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再出发
从1978 年改革开放走到今天,30 多年间,中国经济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也面临很多困惑,产生了很多新困难、新问题。很多做外贸生意的企业家这些年都很困扰。
中国外贸的黄金期从1998年开始,到1999年有一个新词语出现,那就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一直到2008年,这是中国制造的黄金十年,2008年后赚钱变难了,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情况?未来会怎么样呢?是否还是会像现在持续下滑的状态呢?
商业的天:趋势+工具+政策
做企业的人常常讲一句话,就是埋头种地、抬头看天。埋头种地是什么意思?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抬头看天,每一个人都在问什么叫天呢?对于一个做企业的人来讲,商业的天在哪里?我个人认为天是由三个要素构成:趋势、工具和政策。
趋势就像黄河长江浩浩荡荡,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势如破竹。我们讲到趋势,每个人必须在一个正确的趋势里面选择一个正确的行业,这是第一点,你不能站错队。
第二点,商业世界里面的趋势是由什么带来的?什么因素推动趋势变革?是工具。任何一个行业的变革、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背后都是因为有新的工具的诞生。
一百多年前欧洲最大的城市是伦敦,30多万人。伦敦最大的产业是什么呢?是马车,有10 万匹马,城市里有很多人在围绕着马车做生意,由此形成了以马车为中心非常复杂的生态链。但是,当汽车出现十多年以后,马车行业中所有的产业全部烟消云散,马车行业最聪明的人都成为默默无闻的人。而你如果在汽车行业里稍微勤快些,就会成为那个年代在趋势里赚到钱的人——这就是工具革命。
今天,互联网能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工具革命。今天所有的中国人,无论是“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还是“90后”,是不是被这个时代淘汰的人,跟年龄没有关系,跟工具使用能力有关系——我们了不了解这些新工具,有没有在使用新工具。为什么说跨境电商会迎来新的变革时期?因为出现了新生态,生态的背后是很多新工具。
最后一点是政策。政府有一个政策工具箱,包括税收优惠减免政策、行业准入政策、资源调配政策等。在中国做企业,第一要了解趋势,第二要了解工具,然后要了解总理怎么想的、部长怎么想的、市长怎么想的、区长怎么想的,政策在哪里。
中国制造黄金十年:1998—2008年
中国在1978年搞改革开放时是没有外贸的,当年叫什么?叫进口替代。因为国家是短缺经济,什么东西都没有,我们用两个东西来换,第一是时间,第二是空间,我们愿意让出所有的东西给全世界开放,老外来中国做生意,享受“两免三减半”。
中国外贸由补偿贸易起步,逐渐把生产线、技术、资金引进来,然后只对企业提一个要求——如何提高生产线和产品质量。这个事干了20年,从1978年一直干到1998年。到1998年之后,中国已经由短缺型的经济变成了商品极大丰富的国家。
1998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为了让中国经济能够走出这个泥潭,政府干了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开建沿海市高速公路,从苏州到上海,上海到杭州,杭州到宁波,这是城市化,建设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第二是搞房地产行业。第三件事,1998 年逐渐开放了外贸限制权,所以Made in China是从管制取消开始的,民营企业能够自由地跟老外做生意,是制度红利的产物。
为什么阿里巴巴能够很快地做起来?半年多时间排在了全球B2B(商对商) 第一名,为什么一年不到的时间《福布斯》就会去采访马云,然后让他成为上《福布斯》杂志的第一个中国企业家。为什么呢?因为政策红利,政府把这块打开,大家都去做生意。
为什么阿里能迅速的起来?浙江是一个小省,人口只有江苏的一半,但是浙江有3000多个专业市场,比如说义乌、永康的专业市场。阿里早期的模型实际上是建立在浙江工业市场模型的基础上,老外到中国来采购商品不知道找谁,所以阿里早期的模型是网上业务。办了网上业务后,大家问马云说,你赚什么钱呢?马云说我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那你还赚什么钱呢?义乌赚钱靠摊位费,阿里赚钱是靠中国供应商,是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掉,赚的是信息的钱,是不是这个道理?这就是阿里起来的原因,也是中国制造起来的原因。1998年开始中国制造像蝗虫一样跑到全世界,有一段时间很多人跑出去买东西回来发现是中国制造,这就是中国制造的黄金十年。
中国制造四大变局
2008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我去东莞调研,几家做塑料梳子和拖鞋的企业老板计划迁厂到越南,越南的女工跟东莞的女工比,工资便宜三分之二,另外企业解雇员工的权利越来越小了,天天打官司,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全球发生通货紧缩的经济危机,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从这时候起很多企业的苦日子开始了。
