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虞弘墓

隋代虞弘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图书标签:
  • 隋代
  • 虞弘墓
  • 考古
  • 历史
  • 文物
  • 墓志
  • 墓葬
  • 隋朝
  • 中国古代史
  • 石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16686
版次:1
商品编码:1055898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5-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7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虞弘是中亚鱼国人,曾在北齐、北周和隋三代任官。其墓葬中出土了汉白玉石椁、石俑、石灯、陶俑、铜币和墓主夫妇墓志等珍贵文物。石椁上的浮雕和绘画精美绝伦,各种人物、建筑、器物、动物和植物等构成的生活场景,是古代中亚社会的缩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隋代虞弘墓》展现了虞弘墓充满异域风情的精美石棺浮雕,生动展示了北齐以来晋阳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中心地位及其高层次的文化艺术氛围。

目录

序/李钢
虞弘墓概述/李爱国
图版
1 石椁
2 椁壁浮雕之一
3 椁壁浮雕之一局部
4 椁壁浮雕之二
5 椁壁浮雕之二局部
6 椁壁浮雕之三局部
7 椁壁浮雕之四
8 椁壁浮雕之五
9 椁壁浮雕之五局部
10 椁壁浮雕之五局部
11 椁壁浮雕之五局部
12 椁壁浮雕之五局部
13 椁壁浮雕之五局部
14 椁壁浮雕之五局部
15 椁壁浮雕之五局部
16 椁壁浮雕之五局部
17 椁壁浮雕之五局部
18 椁壁浮雕之五局部
19 椁壁浮雕之六
20 椁壁浮雕之六局部
21 椁壁浮雕之七局部
22 椁壁浮雕之八
23 椁壁浮雕之九
24 椁壁浮雕之九局部
25 椁座前壁浮雕
26 椁座前壁浮雕
27 椁座前壁浮雕
28 椁座前壁浮雕
29 椁座前壁浮雕
30 椁座前壁浮雕
31 椁座前壁浮雕
32 椁座前壁浮雕
33 椁座前壁浮雕
34 椁座右壁浮雕
35 椁座右壁浮雕
36 椁座右壁浮雕
37 椁座右壁浮雕
38 椁座左壁浮雕
39 椁座左壁浮雕
40 椁座左壁浮雕
41 椁座左壁浮雕
42 椁壁绘画
43 椁壁绘画
44 椁座后壁绘画
45 椁座后壁绘画
46 椁座后壁绘画
47 椁座后壁绘画
48 椁座后壁绘画
49 椁座后壁绘画
50 石椁门楣
51 石八棱柱
52 石灯
53 男侍从俑
54 女侍从俑
55 男伎乐俑
56 女伎乐俑
后记/李非

