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波兰] 卢卡西维茨 著
图书标签:
  • 亚里士多德
  • 逻辑学
  • 三段论
  • 哲学
  • 古典哲学
  • 西方哲学
  • 学术著作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 逻辑推理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1105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212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1-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用现代数理逻辑的观点解释亚里士多德逻辑*重要的部分——三段论理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亚氏三段论理论,绘出了亚氏三段论理论的严格的形式系统。《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曾对逻辑史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把数理逻辑方法运用到其他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本书述评
第一版原序
第二版原序
本书所引用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著与注释的版本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的要素
§1.亚里士多德式三段论的正确形式
§2.前提和词项
§3.为什么单一词项被亚里多德略去了
§4.变项
§5.三段论的必然性
§6.什么是形式逻辑
§7.什么是形式化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的断定命题
§8.断定命题与推论规则
§9.三段论的格
§10.大项、中项和小项
§11.关于一个错误的历史
§12.前提的次序
§13.一些现代注释家的错误
§14.加仑的四个格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
§15.完全的和不完全的三段论
§16.词项逻辑与命题逻辑
§17.换位法证明
§18.归谬法证明
§19.显示法证明
§20.排斥的形式
§21.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 用符号形式表达的亚里士多德系统
§22.符号系统的说明
§23.演绎理论
§24.量词
§25.三段论系统的基本要素
§26.三段论的断定命题的推导
§27.排斥的表达式的公理和规则
§28.我国的公理和规则不充分

第五章 判定问题
§29.不能判定的表达式的数目
§30.斯卢派斯基的排斥规则
§31.化归为初的表达式
§32.演绎的等值式
§33.三段论系统的初等表达式
§34.三段论系统的一个算术的解释
§35.结束语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命题逻辑
§36.导言
§37.模态函项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38.基本模态逻辑
§39.扩展定律
§40.亚里士多德对扩展的M-定律的证明
§41.命题之间的必然联系
§42.“实质”蕴涵还是“严格”蕴涵?
§43.分析命题
§44.一个亚里士多德的悖论
§45.亚里士多德的偶然性

第七章 模态逻辑系统
§46.真值表方法
§47.C-N-δ-p系统
§48.δ-定义
§49.模态逻辑的四值系统
§50.必然性和模态逻辑的四值系统
§51.成对的可能性
§52.偶然性和模态逻辑的四值系统
§53.其他某些问题

第八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三段论
§54.有两个必然前提的各式
§55.有一个必然前提和一个实然前提的各式
§56.有一个必然前提和一个实然前提的被排斥的各式
§57.争论的解决
§58.有可能前提的各式
§59.偶然命题的换位律
§60.纠正亚里士多德的错误
§61.有偶然前提的各式
§62.模态逻辑的哲学涵义
索引

精彩书摘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1.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非模态三段论系统是一个四常项的理论,这四个常项可以由“所有——是”、“没有——是”、“有些——是”与“有些——不是”来表示:这些常项是二元的函子。这两个元由变项表示,并且仅仅以具体的普遍词项为值。排除了用单一的、空的以及否定词项等作为它的值,各常项与其元在一起形成四类叫做前提的命题,即“所有A是B”,“没有A是B”,“有些A是B”和“有些A不是B”。这系统可以称为“形式逻辑”,因为具体词项,如“人”或“动物”,并不属于它而仅系它的应用。这系统不是思维形式的理论,它也不依赖于心理学;正如斯多亚派所正确地观察到的,它与“大于”关系的数学理论是相似的。
  这四类前提借助于两个函子“如果——则”与“并且”形成这系统的断定命题。这些函子属于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这系统的辅助理论。在某些证明中,我们会遇见第三个命题函子,即命题的否定“这不是真的……”,简化地用“非”表示。这四个亚里士多德式的常项:“所有——是”“没有——是”、“有些——是”和“有些——不是”,与三个命题常项:“如果——则”、“并且”与“非”加在一起,就是三段论系统仅有的元素。
  这个系统的所有断定命题,对于在其中出现的变项的所有的值而言,都是真的。没有一个亚里士多德式三段论是作为带“所以”一词的推论规则而构成的,如像传统逻辑那样。传统逻辑是一个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的系统,而不应当与真正的亚里士多德逻辑搅混在一起。亚里士多德划分三段论为三个格,但是他知道并承认第四格的所有三段论的式。三段论划分为格没有什么逻辑上的重要性,而仅有一个实践的目的:我们要确信没有漏掉一个正确的三段论的式。
  这系统是公理化的。亚里士多德取第一格的头两个式,Bar-bara与Celarent,作为公理。在这两条公理之外,我们还应当加上两条换位定律,因为它们都不能用三段论加以证明。如果我们希望这个系统中有同一律:“所有A是A”,我们就应假定它们是公理。我们能够得到的最简单的基础,是取常项“所有——是”和“有些——是”为原始词项,凭着它们用命题否定来定义其它两个常项,并设定四条断定命题为公理,即两条同一律和Barbara式与Datisi式,或者Barbara式与Dimaris式。把这个系统建立在仅仅一条公理之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原则”指的是与“公理”相同的东西的话,那么,寻求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原则就是一种徒劳的企图。“所谓全和零原则”,在这个意义上,也不能是三段论的原则,并且亚里士多德本人也没有那样陈述它。
  ……

