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伯特兰.罗素 著,耿丽 译
图书标签:
  • 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哲学
  • 历史
  • 思想史
  • 西方思想
  • 文化
  • 学术
  • 经典
  • 哲学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重庆出版集团
ISBN:978722911232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301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517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这是畅销多年的经典版本,经过多次修订和改版,是目前市场上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版本。

编者在原著基础上增加了珍贵的历史插图,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并对大量专业术语作了注释,也对书中许多重点知识进行了梳理,为读者全面扫除阅读障碍,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全书。

本系列图书销量累计突破90万册,与其他版本相比,内容更全面,配图更完备,但价格更低,是性能价格比高的版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全名为《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其目的是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所以,在本书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辟有专门的章节来作详细的论述,比如,他专门分章讨论了雅典与文化的关系、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犹太人的宗教发展、黑暗时期的罗马教皇制、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运动,等等。罗素认为“哲学家是由其特定的时代所造的”,因此在写作本书时,他特别注重阐述各种哲学思想之间的历史关联。

本书内容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近代哲学”三大板块,由古希腊文明说起,分别介绍了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原子论、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犬儒学派……一直说到逻辑分析哲学为止。阅读此书,我们不仅可以对西方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还可以了解西方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发展阶段及其与特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之间的关联。书稿章节明晰,内容详实,语言通俗,全书近五十万字,可谓一部规模宏大、逻辑严谨的哲学史著作,表现了罗素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

作者简介

作者罗素,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著名、影响很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还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其代表作品有《数学原理》《西方哲学史》《幸福之路》等。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译者简介:译者耿丽,祖籍山东莱芜,曾从事翻译工作,现执教于徐州工程学院外语系。有外国翻译作品多部,代表作有《鸟的天空》《西方哲学史》《金枝》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编译者语 / 1

绪论 / 1

第一卷??古代哲学

第一章??希腊文明 / 3

希腊文明的兴起................................ 4

米利都学派.................................... 6

毕达哥拉斯.................................... 8

赫拉克利特................................... 11

巴门尼德..................................... 17

恩培多克勒................................... 20

第二章??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 25

雅典——希腊城邦的骄傲....................... 26

阿那克萨戈拉................................. 28

原子论者..................................... 31

普罗泰戈拉................................... 36

第三章??苏格拉底 / 39

《申辩篇》................................... 40

神秘的苏格拉底............................... 43

第四章??斯巴达及其影响 / 47

斯巴达的社会结构............................. 48

斯巴达的军事地位............................. 51

斯巴达的宪法................................. 53


第五章??柏拉图 / 55

柏拉图理论的来源............................. 56

柏拉图的乌托邦............................... 59

柏拉图的理念论............................... 64

柏拉图的不朽论............................... 70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74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77

第六章??亚里士多德及希腊早期的天文学 / 79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80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86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91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100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106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110

第七章??希腊化时代 / 115

由于不幸,他们不得不成为无赖 ............... 116

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120

伊壁鸠鲁派.................................. 125

斯多葛主义.................................. 129

第八章??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 133

罗马帝国与被征服国家的相互影响.............. 134

普罗提诺.................................... 142


第二卷??天主教哲学

第一章??天主教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 155

天主教哲学的起源............................ 15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瓦解了中世纪的综合思想体系 160

第二章??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163

基督教中的犹太要素.......................... 164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史.......................... 166

《以诺书》与旧约全书七十人译本.............. 171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173