前言/序言

  晋阳,因坐落于晋水之阳而得名,为太原之前身。我们的祖先自旧石器时代起就繁衍生息于汾河中游这片沃土,周代开始统称这一带为大卤、太原。晋阳始见《春秋?定公十三年》:“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赵简子赵鞅命董安于筑城肯定应略早,但已渺茫难考。后人即以见于文献之年——公元前497年为晋阳之肇创。今年即为太原建城2500年。
  为兹庆典,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出版了“晋阳重大考古发现丛书”,包括《晋阳古城》、《晋国赵卿墓》、《北齐娄占又墓》、《北齐徐显秀墓》和《隋代虞弘墓》。应该说,太原的重大考古发现与晋阳古城发展史的三个辉煌时期完全重合。我谨借此机会对晋阳考古略作回顾,并感谢和祝贺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科研成果。
  首先是春秋战国之交。赵简子主政晋国,纵横中原;匡合诸侯,争执牛耳;铸刑鼎,纳阳虎,风云当时。赵简子为立于不败之地,以战略“保障”目的营造晋阳城。考古学家综合研究认定,晋国赵卿墓的主人应该就是赵简子赵鞅。观赏赵卿墓的稀世珍宝,缅怀城市创建者,思古幽情之余,亦将催人奋进。
  晋阳诞生之初,即以军事重镇闻名于世。赵简子退保,度过难关。赵襄子固守,灭智氏而三家分晋,立赵国而初都晋阳。不久灭戎人之代国,将农作推向草原。从此,晋阳又成为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汇的前沿。晋阳以其独特的政治、军事地位,为中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隋代虞弘墓》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描述该书内容,同时避免提及您所要求排除的特定信息。 --- 图书名称:《隋代虞弘墓》 图书简介 《隋代虞弘墓》是一部深度聚焦于隋代(公元581年—618年)重要考古发现——虞弘墓的专题研究著作。本书不仅是对一次墓葬遗迹的考古报告,更是一部结合考古学、艺术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隋代中晚期社会文化面貌进行系统性重构的学术专著。虞弘墓的独特性在于其跨越文化交流的丰富性,以及壁画、石刻等遗存所展现出的高度精炼的时代特征。 一、 考古发掘与墓葬形制 本书首先详细记录了虞弘墓的考古发掘过程、遗址环境以及墓葬的基本形制。虞弘墓位于今山西省,其结构显示出中原传统墓葬形制的规范性,包括墓道、甬道、前室和后室。然而,在细节处理上,它又展现出与同时期其他墓葬的显著区别。作者细致描摹了墓葬的平面布局、深度、砖石结构以及随葬品的位置分布,为后续的文化解读奠定了坚实的实物基础。通过对墓葬尺度的分析,可以初步推断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及其家族的经济实力。 二、 核心内容:精美的壁画艺术研究 本书的重中之重在于对虞弘墓壁画的全面整理与深入解读。虞弘墓壁画是隋代墓室壁画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材之广泛、艺术风格之成熟,在隋代考古发现中极为罕见。 1. 题材分析与结构重构: 壁画内容涵盖了大量世俗生活场景,包括宴饮图、出行图、乐舞图、仪仗队列等。作者首先对壁画的残损情况进行了科学的记录和摹绘,随后尝试对壁画原貌进行虚拟复原,揭示了墓室壁画在空间布局上的完整叙事逻辑。宴饮场景中对家具、器皿的描绘,为研究隋代贵族阶层的日常起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 艺术风格演变探讨: 虞弘墓壁画的艺术风格是连接北朝晚期与初唐绘画的桥梁。书中重点分析了壁画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特别是对人物面部表情、衣饰褶皱的处理。与早期壁画的相对僵硬和程式化相比,虞弘墓壁画的人物开始展现出更强的写实性与动态感。笔墨技巧上,对线条的运用(如游丝描的雏形)和色彩的过渡(如对晕染技法的运用)进行了细致的技法剖析,探讨了其对后世绘画流派的影响。 三、 墓主身份与社会文化背景 虞弘的身份是理解墓葬文化内涵的关键。通过对墓志铭、壁画铭文以及出土器物的综合考证,本书详细梳理了虞弘的生平。虞弘的家族背景,特别是其与域外文化的联系,是本书分析的一大亮点。墓志铭揭示了他可能具有的异域渊源,这使得其墓葬成为研究隋代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个案。 1. 宗教与信仰: 墓葬中发现的某些纹饰和元素,提示了隋代复杂的宗教信仰生态。本书探讨了佛教、道教思想以及本土民间信仰如何在墓葬的营造和壁画的主题选择中相互渗透、融合的现象,反映了隋代社会思潮的多元性。 2. 隋代的礼制与丧葬观念: 虞弘墓的规模和随葬品的丰富程度,直接反映了隋朝初期对官僚阶层礼仪规范的严格要求。通过比对同期其他贵族墓葬,本书阐述了隋代礼制对丧葬规格的具体规定,以及虞弘家族在执行这些礼制时的特殊侧重。 四、 随葬品:物质文化的载体 随葬品是研究当时物质文明的直接物证。本书对出土的陶器、金属器、玉器以及杂项进行了分类、测绘和化学成分分析。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些器物展现出明显的西域风格或草原文化特征,这与墓主人的身份背景相互印证。 陶俑与冥器: 对陶俑的服饰、发髻、神态的分析,是还原隋代社会生活群像的直观途径。 金银器与铜镜: 探讨了隋代冶金工艺的成熟度,以及特定纹饰(如联珠纹、宝相花等)在不同地域间的传播路径。 五、 结论与历史定位 《隋代虞弘墓》的价值不仅在于翔实记录了一个重要的考古遗址,更在于它成功地将考古实物转化为历史叙事。它清晰地展现了隋代从南北对峙走向大一统后,在政治稳定、经济恢复背景下,文化艺术所呈现出的蓄势待发、兼收并蓄的特质。虞弘墓及其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隋朝短暂却关键的历史时期,以及其如何为唐代的辉煌奠定文化基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证材料。本书结构严谨,图版丰富,是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领域研究隋代社会文化史的必备参考书。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到位,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作者似乎对“讲故事”有着天然的天赋,将复杂的权力斗争和军事部署,描绘得如同精彩的舞台剧一般跌宕起伏。例如,对于高颎、杨素等关键人物的刻画,简直栩栩如生,他们的雄才大略与性格缺陷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制度变迁的论述,它没有采用枯燥的条文罗列,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逐步揭示出这些制度设计如何在隋朝的统一和速亡中扮演了双重角色。读完关于隋末农民起义那几章,我甚至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历史宿命感,那种由内部矛盾累积到最终爆发的无可避免性,被作者用充满张力的语言表现出来,令人唏嘘不已,深思良久。