中国制造的黄金十年或者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里,中国年均GDP增长是9.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达到过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中国制造崛起的背后,第一是成本优势,中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税收成本非常低廉,产品价格有竞争力。第二是企业对环境保护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我们靠成本优势迅速形成规模,所以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服装工厂、家电制造企业。
今天,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丧失了,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土地成本不断增加,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加,2016年营改增后地方政府对企业所得税减免越来越少了。
当成本优势开始丧失的同时,中国制造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四个非常大的变化。
①出现了一些成本更低的国家,很多企业比如富士康搬到印度去了,很多摩托车厂、电视机厂搬到了越南,服装企业搬到了印度尼西亚,新兴国家开始跟中国抢饭吃了。
②全世界的经济大国都在呼唤制造业回归。制造业是基本的,它能解决就业问题。各个国家在前几年分别发布了自己的制造业复兴计划,比如说美国叫再工业化,德国叫工业4.0,日本叫工业复兴计划,中国叫中国制造2025,其实都是这个道理。
③美国遏制中国经济,为什么?中国经济只要能够保持在6%的新常态,美国经济保持1%到2%左右,13年到1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会超过美国,所以美国的国家策略一定会从军事、政治、文化、外交、货币上全面遏制中国经济的崛起。
④人民币国际化的不确定性,即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很多全新的挑战。
呼唤中国制造3.0
我们有一个非凡的过去,但是今天赚钱的模式变了,我们对环境不适应,怎么办?
如果把当年义乌的模型当作中国制造1.0 的话,那么过去的几年里,我认为中国制造进入了2.0 模型,就是出口模型,原来是摆摊,2008年后有很多公司在干一件事,就是把中国公司弄到国外去参加展览会,然后中国的很多展览会请国外公司进来,能够让中国制造业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中间商主动把信息放在一起,撮合做生意,这就是中国制造的2.0。2.0和1.0比并没有本质性变化。
今天我们为什么说中国制造进入了3.0阶段?我认为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外贸一定会面临新局面,这种可能性是因为趋势的变革、工具的变革和政策的元素。
中国制造已经跌到谷底,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家,我们必须承担活跃全球贸易的责任,所有人都在谋求改变,政府也在出台政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就是趋势。
从2015年3月开始,中央政府拿杭州做试点,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15年4月,我参加了李克强总理召开的经济座谈会议,在这个会上我向国务院领导提了四条政策建议,其中一条是:我觉得跨境电商有可能成为中国制造用互联网思维轰开的一个突破口。我说自贸区模式肯定不行,自贸区是政府概念,生意谁做的?生意不是第一排的人做的,是第二排的人做的。但是,我说工业园区可以,外贸是谁来干呢?是企业在干,所以一定要把红利给企业,让企业能够动起来。
第二是工具,互联网1995年在美国出现,1998年进入中国,到今天算下来快20年了。互联网有一个词叫高科技革命,现在变成了技术支持。阿里巴巴这样一个企业本身就诞生于互联网,今天发生了新一轮互联网工具革命,比如大数据、云计算,阿里巴巴自己也在用这个,一达通也好、信保也好,有可能带来一些新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讲中国制造3.0,中国制造的天真变了,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变革当中去。
①政策创新。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成立第一件事就是改政策。好多工业园区搞得非常好,实行了“单一窗口”,我们做外贸要跟很多政府部门打交道,现在你把这些东西都放到网上去就可以,政府的效率提高很多。中国未来所有跟外贸有关的审批全部整合在互联网平台上,它的效率会极大提高。当这些政府的职能被公开化、被“单一窗口化”后,企业一年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
②工具革命。阿里巴巴是这次中国制造3.0新的实践者。马云讲了一句话,“大数据将代替石油成为新的核心能源”。基于大数据,阿里巴巴推出了信保。信用是所有交易中最大的成本,因为人是最不可靠的,互联网怎么能够让人可靠呢?就是大数据——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做生意?你是不是有信誉的人?你做多大的生意?你的生意对象是谁?通过信保,这些我都可以知道。阿里巴巴的信保,有可能改变欧美两百年来全球贸易的制度规则,因为互联网形成了一种新的信用评价体系。
......
