()
A.222B.248C.250D.273
11.2,7,24,77,()
A.128B.156C.191D.238
12.1,-3,4,-1,9,1,16,()
A.3B.5C.7D.9
13.3,30,29,12,()
A.6B.7C.8D.10
14.2,3,6,5,(),7,20
A.12B.11C.10D.8
15.2.7,102,4.2,103,5.7,105,7.2,107,(),()
A.8.7,109B.8.3,109C.8.7,1011D.8.3,1011
16.10,20,32,28,47,43,(),49
A.71B.41C.67D.47
17.1987,1789,1591,1393,()
A.1879B.1195C.1085D.997
18.
■
A.20.4B.18.6C.11.6D.8.6
19.
■
A.7B.16C.20D.5
20.
■
A.106B.166C.176D.186
21.0,1,1,2,3,(),22
A.5B.7C.9D.11
22.3,5,9,13,()
A.20B.21C.22D.23
23.2,8,24,64,()
A.160B.512C.124D.164
24.8,6,6,10,20,()
A.30B.34C.38D.42
25.2,1,-1,1,12,()
A.26B.37C.19D.48
26.-9,9,6,9,11,()
A.13B.14C.22D.23
27.134,68,36,21,()
A.18B.14.5C.12D.9
28.2,3,11,124,()
A.16367B.15943C.15387D.14269
29.1,2,8,28,100,()
A.196B.248C.324D.356
30.82,63,50,()
A.35B.37C.38D.36
31.0,0,1,4,()
A.10B.11C.12D.13
32.■,■,■,■,■,()
A.■B.■C.■D.■
33.0,12,24,14,120,16,()
A.280B.32C.64D.336
34.1,3,3,6,7,9,13,12,(),()
A.19,18B.19,15C.21,15D.27,18
35.2,12,6,30,25,100,()
A.96B.86C.75D.50
36.1.95,5.83,15.71,34.59,()
A.64.57B.66.67C.65.57D.65.47
37.5,7,11,13,()
A.15B.17C.19D.21
38.-2,-4,0,16,()
A.25B.32C.50D.64
前言/序言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的直属单位,是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经省政府授权,负责对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履行行业管理、业务指导以及协调和服务的职能。2005年以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带领全省农合机构以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深化改革为契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了各项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开辟了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历史的新纪元。
1.招聘对象
各城市招聘人员岗位设置不同,大体分为微贷客户经理、微贷后台人员、客户经理、后台技术人员、一线柜员等几类,考生需留意本地区招聘公告。
2.招聘流程
各城市招聘流程大体相同,基本为:报名→初审→笔试→面试→体检→报到→签订劳动合同。全市农信社集中组织笔试、面试。经审核后通知符合条件人员参加笔试,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面试人员。笔试、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笔试统一由广东省联社出题、改卷、核准考试成绩(不对外公布笔试成绩)。根据笔试和面试成绩择优确定初录人员并通知体检。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和面试均由各地区农村信用社组织进行。本书只介绍笔试部分。
农村信用社的笔试主要分为两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金融常识。下面将以历年考试真题为例,分析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笔试情况。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通过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等内容进行考查。
1.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难度较大的部分,考点较多,对计算的要求也比较高,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题型,考生要格外重视。虽然数量关系的考点较为分散,但是在大多数的考试中,以下几个考点在数量关系的考查中出现频率较高。
种,数字推理。数字推理的考点较多,数字之间的规律较多,有些不容易被发现。这就要求考生勤加练习,多加总结,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度。
20,5,24,27,48,()
