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以来,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与许多研究者从一种中性的、非意识形态化的立场出发研究生态文明不同,《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主张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生态文明,力求阐明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因此,一方面,《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生态殖民主义和消费主义两大方面对资本主义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展开批判,另一方面,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积因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总结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理论和实践上的经验教训,在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力求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此坚定人民群众对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作者简介
张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左翼思想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博士。
目录
引言 生态文明研究的社会主义视角/1
一 生态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对于地域空间的侵蚀/5
二 消费主义:资本主义对于人身自然的侵蚀/31
三 生态社会主义/55
四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76
结语/105
前言/序言
引言 生态文明研究的社会主义视角
在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自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以来,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与许多研究者从一种中性的、非意识形态化的立场出发研究生态文明不同,我们主张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生态文明,力求阐明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
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很难分清是社会主义的或资本主义的,或者认为,这种区分毫无意义。就目前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在许多方面优于诸如中国这样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因此,在实践上不只不能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而使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生态环境面前自惭形秽。如何看待这一质疑呢?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资本的本性是在不断否定自身中再生产自身,它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无限扩张表现为消费主义,在自然界的无限扩张就表现为生态殖民主义。生态殖民主义也许在每一个具体的国家、地区,每一个具体的历史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不会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危机有所缓解的背后是第三世界更大规模、更深程度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是其民众为此付出的包括健康权、生命权在内的生存权利代价,所以环境正义、经济正义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都上升为一个具有原则高度的政治正义问题,这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公正、反平等,在环境问题上凸显出来。我国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以社会主义的本质对资本本性进行利用和制约,以市场经济的发展来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必须明确界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证实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现实保障和基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与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更加体现在公平公正、共同富裕、道德文化、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从这个角度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它们能够互为基础、共同发展。
生态社会主义以当代的生态问题为切入点,较好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此问题的融合和吸纳,同时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浪漫性,对全球的生态建设实践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生态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方面有三大论题具有广泛的影响,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批判、消费社会的反生态性批判,以及由资本本性引发的全世界范围的生态殖民主义批判。而且,它不仅是当代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思潮,同时也在现实的反抗资本主义运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支重要的同盟军。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因此,一方面,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生态殖民主义和消费主义两大方面对资本主义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展开批判;另一方面,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因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总结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理论和实践上的经验教训,在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力求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此坚定人民群众对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这就是我们这本书的基本愿望。
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