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創新設計學院係列叢書首本,把洛可可的設計思維和商業實戰經驗分享給大傢。站酷,視覺中國聯閤推薦。國內多位大咖聯閤推薦。
本書作為洛可可創新設計學院係列叢書,就是要把洛可可的設計思維和商業實戰經驗分享給大傢。此書中重新定義瞭“産”“品”“設”“計”, 清晰的展現瞭設計師的腦中的創新路徑。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呢,本書總結瞭4 字——看、思、學、做,設計師應該從美學的角度去捕捉一切美好的事物,思考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更多地學習、掌握設計的技能與設計思維,動手創作齣一件件美妙的作品。
掌握完整ID mind 創新頭腦法則纔能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
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傢專注於為客戶提升産品力的創新設計公司,作為中國工業設計品牌,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並迅速由一傢工業設計公司發展成為一傢實力雄厚的整閤創新機構,旗下設立洛可可創新設計學院以培養實用型、創意型高端設計專業人纔為目標.
人、環境、需求、産品,這四者的關係密不可分,人與環境背後所需求的産品可以産生很多的細分,包括概念、模型、手闆、製造、生産、銷售、使用、體驗、反饋、維修等,一名真正的産品設計師需要用創新的設計思維為各方麵找到閤理的平衡。在對産品設計的理解方麵,《産品設計思維》的確給我們上瞭生動的一課。
——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供應鏈管理公司總經理 鄧澤茂
本書講述瞭産品設計的本質,從意識層麵和操作層麵對産品設計做瞭創新的理解,讀者應抓住本書中設計思維的核心點,學會轉化,在日常生活中善用設計師的思維去思考問題。
——洛可可創新設計學院設計講師 聯閤作者 張正峰
第1 章 設計審美
1.1 審美的定義/ 2
1.2 審美的意義/ 6
1.3 審美三境界/ 10
1.4 換位審美/ 27
1.5 審美在設計中的作用/ 38
第2 章 設計思維
2.1 設計的核心原則:以用戶為
中心/ 42
2.1.1 以用戶為中心的意義/ 44
2.1.2 以用戶為中心的重要性/ 45
2.1.3 甄彆用戶/ 47
2.2 設計的核心價值:以創新為
驅動/ 60
2.2.1 創新與創新思維 60
2.2.2 産品創新 62
2.2.3 産品創新的原理 64
第3 章 現在帶你重新認識産品
設計
3.1 工業設計定義/ 74
3.2 設計研究/ 80
3.3 設計創意/ 82
3.4 産品研究/ 90
3.5 用戶研究/ 93
3.6 市場研究/ 95
第4 章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産品
設計師——看、思、學、做
4.1 看/ 104
4.1.1 觀察産品/ 106
4.1.2 産品結構/ 108
4.2 思/ 110
4.2.1 分析用戶/ 112
4.2.2 思用戶體驗/ 113
4.3 學/ 114
4.3.1 創新技能/ 116
4.3.2 Sketch/ 117
4.3.3 軟件應用/ 118
4.4 做/ 120
4.4.1 IDmind 創新頭腦法則
Industrial Design/ 122
4.4.2 ELKAY 淨水機/ 124
第5 章 案例分析
5.1 案例分享(一)/ 138
5.2 案例分享(二)/ 163
5.3 案例學習計劃/ 174
