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基础教程

数码摄影基础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彩霞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数码摄影
  • 基础教程
  • 入门
  • 技巧
  • 相机
  • 构图
  • 光线
  • 后期
  • 摄影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4372
版次:01
商品编码:1200428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页数:21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完全针对初学者的特点,讲解摄影*基础、也是*重要的内容。

2.内容覆盖:数码单反相机与成像过程、数码单反相机的组成部分、相机的常见拍摄模式、相机的主要曝光模式、相机的测光模式、摄影常识、摄影曝光、摄影用光、摄影构图、人像摄影技巧、风光摄影技巧、分类摄影、图像后期处理。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细致地讲解了数码单反摄影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数码单反相机使用要点、摄影基本技巧、摄影创作思路、摄影美学与构图、在摄影中如何运用光线和色彩以及如何使用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另外还选用大量摄影专业的师生摄影作品加以分析与点评。
在讲解方式上,完全针对初学者的特点,从认识数码单反相机到简单拍摄、基础摄影技巧和常用的主题摄影都进行了透彻地讲解。另外,本书对一些高级摄影技巧、摄影构图、光线与色彩的运用、纪实摄影的拍摄手段与方法等都做了详尽的说明。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普及数码摄影的理论常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可以快速提升读者的摄影水平,非常适合高校摄影专业学生、数字摄影爱好者、平面设计从业人员学习。

作者简介

刘彩霞,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摄影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西安工程大学任摄影专业教师,2009年就读西安工程大学, 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摄影教学与摄影工作,具有丰富的摄影教学与实践经验。