吴晓波(知名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我一直对《跨境电商企业指南》这本书的“如何理解并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这一潜在内容感到好奇。在跨境贸易中,文化因素往往是许多企业容易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本地化的营销策略、产品包装设计,甚至是客户服务方式,来更好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成功的品牌是如何通过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从而打开市场的。例如,在色彩、图案、甚至是沟通方式上的细微调整,都可能对销售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我也对书中关于“如何有效管理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和KOL合作”的内容充满期待。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它们已经成为品牌推广和与消费者互动的重要渠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指导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平台,如何与当地的意见领袖建立合作关系,并最终实现品牌影响力的最大化。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跨境电商企业指南》应该着重讲解“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很多跨境电商企业往往注重短期的销售增长,而忽略了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分析不同盈利模式的优劣势,例如,是专注于高利润率的利基市场,还是追求规模效应的大众市场;是依赖平台流量,还是建立自有流量池。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定价策略和促销活动”的详细指导。精准的定价和有效的促销能够显著提升销售额和利润率。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建立强大的客户忠诚度并提升复购率”的内容。在竞争激烈的跨境电商市场,获取新客户的成本很高,而留住老客户并促使他们重复购买,是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法和营销手段,帮助企业构建稳固的客户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初创跨境电商企业的创始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指导我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业务的书籍。《跨境电商企业指南》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宝典”。我最关心的部分是如何“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以及“如何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来优化产品开发和选择”。我知道,并非所有产品都适合销往海外,盲目跟风只会浪费时间和资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市场调研的方法论,帮助我了解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偏好、购买力以及潜在的市场空白。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合法合规地开展跨境业务”的内容,特别是涉及到税务、法规和平台政策方面。我明白,合规经营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指导,帮助我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此外,对于“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的跨境电商团队”我也非常感兴趣,毕竟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而跨境电商团队的组建和管理有着其独特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简洁大气,我一眼就喜欢上了。书名《跨境电商企业指南》也正是我当前工作中非常需要的,因为我们公司正在计划拓展海外市场,对于如何在国内的电商平台上开展跨境业务感到有些迷茫。我特意翻阅了一下目录,里面涉及到了市场分析、平台选择、产品策略、物流解决方案、支付方式、合规性要求以及营销推广等各个方面,感觉内容非常全面,几乎涵盖了跨境电商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如何选择适合不同目标市场的平台”的部分,这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习惯、电商生态以及政策法规都有很大差异。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案例分析和操作建议,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快速建立起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另外,关于“如何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和“应对不同国家的海关清关流程”这些内容,也让我非常期待,因为这些往往是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系统且实操性强,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阅读,从中汲取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评分我是一名电商从业者,近年来一直密切关注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市场上关于跨境电商的书籍并不少见,但真正能够深入剖析并提供切实可行建议的却不多。当我看到《跨境电商企业指南》这本书时,就被它直击痛点的标题吸引了。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如何构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的深度解读。在跨境电商运营中,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客户体验和企业利润。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选择可靠的海外仓,如何优化库存管理,以及如何与物流服务商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此外,我也非常期待书中关于“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的内容。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电商行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分享一些前沿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运营,提高响应速度和决策的准确性。当然,对于“如何构建强大的品牌形象并进行有效的海外市场推广”我也抱有很大的期望,毕竟品牌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质量很好,物流快,支持京东。
评分一如既往的支持!!!!
评分不错,速度快,质量好
评分看起来不错
评分一如既往的支持!!!!
评分质量很好,物流快,支持京东。
评分送货很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