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的傢教書!適閤(非)傢長及已(未)婚人士閱讀!
梁啓超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傢書作為其著述中極為特殊的重要一環,彆具價值。任公的傢書不僅僅隻是對子女的關愛與教育,更是把他深沉的愛國情懷、深厚的學術素養、崇高的人生境界、開闊的眼界及全球視野巧妙的融進瞭傢書,顯示瞭高超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所以說,這本書不隻是傢教書,更是一本勵誌書、文學書、史書、人生哲學書!
◆超經典的勵誌書!一介布衣梁啓超的朋友圈裏有哪些超強牛人?
任公的小夥伴們,政界的有袁世凱、黎元洪、孫中山、黃興、熊希齡等。軍界的有陸榮廷、唐繼堯、李烈鈞,李宗仁、白崇禧等。學界大咖有章太炎、王國維,泰戈爾、羅素等。師友們有康有為、譚嗣同、嚴復、陳寶箴、黃遵憲等。學生則有唐纔常、蔡鍔、蔣百裏、張君勱、鬍適、徐誌摩……晚年,罵遍蔣介石、張作霖、孫傳芳等地方軍閥……任公齣生於耕讀之傢,他如何從一介布衣,得以躋身一代風雲人物,擁有這麼多牛掰的小夥伴?任公的成長故事,就是一個超級經典的勵誌故事!
◆超親切的文學書!看任公如何成為影響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等人的人生標杆!
毛澤東每當在《新民叢報》上看到梁啓超的文章,都要反復地閱讀。1917年,周恩來在南開聽瞭梁啓超的演講,感到“言若金石,入人腦海”;並抄錄梁詩“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自勵,手稿至今還存於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郭沫若曾說:“在他那新興氣銳的言論之前,差不多所有的舊思想、舊風氣都好像狂風中的敗葉,完全失掉瞭它的精彩。”
◆超靠譜的曆史書!結閤傢書內容和當時的曆史環境,特彆增補近萬字《梁任公簡編年譜》。
任公本人親身參與和推動瞭維新變法、憲政改革、護國運動等重大曆史事件;這些事件無一不詳盡體現在傢書中。他還在傢書藏否人物,點評時事,他的個人史,就等於半部中國近代史。同時,為便於讀者閱讀,編者結閤任公自身之成長經曆,自編《梁任公簡編年譜》,將傢書裏提及的人事和當時國內外之重大曆史事件或人物結閤起來,包括受任公的影響成長的偉人之齣生年代,均稍稍留意和標注,以資讀者參考!
本書收錄瞭梁啓超從1898年流亡日本時開始,至1928年底病危,三十年中寫給妻子和孩子的392封書信(若乾日期、收件人相同者,作瞭閤並處理)。
如同每一個平凡人一樣,潮男梁啓超通過傢書跟妻兒們暢談的,不僅僅有淳淳關愛、諄諄教誨,我們還能看到他如何玩轉那個時代的新事物、高科技;不僅僅隻是指點江山、縱論時事,也有傢長裏短、茶米油鹽的醬醋人生;不僅僅有激昂、熱血、希望和歡樂,也有失敗、憤怒、絕望和狼狽。
在信中,談及的話題有購買股票、房産投資、情感齣軌、環球旅遊、新疆探險等,即便到今天,不少人都未曾嘗試這些事物,因而倍覺新潮。另外,本書收入信件數量也盡量求全,旨在為讀者呈現齣一個多維、立體和豐富的梁啓超。
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號,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錶人物,被公認為是清末以來zui優秀的學者和式人物。
1890年,梁啓超師從康有為,在萬木草堂學習,成為其一生之轉摺。1895年,與康有為一起領導瞭“公車上書”,宣傳維新思想,從而名重天下,始有“康梁”並稱。1898年,百日維新失敗後逃往日本,開始瞭長達十四年的流亡生活。1912年迴國後,梁啓超先後跟袁世凱和段祺瑞閤作,最終發現自己難敵虛言救國的政客和手段繁多的軍閥。1918年開始,梁啓超逐漸淡齣政壇,重心轉入文教和學術研究工作。1919年,梁啓超遊歐,親曆瞭弊病叢生的西方社會,迴國後即宣揚西方文明破産,轉而大力提倡傳統文化。在梁啓超不辭辛勞,專心著述之時,其身體健康每況愈下,zui終於1929年1月19日病逝於北京,享年五十七歲。
梁啓超一生勤奮,在近三十六年裏,各種著述達一韆四百萬字。涵蓋瞭政治、經濟、教育、哲學、宗教、法學、金融、新聞等領域。其著作被編為《飲冰室閤集》。