目录

第1章 相机基础知识 1
1.1 摄影的艺术 2
1.1.1 摄影诞生到现在 2
1.1.2 摄影家的眼力 3
1.1.3 摄影要学会想象 4
1.1.4 简洁的画面容易拍出好照片 5
1.1.5 好照片要有主题 6
1.2 数码单反相机与成像过程 8
1.2.1 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 8
1.2.2 成像过程 8
1.3 数码单反相机的组成部分 9
1.3.1 机身 9
1.3.2 镜头 10
1.3.3 光圈 12
1.3.4 镜头的焦距、视角 14
1.3.5 数码单反相机镜头的等效焦距和焦距转换系数 15
1.4 相机的常见拍摄模式 16
1.4.1 风光模式 16
1.4.2 人像模式 16
1.4.3 运动模式 17
1.4.4 微距模式 18
1.4.5 手动模式 19
1.4.6 夜景人像模式 19
1.5 相机的主要曝光模式 20
1.5.1 全自动(AUTO)模式 20
1.5.2 光圈优先(AV)模式 20
1.5.3 快门优先(TV)模式 21
1.5.4 程序(P)模式 21
1.6 相机的测光模式 22
1.6.1 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 22
1.6.2 点测光模式 22
1.6.3 矩阵测光模式 22
1.6.4 评价测光模式 23
1.6.5 局部测光模式 23
1.6.6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 24
1.7 相机的对焦与驱动模式 25
1.7.1 对焦模式 25
1.7.2 驱动模式 26
1.8 拍摄清晰照片的技巧 27
1.8.1 对焦 27
1.8.2 使用独脚架 27
1.8.3 使用三脚架 28
1.8.4 安全快门 28
1.9 正确的持机方法 29
课后习题与思考 30
第2章 摄影常识 31
2.1 相机图像的文件格式、大小和图像品质 32
2.1.1 相机图像的文件格式 32
2.1.2 JPEG 文件格式 33
2.1.3 TIFF 文件格式 34
2.1.4 RAW 文件格式 34
2.1.5 RAW+JPEG 文件格式 35
2.1.6 RAW 图像格式特点 35
2.2 镜头焦距划分 36
2.2.1 广角镜头 36
2.2.2 50mm 标准镜头 36
2.2.3 中焦定焦镜头 37
2.2.4 标准变焦镜头 37
2.2.5 长焦镜头 37
2.2.6 微距镜头 38
2.2.7 鱼眼镜头 38
2.3 白平衡(WB) 39
2.3.1 色温与白平衡的概念 39
2.3.2 白平衡的作用 40
2.3.3 白平衡的设置 40
2.4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 41
2.4.1 什么是感光度 41
2.4.2 感光度的使用 41
2.4.3 感光度与影像质量 41
2.5 光圈 42
2.5.1 光圈概念 42
2.5.2 大光圈 42
2.5.3 小光圈 43
2.6 快门 44
2.6.1 快门的概念 44
2.6.2 高速快门与低速快门 44
2.6.3 B 门拍摄 45
课后习题与思考 46
第3章 摄影曝光 47
3.1 什么是曝光 48
3.1.1 认识曝光值 49
3.1.2 曝光值(EV)与感光度(ISO)的关系 49
3.1.3 曝光值(EV)的实际运用 50
3.2 影响曝光的要素 51
3.3 测光原理 52
3.3.1 18% 中灰 52
3.3.2 利用测光表测光 53
3.4 曝光控制技巧 54
3.5 包围曝光 56
3.5.1 以暗部画面曝光为主 56
3.5.2 以亮部画面曝光为主 56
3.6 常见的风景曝光量测定 57
3.6.1 拍摄雪景怎样测定曝光量 57
3.6.2 拍摄夕阳怎样测定曝光量 57
课后习题与思考 58
第4章 摄影用光 59
4.1 了解光的特性 60
4.1.1 直射光线 60
4.1.2 散射光线 60
4.2 自然风景用光 61
4.2.1 顺光 61
4.2.2 斜顺光 62
4.2.3 顶光 62
4.2.4 侧光 63
4.2.5 逆光 63
4.2.6 侧逆光 64
4.2.7 局域光线 65
4.2.8 特殊光线 66
4.3 风景曝光技巧 67
4.3.1 日出和日落 67
4.3.2 天空 68
4.3.3 枫叶及树林 69
4.3.4 夜景 69
4.3.5 太阳落山时的水面 70
4.3.6 花卉 71
4.3.7 光芒四射景物 72
4.4 人像摄影中的用光 73
4.4.1 正面光 73
4.4.2 侧面光 73
4.4.3 逆光人像 74
4.4.4 剪影 75
4.4.5 巧用窗户光 75
4.4.6 室外散射光 76
4.4.7 眼神光的使用 76
4.4.8 高反差人像用光 77
4.5 人像摄影光线的性质 78
4.5.1 光质 78
4.5.2 光亮 78
4.5.3 光比 78
4.5.4 反光率 78
4.5.5 光位 78
4.6 用反光板给人物补光 79
4.6.1 漫射光条件下的补光 79
4.6.2 直射光条件下的补光 80
4.7 影棚人像用光 81
4.7.1 平光 81
4.7.2 夹光 82
4.7.3 主闪光加轮廓光 83
4.7.4 硬光加背景光 84
4.7.5 多灯位灵活布光 85
4.8 夜景人像 86
4.9 闪光灯摄影技巧 87
4.9.1 灵活使用闪光灯 87
4.9.2 闪光灯单灯技巧 87
4.9.3 引闪技巧 88
4.9.4 用闪光平衡曝光 89
课后习题与思考 90
第5章 摄影构图 91
5.1 认识构图 92
5.1.1 构图规则 92
