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民國相遇》是從民國史料生發齣的短篇隨筆集,內容涉及民國社會生活的各方麵:政界、學界、文壇無所不包;文章多短小精悍、筆法生動,可讀性強。作者從邊角史料發散開去,有料亦有趣,可愛亦可信,可從細節處補充讀者想象中的民國圖景。
唐小兵,湖南衡陽人,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係副教授,主要從事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史、左翼文化與中國革命、二十世紀中國的曆史記憶等領域的研究,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曾任《南風窗》特約編輯,主要著作有《現代中國的公共輿論》《十字街頭的知識人》等,作品散見於《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共黨史研究》《讀書》《思想》等期刊。
與民國相遇,遇見大變局中的碎屑和心情,遇見亂世中的悲歌與傳奇。
我讀瞭以後,既感到新奇,書中談到的許多方麵,都是我過去在研究中未曾注意的;又感到親切,在學術追求上我們確實有許多相通之處。我自己的文學史研究、曆史研究,關注、研究的中心,始終是人,人的心靈與精神,是大時代裏的人的存在,具體的個體生命的存在,感性的存在;我要處理的,始終是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存在的復雜性與豐富性,追問背後的存在的意義與人性的睏惑;而我的寫作,也始終追求曆史細節的感性呈現,具有生命體溫的文字錶達。現在我在小兵的新書裏,也看到瞭類似的曆史觀念與寫作,真有若獲知音之感。
——錢理群
1 新一代學人在掙紮中奔突而齣的新學術(代序) 錢理群
第一輯 書生
11 豈有文章覺天下?
14 學人論政《大公報》
17 百無一用是文人?
21 眾聲喧嘩裏的文人無行
25 書生吳宓的辛亥誌
28 “與其積鈔票於篋,不如積閱曆於身”
33 張季鸞的人生觀
37 “單身漢”金嶽霖的美好生活
41 《獨立評論》的聚散離閤
46 革命在遠方?
50 矛盾體:“五四之子”顧頡剛
53 民初政局的一段往事
57 民國報人的風骨
64 十字街頭的塔
67 亭子間裏的上海文人
第二輯 相遇
73 “如今我們已迴來,你們請看分曉罷”
77 中國遊子的美國意象
82 魂兮歸來,燕京精神!
86 老清華的體育精神
90 文化自信心從哪裏來?
94 美國記者的北平往事
98 摩登上海的另類曆史
101 內山完造的上海記憶
105 民國新學生的浮世繪
109 清末民初的新舊之爭
113 新舊之爭中的學院政治
117 鄉村葬禮中的傳統之魅
第三輯 情感
123 “兩地書”裏的瀋從文與張兆和
127 真名士,不風流
130 《兩地書》裏的魯迅與許廣平
134 衝決網羅的一顆珍珠
139 反潮流的新女性
142 毛彥文的情感世界
146 一個貞潔主義者的愛情觀
151 宋教仁與道德嚴格主義
155 鄉土中國的兩副麵孔
第四輯 故舊
161 政治與人情的雙重奏
165 容閎記憶中的洪楊之役
169 曹汝霖的“五四”記憶
174 民國元老顔惠慶的辛亥記憶
177 京派文人的生死愛欲
181 軍閥閻锡山的精神世界
184 “先知”杜亞泉
188 錢穆與老北平的文化世界
192 殷海光記憶中的西南聯大
195 水木清華的流光碎影
204 作為啓示錄的《林氏傢風》
第五輯 藝文
209 詩意地棲居是如何煉成的?
212 《大公報》與京派文人的文學夢
216 花果飄零的詩文世界
220 來今雨軒的前世今生
223 林徽因與“太太的客廳”
227 魯迅與黎烈文的一段情誼
230 文化上海的曆史記憶
第六輯 書話
237 徊徨中的晚清知識人
240 晚年鬍適的知人論世
246 把名字寫在水上的何兆武
250 學人本色許倬雲
254 從日常生活中拯救知識人的曆史
258 書生論政的曆史剪影
262 接續民國史學傳統
267 知士論世的史學
278 我們的大學史該如何書寫?
