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3
医学史(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医学史》以一种大致按历史年代、主要以主题的方式展开,将数千年的医学发展历史浓缩在一个前后连贯且富有趣味的描绘之中。第二版不仅涵盖了西方医学的全貌,还对丰富多彩、互有差异的东方医学传统作了生动的介绍。书中专章描述了在哥伦布到来之前美洲大陆的医学史和美国建立之后的医学进程,还对近几十年来医学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事件、基本概念、思想方法等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医学史》将医学史纳入整个社会历史的大框架中,从“内史”和“外史”诸方面,多维度地考察了医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对一些传统理论和现成观点提出了挑战。
译者前言
医学史是整个人类思想史和社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大多开设有《医学史》必修课或选修课,并拥有一支相当规模的医学史教学与研究队伍,但优秀的世界医学史著作仍不多见。
记得1994年,当我在李难教授书架上看到美国历史学家玛格纳于1992年出版的《医学史》著作时,立即被书中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描述深深吸引住了。这本简明而涉猎广泛的著作,从古代病理学一直到当代医学最新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对波澜壮阔的医学史作出了全新的审视。那时我花了近两年时间,将这部风格独特的医学史著作译成了中文,以供教学参考之用。虽然联系过几家出版社,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出版,只是将部分译文零星地发表在《世界科学》等杂志上。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医学科学技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又获得了新的发展。2005年,玛格纳教授在《医学史》初版的基础上,修订出版了第二版。本书以一种大致按历史年代、主要以主题的方式展开,将数千年的医学发展历史浓缩在一个前后连贯且富有趣味的描绘之中。第二版不仅涵盖了西方医学的全貌,还对丰富多彩、互有差异的东方医学传统作了生动的介绍。书中专章描述了在哥伦布到来之前美洲大陆的医学史和美国建立之后的医学进程,还对近几十年来医学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事件、基本概念、思想方法等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本书将医学史纳入整个社会历史的大框架中,从“内史”和“外史”诸方面,多维度地考察了医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对一些传统理论和现成观点提出了挑战。
《医学史》全书共十四章,分别论述了古病理学和原始医学、古代文明中的医学: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医学传统、希腊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美洲土著文明与文化、欧洲医学的美国化、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医学非主流文化:非传统医学与选择医学、妇女和医学、外科的艺术和科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公共卫生、诊断和治疗。每一章末尾,为读者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玛格纳是美国女学者,普渡大学教授。早年毕业于布鲁克林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获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生理化学系博士学位。在普渡大学长期从事医学史、生命科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她是许多报刊、图书评论和书籍的作者,其中《生命科学史》第一版(李难主译)和第三版(刘学礼主译)已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这次《医学史》的中文翻译由刘学礼主持。本书的序言、第六、十三章由刘学礼译,第一、七、八章由张斌译,第二、四章由朱晓慧译,第三、十一章由裘佳佳译,第五章由张锦玉译,第九、十章由张春美译,第十二、十四章由任慧译,索引由郭春君整理。刘学礼对全书做了通校,李难对全书做了审阅。
在本译著出版之际,我由衷地感谢参与这次翻译工作的各位朋友,他们大多是青年教师,均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这项艰苦的翻译工作。此外,我还要感谢玛格纳教授热情地为中文译本寄来了她的近照,感谢李难教授不顾年迈认真审阅了全书,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罗湘女士为本书的编辑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本书虽说是一本关于医学史的著作,但其涉及的知识领域和专业范围甚广,而我们的水平又相当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刘学礼2009年2月10日
致中国读者
我非常高兴地得知,我的著作《医学史》第二版即修订版已经译成中文,即将与中国读者见面。自从1992年本书第一版在美国发行以来,生物医学、治疗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已经取得了诸多进展。在20世纪后半叶,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以及遗传学也都获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理解健康、疾病、人口统计学、地理学、生态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仍然是一个主要的挑战。新疾病的出现、旧疾病的死灰复燃以及日益增长的耐抗生素病菌的威胁,对诸如此类问题理解和处理的新方法无不彰显了在医学和生物医学中全球视野和历史视野的必要性。医学史将为探索这些挑战和改变提供一个途径。
医学史学科业已出现了诸多变化。学者们已经日益从对著名医学家及其著作的研究转向对与社会史和文化史更加密切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这些改变不亚于一场革命,在这其中读者们或许会发现一种连续感、平衡感和有用的视角来研究医学史的概况。
我希望《医学史》的中文版能够引起新一代中国读者的兴趣。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李难先生、刘学礼先生和上海人民出版社,他们的辛勤努力使得本书中文版得以问世。
序言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体弱,它也是一种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交往上的完美状态。——(世界卫生组织)
我编写和修订这本书的初衷是提供一个医学史的最新介绍。虽然本书最初只是我一学期概论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但我还是希望这个新版修订本能够吸引一般读者,以及那些想在科学课程中补充历史材料或是在历史课程中补充科学材料的老师们。在前一版本中,我重点阐述了医学史的主要论题、理论和方法论的演化,以及各种观点和假说,通过这些观点和假说,医生和病人懂得了什么是健康、疾病和治疗。