前言/序言

  1939年6月,我在克拉科夫波兰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论文。这篇论文的摘要曾于同年排印,但因战争的缘故未能出版。它在战后才得以发行,但出版时间仍标明为“1939年”。1939年夏天,我已用波兰文写好一篇谈同一主题的更为详尽的专论,9月间已经收到该文第一部分的校样,就在这时,出版所完全毁于轰炸,一切荡然无存。同时我的全部图书连同手稿,都遭到轰炸,毁于一炬。要在战时继续这项工作是不可能的。
  直到十年之后,我才获得一个新的机会来再度进行我对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研究工作。这一次是在都柏林,从1946年开始直到现在,我一直在那里的爱尔兰皇家科学院讲授数理逻辑。我应都柏林大学学院的邀请,于1949年作了十次关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讲演,现在这部著作就是这些讲演的成果。
  本书仅限于非模态的或者“实然的”三段论,因为与此有关的理论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个理论的系统阐述是在《前分析篇》第一卷的第一、第二章与第四至第七章。在外兹的版本(至今已出版一百多年之久了)中的这些章,是我的解说的主要根据。我遗憾未能利用大卫·罗斯爵士编纂并作有导言和评注的、1949年出版的《前分析篇>的新版本.因为当这个版本出版时,我的著作的历史部分已经完成了。我仅能利用大卫·罗斯爵士的版本来校正我所引用的亚里士多德的原文。在《分析篇》希腊文本的英文译文方面,我尽可能地遵照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牛津译本。除了《前分析篇》的本文之外,我还考虑了古代注释家们的意见,特别是亚历山大的意见。在这里我不妨指出:三段论第四格据说是加伦发明的,有关这一发明的诸历史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我就应该感谢一位佚名的古代注释家。
  现在这本著作包括一个历史的部分(第一至第三章)和一个体系的部分(第四、第五章)。在历史部分里我曾试图尽可能紧密地依据原文来解说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但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企图从现代形式逻辑的观点来解释它们。我认为,今天还不存在对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可以信赖的阐述。直到现在为止,所有阐述都不是逻辑学家写的,而是由哲学家或语言学家写的。这些哲学家或语言学家,或者不可能懂得现代形式逻辑(如普兰特尔)。或者并不懂得现代形式逻辑(如迈尔)。依我看,所有这些阐述都是错误的。例如,我未能发现任何一个作者是意识到了亚里士多德式三段论与传统的三段论之间有着根本差异的。所以,在我看来,我自己的阐述完全是新的。在体系的部分,我曾试图解释为理解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所必需的某些现代形式逻辑的理论,并且试图在亚里士多德本人所勾画的轮廓的基础上使这个三段论系统达到完美。我还切望尽可能地使我的阐述清楚明白,以便那些未曾受过符号思维或数学思维训练的学者们能够理解它。因此,我希望我的著作的这一部分可以用作现代形式逻辑的一个导论。
《思考的艺术:逻辑学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系统梳理逻辑学原理与应用的著作。它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学派或历史人物,而是从逻辑学的本质、发展脉络、核心概念、推理方式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等多个维度,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清晰的逻辑思维框架。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严谨的思考方法,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学术研究、日常生活、职业发展等各个层面都能更有效地进行判断和决策。 核心内容与结构 第一部分:逻辑学的基石——概念与判断 何为逻辑? 本部分将首先界定逻辑学的基本概念,阐述其作为研究推理形式和规则的学科的地位。我们将探讨逻辑的普遍性,以及它如何超越具体的内容,成为一切有效思维的共同基础。 概念的形成与辨析: 深入剖析概念的本质,包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概念的特征、限制和划分。通过大量的实例,教会读者如何清晰地界定概念,避免模棱两可和混淆,这是进行有效思考的第一步。我们将讨论概念之间的关系,如集合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并提供辨析概念的方法,例如通过定义、比较、分析等。 判断的本质与类型: 介绍判断作为反映事物之间联系的思想形式。我们将详细阐述判断的结构(主项、谓项、联项),以及各类判断的分类(直言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特别地,本部分将重点讲解判断的真假问题,以及如何根据事实和逻辑规则来判断判断的真伪。我们将探讨量项(全称、特称、单称)和性质(肯定、否定)对判断的影响,并介绍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第二部分:推理的艺术——演绎与归纳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演绎推理的原理,即从一般原理推导出具体结论的过程。 三段论的结构与有效性: 虽然不聚焦于特定经典,但我们将从普遍意义上阐释三段论作为演绎推理基本形式的强大之处。我们将讲解三段论的构成要素(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不同式的排列组合。重点将放在如何判断三段论的有效性,介绍常见的逻辑谬误,如中项不周延、大项或小项不当、两个否定前提等。通过对大量典型案例的分析,使读者能够快速识别和构建有效的三段论。 其他演绎推理形式: 除了三段论,本部分还将介绍其他重要的演绎推理形式,如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否定前件、肯定后件)、选言推理(肯定选言、否定选言)、链式推理等。每种形式都将附带清晰的规则和应用示例。 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 介绍归纳推理的原理,即从若干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过程。 完全归纳与不完全归纳: 区分完全归纳(对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分子都进行考察)和不完全归纳(对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分子进行考察)。