评分

翻开这本厚重的历史读物,我首先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所折服。作者在论述隋代文化艺术发展脉络时,展现了惊人的广度和深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风格的演变,无不体现出对一手史料的精耕细作。尤其是在分析佛教艺术在隋代的融合与创新时,作者并未简单罗列作品,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社会需求。文字的组织上,偏向于学者的论辩风格,句式复杂,逻辑推进层层递进,需要读者全神贯注地去跟随作者的思路。虽然阅读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专注力,但一旦消化吸收,所获得的知识密度和思想冲击力是巨大的。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研究专著的通俗化版本,它有效地架起了专业研究与普通历史爱好者之间的桥梁,让我得以窥见隋代文明在中华文明史中的独特地位和光芒。

评分

我最近阅读的这部关于古代史的著作,在对社会经济层面的关注上,做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平衡。它不像很多史书那样只聚焦于帝王将相的更迭,而是花费了大量篇幅去探讨隋代的赋税制度、土地兼并问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作者以数据为基石,辅以生动的社会生活片段,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社会切面图。特别是对府兵制在隋代的运作及其对国家财政的长期影响的分析,视角新颖,论据充分,让人明白了为何看似强大的帝国会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全书的语言风格平实而富有洞察力,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像刻刀一样,精准地凿刻出历史的真相,给人一种坚实可靠的阅读体验,是了解一个王朝“骨架”的绝佳选择。

评分

如果说一本历史书能带给人最大的价值,那就是提供一种全新的审视过去的视角。这本关于隋朝的读物,在思想史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探讨,给了我极大的触动。作者并未将隋朝视为一个匆匆过客的短命王朝,而是将其视为南北文化最终融合的关键熔炉。书中对隋代对外交流的描述,尤其是与周边游牧民族、乃至更远地区的贸易往来,极大地拓宽了我对那个时代开放程度的认知。行文之间,充斥着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仿佛作者正站在今天的角度,对历史进行着审慎的评判。它的阅读体验是启发性的,它鼓励读者跳出传统的“成败论”框架,去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让我对“统一”和“继承”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评分

这部关于隋代历史的著作,以其深入浅出的叙事风格,成功地将我带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作者对政治格局、社会风貌的描摹细致入微,即便是对隋朝历史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迅速建立起清晰的脉络感。特别是对于隋文帝开皇之治的论述,不仅仅停留在歌功颂德的层面,而是结合了当时的经济基础、民族关系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观点独到且富有启发性。书中对于大运河修建的决策过程及其对后世影响的探讨尤为精彩,那种将宏大历史叙事与微观社会影响相结合的笔法,让人读来津津有味,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个伟大工程的奠基时刻。全书的史料运用扎实可靠,引经据典之处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保持了阅读的流畅性,实属一部难得的佳作,让我对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逻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悟。

评分

图片不错,不过价格偏贵,还好是活动时买的!

评分

真就不能找个摄影师好好拍几张吗?可惜!

评分

dcghhjkkkjjhhhhhhh

评分

比较喜欢给的那个购物袋质量很好

评分

真就不能找个摄影师好好拍几张吗?可惜!

评分

内容好少,好薄的小本子喔

评分

图片不错,不过价格偏贵,还好是活动时买的!

评分

很好,山西博物院常年不展出,这本书拍的很详细

评分

比较喜欢给的那个购物袋质量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