欧利根...................................... 177

第三章??基督教的三位博士 /179

圣安布罗斯.................................. 180

圣杰罗姆.................................... 185

圣奥古斯丁.................................. 189

第四章??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 195

纯粹哲学.................................... 196

上帝之城.................................... 199

与裴拉鸠斯的辩论............................ 207

第五章??蛮族入侵和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 209

蛮族入侵.................................... 210

教会关于人性和神性的争辩.................... 212

鲍依修斯的《哲学的慰藉》.................... 215


第六章??修道院的创立和早期基督教活动 / 219

修道运动和修道院的创立...................... 220

边奈狄克特教派.............................. 222

教皇大格雷高里.............................. 227


第七章??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 233

教皇摆脱皇权获得独立........................ 234

教皇与皇帝的相互依存关系.................... 238

“黑暗时期”的纷争.......................... 242

第八章??约翰·司各脱 / 247

司各脱杂粥.................................. 248

司各脱学说中的非正统教义性.................. 251

第九章??11世纪的教会改革 / 253

反对买卖圣职运动............................ 254

独身主义.................................... 256

教会改革.................................... 258

格雷高里七世................................ 260

理智复兴.................................... 263

第十章??伊斯兰教文化及其哲学 / 265

阿拉伯人的征战.............................. 266

伊斯兰教世界的两位哲学家.................... 270


第十一章??权力冲突与经院哲学的成长 / 273

帝国与教廷的冲突............................ 274

伦巴底城市群的兴起.......................... 276

十字军...................................... 279

经院哲学的成长.............................. 280

……


《万物之始:古希腊哲学溯源》 这是一部深入探索古希腊哲学起源的学术专著,旨在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西方思想摇篮的窗口。本书并非对西方哲学史的宏大叙事进行全景式描摹,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奠定整个西方思想体系基石的早期探索者。我们试图摆脱对“西方哲学史”这一既定框架的依赖,转而从更具历史纵深和思想原创性的角度,审视那些先哲们是如何在对自然、生命、知识和存在的根本性追问中,逐渐勾勒出哲学这一学科的雏形。 本书从“哲学”这一概念的诞生及其在古希腊语境下的意义切入。在西方文化的长河中,“哲学”并非一开始便是一个独立、成熟的学科门类。它最初与神话、宗教、诗歌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观察缠绕在一起,是一种对世界运行奥秘的普遍好奇和理性探求的萌芽。我们将追溯那些流传下来的早期文本和片段,考察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家,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他们试图摆脱神话解释,寻找构成万物的“本原”(arche)。这种对“本原”的追寻,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从解释世界转向理解世界的关键一步。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深入探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们不仅在数学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更将数与宇宙的秩序、灵魂的不朽与轮回紧密联系。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引入对宇宙结构的理解,并探讨了伦理、政治和宗教层面的观念,其神秘主义色彩与理性主义的结合,为后来的哲学发展提供了别样的思路。我们将在书中梳理他们关于“数是万物之本”的理论,以及其对音乐、天文学和医学的深远影响,并探讨其“净化”灵魂的伦理实践,以及这些思想如何通过其门徒和追随者传播开来。 紧接着,本书将重点解析爱菲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以其深刻而富有辩证色彩的格言,提出了“万物流变”和“对立统一”的观点。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挑战了对事物永恒不变的朴素认知,强调了运动、变化和冲突是世界存在的根本规律。本书将仔细分析“你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寓言,并探讨其关于“火”作为万物本原的象征意义。同时,我们还将考察他对于“逻各斯”(logos)的论述,理解这个概念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作为宇宙理性秩序和法则的双重含义,以及这种思想对后世认识论和辩证法产生的影响。 与赫拉克利特相对立的,是埃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他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提出了“存在是一,不变,永恒”的结论,直接否定了变化的真实性。巴门尼德的“本体论”为西方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他的论证方式也开启了逻辑推理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本书将仔细剖析巴门尼德的《自然论》的诗体残篇,重点解读其关于“是”(being)与“非是”(non-being)的区分,以及他如何通过纯粹理性的方式,论证“存在”的单一性和静止性,并探讨这种思想如何引发了后世哲学对于“一”与“多”、“静”与“动”的长期争论。 之后,我们将目光转向追求“人”与“社会”的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等智者,将哲学的焦点从自然转移到人本身,他们关注语言、修辞、政治和道德,并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等革命性的观点。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对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探索,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本书将深入研究智者们的辩论技巧、教学内容,以及他们关于真理、知识、美德和社会契约的多元观点,并探讨其挑战传统权威和观念的批判精神。 本书的第四部分将聚焦于苏格拉底。他以其独特的“苏格拉底方法”,即通过对话和诘问,引导人们认识自身的无知,并寻求德性的真谛。苏格拉底的哲学,将伦理道德置于核心地位,强调“认识你自己”的重要性。他的思想虽然没有留下直接的文字,但通过柏拉图的对话录,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伦理学的走向。我们将详细呈现苏格拉底的生平事迹,重点分析其“助产术”式的诘问方式,以及他对“知识即德性”、“恶乃无知”等核心命题的阐释,并探讨其为追求真理和道德而牺牲的传奇一生。 本书的第五部分,将深入解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杰出学生,将老师的思想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构建了庞大而精深的哲学体系。他的“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二元划分,以及对正义、善、美等永恒理念的探讨,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重要基石。我们将详细解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斐多》、《会饮》等重要著作,清晰阐释其“理念”存在的论证,以及“灵魂不朽”、“回忆说”等认识论观点,并深入探讨其政治哲学中关于理想国家和哲人王的主张。 最后,本书将探讨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又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他建立了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框架,其“四因说”、“潜能与现实”、“幸福论”等思想,对西方学术思想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工作,标志着古希腊哲学向系统化、科学化迈进的成熟阶段。我们将详细梳理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贡献,重点解读其关于“实体”、“形式”、“质料”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及他对知识分类、科学研究方法的贡献,并深入分析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幸福观和德性论,以及其对政治体制的分析。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哲学家的观点,而是力图还原这些思想产生时的历史情境和社会背景,探究它们之间复杂的思想脉络和传承关系。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早期哲学家的深入解读,让读者理解哲学这一学科是如何从人类最原始的好奇心和理性冲动中生长出来,如何一步步发展出其独特的探究范式和思维工具,从而为理解西方思想史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适合对古希腊思想、西方哲学起源有浓厚兴趣的读者,以及哲学、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学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用“酣畅淋漓”来形容或许最为贴切。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要求读者预先具备大量的背景知识,而是以一种近乎叙事诗的笔调,娓娓道来。作者擅长用现代的语言去激活古老的论证,使得那些跨越千年的争论,在今天读来依然充满张力。我发现自己对许多曾经感到困惑的概念,比如“本质”、“存在”或“自由意志”,都有了更直观、更具象的理解。这种清晰度并非源于对复杂性的简化,而是源于对核心问题的精准把握和抽丝剥茧。那些原本以为只有哲学家才能领会的“顿悟时刻”,也被作者巧妙地转化成了普通读者可以共享的体验。我甚至会产生一种冲动,想要马上拿起笔,记录下自己刚刚产生的联想和反驳,这才是真正好的哲学导读所能带来的价值——激发自身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满足求知欲。这种互动性和激发性,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评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的基调,那一定是“谦逊的雄心”。作者在试图勾勒出人类理性探索的宏大图景时,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学者的自律与审慎。他从不试图为任何一位哲学家“盖棺定论”,而是将舞台留给读者,去评判、去继承、去超越。这种对思想多样性的尊重,使得全书充满了动态的张力,你读到苏格拉底的诘问,紧接着就能体会到唯理论的严密,再到经验主义的反击,仿佛亲历了一场永不落幕的辩论赛。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在阐释不同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时,所使用的分析工具极其精妙,既不失批判的锋芒,又不落入傲慢的窠臼。它教导我们,思考的价值在于过程的艰辛与持续的修正,而非某个终极答案的获取。对于想要建立自己哲学世界观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最坚实的“脚手架”,让我们知道前人是如何建造他们的思想大厦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文字排版也值得一提,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氛围。纸张的质感和字体的选择,都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让人自然而然地放慢阅读的速度,去品味每一个句子的重量。相比于那些追求速度和广度的普及读物,它更像是一部需要细细研读的“沉思录”。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用原文时那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既保证了思想的纯粹性,又避免了过度引用的冗长。每一次引用的出现,都像是对前文论述的有力佐证,而非简单的堆砌。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整体关注,体现了出版者和作者对知识的深度尊重。它不是让你“知道”了什么,而是让你学会了“如何去思考”某个领域的问题。对于那些习惯了碎片化信息轰炸的现代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慢下来”的契机,去重新校准我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坐标系。