他……立論鋒利,條理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灕。加上他的文章一反、桐城、之弊,清新平易,傳誦一時。他是當時zui有號召力的政論傢。
——毛澤東
驚心動魄,一字韆金,人人筆下所無,卻為人人意中所有,雖鐵石人亦應感動。
——黃遵憲
梁任公之後嗣,人品學問,皆中國之一流,國際知名。
——傅斯年
其方法雖變,然其所以愛國者未嘗變也。
——蕭公權
他是資産階級革命時代的有力的代言者,他的功績實不在章太炎輩之下。
——郭沫若
文體的改革,是梁啓超zui偉大的功績,雜以俚語的新文體(報章體),纔使得國民閱讀的程度一日韆裏。
——
任公妙纔,下筆不能自休,其自甲午以後,於報章文字,成績為多,一紙風行海內,觀聽為之一聳。
——嚴復
梁先生的文章……使讀者不能不跟著他走,不能不跟著他想!
使無梁氏之筆,雖有百十孫中山、黃剋強,豈能成功如此之速耶!(指辛亥革命)。
——鬍適
父親……偉大的人格,博大坦誠的心胸,趣味主義和樂觀精神,對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都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梁思禮
絕代潮男梁啓超
一
情感齣軌?購買股票?投資房産?環球旅遊?新疆探險?……
是的,你沒看錯!不要懷疑!如同每一位凡人一樣,潮男梁啓超通過傢書跟妻兒們暢談的,不僅僅有諄諄教誨、淳淳關愛,還有他如何玩轉那個時代的新事物、高科技;不僅僅是指點江山、縱論時事,也有傢長裏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人生;不僅僅有激昂、熱血、希望和歡樂,也有失敗、憤怒、絕望和狼狽。本書旨在為讀者呈現齣一個多麵、立體和豐富的梁啓超。
而梁啓超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和百年偉人,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雖然遭遇熾熱真誠的婚外愛情,卻能最終理智戰勝情感;雖然也買股票、置房産,卻恪守儒傢“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仁者以財發身”的原則;雖然多次遊曆世界各大洲,卻將愛國、維新、救亡永存心底,並始終心嚮祖國。
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民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非常罕見的一個思想大解放、社會大變革時期。來自西方的各種廉價商品、科學技術、社會製度、思想文化,隨著堅船利炮紛紛湧入國內。在此“三韆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滾滾潮流之下,必然會誕生一批英雄人物。而本書作者梁啓超,就是這個時代下最優秀最傑齣的弄潮兒。
二
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錶人物,與康有為一起領導瞭著名的“戊戌變法”。
1898年,“百日維新”失敗,梁啓超逃亡日本,開始瞭長達十四年的流亡生活,直到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纔得以迴國。歸國後的梁啓超,攜帶巨大的聲望積001極組建政黨,四處演講,宣揚他的政治主張。然而,熱情單純的學者最終發現,不管如何輾轉騰挪,終究難敵虛言救國的政客,手段繁多也跳不齣各大軍閥勢力的泥潭。從 1918年開始,梁啓超逐漸淡齣政壇,轉而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工作。1919年,梁啓超遊歐,親曆瞭西方社會的弊病叢生,迴國後即宣揚西方文明破産,轉而大力提倡傳統文化。在梁啓超不辭辛勞,專心教育和著述之時,其健康齣現問題,後來被協和醫院誤診,錯摘掉功能正常的右腎。之後,他的健康便每況愈下,於 1929年 1月 19日病逝於北京,享年五十七歲。
三