A.71B.79C.89D.82
【答案】A。解析:20+5-1=24,5+24-2=27,24+27-3=48,27+48-4=(71),选A。
第二种,数学运算。数学运算要求利用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难度较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数学运算高频考点如下:
(1)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的高频考点,题中涉及比例关系、直线相遇问题、环线追及问题等内容,考生需要仔细审题。
某人乘坐缆车下山,发现每隔半分钟就能看到一架对面上山的缆车。如果所有的缆车速度相同,那么每隔()分钟发一架缆车。
A.0.25B.0.5
C.1D.2
【答案】C。解析:可将其转化为相遇问题。设缆车的速度为v,发车间隔为t,则相邻缆车之间间隔的距离为vt,也即相遇路程为vt,相遇时间=■,即0.5=■,则t=1,即每隔1分钟发一架缆车。
(2)几何问题。几何问题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以及与此相关的几何原理的运用。
■
在正方形草坪的正中有一个长方形池塘,池塘的周长是草坪的一半,面积是除池塘之外草坪面积的■,则池塘的长和宽之比为()。
A.1∶1B.2∶1
C.4∶1D.■∶(2-■)
【答案】A。解析:设草坪的边长为1,长方形池塘的边长分别为a、b,可得方程2(a+b)=2ab=■(1-ab),整理得a+b=14ab=1,解得a=b=■,则长和宽之比为1∶1,答案选A。
(3)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数学中的经典考点,工程问题涉及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个量,考生要依据题目中三个量的关系求解。注水问题是变相的工程问题,原理相同。
■
一项工程,如果小王先单独干6天后,小刘接着单独干9天可完成总任务量的■;如果小王单独干9天后,小刘接着单独干6天可完成总任务量的■。则小王和小刘一起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天。
A.15B.20
C.24D.28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王和小刘一起工作6+9=15天可以完成■+■=■,则每天完成■,一共需要20天,故本题选B。
(4)排列问题。排列组合一直是考查热点,难度较大,考查的方式很多,需要总结和记忆经典模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
相邻的4个车位中停放了4辆不同的车,现将所有车开出后再重新停入这4个车位,要求所有车都不得停在原来的车位中,则一共有()种不同的停放方式。
A.9B.12
C.14D.16
【答案】A。解析:方法一:假设1号车停在2号车位,若2号车停在1号位只有1种方式,若2号车不停在1号位,则2号车有两种停放方式,对应的3、4号车都只有一种方式。所以共有3种停放方式。同理,1号车停在3、4号车位也各有3种方式,所以总的方式数为3×3=9种。
方法二:错位重排问题,可以直接由错位重排公式Dn=(n-1)(Dn-1+Dn-2),(D1=0,D2=1)计算得到。
(5)利润问题。在数学运算中,经常出现与利润相关的题目,主要考查进价、售价、利润、打折等变量的关系,属于常考内容。
■
某件商品如果打九折销售,利润是原价销售时的■;如果打八折后再降价50元销售,利润是原价销售时的■。该商品如果打八八折销售,利润是()元。
A.240B.300
C.360D.480
【答案】C。解析:设商品原价为x,进价为y,根据题干可得方程0.9x-y=■(x-y)0.8x-50-y=■(x-y),解得x=2000元,y=1400元,所以打八八折时,利润为0.88×2000-1400=360元,答案选C。
2.言语理解与表达
(1)选词填空。选词填空是近几年的高频考点,考查难度适中,主要涉及近义词、成语、关联词等知识的考查,对考生的日常积累要求较高。
■
如今社会上“厌读”的情绪严重。由于不读书,导致一些人走上邪路。读者不爱读固然有读者自身的问题。我们作者是不是也该:为什么读者不爱读?是读者不赞成作者的观点吗?未必!既然赞成作者的观点就该同声相应,可读者为什么不来“应”呢?这就告诉我们:作者有个文风问题。再想一想:为什么别人的文章读者,奔走相告,而我们的文章读者却呢?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文风确有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扪心自问爱不释手不足挂齿
B.自我反省奉为至宝嗤之以鼻
C.反躬自问手不释卷不屑一顾
D.不耻下问爱不忍释鄙夷不屑
【答案】C。解析:先看空,“扪心自问”指用手抚摸着胸口向自己发问,表示自我反省。“反躬自问”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不耻下问”意为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结合文段,“不耻下问”不符合语境,排除D。由“而”可知,第三空词语与“奔走相告”相反,应填入表“不愿意看”的词语。“不足挂齿”指不值得一提;“嗤之以鼻”表冷笑,轻蔑;“不屑一顾”指不值得看。显然“不屑一顾”用在此处更合适,排除A、B。故本题答案为C。