5.1.2 摄影构图的学习方法 92
5.1.3 摄影构图的特点 93
5.2 视点 94
5.2.1 高视点 94
5.2.2 低视点 94
5.2.3 透视 95
5.2.4 比例 95
5.2.5 点 96
5.2.6 线 96
5.2.7 形状 98
5.2.8 色彩 98
5.3 风景构图 99
5.3.1 竖拍照片的取景 99
5.3.2 横拍照片的取景 100
5.3.3 水平线构图 100
5.3.4 垂直线构图 101
5.3.5 曲线构图 101
5.3.6 斜线构图 102
5.3.7 三角形构图 102
5.3.8 倒三角形构图 103
5.3.9 对角线构图 103
5.3.10 中心点构图 104
5.3.11 对称式构图 104
5.3.12 三分法构图 105
5.3.13 S形构图 105
5.3.14 远近法构图 106
5.3.15 棋盘式构图 107
5.3.16 留白构图 107
5.3.17 九宫格构图 108
5.3.18 通过剪裁照片的不同构图 109
5.4 人像构图 110
5.4.1 人像构图概述 110
5.4.2 人像摄影构图的含义 110
5.4.3 人像摄影构图的目的 111
5.4.4 远景人像 111
5.4.5 中景人像 111
5.4.6 近景人像 113
5.4.7 特写人像 113
5.4.8 横向构图 114
5.4.9 竖向构图 114
5.4.10 环境人物构图 114
5.4.11 在人物的视线方向留空间 115
5.4.12 不要在人物头部留太多的空间 116
5.5 黄金分割构图 117
5.5.1 黄金分割的概念 117
5.5.2 人像照片 117
5.5.3 风景照片 118
课后习题与思考 119
第6章 人像摄影技巧 120
6.1 选择人像镜头 121
6.2 长焦镜头+大光圈 122
6.3 选择对焦点 123
6.4 前景与背景的选择 124
6.5 选择漂亮的拍摄地点 125
6.6 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 126
6.7 黑白人像的魅力 127
6.8 拍摄集体照 128
6.9 离人物近些 129
6.10 人物摄影的走位技巧 130
6.11 不饱和色调 131
6.12 拍摄低调照片 132
6.13 拍摄高调照片 132
6.14 环境与氛围 133
6.15 道具的运用 134
6.16 人物特写拍摄技巧 135
6.17 怎样弥补人物的生理缺陷 136
课后习题与思考 137
第7章 风光摄影技巧 138
7.1 用对比拍风光的技巧 139
7.2 避免使用自动功能 140
7.3 倒影的运用 141
7.4 瀑布的拍摄 142
7.5 夕阳的拍摄 143
7.6 朝霞晚霞的拍摄 144
7.7 闪电的拍摄 145
7.8 雪景的拍摄 147
7.9 秋叶的拍摄 148
7.10 露滴的拍摄 149
7.11 云雾的拍摄 150
7.12 全景照片的拍摄 151
7.13 接片的魅力 152
7.14 水面反光用偏振镜 153
7.15 烟火的拍摄 154
7.16 草原风光的拍摄 155
7.17 黑白风景的拍摄 156
7.18 空间感的表现 157
7.19 湖泊的拍摄 158
7.20 画意荷花的拍摄 159
7.21 海景的拍摄 160
7.21.1 大海的构图练习 160
7.21.2 拍出大海的壮观氛围 161
7.21.3 高速快门拍大海 161
7.22 户外摄影的禁忌 162
7.23 使用变焦摄影镜头的经验 164
7.24 黑卡技术在风景拍摄中的应用 165
7.25 夜间车辆的拍摄 166
7.26 天空是最好的背景 167
7.27 红外线风光的拍摄 168
课后习题与思考 169
第8章 其他分类摄影 170
8.1 花卉摄影 171
8.1.1 用虚实控制构图 172
8.1.2 变换视角控制构图 173
8.1.3 用光线描绘花朵 174
8.1.4 近距离拍摄花卉的魅力 175
8.2 建筑摄影 176
8.2.1 普通调整畸变 176
8.2.2 专业调整水平及垂直 177
8.2.3 近距离透视拍摄 178
8.2.4 环绕同一建筑物拍摄 179
8.2.5 建筑细部拍摄 180
8.3 纪实类 181
8.3.1 黑白照片 181
8.3.2 抓拍 181
8.3.3 跟拍 182
8.3.4 盲拍 183
8.3.5 风土人情 184
8.4 微距类 185
8.4.1 微距拍摄 185
8.4.2 微距拍花卉 186
8.4.3 昆虫拍摄 186
8.5 静物摄影 187
8.5.1 反光体拍摄 187
8.5.2 透明体拍摄 188
8.5.3 表现立体感 189
8.5.4 菜肴摄影 190
8.6 儿童摄影 191
8.6.1 半岁前儿童 192
8.6.2 一岁儿童 192
8.6.3 三岁儿童 192
课后习题与思考 193
第9章 图像的后期处理 194
9.1 校正曝光 195
9.1.1 调整曝光不足 195
9.1.2 调整曝光过度 197
9.1.3 暗部中的主体处理 198
9.2 修复镜头扭曲问题 200
9.2.1 校正透视 200
9.2.2 校正桶形畸变 202
9.3 创建黑白图像 203
9.3.1 使用明度通道 203
9.3.2 Photoshop中的黑白转换器 205
9.4 锐化技术 207
9.4.1 基本锐化 207
9.4.2 锐化柔和的主体 209
9.4.3 人像锐化 209
9.4.4 中等锐化效果 210
9.4.5 极限锐化效果 210
9.4.6 通用锐化效果 211
9.4.7 Web图像锐化 211
9.4.8 Lab锐化 212
9.4.9 亮度锐化 214
课后习题与思考 216