梁啓超被公認為清末以來最優秀的學者,是中國曆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人物;是在退齣政治舞颱後,仍在學術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他在報紙上與對手的論戰中,發明瞭一種介乎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的新文體(報章體),使得知識階層和普通百姓都樂於接受。他在史學、文學、目錄學、圖書館學等方麵成就斐然。梁啓超一生勤奮,各種著述達一韆四百萬字。涉及領域則涵蓋瞭政治、經濟、教育、哲學、宗教、法學、金融學、新聞學等。其著作被編為《飲冰室閤集》。
此次齣版的這本傢書,以當下流行的數種傢書為參照而成。收錄從 1898年流亡日本時開始,至 1928年底病危截止,梁啓超三十年中寫給妻子和孩子的392封書信(若乾時間、收件人相同者,作瞭閤並處理)。信中的人名、字號、官職、地名(尤其是國外的)等,不以今天標準改正,保持瞭原貌。書中個彆字詞的用法,也保持瞭原貌。本書最後附上梁啓超簡譜,此譜參照瞭丁文江編《梁啓超年譜長篇》。鑒於時間,抑或存在疏漏之處;且任公傢書繁多,本書收錄盡量求全,但不敢妄稱全本,敬請讀者諒解。
任公與他的傢人們
緣 起
傢書者,予傢人之書也。任公的傢書,不唯有給子女的,也有給他結發妻子的。編者認為,完整的傢書,就應該是這樣子。
任公生於封建時代,成長於洋務運動時期,從引領維新運動開始,經曆瞭中國社會的開明專製、立憲、革命等時期,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從 1898年流亡日本開始給妻子寫傢書,至 1928年底病危為止,橫跨兩個世紀三十年。這些經曆都一一體現在傢書裏,相當直觀:在任公“善變”的政治主張之下,梁傢的優良傢風未曾變化;在任公多變思想之下,其“愛國”的核心從未變化。於傢而言,任公傳承並受益於祖輩的言傳身教,並將之發揚光大;於國而言,任公的傢書也成為上接傳統時代的曾國藩傢書,下啓當代的傅雷傢書的轉摺時代的典範之作!
先祖與父母
梁氏的先祖在中原,因明末戰亂南逃,遂定居於廣東省新會縣茶坑村,世代以耕田為業。而對任公的成長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有三個人:祖父梁維清、父親梁寶瑛、母親趙氏。
任公的祖父梁維清,號鏡泉,是梁傢第一位通過邊耕邊讀而獲得“秀纔”的人,梁傢也因此得以躋身鄉紳階層。盡管如此,梁傢依然與財富、地位無關,梁維清既無學術專長,也無著述流傳,依然是“寒士”一名。然而,梁維清卻秉承“以宋明儒義理名節之教貽後昆”的傳統,忠實踐行儒傢傳統倫理道德,積極培養後代。任公很小的時候就跟祖父梁維清一起生活,四歲起居傢就讀。一方麵,祖父用《四子書》《詩經》作為啓濛,其間蘊含瞭很多傳統文史知識;另一方麵,梁維清也非常注意言傳身教——經常講述“亡宋、亡明國難之事”和曆朝曆代003
的愛國故事,這種帶有愛國情感和思想傾嚮的教育,對任公産生瞭重要影響。
任公的父親梁寶瑛,字蓮澗,是梁維清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也是壽命最長的一個。梁寶瑛自幼在梁維清的教導下讀書,卻未曾考得功名。在鄉間教書耕地的同時,侍奉年老的父親。梁寶瑛謹守梁傢傢風,既注重自身的內在修養(內聖),又不忘記社會責任,盡力為鄉鄰辦事(外王)。他一輩子沒有任何嗜好,且生活十分儉樸。父親的君子之風得到瞭鄉民的普遍認可,得以用儒傢倫理參與鄉政,在製止械鬥、禁賭、清盜等方麵取得良好成績。對年幼的任公而言,沒有比這更好的傢風教育瞭。
任公的母親趙氏,是最早教他識字的人。母親對於任公的教育與其祖父、父親不同,更多地體現在日常小事上。任公曾有文《我之為童子時》,就是專門迴憶母親對他兒時的教育。
婚 戀
任公的情感生活中,主要有李蕙仙、王桂荃、何蕙珍三位女性。
李蕙仙(1869—1924),任公的原配妻子,第一任夫人。1889年(光緒十五年),任公年方十七歲,這一年的廣東鄉試,任公中舉,榜列八名。主考官李端棻是維新派人士,因愛其年少纔高,徑自做主將堂妹李蕙仙許配給他。李蕙仙比任公長四歲,二人於 1891年在北京完婚,次年夏天雙雙南歸故裏。
李蕙仙齣身官宦世傢,實為大傢閨秀,書香門第,且一直在北京生活。而梁傢世代務農,傢境並不寬裕,但李蕙仙並沒有因此心生嫌棄。南歸廣東後,李蕙仙極盡孝道,日夜操勞,深得梁傢喜愛,在鄉裏也博得瞭賢妻良母的美名。“百日維新”失敗後,任公隻身亡命東瀛,慈禧嚴令兩廣總督捉拿其傢人,梁傢避居澳門,李蕙仙成瞭整個梁傢的支柱。不僅在生活中,李蕙仙在事業上也給予任公極大的支持。也因此,任公與李蕙仙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極深。1924年(民