(2)语句表达。语句表达重点考查病句、语句连贯等知识,而近年部分地市出现了一种难度较大的语句表达的考查形式——对句法结构的考查,这一变化增加了考试难度,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下列句子中,句子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外部资源,尤其是世界一流教育资源,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上海垒石造峰的“他山之石”。
B.方案清晰具体了,就比较可行,如果模糊笼统,实施起来就会缺少可操作性。
C.我国首个实验型深海移动工作站经过十年科技攻关,和“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一样,是我国探索深海科学奥秘的利器。
D.改革的智慧,说到底,仍然是洞悉规律,把握规律。
【答案】B。解析:A、C、D项的句子都是主谓宾结构的单句,而选项B的句子是复句。
深入解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前沿与实践创新 图书名称: 深度洞察: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范式与优化策略 ISBN/出版信息(虚构): 978-7-5086-9987-6 / 华夏管理出版社 / 2023年10月 ---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聚焦于当代人力资源管理(HRM)领域深刻变革与未来趋势的专业著作。面对全球化、数字化浪潮对组织结构、人才吸引与保留带来的颠覆性挑战,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框架与实操指南。我们摒弃了传统的人事管理窠臼,转而深入探讨如何构建适应未来需求的敏捷型、学习型组织,并将人力资源职能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的高度。 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涵盖了从战略制定到日常运营,再到技术赋能的完整 HRM 链条,尤其侧重于当前热点,如人才体验设计(Employee Experience Design, EXD)、数据驱动决策(People Analytics)的落地实施,以及跨文化领导力的培养。 ---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战略的重塑与组织敏捷性 本部分探讨了在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HR 部门如何从支持性职能彻底转型为驱动业务增长的核心战略引擎。 第一章:从职能到战略:HRM 的价值重构 1.1 战略地图与人力资源规划的耦合: 阐述如何将企业愿景、战略目标精确映射至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重点分析情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在预测人才缺口中的应用。 1.2 组织敏捷性的驱动力: 剖析敏捷组织结构(如跨职能团队、网络化协作)对传统层级制度的冲击。如何通过重塑流程和赋权机制,加速决策链条。 1.3 组织设计与变革管理的前沿理论: 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在组织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变革管理中“文化阻力”的量化分析与应对策略。 第二章:人才获取的生态系统构建 2.1 雇主品牌与人才社区的深度运营: 聚焦于“价值主张”(EVP)的真实性与持续传播。分析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行业峰会构建长期、高质量的候选人“人才池”。 2.2 精准招聘与算法偏见消除: 深入解析 AI 招聘工具的最新进展,尤其关注如何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优化职位描述(JD),并采取严格的审计流程,确保招聘过程中的公平性与包容性(DEI原则)。 2.3 候选人体验(Candidate Experience, CX)的量化与优化: 讨论将客户体验管理(CEM)理念引入招聘流程的实践方法,包括反馈闭环设计和个性化沟通路径。 --- 第二部分:绩效与激励体系的创新实践 本部分关注如何设计一套既能驱动高绩效、又能适应混合工作模式的激励与评估体系,强调过程反馈与持续发展。 第三章:超越年度回顾:持续绩效管理(CPM) 3.1 OKR 与敏捷目标设定(Agile Goal Setting): 详细比较传统 KPI 与 OKR(目标与关键成果)的适用场景。提供企业分层级、分部门实施 OKR 的工具集与常见陷阱规避指南。 3.2 实时反馈文化与辅导式领导力: 探讨“向上反馈”机制的建立,以及管理者如何从“评估者”转变为高频次的“教练”。分析非正式反馈工具(如即时通讯工具集成)的应用。 3.3 绩效与薪酬的联结: 探讨在去中心化组织中,如何平衡基于贡献(Outcome-based)和基于能力的(Competency-based)薪酬体系,特别是对高潜力人才的“特殊激励包”设计。 第四章:全景式人才发展与学习生态 4.1 员工体验设计(EXD)在 L&D 中的应用: 将用户体验设计原则引入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确保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即时可用性和个性化推荐。 4.2 技能差距分析与未来技能预测: 运用大数据分析现有员工技能存量,并结合行业趋势预测未来 3-5 年所需的核心能力。重点介绍“技能图谱”(Skills Taxonomy)的构建方法。 