前言/序言


影像的力量:洞悉光影的奥秘,捕捉生活的瞬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习惯于用影像来记录、表达、分享。从社交媒体上转瞬即逝的动态,到精心策划的画册展览,照片以其直观、生动的特性,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有多少人真正停下脚步,去思考按下快门背后的逻辑?有多少人渴望将脑海中浮现的美好画面,真实地呈现于眼前? 这本《影像的力量:洞悉光影的奥秘,捕捉生活的瞬间》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次深入影像世界的探索之旅。它旨在唤醒你对光影的敏感,培养你对构图的直觉,激发你对色彩的感知,最终让你能够自信地用镜头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无论你是初涉摄影门径,还是希望在已有基础上有所突破,这本书都将是你可靠的向导,引领你穿越纷繁复杂的摄影技巧,直抵影像创作的核心。 第一章:超越“拍”,看见世界 我们常说“摄影是减法的艺术”,但这“减”的智慧,源于我们如何“看见”。在这一章,我们将放下相机的参数设置,回归到最本源的观察力。 视角的重塑: 从平视到俯视、仰视,不同的视角能赋予同一场景截然不同的生命力。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来营造空间的纵深感、突出主体的情绪,甚至是颠覆人们对熟悉事物的认知。例如,一位孩童仰望世界的视角,与成年人平视的角度,所传达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旅行中,通过捕捉当地居民独特的视角,来呈现更具人文关怀的照片。 线条与形状的对话: 世界是由无数的线条和形状构成的。水平线带来平静与稳定,垂直线传递庄严与力量,对角线则充满动感与张力。曲线则赋予画面柔美与流动。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画面中的引导线,用线条引导观者的视线,如何利用几何图形构成简洁而富有冲击力的画面。我们会以城市建筑为例,分析如何利用建筑的线条和形状,来创作出富有现代感和节奏感的照片。 质感与纹理的捕捉: 一张照片的魅力,常常在于它能否传递出物体真实的触感。是丝绸的柔滑,岩石的粗糙,还是雨滴的晶莹?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光线和景深,来突出物体的质感,让观者仿佛能触摸到画面中的一切。我们会尝试拍摄水滴落在花瓣上的瞬间,捕捉其晶莹剔透的质感,或是拍摄一件充满岁月痕迹的旧物,展现其表面的纹理和故事。 留白的艺术: 画面并非越满越好。适度的留白,能让画面呼吸,更能突出主体,引发观者的想象。我们将学习如何巧妙地运用留白,来营造宁静、空灵的氛围,或是突出被摄者的情绪。在拍摄人像时,我们可能会利用大片的虚化背景作为留白,来聚焦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内心的细腻情感。 第二章:光影的语言:点亮情绪,雕刻灵魂 光,是摄影的灵魂。没有光,便没有影像。而理解光,便是理解摄影的关键。本章将带你走进光的世界,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光线,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塑造鲜活的形象。 自然之光:它的性格与脾气: 晨昏之光(黄金时刻): 柔和、温暖、色彩浓郁,是大多数拍摄题材的理想选择。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早晨或傍晚的光线,来捕捉建筑物的轮廓,或是为风景注入诗意。 正午烈日: 强烈的直射光,常带来硬朗的阴影和鲜明的对比。它适合拍摄需要突出力量感和戏剧性的场景,但也需要技巧来避免过曝和死黑的阴影。我们会尝试在正午阳光下拍摄剪影,或是利用强烈的阴影来制造视觉焦点。 阴天之光: 柔和、均匀,被称为“摄影师的灯光”。它能消除刺眼的阴影,让色彩均匀还原,特别适合拍摄人像和需要细腻色彩表现的题材。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阴天的柔光,来拍摄表情自然、肤色均匀的人物肖像。 室内散射光: 窗户透过的光线,往往比直射光更柔和,更适合表现温馨、私密的氛围。我们将探索如何利用窗边的光线,来为居家生活场景增添故事感。 人造之光:创造与驾驭: 灯光的方向与角度: 侧光能塑造立体感,顶光能突出轮廓,逆光能勾勒出迷人的轮廓光。我们将学习不同角度的光线如何影响被摄对象的形态和氛围。 光线的硬度与柔度: 硬光带来强烈的对比和清晰的阴影,适合表现力量和戏剧性。柔光则能使过渡平滑,阴影柔和,适合表现柔美和细腻。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调整灯光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以及是否使用柔光罩,来控制光线的硬度。 色彩的魔法: 色温的变化带来不同的色彩感受。从温暖的黄昏,到冷峻的夜晚,光线的色彩能极大地影响照片的情绪。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和运用冷暖色调,来烘托不同的意境。 光影的留白: 即使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我们也需要学会“创造”阴影。