着重分析不完全归纳的特点、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如何提高其可靠性。 类比推理: 探讨类比推理作为一种重要的归纳推理形式,其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推断其也具有某些相同属性的方法。我们将分析类比推理的推理结构、前提的充分性要求以及结论的或然性。 科学归纳: 介绍在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归纳方法,如观察、实验、统计分析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法来发现规律、形成假说并进行验证。 第三部分:逻辑的应用——思维的实践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谬误: 结合前两部分的基础,本部分将重点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识别与分析逻辑谬误: 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如偷换概念、稻草人谬误、人身攻击、滑坡谬误、诉诸权威、循环论证等。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帮助读者识别这些谬误在日常对话、媒体宣传、政治辩论等场合中的应用,从而避免被误导。 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 指导读者如何构建清晰、有力、逻辑严密的论证。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论据、如何组织论证结构、如何回应反驳等。 逻辑在学科领域的应用: 科学研究: 探讨逻辑在科学发现、理论构建、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核心作用。 法律与哲学: 分析逻辑在法律论证、证据分析、哲学思辨中的关键地位。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 介绍逻辑在编程、算法设计、人工智能推理系统中的基础性应用。 日常生活: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决策、沟通、辩论等场景,展示逻辑思维的实用价值。例如,如何通过逻辑分析来评估信息、做出购物决策、处理人际关系等。 实践训练与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和真实案例分析,让读者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逻辑推理能力。这些案例将涵盖各种领域,鼓励读者运用所学的逻辑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特色 系统性与全面性: 遵循逻辑学的发展脉络,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有严谨的理论阐述,又有丰富的实例分析和练习,注重培养读者的实际应用能力。 语言通俗易懂,风格严谨: 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力求以清晰、生动的语言讲解复杂的逻辑概念,同时保持学术的严谨性。 强调批判性思维: 不仅教授“如何思考”,更教导“如何批判性地思考”,引导读者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 普适性强: 逻辑学是思维的普适工具,本书内容适用于任何希望提升思维能力、增强判断力的读者,无论其专业背景如何。 预期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逻辑学感兴趣的读者,包括但不限于: 大学生与研究生: 提升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分析能力。 中学生: 培养逻辑思维,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职场人士: 提高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对哲学、科学、人文等领域有探索兴趣的读者: 深入理解学科背后的思维方式。 任何希望清晰思考、有效沟通、明智决策的个体。 结语 《思考的艺术:逻辑学的探索与实践》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思维奥秘的旅程。通过掌握逻辑学的原理与方法,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世界,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更准确地做出判断,最终实现思维的升华与人生的飞跃。逻辑,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而本书,正是为您精心准备的这把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总而言之,对于那些对“形式逻辑的鼻祖”抱有好奇心的读者来说,这部译本无疑是市场上一个极具竞争力的选择。它的价值不完全在于它“是什么”(即亚里士多德的原著),而更在于它“如何被呈现”。从译文的精准性,到装帧的设计感,再到内部结构对阅读流畅性的最大化考虑,都显示出出版方和译者团队对学术严肃性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让现代的读者可以稳稳当地跨越历史的鸿沟,去触摸逻辑思维最纯粹的形态。我个人认为,对于任何一个想真正了解西方哲学基础,或者希望提高自身论证严密性的人而言,拥有并仔细研读这样一本高水准的译本,是构建扎实学术底蕴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严肃的思维训练工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一个古老的逻辑体系,不如说是一场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心灵进行深度对话的体验。那种感觉就像是,你面前展开的是一幅古老的地图,而译者和编者则是在地图的关键节点处,为你悄声解释古老的符号和地名。亚里士多德对“必然性”和“真理”的探讨,放到今天来看,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特别是在探讨那些关于“实体”和“属性”的定义时,能明显感受到他试图将混沌的世界划分出清晰界限的巨大努力。我读到那些关于“定义”的章节时,深感我们现代的语言习惯中,许多看似理所当然的划分方式,其实都源于这种古典的精确化尝试。这绝不是一本可以囫囵吞枣的书,它要求你放慢速度,体会每一个词语的重量,去追溯西方理性思维的源头是如何被这样系统性地构建起来的。这种智力上的挑战和收获是巨大的。