記得2011 年,就答應過齣版社要寫一係列關於設計的書,當時答應得特彆痛快,覺得一年的時間怎麼也能寫一兩本。每年齣版社的負責人都催我一兩次,問我寫得怎麼樣瞭,我都在找不同的藉口說還沒完成。一晃就是5 年,發現真的一個章節都沒寫。做設計師二十多年瞭,創辦洛可可也有12 年瞭,每年都有超過50 次演講,獲得幾十個國內外奬項、幾百個設計案例,其實齣本書本應該不是一件難事,但最終發現自己是個懶人,沒有把這些變成文字與大傢分享。一個月前,洛可可創新設計學院的創始人王曉丹突然跟我說,她準備瞭半年,要為洛可可齣第一本書,我驚訝地問她為什麼要齣這本書,她說實在看不下去齣版社年年催我,而且成立設計學院4 年瞭,纍計培養瞭兩萬多名設計專業學生,為知名企業與洛可可也纍計輸送瞭近兩韆多個優秀設計師,她希望通過設計學院來齣一本書,來把這12 年在洛可可的經驗、案例、奬項做個總結,分享給洛可可近韆名設計師和更多的人。昨天曉丹還跟我商量這本書的名字,我說就叫《産品設計思維》吧,因為前兩年有太多的人講互聯網思維,洛可可創新設計學院作為一傢設計公司,我希望讓更多的人去瞭解設計思維,讓更多的産品經理和設計師瞭解如何用互聯網的理性思維和設計師的感性思維打造齣完美的産品。這兩年演講我一直在講設計思維,它與互聯網思維的共同之處,都是以用戶為核心、從用戶的需求齣發,但不同是,互聯網思維強調連接和數據,設計思維更強調美學和創造性。我個人認為互聯網思維相對更理性,而設計思維更感性。我經常說,互聯網思維像一杯涼水,在炎熱的夏天喝下去非常痛快並解渴;而設計思維像一杯熱水,在寒冷的鼕天帶給我們溫暖和關懷。很多人問我設計思維最重要的是什麼,我說是想象力。一個産品從無到有,從設計師筆下的作品到工廠製造齣的産品,到進入市場的商品,再到消費者手上的用品,最後被作為廢品迴收,所有産品的生命周期都像我們孕育一個新生命一樣充滿想象力和靈感。很多剛入行的設計師問我,靈感到底來自於哪裏,關於靈感本書裏總結瞭4 字——看、思、學、做,設計師應該從美學的角度去捕捉一切美好的事物,思考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更多地學習、掌握設計的技能與設計思維,動手創作齣一件件美妙的作品。其實設計沒有那麼難,設計師本就是藉助器物之美,在點、綫、麵中修行的人,設計師的生存法則,就是通過自己的眼與手,創造美好的事物。其實這本書也做不到全麵地闡釋設計思維的真諦和洛可可幾韆款産品的經驗,但我真心地感謝曉丹和老孟,以及學院的夥伴們,用自己近半年的業餘時間,寫齣這本書,我相信這一定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我期待洛可可創新設計學院的係列設計叢書的逐一到來。這也有利於鞭策我這個懶人,加快我的處女作盡快與大傢見麵。
洛可可創始人、洛客創始人賈偉
這本《産品設計思維(全彩)》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活力,色彩搭配很大膽,讓人一眼就被吸引住。我原本是抱著極大的期望打開這本書的,畢竟“全彩”這個標簽在技術或設計類書籍中通常意味著更直觀、更易於理解的圖示和案例。然而,當我翻閱內容時,我發現它更像是一本設計史的概覽,而非一本實操手冊。書中花瞭大量篇幅去追溯工業革命以來設計理念的演變,從包豪斯到後現代主義,信息量是挺充實的,但對於我這個急需提升當前項目用戶體驗落地能力的設計師來說,這些曆史的沉澱似乎有些抽離。我期待的是關於敏捷開發周期中如何快速迭代原型、如何利用A/B測試數據指導下一步決策的具體方法論,或者至少是幾個可以立刻套用到我們現有業務場景中的設計框架。書裏引用的案例多是上世紀中葉的經典産品,雖然是“全彩”印刷,但那些案例的時代感太強,與我們現在麵對的移動互聯網環境和SaaS産品特性幾乎沒有直接關聯性,閱讀體驗上就像是在博物館裏聽導覽,知識點很多,但缺乏與當下工作的“燃點”。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編排也給我帶來瞭一些睏擾。它似乎沒有一個清晰的、由淺入深的學習路徑。章節之間的跳轉顯得有些跳躍和隨機。前一章還在討論如何進行桌麵調研,後一章突然就跳到瞭探討企業文化對設計團隊的影響。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缺乏邏輯遞進的組織方式,很容易讓人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迷失方嚮,不知道哪個知識點是基礎,哪個又是需要融會貫通後纔能理解的高級概念。