阴影并非黑暗的否定,而是光线的存在所带来的衬托,是构成画面层次和立体感的绝佳手段。我们将练习在明亮的场景中,寻找并利用阴影来为画面增加趣味和深度。 第三章:构图的哲学:平衡、节奏与视觉引导 一张成功的照片,不仅仅是记录了瞬间,更是通过精心安排的元素,引导观者的视线,传递作者的思想。构图,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艺术。 经典法则的灵活运用: 三分法: 将画面横竖各分为三份,将主体置于交叉点或线上,是构建稳定和谐画面的基本法则。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避免千篇一律。 黄金分割: 比三分法更具数学美感的分割方式,能带来更自然的视觉平衡。我们将学习如何在画面中寻找并应用黄金分割点。 对称与平衡: 有时,完全的对称能带来庄重与秩序感,而不对称的平衡则更显活力与趣味。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平衡在画面中的作用。 引导视线的技巧: 线条的引导: 前面提到的线条,在这里将作为构图的有力工具。道路、河流、建筑物的轮廓,都能将观者的目光带向画面的深处。 景深的前景与后景: 利用清晰的前景吸引注意,再用模糊的后景虚化,形成视觉的延伸。反之,清晰的后景也能为前景的主体提供背景的衬托。 色彩的呼应: 画面中相同或相似的色彩元素,能产生视觉上的联系,引导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中游走。 框架与留白: 自然的框架: 利用门窗、树枝、拱门等元素,将主体框在其中,能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并突出主体。 巧妙的留白: 我们将在构图层面再次强调留白的重要性,它不仅能让画面更简洁,还能营造意境,引发联想。 打破常规: 构图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将鼓励你尝试突破常规,探索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构图方式,形成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例如,尝试将地平线置于画面底部或顶部,或是采用极端的视角来拍摄熟悉的场景。 第四章:色彩的感知:情绪的调色板,故事的讲述者 色彩,是直接触动人心的语言。不同的色彩组合,能唤起不同的情绪,讲述不同的故事。本章将带领你深入理解色彩的奥秘。 色彩的心理学: 红色代表热情与危险,蓝色象征冷静与忧郁,绿色传递生机与宁静。我们将学习不同色彩所传达的心理感受,以及如何在照片中巧妙运用它们来影响观者的情绪。 色彩的搭配原理: 互补色: 放在一起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适合表现活力和冲突。 邻近色: 搭配和谐、统一,能营造宁静、舒缓的氛围。 同类色: 强调同一色系的丰富变化,能表现细腻的情感。 白平衡的魔力: 了解并掌握白平衡的设置,能让你准确地还原场景的真实色彩,或是有意地创造出特殊的色彩倾向,比如将画面整体偏黄,营造怀旧感。 色彩的饱和度与明度: 调整色彩的鲜艳程度和明暗,能极大地改变照片的视觉效果。高饱和度色彩显得热情奔放,低饱和度则趋于沉静内敛。 黑白摄影的魅力: 在黑白的世界里,我们褪去色彩的干扰,更专注于光影、线条和构图。我们将探讨黑白摄影如何通过极致的对比和丰富的灰阶,来表现深刻的主题和情感。 第五章:从按下快门到定格永恒:后期处理的艺术 拍摄只是创作的第一步,精心的后期处理,能让你的影像作品锦上添花,甚至重塑生命。本章将为你揭示后期处理的魔法。 理解RAW格式: RAW文件如同底片,蕴含最丰富的信息,为后期处理提供了最大的空间。我们将解释RAW格式的优势,以及它如何让你在后期中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基础调整的要义: 曝光与对比: 细致地调整画面的明暗层次,让细节得以呈现。 色彩校正: 修正白平衡,调整饱和度,让色彩更真实或更具表现力。 锐化与降噪: 提升画面的清晰度,同时控制不必要的噪点。 创意后期: 局部调整: 针对画面中的特定区域进行精细的修改,比如提亮人物的眼睛,加深天空的蓝色。 色彩风格的塑造: 通过预设、滤镜或手动调整,为照片赋予独特的色彩风格,如复古、清新、暗调等。 景深控制的延伸: 在后期中模拟或强化景深效果,进一步突出主体。 移除干扰元素: 巧妙地去除画面中的杂物,让视线更加聚焦。 输出与分享: 不同媒介的输出设置: 为网络分享、打印输出选择合适的格式和参数。 版权意识: 在分享你的作品时,了解并尊重相关的版权信息。 第六章:你的故事,你的镜头:主题与情感的表达 技术是工具,而情感和故事,才是摄影的灵魂。本章将鼓励你思考,你究竟想通过你的照片说什么。 发现你的兴趣与热爱: 从你热爱的领域出发,无论是人文、自然、人像还是静物,找到你最想表达的主题。 捕捉瞬间的情绪: 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肢体语言,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流露。 讲述一个故事: 通过一系列的照片,或是画面中精心设计的元素,来传达一个连贯的故事,引发观者的共鸣。 建立个人风格: 在理解和掌握基础技巧后,勇于尝试,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独特视角、构图方式和色彩偏好,形成辨识度极高的个人风格。 