评分

这本《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译本,我得说,翻译的质量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首先,它在术语的把握上显得极为审慎和精准。对于像“中项”、“大前提”、“小前提”这些概念,译者明显下了大功夫去考量如何在现代汉语中既能准确传达古希腊逻辑学的原意,又不至于让初学者望而生畏。我记得有好几处地方,译者似乎在旁注中对某些关键的亚里士多德式表达进行了细致的阐释,这对于我们这些非古典学出身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使得原本晦涩的逻辑推演过程变得相对清晰可循。相比于一些老旧的译本,这部新译本在行文的流畅度上也做了极大的优化,读起来不再像是在啃一块坚硬的石头,而是更像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复杂的逻辑迷宫中穿梭。这种翻译上的匠心,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更多对西方哲学源头感兴趣的人能够真正走进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世界,体会那种建立在严密推理之上的理性之美。这种对原著精神的尊重与现代阅读体验的兼顾,是这部译本最值得称道之处。

评分

从内容结构上看,这部译本的编排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亚里士多德的原文翻译过来,似乎在引言和导读部分,编者加入了一些现代逻辑学的视角,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理解三段论在整个哲学史中地位的坐标系。我尤其欣赏它对于那些经典范例的处理。通常,关于“所有S都是P”这类论证,如果只看原文,很容易在复杂的概念转换中迷失方向。但这里的译者似乎特别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不仅准确翻译了结论,还可能通过注释或者排版上的区分,强调了每个前提在推理链条中的作用。这种结构上的精心布局,使得读者在跟随亚里士多德的思维一步步向前推进时,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论证的逻辑支撑点,有效地避免了“读完一段,忘了前一段”的困境。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古典逻辑的读者来说,这种结构上的清晰度,比单纯的文字翻译本身更具价值。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它装帧的设计感。这个“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整体风格,一贯秉持着一种沉稳、内敛的美学。封面采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有一种踏实的重量感,这本身就暗示了内文的学术分量。设计上极简,配色上多采用深沉的色调,没有多余的花哨装饰,完全聚焦于内容的严肃性。这种视觉上的克制,实际上是对“学术”二字的最好注脚。它不像那些畅销书那样试图用封面来“推销”自己,而是邀请读者带着一种敬畏和专注的心态去开启阅读。书脊的设计也十分考究,字体排列清晰,便于在书架上快速检索。可以感受到出版社在选择这个丛书的整体设计语汇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为读者营造一种进入“殿堂”般的阅读氛围。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使得阅读本身变成了一种仪式感,而不是一次简单的信息获取过程,这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还行,物流快,买书基本在京东自营

评分

还行,物流快,买书基本在京东自营

评分

不错,物流很快,很喜欢。

评分

凑单,也要找大师来,商务印书馆的质量也是很好。

评分

爱买书是种病,自从看了张之洞的《輶轩语》里说“买书勿吝”之后,就病入膏肓了。要好好看书了。

评分

感谢618活动,能有如此性价比高的书

评分

商务经典系列,值得阅读收藏。

评分

还不错哈,活动买的,便宜实惠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