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邓小平改变中国
定价:68.00元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220088193
字数:580000
页码:5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976年至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是中国政坛云谲波诡、惊心动魄的岁月,是邓小平取代华国锋成为中共领袖的历史选择过程。它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它的历史影响延续至今……
★《光明日报》2008年度十大好书**名
★2011年十大报媒“*受读者欢迎畅销书奖
★2012年度“中国风云图书奖”
★2012—2013年度全行业畅销书
★英文、法文、阿拉伯文、繁体中文等版本全球畅销
内容提要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而是深受“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极左路线的干扰。这两年的时间是中国当代惊心动魄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多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故事。
中国传记文学作家叶永烈,走访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及见证者,以大量翔实生动的材料回顾了1978年前后的党内斗争和政治事件,描述了诸多开国元勋及政治领袖在不同思想下所展开的政治斗争,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疑团。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兼顾,是一部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巨作。
目录
新华书店 保证正品
作者介绍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主要著作有:“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衰》──《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的真实写照。此外还著有《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以及超级畅销书《小灵通漫游未来》、《十万个为什么》等。新近著有“叶永烈世界观”之《真实的朝鲜》、《美国自由行》、《欧洲自由行》、《俄罗斯自由行》等。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佳传记文学家奖”。 2005年获中国当代传记文学作家奖。
文摘
序言
最近陪着一位长辈翻阅了一本地方志性质的口述史集结,这本书简直就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普通人记忆的窗户。它收集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几十位老人的回忆录,内容五花八门,从早年间城市里的公交车路线变迁,到某个特定社区的邻里关系变化,再到老字号店铺的兴衰,细碎却真实得让人心头一颤。那些描述日常生活的细节,比如孩子们放学后会去哪里玩耍,过年时家里会准备哪些特殊的食物,以及面对突发事件时人们的集体反应,都充满了强烈的现场感和情感温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自下而上”的视角,与那些官方叙事形成了有趣的对照和补充。读着这些鲜活的个体故事,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时间是如何在这些平凡人的生命轨迹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历史是由无数个体的经验和感受编织而成的,每一个被忽略的角落,都可能蕴藏着动人的故事。
评分最近沉迷于一些关于近现代史的著作,尤其是那些能深入挖掘时代脉络和关键人物命运的作品,总能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复杂。前段时间读到一本关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汇编,那本书的编排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的时间线罗列,而是通过不同部门、不同视角的档案资料进行交叉印证,构建了一个相当立体的图景。比如,它收录了许多当时的高层会议记录的节选,那些对话的措辞、决策的权衡,都透露出那个年代特有的政治敏感度和战略考量。读起来,就像是直接潜入了历史的现场,能清晰地看到那些风云人物在重大抉择面前的挣扎与坚持。而且,这本书的注释非常详尽,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政治术语和背景事件,都有旁征博引的解释,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一个非专业读者也能相对顺畅地理解当时的复杂局势。那种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提炼出核心信息的功力,实在令人敬佩。它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经济政策转变是如何在无数次的讨论与试错中最终成型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说起来,我最近还看了一本关于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经济史读物,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可以说是直击要害,完全摒弃了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阐述,而是聚焦于具体的产业项目、技术引进和资源调配的实际案例。作者似乎对数据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书中大量的图表和统计资料,清晰地展示了关键技术从零到一的突破过程,以及在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决策层是如何进行痛苦的优先级排序。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某项基础工业建设的章节,详细描述了当时物资运输的巨大困难,以及工程人员如何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克服技术难题,那种实干精神和牺牲精神,隔着书页都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那些宏大的经济目标,拆解成了无数个微观的、可感知的工程壮举,让读者明白“发展”这两个字背后究竟意味着多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它没有进行过多的道德评判,而是冷静地呈现了历史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与付出的代价,非常适合对国家经济发展逻辑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手边有一本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参考书,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称道。它不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的解读,而是融合了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多重分析框架,试图构建一个解释特定区域如何在国家整体战略中定位和发展的综合模型。作者的论证逻辑非常严密,每一步推导都建立在坚实的实证数据之上,对于如何平衡区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如何应对外部市场的冲击等核心问题,提出了富有洞察力的见解。我特别欣赏它在分析过程中所展现的批判性思维,它敢于指出既有战略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正路径。阅读这本书,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去理解那些复杂的模型和术语,但一旦领悟了其中的逻辑脉络,你会发现它对理解当前许多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层逻辑大有裨益。它更像是一份为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蓝图,严谨、深刻,充满了对复杂系统的敬畏。
评分我最近手边放着一本探讨文化思潮变迁的学术专著,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独特,它没有聚焦于宏大的政治叙事,而是深入到社会文化肌理中,分析了特定思潮是如何通过教育体系、文学创作乃至民间娱乐活动逐步渗透和影响大众认知的。作者的文笔极其细腻,尤其擅长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时代情绪。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分析了某十年间流行歌曲的歌词演变,从早期的激昂口号到后来微妙的个人情感流露,这种转变无声地折射出社会心态的松动与重塑。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当时的报纸副刊、文学杂志的篇目分析,对于一些被主流历史叙事所忽略的“边缘”声音,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挖掘,使得整个历史画面更加丰满和具有层次感。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文化现象,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人文关怀并重,读完后,对那个时期的社会风貌有了更加立体和感性的理解,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充满了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