持续的练习与反馈: 摄影是一场持续的修行。不断地练习,积极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影像的力量:洞悉光影的奥秘,捕捉生活的瞬间》并非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模板,而是为你打开一扇门,让你有机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观察世界,去理解光影,去表达自我。它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影像的海洋,等待着你去探索,去描绘。拿起你的相机,或者仅仅是打开你的手机,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精彩纷呈的影像之旅,用你的镜头,去看见,去感受,去讲述,去定格那些生命中最动人的瞬间。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我总是觉得自己的作品缺少了一些“灵魂”,拍出来的照片虽然清晰,但总感觉平淡无奇。《数码摄影基础教程》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摄影艺术的大门。它不仅仅教授我如何操作相机,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看”世界,如何用镜头去表达。书中对于“光线”的讲解,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作者通过大量的实拍图片,展示了不同光线下的效果,比如柔和的散射光如何让人物肤色细腻,硬朗的直射光如何塑造强烈的明暗对比,以及逆光如何创造出梦幻般的轮廓光。我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和角度,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尤其惊叹于书中对于“构图”的细致讲解,它不仅仅是罗列几种构图方式,而是深入剖析了每种构图方式背后的视觉原理和情感表达。比如,如何利用“留白”来增强画面的呼吸感,如何利用“对角线构图”来增加画面的动感,以及如何利用“前景、中景、后景”的层次感来丰富画面。这些都让我对构图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把主体放进去”,而是要思考如何让画面更有故事性。书中的“景深控制”章节,也让我摆脱了过去对景深一知半解的状况。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来控制景深,从而突出主体,模糊背景,营造出艺术感。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照片的主体那么“跳”出来,而背景却模糊得像油画一样。即便是一些关于基础后期处理的介绍,也让我对如何通过Lightroom和Photoshop来进一步提升照片的质量有了初步的概念,让我对未来的进阶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摄影都抱有一种“看热闹”的心态,觉得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和参数是离我遥不可及的。直到我偶然翻阅了《数码摄影基础教程》,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数码摄影基础教程》这本书,将枯燥的技术知识,用一种非常有趣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书的开篇就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讲解了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让我不再觉得相机是个神秘的盒子,而是可以掌控的工具。书中对于“曝光铁三角”(光圈、快门、ISO)的讲解,绝对是我的“救星”。我之前总是在凭感觉调整这三个参数,导致拍出来的照片要么太亮,要么太暗。但这本书用清晰的图示和实际拍摄的对比,让我明白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下,根据想要的效果来组合调整。比如,想要拍摄夜景,就需要大光圈、慢快门和高ISO,而想要拍摄运动的物体,就需要快速的快门来“冻结”瞬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景深”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还深入分析了焦距和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这让我在拍摄人像时,能够轻松地获得漂亮的背景虚化效果,让主体更加突出。书中的构图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是把主体放在照片的正中央,显得呆板。而书中介绍的“三分法”、“引导线”、“框架构图”等技巧,让我学会了如何引导观众的视线,让画面更具动感和艺术感。即使是一些关于色彩平衡和白平衡的初步讲解,也让我明白如何避免拍出来的照片出现偏色,如何根据不同的光源来调整色彩,让照片看起来更自然。