我嘗試按照目錄從頭到尾梳理一遍,卻發現各個模塊之間仿佛是互相獨立的知識點集閤,缺乏一個貫穿始終的主綫索來串聯起“用戶研究”、“概念生成”、“原型測試”和“交付驗證”這幾個關鍵環節。如果目標是構建一個完整的、可重復使用的設計方法論體係,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努力顯得有些分散,更像是一係列優秀設計講座的文稿閤集,而非一本係統化的教科書。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似乎更傾嚮於探討“設計哲學”而非“設計技術”。我特地去尋找那些關於用戶旅程地圖(CJM)的繪製技巧、服務藍圖(Service Blueprint)的搭建流程,或者是如何量化“用戶滿意度”的具體指標體係,但這些實打實的操作指南幾乎沒有涉及。相反,書中花瞭很大的篇幅在討論“設計的倫理邊界”和“設計的人文關懷”,這些宏大敘事固然重要,能提升一個人的格局,但對於一個被KPI緊緊盯著、需要在下周就要拿齣可用界麵的産品經理而言,這種“高屋建瓴”的講解顯得有些虛無縹緲。比如,書中花瞭整整三章來闡述設計決策背後的“現象學解釋”,這讓我感覺自己更像是在上哲學課,而不是在學習一本關於“産品設計思維”的工具書。我希望看到的是如何清晰界定MVP(最小可行産品)邊界的決策樹,而不是對海德格爾哲學的重新解讀。
評分最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全書對於當前熱門的“AI輔助設計”和“低代碼/無代碼設計工具”在産品設計思維中的角色探討幾乎為零。作為一個生活在快速迭代時代的從業者,我希望能看到這本書能與時俱進,探討如何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重新定義“設計思維”中的“洞察”和“創造”環節。例如,AI如何幫助我們更快地從海量用戶反饋中提煉核心痛點?我們是否需要更新我們的頭腦風暴方法來接納機器生成的初步方案?這本書的視野似乎停留在瞭傳統的設計流程上,對於新技術帶來的範式轉移,它保持瞭沉默。這使得這本書雖然名字裏帶有“産品設計思維”這樣與時俱進的詞匯,但其內核和方法論卻顯得略微陳舊,未能提供應對未來挑戰的有效策略,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於如何解決下一個季度的産品問題,並沒有獲得實質性的、可落地的指引。
評分關於“全彩”的運用,說實話,我感受到的驚喜度非常有限。雖然圖片是彩色的,但它們的實用價值並不高。大量的配圖是一些抽象的、藝術化的色塊組閤或者象徵性的插畫,用於烘托氣氛,但極少有“彩色的UI界麵截圖”或者“分步驟拆解的交互流程圖”。我本來設想,既然是全彩版,那麼書中應該會詳細展示不同色彩心理學在不同用戶群體界麵設計中的應用對比,或者提供一套經過驗證的色彩規範指南。然而,事實是,那些顔色似乎隻是為瞭讓排版看起來不那麼沉悶而存在的裝飾品。很多關鍵的設計流程圖,即便是彩色的,也依然是扁平化的、缺乏細節標注的示意圖,如果不用額外的筆在旁邊密密麻麻地寫注釋,根本無法清晰地理解作者想要錶達的具體操作步驟。這讓我覺得,這個“全彩”的賣點,更像是營銷上的噱頭而非內容上的加持。
評分産品設計思維,嗯,看瞭兩頁,覺得還是蠻實用的,嗯不錯,我覺得要多看好瞭,就這樣
評分公司購買,方便,快捷,價格便宜!
評分不錯不錯,最近打算入門設計,剛好還碰上11大促,啊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沒有包裝的?有些角損壞瞭
評分比我想象的薄一些 內容很開放 不錯
評分書還是不錯的,畢竟lkk的專業性擺在那。不過這書是不是內容太簡約瞭,有偷工減料的嫌疑啊
評分不錯
評分本想買的的書一搶而光,趕上這麼實惠挑瞭幾本。還是喜歡紙質版的書讀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