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丛书:妙法莲华经
定价:34.00元
作者:(南北韩)鸠摩罗什 译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
ISBN:9787534833991
字数:260000
页码:3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kg
《妙法莲华经》内容简介:在大乘佛教中,《法华经》属于
问世相当早的大乘经典。据现代研究成果,一般推定《法华
经》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左右于印度形成,也有学者
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本经成书早于这个时间,大约在
公元前2世纪至3世纪之间。
《妙法莲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于法华、涅槃之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不知《法华》,则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知《楞严》,则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知《楞伽》,则不辨知见邪正之是非。
——憨山大师
卷
序品
方便品第二
卷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卷第三
药草喻品第五
授记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卷第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法师品第十
见宝塔品第十一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劝持品第十三
卷第五
安乐行品第十四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卷第六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嘱累品第二十二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卷第七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陀罗尼品第二十一六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妙法莲华经》内容简介:在大乘佛教中,《法华经》属于
问世相当早的大乘经典。据现代研究成果,一般推定《法华
经》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左右于印度形成,也有学者
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本经成书早于这个时间,大约在
公元前2世纪至3世纪之间。
这本新得手的佛学经典,光是书名就带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光是“妙法莲华经”这几个字,就让人心生敬畏。我之前对《法华经》的了解多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讲座和摘要上,总觉得它宏大而遥远,像是高悬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拿到这本带有“宣化大乘佛教经书”印记的版本,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热络与亲切。它不仅仅是一部古老的典籍,更像是长者俯身,用一种既保留原典的庄重,又融入现代人理解方式的语言,娓娓道来佛陀的教诲。我尤其期待它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部分的注译,因为那是经中最富有人情味和救度精神的一章,希望能从中汲取到更实际的、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慈悲力量。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格调,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油然生出一种要郑重对待其中文字的敬意,这对于心猿意马的现代读者来说,是一种无声的约束和引导。我希望这本注释详尽的版本,能帮我跨越语言和时空的障碍,真正触碰到大乘佛教那博大精深的智慧核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进行肤浅的阅读。
评分从一个资深佛教爱好者兼业余文本校对者的角度来看,我非常关注这本“宣化大乘佛教经书”的译注风格与准确性。宣化上人一脉的注释,素以直白、贴近生活、甚至带有强烈的警示意味著称,这与一些学院派的、过于学术化的翻译路径是截然不同的。我好奇的是,对于《妙法莲华经》这种结构极其复杂、譬喻又极其繁复的经典,宣化上人的注译是如何处理那些晦涩难懂的偈颂和长篇的因缘故事的?是选择更注重“意译”以求易懂,还是坚持“信、达、雅”中的“信”字,哪怕牺牲一些流畅性?我特别关注“五浊恶世”的描述,以及针对现代社会弊病的对应解药,这能看出译注者对时代脉搏的把握程度。如果注释既能保持原典的权威性,又能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来解构那些层层叠叠的隐喻,那便是极大的成功。我希望这本注释能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剖开经文的骨架和脉络。
评分我对宗教文本的阅读体验非常看重其“仪式感”和“语感”。阅读一本被奉为圭臬的经典,其文字本身应该具备一种能摄人心魄的力量,一种与古圣先贤对话的频率感。这本《法华经》既然被标注为可用于“读诵”,那么其简体字的排版、字体的选择,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都直接影响着读者的诵经体验。我希望它的排版能够有利于长时间的专注,而不是让人在查找章节或换行时产生阅读障碍。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宣化上人的译注能在保持原文的韵律美的同时,增强其口语化的力量,使之听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在日常诵持中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如果它仅仅是一本“看”的书,那它和其他版本无异;但如果它能成为一本“持”的良伴,引导我的声音与心念一同运作,那它就拥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体验是极其私密的,它关乎呼吸、关乎节奏、关乎心灵的共振。
评分我一直对哲学思辨有着近乎偏执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试图建立完整宇宙观和人生论的体系。这本汇集了“十三经”的厚重之作,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宗教读物,它更像是一部深邃的东方哲学原典。我特别好奇它如何处理“缘起性空”与“法界圆融”这些核心概念,并希望译注者的解读能够清晰地勾勒出,这种宗教观是如何构建起一套严密而自洽的生命观和存在论的。对于一个习惯于逻辑推演的头脑来说,佛法的“不二法门”往往是最难入手的,它要求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因此,这本注疏本的质量,关键就在于译注者能否在保持原意神圣性的同时,用现代哲学可以理解的框架去阐释,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字面翻译。如果它的哲学思辨部分足够有力,我相信它能为我理解诸如康德、黑格尔这些西方哲学家时提供的全新视角,那将是意外的收获。我期待它能提供的是一种更高维度的认知工具,而非仅仅是精神慰藉。
评分读佛经,对我而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寻找一种“修持”的路径,一种能够切实改变内心状态的“实践指南”。市面上很多佛经读物,往往停留在理论阐述,让人读完后热血沸腾,但一回到烟火气的生活中,那些“觉悟”瞬间烟消云散。所以我对这本带有“简体字读诵修持”标注的版本抱有极高的期望。我希望译注者在解释具体法门,比如“持名法门”或者“观想”时,能够给出详尽的步骤指导,就像武学秘籍的招式分解一样清晰明确。特别是关于“观世音菩萨”的祈请与相应,我期待看到的是一套可操作的、从入门到精深的修习次第,而非仅仅是赞颂性的文字堆砌。如果它能提供一套系统化的、适合现代都市人节奏的修行手册,哪怕只是一个简易的入门框架,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其他任何版本了。修持,需要的是“行”,而不是空谈。
评分非常好
评分非常升华人的精神思想
评分非常升华人的精神思想
评分快递很迅速,印刷好,值得购买
评分非常好
评分很好的书 质量很好
评分非常升华人的精神思想
评分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