评分

我之前一直以为摄影是一项门槛很高的技术活,需要天赋和大量的专业知识。但《数码摄影基础教程》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用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的方式,将数码摄影的核心知识娓娓道来。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合理,从相机最基础的认识,到核心的曝光原理,再到更具艺术性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层层递进,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吃力。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曝光铁三角”的讲解,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光圈、快门速度和ISO这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解释得一清二楚。比如,光圈就像水龙头的开度,快门速度就像水流淌的时间,ISO就像眼睛的感光能力。通过这些比喻,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拍出来的照片会“死黑”或者“过曝”,也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灵活地调整这三个参数来获得理想的曝光。书中对于“白平衡”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是忽略这个参数,导致拍出来的照片颜色失真。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白平衡就像是给相机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可以校正不同光源下的偏色,让照片的色彩更准确、更真实。我还特别注意到了书中关于“景深”的运用,作者用了很多的实例图,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浅景深和深景深在不同场景下的效果。学会了如何运用景深来突出主体,模糊背景,让照片更具艺术感。即使是对于一些基础的后期处理技巧,书中也有非常简明的介绍,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调整曝光、对比度和色彩来进一步优化照片,为我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评分

《数码摄影基础教程》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摄影入门书籍,更是一份激发我创作热情的指南。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摄影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一直对“景深”这个概念感到困惑,总觉得它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实例,将景深控制讲解得淋漓尽致。我明白了光圈的大小、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拍摄距离的远近,是如何共同影响景深的。通过书中提供的参数设置和拍摄技巧,我能够轻松地拍出背景虚化、主体突出的艺术照片,无论是人像还是静物,都能呈现出更强的视觉表现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光线运用”的章节,它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不同光线(如柔和的散射光、强烈的直射光、戏剧性的逆光)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光线来选择拍摄时间和角度。作者甚至会指导你如何利用光线来塑造模特的脸部轮廓,如何利用光影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这让我意识到,光线不仅仅是让画面亮起来,更是赋予照片生命力的关键。此外,书中关于“色彩搭配”和“黑白摄影”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摄影更多的可能性。它引导我思考如何通过色彩来传达情感,如何通过黑白灰的对比来突出画面的质感和氛围。即便是一些关于基础后期处理的介绍,也让我对Lightroom和Photoshop这些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白它们如何帮助我进一步优化照片,实现我的创意想法。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简直就是为我这样从零开始的摄影小白量身打造的!我一直以来都对数码摄影充满了好奇,但面对各种复杂的参数和设备,总是感到无从下手。每次看到别人拍出漂亮的照片,都只能羡慕。拿到这本《数码摄影基础教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一点点地讲解了数码相机最基本的操作,比如如何握持相机、如何开机、如何更换镜头等等,这些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书中都一一细致地阐述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相机菜单的讲解也十分到位,各种图标代表什么意思,每个选项该如何设置,书中都配有清晰的图示,让我不再对着密密麻麻的菜单一头雾水。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曝光的章节,它将光圈、快门速度和ISO这三个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讲得非常透彻,还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比喻,比如光圈就像人的瞳孔,快门速度就像眨眼的速度,ISO就像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读完这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有时候照片会过曝或者欠曝,也明白了如何通过调整这三个参数来控制照片的明暗。书中的色彩理论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我只觉得颜色好看就行,但书中详细介绍了色彩的构成、冷暖色调的运用以及如何利用色彩来表达情感,这让我对色彩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是后期处理的初步介绍,也让我对Lightroom和Photoshop这些专业软件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还没有深入学习,但至少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用的,以及如何开始。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数码摄影的大门,让我不再对摄影感到畏惧,而是充满了探索的动力。

评分

在我看来,《数码摄影基础教程》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科书,不如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我耳边娓娓道来他的创作心得。它没有那些生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将复杂的摄影原理讲解得明明白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光线”的章节,作者用“光影魔术师”来形容光线,并详细介绍了不同光线(如柔和的散射光、强烈的直射光、浪漫的逆光)对照片效果的影响。他不仅教我如何识别光线,更教我如何利用光线来塑造主体,营造氛围。比如,在阴天如何利用柔和的散射光拍摄出细腻的人像,在晴天如何利用直射光来制造强烈的明暗对比,以及如何利用逆光创造出惊艳的轮廓光。这些技巧让我对拍摄有了全新的视角。此外,书中关于“构图”的讲解,也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三分法、黄金分割这些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构图方式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引导线”将观众的目光引入画面深处,如何利用“对称构图”来营造稳定和谐的画面感,以及如何利用“留白”来增强画面的意境。即使是一些关于“色彩理论”的初步介绍,也让我明白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情感,如何利用冷暖色调来营造不同的氛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摄影艺术的大门,让我不再是被动地记录,而是主动地去创作。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摄影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按下快门”的层面,对相机里的各种参数和模式都感到一头雾水。《数码摄影基础教程》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为我驱散了摄影知识的迷雾。它没有那些高深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语言,将数码摄影的核心知识一一呈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曝光”的讲解,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光圈、快门速度和ISO这三个“曝光铁三角”之间的关系解释得清清楚楚。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拍出来的照片会“过曝”或者“欠曝”,也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根据自己想要的效果来调整这三个参数。比如,想要拍出主体清晰、背景模糊的人像,就需要使用大光圈;想要拍出流动的瀑布或者车流的轨迹,就需要使用慢快门。书中关于“构图”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是把主体放在照片的正中央,显得有些呆板。而书中介绍的“三分法”、“对角线构图”、“引导线构图”等技巧,让我学会了如何让画面更有动感和层次感,如何引导观众的视线。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前景、中景、后景”的运用讲解,这让我能够更好地利用景深来突出主体,让照片更具立体感。即使是一些关于“白平衡”和“色彩理论”的初步介绍,也让我明白了如何拍出色彩准确、富有艺术感的照片。