4.3 继任规划的动态化: 摒弃静态的“人才盘点”,转向基于项目和任务的动态继任者识别。探讨如何利用内部轮岗和导师制加速高潜力人才的成熟速度。 --- 第三部分:数据驱动的人力资源决策(People Analytics)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创新点之一,详细阐述如何将人力资源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商业洞察,实现科学决策。 第五章:构建人力资源分析能力 5.1 人力资源分析的成熟度模型: 介绍从描述性分析到规范性分析的四个发展阶段,并提供企业自我诊断工具。 5.2 关键模型与指标: 深入解析人才流失预测模型(Attrition Modeling)、员工敬业度驱动因素分析(Engagement Driver Analysis)和招聘效率 ROI 计算。 5.3 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 强调在收集和分析员工数据时,必须遵守全球及地方性数据保护法规(如 GDPR 理念的应用),并确保分析报告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 第六章:利用技术赋能 HR 运营 6.1 HRIS/HCM 系统的选择与集成策略: 评估主流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CM)的优缺点,并重点指导企业如何确保系统数据流的顺畅和单一信息源的建立。 6.2 自动化(RPA)在 HR 流程中的应用: 分析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如何解放 HRBP 从业者,使其专注于更高价值的战略咨询工作,例如薪酬审核、入职文档处理的自动化实践。 6.3 员工体验平台(EXP)的整合: 探讨如何整合内部通讯、知识库、福利管理等工具,提供一个统一、无缝的员工自助服务界面。 --- 第四部分:组织文化、敬业度与人才保留 本部分聚焦于软性但决定性的组织要素,探讨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维持高水平的员工投入度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第七章:深度解读员工敬业度与体验 7.1 敬业度的多维度量化: 区分“满意度”、“投入度”与“推荐度”,并构建能够预测业务结果的“综合敬业度指数”。 7.2 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的构建: 探讨如何通过领导力培训和团队建设实践,创造一个允许试错、鼓励坦诚交流的环境,这是创新和绩效的基础。 7.3 离职面谈与退出管理(Offboarding): 将员工离职视为最后一次收集高质量反馈的机会,设计结构化的退出访谈流程,并确保知识和经验的平稳交接。 第八章:多元、平等与包容(DEI)的战略实践 8.1 DEI 的商业逻辑: 从商业效益而非仅仅合规要求出发,论证多元化团队对市场渗透率、创新产出的积极影响。 8.2 消除隐性偏见(Unconscious Bias): 提供实用的“去偏见”工作坊设计指南,以及在决策点(如晋升、项目分配)嵌入“审慎停顿”机制。 8.3 弹性工作制与混合办公的公平性: 探讨如何设计公平的混合工作政策,避免对远程工作者产生“可见度惩罚”,确保所有员工都有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 --- 第五部分:领导力发展与 HRBP 的角色演进 本书最后一部分聚焦于领导者本身的培养,以及 HR 业务伙伴(HRBP)如何提升其咨询与影响他人的能力。 第九章:面向未来的领导力模型 9.1 适应性领导力(Adaptive Leadership): 介绍如何培养领导者识别和解决“技术性问题”与“适应性挑战”的能力。 9.2 跨文化领导力与全球人才管理: 针对跨国企业或与国际团队合作的企业,提供文化智能(CQ)的提升路径和全球绩效标准统一化的挑战应对。 9.3 赋能式领导与去中心化决策: 分析如何通过授权和建立清晰的决策框架,培养“自组织”团队,减少对单一“英雄式领导”的依赖。 第十章:HRBP 的高阶咨询能力 10.1 从“事务处理者”到“业务思想领袖”: 明确 HRBP 必须掌握的商业语言和财务知识(如理解 P&L 报表、边际贡献率)。 10.2 影响力沟通与利益相关者管理: 教授如何有效地向上级管理层“推销”人力资源项目,并利用数据说服业务部门采纳变革。 10.3 建立教练式 HRBP 团队: 探讨如何通过专业化分工(如卓越中心 COE、共享服务中心 SSC、业务伙伴 HRBP)来优化整体服务效能,并确保 HRBP 具备深厚的行业洞察力。 --- 目标读者 本书面向企业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总监及部门经理、资深 HRBP、人力资源分析师,以及致力于在变革时代提升组织效能的专业人士。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实践导向和前沿整合。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将最新的行为科学、数据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深度融合,旨在帮助读者建立一套能够在当前高度不确定性中保持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工具模板,确保理论可以直接转化为组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