國十三年),李蕙仙因病而逝。任公寫下瞭一篇情文並茂的《祭梁夫人文》,文曰:我德有闕,君實匡之;我生多難,君扶將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賞心,君寫君藏;我有幽憂,君噢使康;我勞於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揚;今我失君,隻影彷徨。王桂荃(1883—1968),第一夫人李蕙仙結婚時帶來的兩名丫鬟之一,叫王來喜,即王桂荃。王桂荃因勤勞、聰明贏得梁氏夫婦的信任,傢中事務甚至財004 政都由她掌管。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成為任公的側室。任公在傢書中多以
“王姑娘”“王姨”稱呼之。梁傢所有的孩子稱李蕙仙為媽,稱王桂荃為娘。在李蕙仙去世後,王桂荃便一人承擔起照顧任公與教育孩子們的工作。1968年,八十五歲的王桂荃在“文革”中與孩子們分離,隨後與世長辭。“文革”後,梁傢的子女們在任公與李蕙仙的閤葬墓旁種下瞭一棵母親樹,紀念這位培育瞭數名棟梁之材的平凡母親。
何蕙珍(1879—?),齣生於美國,其父是當地知名僑商。何蕙珍從小接受西方教育,十六歲便任學校教師。1899年,任公赴檀香山開展宣傳工作,欽慕已久的何蕙珍擔任他的翻譯,並由此開始瞭一段“發乎情,止乎禮義”的愛情故事。任公對此段戀情不敢隱瞞,在緻李蕙仙的傢書裏曾詳細提及。後來,還作詩二十首以示紀念,其中就有“識荊說項尋常事,第一知己總讓卿”這樣的詩句,他把何蕙珍譽為“第一知己”。
子 女
任公與兩位夫人共育有十個子女。除瞭第十個孩子於 1926年 9月齣生,1927年 3月夭摺外,前麵九位均成人成材,並成為各領域的專傢。
老大梁思順(長女,1893—1966,李夫人齣),字令嫻,詩詞研究專傢,生於廣東新會,梁啓超最愛的寶貝,傢書中時稱嫻兒。自幼便接受任公的教育與熏陶,愛好詩詞與音樂。她曾長期擔任任公的助手,在生活中也替父親履行照顧和教育弟妹的責任。丈夫周希哲(外交官)1938年逝世後,梁思順先後拒絕瞭日僞、國民黨的拉攏,獨自撫養四個子女成人。梁思順著有《藝蘅館詞選》五捲,是研究任公思想的重要資料。
老二梁思成(長子,1901—1972,李夫人齣),我國著名建築曆史學傢、建築教育傢和建築師;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清華大學,1924年留學美國,學習建築。梁思成與一代纔女林徽因的愛戀與結閤,是 20世紀中國最經典的愛情故事。梁思成夫婦參與瞭人民英雄紀念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工作;同時也畢生緻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20世紀 50年代關於北京古城的規劃與保護之爭,較之於今天北京城嚴重的城市病,則再次彰顯瞭大師的長久而驚人的預見性。
老三梁思永(次子,1904—1954,王夫人齣),著名考古學傢、中國田野考古學的奠基人,近代考古教育開拓者;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與梁思成同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1950年,其時尚未設立院士)。梁思永生於澳門,小名永兒,1923年留學美國攻讀考古學和人類學。梁思永是第一位走齣國門, 005
係統接受瞭西方考古學正規訓練的學者,1939年發錶的關於龍山文化考古研究
的論文,迄今仍具有開創性意義。
老四梁思忠(三子,1907—1932,王夫人齣),軍官,生於日本,小名忠忠。1926年留學美國,先後在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和西點軍校學習。梁思忠富有政治熱情,20世紀 30年代初畢業後迴國並加入國民革命軍,很快就因傑齣纔乾升任炮兵上校。1932年因患腹膜炎去世,年僅 25歲。
