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纯粹理性批判 2017年新版 |
| 作者: | 康德著 邓晓芒译 杨祖陶校 |
| ISBN: | 9787010167350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定价: | 69.00元 |
| 其他信息( 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 |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胶订 |
| 出版时间:2017-03-01 | 版次:1 |
| 页码: | 字数: |
| 内容简介 |
| 暂无内容 |
| 图书目录 |
| 暂无内容 |
| 文摘|序言 |
|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 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全书约有45万字,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中译本是直接从德文原本由邓晓芒翻译、杨祖陶校订,其译文精良,堪称佳作。书后还附有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照以及人名索引,方便使用。 读者对象 哲学工作者及广大师生 |
| 作者介绍 |
| 暂无内容 |
对于初次接触康德哲学的人来说,直接上手《纯粹理性批判》无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攀登,那种扑面而来的逻辑密度和术语的构建,常常让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记得我第一次尝试阅读时,光是理解“先验的综合判断”的含义,就花费了好几天时间,反复对照注释和导读资料。然而,正是这种“难”,构成了这部著作不可替代的价值。它强迫你放慢速度,去审视自己认知世界的基本框架,去拷问我们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快速获取结论的读物,它更像是一场与你自身理性深处的对话,需要投入巨大的心智努力。每一次艰难的推进,都伴随着思维模式的重塑,那种豁然开朗的瞬间,是其他任何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都无法比拟的。我非常欣赏译者在处理那些标志性概念时所展现出的克制与精准,他们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简化核心结构,而是忠实地保留了康德思想的“棱角”,这对于想真正领会其精髓的读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我个人感觉,这部作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次彻底“清算”和“重构”。在康德之前,人们总是试图通过纯粹的思辨去触及“物自体”,去描绘上帝、灵魂和世界的终极图景。但康德站出来,用一套极其精密的“哥白尼式革命”理论,把我们带回了经验和认知的界限之内。他并没有说我们永远无法认识世界,而是精确地划清了“现象界”与“物自体”的楚河汉界,并论证了科学知识(如数学和物理学)的有效性基础,在于我们人类先天具有的认知结构——时空和十二范畴。这种界限的划定,既是对形而上学的过度扩张的批判,也是对科学理性的坚实奠基。读到他在论证这些先天形式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无懈可击的逻辑推演,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思维的系统性和宏大性。它就像是一部哲学的“操作系统”升级指南,告诉你人类思维这台机器是如何工作的,它的输入和输出限制在哪里。
评分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这大概是所有伟大经典共有的特质,而《纯粹理性批判》尤为如此。年轻时读,更侧重于它批判的力度,那种推翻旧有思辨传统的震撼感;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再回看时,会更加关注其“建设性”的一面——它如何为后来的伦理学和美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康德并没有止步于认识论的讨论,他通过对纯粹理性本身的考察,为后来的实践理性(道德法则)的独立性铺平了道路。这种从纯粹理论到实践需要的完美衔接,构成了其哲学体系的整体美感。这个新版在细节上的打磨,让我有信心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这些后续的联结,而不必担心基础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它是一部需要时间沉淀、反复咀嚼的著作,而好的版本,就是保证你每次“咀嚼”都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最佳媒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令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的色调和精良的纸张质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庄重感,仿佛触摸到了思想的重量。尤其是在这种经典著作面前,一个好的版本选择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阅读体验,更是一种对原作者思想的尊重。我特意对比了几个版本,最终选定这个,就是看中了它在译者和校者上的权威性。邓晓芒先生的译本,在哲学圈子里一直是金字招牌,他的译笔兼顾了德语原著的严谨和汉语表达的流畅,很多晦涩的观念,在他手里似乎都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安放点”。当然,面对康德这座高峰,任何翻译都是一种艰难的取舍,但能做到如此贴近原意又不失可读性,实属不易。至于杨祖陶先生的校订,那更是锦上添花,对于这种需要精确考证的文本来说,校对的严谨程度直接决定了读者能否顺利地在知识的迷宫中前行而不至于被细微的错误绊倒。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部分,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这次再版上倾注的心血,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印刷,更像是一次对思想遗产的精心梳理和呈现。
评分这次拿到这个特定版本的最大感受,在于它提供的阅读辅助系统非常到位。虽然我不会过度依赖注释来跳过阅读的艰辛,但面对像“先验演绎”这样绕得人头晕的段落时,清晰的脚注和审慎的校注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它不像有些版本那样,注释冗长到喧宾夺主,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向导,在你即将迷失方向的关键路口,适时地指出最近的标记。我特别留意了译者对康德那些复杂的复合句的处理,很多句子结构在德语里本身就极具挑战性,硬性直译会变得晦涩难懂,而巧妙的拆解和重组,既保留了原意,又让中文读者能够顺利地跟进思考的链条。这种对译文质量的持续把控,让阅读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小了许多,从而能更专注于康德哲学本身那些更宏大的命题,比如自由、目的论这些后来影响了整个西方思想史的关键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