283 附錄:
象牙塔與百樂門
——民國上海的大學生“禁舞”事件考述
300 穿越民國時光的交叉小徑(代後記)
老實說,這本書的開篇略顯平淡,需要一些耐心去適應作者鋪陳的基調。但一旦進入到故事的中段,那種如同老電影膠片般逐漸清晰的畫麵感就會牢牢抓住你。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處理階層差異和思想碰撞時的那種客觀與同情並存的態度。他沒有簡單地將人物臉譜化為好人或壞人,而是深入剖析瞭在特定社會結構下,每個人所受到的限製和做齣的選擇。書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尤為成功,她們的堅韌與柔情,在那個壓抑的時代背景下,顯得尤為動人。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態有瞭一種更立體、更少濾鏡的認識。這是一種難得的閱讀體驗——不是被灌輸曆史,而是親身體驗曆史的溫度。
評分初讀此作,便被其獨特的敘事節奏所吸引。它不像某些曆史小說那樣急於鋪陳宏大敘事,而是選擇瞭一條更偏嚮於“慢鏡頭”的觀察視角。這種處理方式,使得每一個場景都得到瞭充分的呼吸和展現。作者的語言風格頗具韻味,夾雜著一些古典的韻味,但又不失現代讀者的閱讀舒適度。我特彆喜歡其中幾段環境描寫的段落,簡直可以拿來做散文欣賞。它成功地營造瞭一種既疏離又親近的閱讀體驗,讓你感覺自己像一個恰好路過的旁觀者,目睹著曆史的煙雲在眼前緩緩散開。情節的鋪陳上,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大場麵,但小人物命運的起伏和情感的糾葛卻足以牽動人心。這種內斂而深沉的敘事力量,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
評分這本書的文筆細膩,仿佛能透過文字感受到那個特定年代的脈搏。作者對細節的把控力極強,無論是服飾的描摹,還是街頭巷尾的市井生活,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那種在時代洪流下個體的掙紮與堅守,讓人讀來唏噓不已。故事情節的推進張弛有度,沒有過分的戲劇化,更多的是一種水到渠成的真實感。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會放下書捲,陷入沉思,想象著自己也置身於那個風雲變幻的背景之中,體會著人物的喜怒哀樂。不得不提的是,故事中對於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堅守的探討,非常深刻,引人深思。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扇通往過去的窗戶,讓人在欣賞精彩敘事的同時,也能進行一次精神上的洗禮。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處理得非常精妙,采用瞭多綫並行的敘事策略,但每條綫索的收束都恰到好處,沒有造成混亂感。我花瞭相當大的精力去梳理其中不同人物的交集與背景,發現作者在伏筆和呼應上做足瞭功課,很多看似不經意的細節,在後文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解釋和升華。這使得整部作品的邏輯性非常強,展現瞭作者紮實的功底。此外,書中對於特定曆史事件的引用和處理,顯得非常謹慎和考究,沒有落入臉譜化的俗套,而是賦予瞭曆史事件更深層次的人文關懷。讀完後,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仿佛自己隻窺見瞭那個世界的一角,很期待作者能就其中某個支綫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對於喜歡精妙布局和深度挖掘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部值得細品的佳作。
評分這本小說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厚重”與“剋製”的完美結閤。作者的語言風格是高度凝練的,每一個詞語的選擇似乎都經過瞭反復推敲,沒有絲毫的冗餘。特彆是那些心理描寫的部分,常常用寥寥數語,便勾勒齣人物復雜交織的情緒暗流,這種高級的文學錶達方式,著實令人嘆服。情節方麵,它不追求高潮迭起,而是專注於日常生活的細節纍積,通過這些細微之處,摺射齣時代的巨大變革。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敘事手法,反而帶來瞭更持久的情感衝擊力。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讀物,讀完就忘,這本書在閤上書頁之後,其中的人物形象和場景依然會在腦海中反復浮現,值得反復迴味和品鑒。
評分不錯的産品,就是價格有些貴瞭。
評分寫的不錯,看瞭好幾遍瞭
評分還好吧,尊重史實,文字較為生動!!!!!果粉之愛。
評分一直都是京東堅定的支持者,但京東的圖書勛章日真的太坑人瞭。每天等到10點去搶,兩三秒就沒有券瞭,浪費老客戶的感情。既然活動,就充足一點,想領券的都可以領,纔是對老客戶的尊重,對支持者的迴饋。扣一星,算是錶達對京東圖書勛章日這種套路的失望。
評分有趣的曆史細節。
評分不錯的書,關注很久,趕上活動入手,價格實惠。
評分質量很贊,送貨速度很快
評分性價比不錯 還會選擇
評分非常好,非常喜歡,活動力度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