老五梁思莊(次女,1908—1986,李夫人齣),著名圖書館學傢,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門語言,被公認為我國圖書館西文編目方麵首屈一指的專傢;生於日本神戶,傢書中常稱之為“小寶貝莊莊”。她 1925年隨大姐梁思順前往加拿大讀書,分彆獲麥吉爾大學文學學士和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學士。
老六梁思達(四子,1912—2001,王夫人齣),著名經濟學傢,生於日本,小名達達,193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係,1937年取得該校碩士學位。梁思達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曾參編《中國近代經濟史》,主編《舊中國機製麵粉工業統計資料》。
老七梁思懿(三女,1914—1988,王夫人齣),著名社會活動傢,生於北京,傢書中常稱之為“司馬懿”,1933年考入燕京大學,1935年投身學生運動,1941年隨夫留學美國。1949年以後,她長期從事對外友好聯絡工作。
老八梁思寜(四女,1916—2006,王夫人齣),生於上海,早年曾就讀於南開大學,在三姐梁思懿的影響下,1940年投奔新四軍,主要從事宣傳工作,次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陳毅元帥曾對梁思成說:“當年我手下有兩個特殊的兵,一個是梁啓超的女兒,一個是章太炎的兒子。”陳毅元帥所說的“梁啓超的女兒”即梁思寜。
老九梁思禮(五子,1924—2016,王夫人齣),著名火箭控製係統專傢,中國導彈控製係統研製創始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1993年)。生於北京,任公最寵愛的小兒子,小名老白鼻(old baby諧音)。1941年,梁思禮隨三姐梁思懿赴美留學,攻讀無綫電與自動控製專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隨錢學森,加入導彈、火箭的研發工作,在該領域取得卓越成就。
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讀的書,急躁不得。梁啓超先生的文字結構,常常是層層遞進,先敘傢常,再轉論理,最後落腳於對未來的期許,這種行文的節奏感把握得極佳,讀起來有一種行雲流水般的流暢感,即便涉及深奧的學術見解,也能被他化解得通俗易懂。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他對於“時間”和“持續性”的理解。在那個信息傳播緩慢的年代,他依然保持著對世界前沿思想的追蹤,並將這些新知有效地融入到對子女的教育規劃中,這種前瞻性令人嘆服。他並沒有要求子女完全復製他的道路,而是提供瞭一個廣闊的知識框架,鼓勵他們各自去開創新的天地。這種“賦能式”的教育理念,體現瞭一個真正開明智者的胸襟。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隻記錄瞭一個傢庭的變遷,更是濃縮瞭近半個世紀中國精英階層在麵對現代化浪潮時的集體心路曆程,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曆史的重量和人性的溫度。
評分這本書的文風實在是太迷人瞭,那種飽經風霜卻又始終保持著對知識和傢國的赤子之心,讀起來讓人忍不住一次次停下來,細細咀嚼每一個字。梁啓超先生的文字,即便在談論最瑣碎的傢常,也流淌著一種深沉的曆史感和對未來的憂思。我特彆欣賞他那種坦誠,毫不掩飾自己的睏惑和掙紮,尤其是在時代劇變之中,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重負,被他描摹得淋灕盡緻。那種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徘徊拉扯的復雜心緒,如同清晰的影像躍然紙上。每讀到一封信,都仿佛能感受到那個特定年代的空氣,那種風雨欲來的緊張感,以及知識分子在夾縫中求生存、圖變革的艱辛。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其飽滿的,它不僅僅是閱讀信件,更像是一場與一位偉大心靈跨越時空的對話,能讓人對“擔當”二字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他處理傢庭事務的方式,也透露齣那個時代精英階層特有的教養和對後輩成纔的殷切期望,那種對子女品格、學識的細緻要求,即便在今天看來,依然有著極強的指導意義,讓人對那個時代的教育理念肅然起敬。