评分

作为一名有几年摄影经验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在摄影技术上有所突破,《数码摄影基础教程》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个需求。虽然名字是“基础教程”,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书中对于镜头语言的阐述,让我对不同焦段的镜头有了全新的认识。过去我只是随性地选择镜头,很少去思考不同镜头会带来怎样的视觉效果,而这本书则详细讲解了广角镜头带来的空间张力,长焦镜头带来的压缩感和虚化效果,以及定焦镜头独特的视角和锐度。通过书中大量的对比图片,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镜头带来的画面差异,这对我日后的镜头选择和使用有了明确的方向。此外,书中对于景深控制的讲解也十分精辟。它不仅介绍了如何通过光圈大小来调整景深,还深入探讨了焦距、拍摄距离等因素对景深的影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浅景深”和“深景深”的运用场景的分析,这让我明白了在拍摄人像、静物或风光时,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景深来突出主体,营造氛围。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表达,而《数码摄影基础教程》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引导我思考如何通过画面来讲述故事,如何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来传达情感。比如,书中关于“动态模糊”的运用,不仅仅是简单地延长快门时间,而是教我如何通过捕捉运动物体的轨迹,来赋予照片一种动态的美感,这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创作灵感。即便是我已经熟练掌握的曝光补偿、白平衡等概念,书中也有更深入的解析,例如如何利用白平衡来营造冷暖色调,如何通过曝光补偿来处理大光比场景,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的后期处理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

老实说,在购买《数码摄影基础教程》之前,我犹豫了好久,毕竟市面上的摄影书籍琳琅满目,我担心这本书会不会过于浅显,或者内容陈旧。但是,当我真正阅读这本书后,我的疑虑烟消云散。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操作相机的指南,更是一本帮你建立摄影思维的启蒙书。书中对于构图的讲解,绝对是我读过的最清晰、最实用的。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黄金分割、三分法等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的构图方式如何影响照片的视觉效果,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运用这些构图技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引导线”和“对称构图”的讲解,作者用了好几页的篇幅,配上了震撼人心的图片,让我瞬间就明白了如何利用景物中的线条或重复的元素来引导观者的视线,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和故事性。此外,书中对于光线的运用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我一直以为摄影就是“咔嚓”一下,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光线才是摄影的灵魂。作者讲解了顺光、侧光、逆光等不同光线下的拍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光线来选择拍摄角度和调整相机参数,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读到关于“黄金时段”和“蓝色时段”的描述时,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光影的魔幻世界,迫不及待地想在日出日落时分拿起相机去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美景。这本书还分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拍摄技巧,比如如何拍出虚化背景的人像,如何拍摄清晰的运动物体,以及如何在弱光环境下获得高质量的照片。这些技巧都是我之前在网上零散学习却始终不得要领的,而这本书将它们系统地整合在一起,并且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茅塞顿开。

评分

我是一名对摄影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一直想找一本能系统学习摄影知识的书籍。《数码摄影基础教程》这本书,简直是我摄影学习路上的“神助攻”!书中的讲解非常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相机构造、按键功能,到核心的曝光原理、构图技巧,再到色彩理论和后期处理的入门,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非常清晰,而且都配有丰富的图例,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我最喜欢的是关于“如何拍出好照片”的章节,里面列举了很多常见的拍摄场景,比如人像、风光、静物、运动等,并给出了具体的拍摄建议和参数设置。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地拍照,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拍摄。书中的一些小贴士也非常实用,比如如何清洁镜头、如何保养相机、如何选择合适的存储卡等等,这些细节上的关注,让这本书显得更加人性化和贴心。我还特别注意到了书中关于“光线的重要性”的强调。我以前只知道要找到光线好的地方拍照,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光线不仅仅是“亮”,更是“质”和“方向”的问题。作者通过大量的实拍案例,展示了不同光线(如柔和的散射光、硬朗的直射光、戏剧性的逆光)对照片效果的影响,让我对如何利用光线来塑造主体、营造氛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即使是对于我这样初学者来说,书中提及的后期软件,如Photoshop和Lightroom,也只是一个初步的介绍,让我明白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以及如何在基础的调整中改善照片的质量,这一点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感到遥不可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