20世纪40年代,西格里斯(Henry E.Sigerist,1891—1957)提出了医学史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他主张从原来对著名医学家及其著作的研究转向对一个新观念的研究,即将医学史作为社会史和文化史来研究。这以后,医学史研究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学者们原来几乎只专注于现代医学理论的演变,而现在则已经转向对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诸多背景中一些新问题进行研究,而这些背景都是根植于医生和病人头脑之中的。由于深受源自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人口学的概念和技术的影响,新兴的社会文化医学史的专家们更强调一些影响因素,比如种族、阶级、性别以及习俗与职业的联系等。虽然关于该学科的属性问题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但业已达成一项共识,即医学史并不仅仅只是对从过去黑暗到现代科学启蒙这一过程的简单描述。
鉴于该领域目前存在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要想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来阐述医学史的概况,已经变得日趋困难。因此,基于对初次涉足这一领域的读者的兴趣和需要考虑,有选择性的介绍似乎更为妥当。所以,我选择了一些关于理论、疾病、职业、医生、科学家的具体例子,试图通过它们来阐明一些关于健康、疾病以及历史方面的基本问题。本书虽然大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但总体上还是围绕主题来展开的。
医学思想和实践既可以对密切联系的社会交流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同时也能让我们了解到新颖的或源自国外的思想和技术的发展脉络,了解到它们是如何引进、传播和发生转化的。医学探讨涉及一切社会中最基本且发人深省的问题——健康与疾病、富裕与贫穷、出生、衰老、残疾、苦难和死亡。每个历史时期的人们都面对过分娩、疾病以及创伤造成的伤害和痛苦。因此,那些曾用于治愈人们身心痛楚的种种措施也就为日后考察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提供了有价值的聚焦点。或许专注于医学史,我们更能体会到那种自古以来医患之间的亲密感情,感受到人类在疾病和自然面前的卑微感,同时也会发现解决当前医学问题的一种批判方法。
医学史可以更为清楚地阐明诸如健康和疾病的变化模式、医学实践、职业化以及习俗、教育、医疗成本、诊断和治疗等一系列问题。自19世纪末以来,生物医学就随着“特定病因学”理论的出现而繁荣发展起来,“特定病因学”这种理论认为,如果我们理解了一种疾病的诱发因子或病理进程中特殊分子的变化,就能完全掌握并控制这一疾病。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被现代通讯和交通日益拉近、而同时又存在着巨大且仍在拉大的贫富差距的世界上,这种观点并没有考虑到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还有社会、伦理、经济和地理政治等方面的复杂因素。
如今关于医学的公众争论似乎已很少着重于技术和科学之类的基本问题了,相反,对于卫生保健的费用、可行性、可接近性、公平和责任等有关问题的讨论却经久不息。对许多不同国家医疗体系的比较表明,尽管形式、原理、机构和目标有所不同,但各国都经历了由日益增长的成本和期望以及有限稀缺的资源压力所引发的紧张焦虑。政府官员、政策分析家和卫生保健从业人员已越来越致力于研究成本抑制的措施了。而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人试图对人口统计学家、史学家、流行病学家提出的观点提出质疑。这些观点认为现代医学所具有的相对价值以及对基于环境和人们行为方式的更广泛变革将会极大地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
持怀疑态度的人曾说过,我们似乎是在用一代人的瘟疫同另一代人的灾祸作交换。至少在世界上较为富裕的工业化国家里,主要的流行性疾病已不再是可致人于死地的传染性疾病,而变成了慢性的和变性的疾病,与此同时,人口统计学资料也显示我们已从高婴儿死亡率的时代进入了平均预期寿命增加和老龄化的时代。19世纪末以来,我们发现医疗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前预防费用很高(如下水道系统的安装),治疗费用基本比较便宜(如放血和清洗);而现在治疗费用很高(如冠状动脉绕道手术),而相对低廉的是预防费用(如锻炼和低胆固醇的饮食)。人们对于昂贵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需求似乎是无止境的,但是,要提高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并不能太多地依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家医生,而应该寄希望于社会服务和公众卫生。多年来,我们一直为生物医学中诸如疫苗、麻醉、胰岛素、器官移植之类的显著成就而欢呼雀跃,并且希望流行的传染性疾病也能像天花一样被消灭。虽说医学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与现代医疗费用之间的矛盾如今却被当作一个深刻而令人困扰的问题提了出来。仔细分析医学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流行病和急性疾病,又或是地方性疾病和慢性疾病,医学技术都不是治愈它们的万能灵药。
综观整个医学史,都在证实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光靠医学本身并不能解决个人或社会的疾病,但人类却也从未停止寻找可以为病人提供治疗、慰藉、缓解、恢复的医疗手段。也许只有对前面提到过的关于健康、治疗和疾病的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以后,才能使我们认清现存问题的根源以及现有模式的内在局限和弊端。
这里我要再次对帕拉斯康多拉(John Parascandola)和卡迈克尔(Ann Carmichael)表达深深的谢意,他们在本书第一版的筹备期间就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批评和鼓励。当然,如果仍然有疏忽或错误存在,那都是我自己的原因。我还要对选修了我的课程、阅读了我的书的学生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让我知道什么地方论述比较清晰,什么地方还比较模糊。我还要感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史分部为本书提供了图片,并感谢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了在印度次大陆发生的最近一次天花的图片。最后还要感谢马塞尔?德克尔(Marcel Dekker)公司邀请我修订本书的第二个版本。
洛伊斯·N.玛格纳
再这样包装,真心不能在这买了。出版社有一层包装都弄成这样了。
评分医学史(第二版),不错的书
评分买一本课外书开读一读,开卷有益
评分不错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waaaa!!
评分买一本课外书开读一读,开卷有益
评分书很好,还没来得及着
评分内容不错哦,蛮喜欢的,慢慢看吧,没看完,作为医学生 可以好好看看。。。。。。
评分你只想了解一些事的发展。
评分这情况已经是连续第二单了
医学史(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