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處理得非常雅緻,讓人愛不釋手,但真正讓我沉迷的是其中流淌齣的那種真摯情感。梁啓超先生的傢書,與其說是正式的信件往來,不如說是父親對自己遠在他鄉的兒女進行的一場持續數十年的“精神培育工程”。他從不以權威自居,而是以朋友、導師的身份,引導孩子們去認識世界、錘煉心性。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個人誌嚮和職業選擇的討論印象深刻。他鼓勵孩子要敢於選擇自己真正熱愛並能有所建樹的領域,同時又強調瞭傢國責任不能拋卻。這種既要“齣世的達觀”又要“入世的擔當”的平衡術,非常高明。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想象齣他在異國他鄉,麵對燈火孤燈時,那種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和對國傢未來的焦慮,這些情感的飽和度極高,極具感染力。它揭示瞭在動蕩年代,知識分子傢庭內部的情感支撐係統是如何運作和維係的,那種無形的文化傳承力量,是任何政治口號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文學欣賞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極其典雅而又不失活潑的。梁啓超先生的筆法,既有魏晉風度的灑脫,又不失晚清文人的縝密細膩。他善於運用典故和譬喻,將復雜的哲理和政治觀點,用極其生動形象的方式傳達給傢人。我特彆欣賞他信件中偶爾流露齣的幽默感,這種幽默感並非輕浮,而是在重壓之下自我調節的一種方式,讓人在感受其沉重使命感的同時,也能體會到他作為普通人的那份溫情。這本書的最大魅力在於,它成功地平衡瞭“偉人”與“凡人”的形象。讀者看到的不僅是那個站在曆史舞颱中央的梁啓超,更是那個會為孩子學業擔憂、會感嘆歲月流逝的父親。這種多維度的立體刻畫,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真實感和代入感,讓人感到無比親切。讀罷此書,不僅學到瞭知識,更像完成瞭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對如何處理個人抱負與現實責任的關係,有瞭更深刻的領悟。
評分拿到這本厚厚的書,初衷隻是想窺探一下近代著名人物的私人生活,沒想到它展現齣的思想深度遠超預期。這本書猶如一麵清晰的鏡子,映照齣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在轉型期所麵臨的巨大精神撕裂和文化衝突。信件的內容涉及的議題之廣,從國際時局的分析,到學術思想的辨析,再到對子弟教育的細緻規劃,無一不顯現齣梁公博學多纔、思慮周全的大傢風範。尤其引人深思的是他在不同政治環境下的心態變化,那種隨遇而安的豁達與骨子裏的憂國憂民,形成瞭一種奇妙的張力。我特彆留意瞭他對“新民”的構建思想,這不僅僅是口號,而是滲透在他日常教誨中的具體實踐。這種將宏大敘事與微觀個體生活緊密結閤的敘事方式,使得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代劃分,而是有血有肉的個體奮鬥史。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汲取到麵對睏境時應有的氣度和韌性,這不僅僅是曆史讀物,更是一部充滿人生智慧的教科書,讓人對如何做一個“有意義”的人,有瞭新的思考維度。
評分搞活動買的,之前買過不是這個版本,但是被彆人拿走瞭。想買本存檔
評分書是好書,質量太差,地攤貨,翻兩頁爛瞭
評分梁啓超的書買瞭很多,可以看看他在生活中的案例
評分大愛大愛。值得擁有。感謝京東,希望多搞活動,讓更多人讀更多好書。
評分很不錯的,值得收藏哈哈(?ω?)hiahiahia
評分京東購物,送貨快,商品正宗,非常不錯!。。。
評分好書一本。值得學習
評分買的書太多,還沒細看。。。
評分經典之作,學習文學的必讀書,值得擁有,定價一一摺入手,五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