评分

读罢此书,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一种强烈的“时代感”。作者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将我们瞬间拉回到那个思想激荡的年代,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思潮是如何形塑了那些伟大的思考者。比如,当谈及某个学派的兴衰时,我能清晰地捕捉到当时的政治风云和技术变革是如何成为思想的温床或桎梏。这种叙事方式,完全超越了单纯的知识点罗列,它提供了一个立体的、有温度的知识地图。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僵硬的教科书,而是在观看一部宏大的历史纪录片,背景音乐是理性与怀疑的交响乐。尤其赞赏的是,作者对那些“边缘”思想家的关注,他们往往是推动变革的关键力量,却常被主流叙事所忽略。这本书的包容性和深度,使得即便是对某些哲学流派持保留意见的读者,也能从中找到值得深思的切入点,它鼓励的是批判性地吸收,而非盲目的接受。这种开放的态度,让阅读体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让人叹服,那种细腻入微的笔触,仿佛能将一个个哲学家从历史的尘埃中唤醒,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复杂思想脉络时所展现出的耐心与清晰度,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在他的笔下如同被重新打磨过的宝石,每一个切面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芒。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比喻和深刻的洞察,它们不仅是对古代智慧的转述,更像是作者本人与那些伟大灵魂进行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行文间,那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仿佛也踏上了这条漫长而又充满荆棘的思辨之路。对于初涉此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明灯,它没有将人直接推入深奥的泥潭,而是循循善诱,构建起一座坚实的知识阶梯,让人每向上攀登一步,都能对人类思想的演进有一个更宏观的把握。那种结构上的严谨和逻辑上的无懈可击,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每一个部分都紧密咬合,共同支撑起整个思想的殿堂。

评分

书很厚 慢慢看 一杯咖啡 一个下午

评分

书很厚 慢慢看 一杯咖啡 一个下午

评分

趸看

评分

挺厚的一本书,书页比较薄,还可以!

评分

。。。。。。。。。。。。。。。。。。。。。。。。。。。。。。。。。。

评分

包装很差,没有防水措施

评分

发货快,给力

评分

很厚实的一本书,价格应该也不算贵吧,只是纸质一般。

评分

不错,送货快!nnnn东西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